Ⅰ 失独后应该怎么养老
一孩太少,独生难教,风险太高,责任太重,失独无解。
二孩太好,雪中送炭,好事成双,共同成长,两全其美。
三孩也好,如果条件允许,这属于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如题,一个家庭2-3个孩子,才属于正常家庭,2-3孩的家庭比独生子女家庭,未来好的太多了。
其实男孩女孩都一样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可有,重女轻男的思想同样不可有。如果说二孩属于雪中送炭,那么三孩则属于锦上添花,归根结底,生育是夫妻双方的事情,如果夫妻双方沟通好,三个孩子也是非常好的事情。生三孩的人群,都是好上加好的人,都是美上加美的人,都喊穗模是令人羡慕的人。
生二胎意义特别重大,生三孩意义相对二胎稍弱些。客观的讲,二孩是必须的,但是三孩不是必须的,因人而异。三孩,可有可无,有了更好,没有也行!但二孩必须有。
1.远房姑姑的儿子,独生子,14岁时,在学校与同学肢体冲突,被一脚踹裆,当场死亡。这个姑姑惊闻噩耗,昏厥抢救。总算挺过来了,几年后又生了一个儿子,然后紧接着又生个女儿。
2.大学同学,也是独生子女,21岁,那年冬天,在宿舍睡梦中去世,第二天早晨才被室友发现。他父母悲痛欲绝,办理完后事就走了,后来不知所终。
3.本部门的女同事,很优秀的学者,她的独生女,白血病医治无效,13岁去世。该同事请假半年,很快就离婚了。半年后回来上班,完全变了个人,沉默寡言。至今也没有再婚。
4和5.还有两个同事,不是本学院的。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郑缓,孩子都不满20岁,一个是疾病去世,一个是意外去世,两个家庭都失独了,但已丧失生二胎的能力。很多年了,都无法恢复,心如死灰,度日如年。
年轻时失独,属于不幸中的万幸;老来失独者,处境真是太悲惨了!
失独家庭是个不发声的群体,往往被人们忽视,存在感极低,实际的失独问题远比媒体报道的要严重得多。10%左右的失独概率,风险绝不容忽视!也就是说,每100个独生子女家庭,未来将有10个失独家庭,细思极恐啊!
北京大学人口学家穆光宗教授: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属于高风险家庭。
清华大学潘 妙良教授:我是35岁有了孩子,等我70岁正要用他的时候他就走了,凡是独生子女的家庭都是在走钢丝,只不过我们从钢丝上掉下去了。
独生子女死亡的规模越来越大,积累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未来1000万个失独家庭,2000万个失独老人,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多么惨痛的社会现实。
失独,是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词汇。这世上最悲痛的事,不是葬礼,而是一对年迈父母出席自己唯一孩子的葬礼。精神支柱没了,生活动力也没了,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时间能治愈一切”成了空话。对于失独的人来说,任何劝慰都是苍白无力的。
现在的生育政策,真是功德无量!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已超4200万,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约为16.6%,换句话说,我国每6位老年族晌人中就有1位生活无法自理。北京大学一项人口学研究显示,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将超过7765万,失能老人去世前,平均将经历7.44年的失能期。
Ⅱ 失独家庭六十岁后养老政策
国家卫计委、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住建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将城镇“失独”家庭的特别扶助金提到了每人每月340元,并享受一系列关怀政策。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从2008年起,国家全面实施计生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自女方年满49周岁后,夫妻双方分别领取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伤残或100元死亡的特别扶助金。2012年,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10元伤残、135元死亡。2013年,全中国领取特别扶助金的特扶对象共67.1万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的特扶对象40.7万人。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湖南省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累计少出生3600多万人,节约孩子抚养费1.1万亿元。计划生育的初衷已得到实现,有计划的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来临,“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失独”老人们成为一个日益放大的群体,将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社会问题。
【法律依据】:凡持有《独生儿女父母名望证》的夫妻,自领证到儿女满足18周岁前,每个月可付出10元独生儿女嘉奖费。 第四,国企工人们所熟知的退休补助,即独生子女的父母按前提措置退休的职工,退休金加发百分之五。 第五,针对农村的独生子女补贴政策,即村落独生儿女户的养老保险补助。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在购买新农保时,给予必定补助,有的处所还是全免的。 第六,独生子女的父母,在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时,每人享有至少1000元的一次性嘉奖。
Ⅲ 失独家庭六十岁后养老政策
1.
失独家庭享有每个月的资金补助,但是农村和城市的补助资金有所不同,农村的补助较多,城市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经济总体比较高,另一方面是辩伍因为农村滚备普遍文...
2.
失独家庭还享有医疗帮助。对于失独家庭进行就医的可以进行报销,国家给报销相关的治疗费用,以此来保证避免出现没钱治病的现象。
3.
失独家庭还享有廉价房租的特权。家中独生子女不在的,可以向国家申请廉价租房来节省开销,并大灶毁且享受优先安排租房的特权。
1.
失独家庭享有每个月的资金补助,但是农村和城市的补助资金有所不同,农村的补助较多,城市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经济总体比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普遍文...
2.
失独家庭还享有医疗帮助。对于失独家庭进行就医的可以进行报销,国家给报销相关的治疗费用,以此来保证避免出现没钱治病的现象。
3.
失独家庭还享有廉价房租的特权。家中独生子女不在的,可以向国家申请廉价租房来节省开销,并且享受优先安排租房的特权。
Ⅳ 失独老人如何养老
(一)居家养老中国的养老模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正所谓“养儿防老”,子女肩负着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没有了子女的照料,就没有了依靠的主心骨;丧失了子女,也就意味着丧失了生活的寄托以及情感的慰藉。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往往把所有的精力花在唯一的孩子身上,尤其是一部分家庭,希望孩子来能改变家庭含笑的困境,一旦失去了孩子,不但一切的精力花费将没有回报,未来的养老也失去了依靠。(二)养老机构一部分失独老人选择去养老院,但是目前的情况,我国的养老院,绝大多数都是私人所有的,遵照有关规定,需要由作为监护人的子女签字,才能允许进养老院生活。失去了自己的独生子女, 那些需要进养老院的失独老人, 也就失去了入住普通养老院的资格。居家养老难,去养老院也难,失独老人的现实选择陷入重重困境。(三)社区养老老龄化是全世界面临的大问题,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是以社区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它也是调查统计的给以最多人性关怀,最适合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例如日本,进入新世纪后就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它的宗旨是要让无依无靠的老年朋友身体健康,远谈禅含离医院,有一种家庭归属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德国就把养老问题运用社区模式来处理和解决,让老人们入住社区,进行统一的照料,既有生活上的照顾,又有经济上的扶持等,而且为老人们提供其他方面,如医疗等的服务。挪威现在普遍采用自助式养老社区,老人们能拥有自己的公寓,共享的餐饮、花园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袭卜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Ⅳ 单身失独老人如何养老
1、全国各省市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家庭扶助政策,失独家庭每人每月100-270元扶助金,但这难以解决他们的养老、医疗等问题。2012年6月5日,国家计生委表示正空,将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关注他们在期待着。和有子女的空巢老人相比,我相信失独老人的内心更加凄苦。
2、因为他们完全失去了希望,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在丧子的打击下,他们的精神家园几近崩塌,能顺利走出阴影的人并不多。即便是坚强地活下去,到了晚年,他们的生活依然让人揪心。而从现行政策上来说,这样的家庭并没有被特别关注。
3、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虽然没有子女,但通常有收入,无法纳入国家的保障体系之内。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赡养人,他们也几乎无法入住养老院。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将面临老无所依的尴尬与不安。千百年来,胡嫌中国人一直追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裤清手”的理想。如何让这一部分人也能够得到很好的照料,也应该纳入我们国家的养老规划中。
Ⅵ 失独老人最好的养老方式是什么
失独老人最好的养老方式就是雇家庭粗厅保姆,家庭条件好的芹宽话,自己的养老还是有保障的,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对于这样的老人来说,找个好一点的养老院就是最好的养嫌凳亮老方式。
Ⅶ 失独老人如何养老
失独老人最好的养老方式就是雇家庭保姆,如果家庭条件一般,找个好一点的养老院也是很好的养老方式。
失独老人可能因为没有子女照顾而缺乏足够的照护。他们可以考虑聘请专业的看护或护工。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帮助。此外,老人们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体检等。失独老人需要社交互动来缓解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失独老人需要保证生活和居住环境的安全。他们可以采取措施来防范入室盗窃、防止跌倒和火灾等危险。可以在住所安装智能桥简安防设备、求助设备等保障个人安全。此外,老人们还需要制定预防措施,以便在出现意外情况笑扰时能够及时应对。
失独老人的心理问题:
1、自卑
一方面畏惧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却又渴望融入有着相同命运的群体。失独者幸福最大的杀手是极度自卑,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幸福。他们在自己和他人、社会之间设立一层无形的心理围墙。
2、缺乏精神寄托和慰藉
失独家庭经历了精神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不少失独老人心理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失独家庭甚至可能会遭遇社会歧视,迫切需要精神敏升裤寄托和安慰。
Ⅷ 失独老人如何养老
失独,一个沉痛的字眼!老年人老有所依,精神上有所寄托,依靠的是子女,寄托的也是子女。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出现了一批独生子女。可是因为各种原因,有些家庭白发人送黑发人,成为了失独老人这些失独老人怎么依靠,怎么寄托,又要怎么养老呢?
昨天是演员乔任梁去世的第五个年头,前些天《人物》杂志刊登了《乔任梁父母:失独之后》的文章。
乔爸乔妈在儿高瞎知子去世后,接手了乔任梁创办的品牌,注册了名为“高彩萍和乔老爷”的抖音号,学习拍视频,在镜头前分享夫妻俩的生活日常、美食,也遭受了一些网友的恶意网暴,接触着儿子曾经所在的恶与善共存的世界。夫妻俩相互依靠,携手从痛苦中站起来。
可能大家会认为,明星乔任梁的父母,会缺养老钱吗?失独的痛苦,无关儿子是否为明星,旁人无法感同身受。的确,乔爸乔妈在经济上不至于窘迫,但有多少普神高通失独家庭被忽视在社会的边缘,他们他们除了要承受精神上的打击,还要承受不断衰老的身体状态和老无所依的痛苦。经济、医疗两大问题成为压在失独者身上的两座大山。
在应对如何帮助失独老人能够安稳度过晚年,这些年国家一直在不断探索、实践、完善相关制度、政策。
2018年,国家将失独家庭扶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今后,国家还将继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戚消水平等因素,动态调整扶助金标准。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Ⅸ 50岁失独了怎么办
共有4个方法
一、50岁失独处理办法
1、对独生子女家庭失去子女的,国家一般都会给与一次性补助,不过各地区不一样所以给与的政策都不一样;
2、国家鼓励失独家庭依法再生育,人口计生部门都会主动上门提供再生育政策服务,一般卫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都会提供一定的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
3、鼓励失独家庭依法收养对不能再生育的失独家庭,当事人有收养需求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的,儿童福利机构在送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时领养孩子;
4、如果实在无法生育或者因为特殊困难导致无法正常领养抚养孩子的话年满60岁可以申请国家保护。
失独领养条件
二、失独家庭收养或者领养条件
1、收养人既没有亲生子女,也没有养子女和继子女,而且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身体、智力、经济、道德品质和教育子女等方面具有抚养和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2、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同意共同收养,必须双方都年满30周岁;
3、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4、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和被收养人不满十四周岁的限制。
三、国家应做出的措施
1、精神慰藉
政府和社会应该鼓励社工投入到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中,给予失独老人足够的感情关注,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对失独老人进行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数量应该适当增加,建立较为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
2、完善养老机制
政府要建立失独老人养老专项资金,按照失独老人的困难程度为老人丛纯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解决失独家庭养老资金匮乏的问题,使失独老人能够安心养老。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归根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对失独老人群体进行保护,法律的制定应该充分征求广大失独群体和社会学、社会工作专家的意见,提出真正能保障失独老人权益的法律。
四、领养的条件
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无子女。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激激亲的子女以及继父或者继母收养继子女,也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
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3、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4、年满30周岁。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子女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四十四条 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
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明郑袜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