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养老保险交25年退休后能领多少钱
社保交满25年,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到的具体钱数,在这里无法具体说明。因为全国专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属统筹账户的金额不一致;并且每个人的工作的工资也不相同,所以,不能进行具体计算。
可以根据计算公式计算: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帐户存额÷120
养老保险是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一旦停缴,将直接影响到退休后养老金待遇。
(1)社保养老金精算报告扩展阅读
2019年4月10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隐忧正在浮现,养老金入不敷出、两极分化的问题渐趋严重。根据预测,到2035年左右,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累积结余或将耗尽。
2019年4月23日,针对2035年养老保险金将要用光的言论,人社部回应:完全能够保证养老金的长期按时足额发放,请大家放心。
2020年6月4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贰』 全国政协委员称应尽快建立社会保险精算报告制度是怎么回事
中国经济网(北京)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认为,究其原因,没有社会保险精算报告是一个重要原因,建立精算报告制度并完善披露制度,将有助于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制度更加透明,老百姓对退休、养老等问题的看法也将更加理性。
“定期发布养老金精算报告,是监测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的基本方法。许多国家通过建立精算报告制度来监测社会保险运行情况。”孙洁表示。她还建议,将来我国在修订《社会保险法》时,应该明确社会保险精算的功能和定位,以实现精算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提高社会保险精算工作的权威性。
孙洁指出,我国应该根据具体国情,通过建立省级社会保险基金年度精算报告制度,定期预测基金的支撑能力并做好预警,未雨绸缪,安排好资金,保证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和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平稳运行。
同时,应结合制度运行现状,对未来10年的基金收支进行中期预测;在研究人口和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上,对未来50年的基金收支进行长期精算预测;进行参数假设和敏感性分析,说明精算评估中主要参数假设确定的依据,分析主要参数变化对基金和制度运行的影响。在分析预测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精算评估结论和保持制度平稳运行的政策措施。
为此,孙洁建议,尽快启动社会保险精算报告制度的建设,从养老金精算报告编制开始,逐步编制医疗保险及其他社会保险的精算报告。编制层次按统筹层次自下而上,根据需要编制省级和市级精算报告,在此基础上编制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精算报告。养老保险基金精算报告需经各级统筹地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审议通过,并逐步向社会公开,以此推动社会保险精细化管理,推动社保数据集成共享,推动基金精算平衡及参保人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