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明年养老金调涨会有哪些变化
2022年的养老金调整通知于5月26日对外公布,2021年则是4月16日正式出台,相比之下,今年的调整通知比去年晚了整40天,除了方案公布时间延迟外,今年的方案内容出现了4大新变化,
退休人员要注意了:
第一,养老金涨幅下滑
2021年全国调整比例为年则下降至4%,创下近18年来的新低。近三年来我国经济遭受疫情重创,传统房地产行业下行也带来了经济增长压力,在职员工的收入均面临着缩水危机,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还能持续上调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应该感恩祖国的强大以及特殊关怀。
不过虽然养老金涨幅降低了个百分点,但人均月养老金增加额只减少了不到10元。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截止2021年底,
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水平为2987元,计算下来2022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涨钱金额为元;2021年则为2987-2987÷(1+元。也就是说,企退人员的月养老金涨钱金额只减少了9元。
第二,方案报送时间延迟
2021年人社部要求各地于4月30日之前报送养老金上调方案,今年则是2022年5月31日前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这意味着今年各地养老金方案成型的时间延迟了1个月,不排除部分省市会因为方案不合理而被驳回并重新提交审核,因此,预计今年各省市公布方案的时间也会有所延迟。2021年各省市于5、6月份陆续公布方案,并将养老金差额补发到位;2022年则很大概率会在6、7月份公布方案并将差额补发到账。
第三,挂钩调整的表达方式改变
2021年的调整方案中关于挂钩调整的表达是,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2022年则将“可”调整为“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的执行力完全不同。
“可”表示可以为也可以不为,由方案制定者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所以,去年上海没有与缴费年限挂钩是政策允许的;应则是必须执行的意思,由此可见,今年全国所有省市在挂钩调整时,都会与缴费年限和本人养老金水平挂钩,这也彻底粉碎了养老金上调不与缴费年限挂钩的谣言,缴费年限长的人可以放宽心了。
第四,将调整工作纳入考核
2021年
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各地可以以本省市基金收支为依据,制定个性化的养老金调整方案,而2022年养老金全国统筹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已经有10多个省市接入了全国统筹系统,意味着这些省市将统一从全国社保基金调度资金,为了避免资金被过度浪费而产生缺口,2022年养老金上调通知中明确规定,要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纳入对省级政府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考核;对地方自行出台政策导致基金减收增支问题,核实后按全国统筹制度有关规定处理。国家规范各地的养老金调整行为,有利于确保基金长期平稳运行,保证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㈡ 每年交10000元养老保险能领多少
每年缴纳10000元的养老保险,满足15年后,退休能有多少的养老金?
很明显,这里的养老金只需要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及统筹账户养老金,无需考虑过渡性养老金。
一、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发放月份。
想要计算出个人账户养老金,需要知道个人账户的总额度。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其中缴纳基数的8%进入个人账户。
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每年缴纳10000元,灵活就业按照20%计算,8%进入个人账户,12%进入统筹账户。
每年有10000元的五分之二进入个人账户,15年就是60000元。按照7%的利息,15年后个人账户拥有万元。
如果是企业职工,每年缴纳10000元,全部进入个人账户,15年后有15万元,按照7%利息就算,个人账户有万元。
提醒:计发月数
60岁为139,55岁为170,
50岁为195。
二、统筹账户基础养老金统筹账户基础养老金=社平工资×(1+月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从公式可以看出,涉及到三个参数:社平工资、月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
社平工资网络一查即可知道具体是多少;
缴费年限如果不涉及视同缴费年限,同样比较清晰,就是实际缴费的年限。
关键是月平均缴费指数,许多人不会计算,这里详细说明下:
用第一年的缴费基数除以第一年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用第二年的缴费基数除以第二年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用第十五年的缴费基数除以第十五年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将上面15年的数字加起来求平均值,得到的就是月平均缴费指数。
简单的说,月平均缴费指数等于每年缴纳基数除以当年的社平工资,得到的所有值再求平均值。
提醒: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数一般是社平工资的、1、2、3等,月平均缴纳指数就是固定的、1、2;企业职工一般以个人工资、最低工资、平均工资作为缴纳基数,月平均缴纳指数不固定。
三、年度缴纳社保10000元15年,退休后能领多少钱?按照60岁退休,计发基数为139计算,去年云南灵活就业人员一年缴纳是9048多元,接近10000元,社平工资为6284元,按此计算: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107000÷139+6284×(1+÷2×15×1%=770+754=1524元。
企退职工人员养老金=268000÷139+6284×(1+÷2×15×1%=1928+1225=3153元。
结束语每年缴纳10000元的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在云南可以领取1524元,企退职工为3153元,基本符合情况。
注意,不同地区的社平工资不一样,计算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㈢ 2023退休金上调比例
2022 年 12 月公布前三季度的社会平均工资,非私营单位人员的平均收入是私营单位人员的接近 2 倍。这是在职人员的差距,其实,退休之后,这些群体之间的差距更大。
从 2015 年以来,养老金每年上涨幅度一路下滑,从 10% 持续跌至 2022 年的 4%,创出自 2005 年以来的历史新低。按照这种趋势,社保专家预测,2023 年养老金上涨的幅度将下滑至 3.5% 左右。
不少退休老工人说:养老金 2023 年上调 3.5%,按照定额、挂钩、倾斜的 " 三结合 " 模式,依然会出现——养老金越高涨得多,养老金越低涨得少,贫富差距不会缩小,而是会越来越大,与 " 共同富裕 " 的方向背道而驰。
退休工人提出:养老金是最重大的民生问题,每年的上涨机制都被人为地设计如此复杂的公式,但上涨的结果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并没有缩小贫富差距。
所以,从 " 共同富裕 " 的理念出发,从体现弱有所扶的初心出发,2023 年养老金上涨应该按照收入水平进行 " 分级 " 上涨:3000 元以下的涨 20%、3000-4000 元的涨 10%、4000-5000 元的涨 5%、6000 元及以上的涨 3.5%。
退休工人这个呼吁,让很多社保专家感到不爽!社保专家很多都留学归来的经济学家,满脑子是市场经济,满脑子都是嫌贫爱富,满脑子都是不公平临安,他们的反对理由永远是这三条:
第一条:让低收入的多涨、高收入的少涨,违反养老金 "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 的市场经济规律。
第二条:让低收入的多涨,对高收入群体不公平。高收入的社保缴费多,就应该多涨养老金,养老金水平低的人历史贡献小,凭什么还多涨钱?
第三条:现在的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社平工资的 60%-300%,工资高的缴费多,退休之后多发养老金这是天经地义的,如果让缴费低的人多涨养老金,工资高的人也不愿意多缴费了。
社保专家的反对意见,从当下的市场经济体系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从底层逻辑来分析,社保专家的立场不对,违背了初心和使命,结论就不可能正确。按照社保专家的理念,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走,富人把喝不了的牛奶倒掉,穷人就活该被饿死。
从国家的初心和使命来看:如果一个社会上大量的做出历史贡献的退休老工人只有一两千元的养老金,连蔬菜和猪肉都买不起," 共同富裕 " 到哪里去了?社保专家的良心被谁吃掉了?
PS:也请有关部门听一听退休老工人的心声:
【1】社会保障的前提是保障,而不是市场。无论是哪个国家,福利是福利,社保是社保,市场是市场。比如,有些发达国家满街都是流浪汉,吃救济也不工作,说明社会保障体系好。养老金是社会保障,是退休人员的最后一道防线,应该是坚守社会保障的底线,而不应该走市场化道路,要吸取教育市场化和医疗市场化的教训。
【2】不敢涨这么高比例的原因是社保基金没钱。不敢给低收入群体多涨,归根到底是因为养老基金没钱。养老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在职人员的缴费,远远不够。比如,美国只有 3.3 亿人,养老金规模是 GDP 的 150%;我国有 14 亿人,养老金规模是 GDP 的 10%。我们就要反思养老基金缺钱的问题。
【3】要考虑养老金低的群体的历史贡献。如果社保专家说,他们养老金水平低是因为他们以前没本事、文凭低、工资低、缴费低。这种人看不见历史,只看见了金钱,眼里只有不平等,心里没有同理心。高收入群体的既得利益也是建立老一辈产业工人 " 牺牲 " 利益的基础上的。当年,一穷二白,是老一辈产业工人无私奉献、打下的江山。现在的高收入群体吃的就是老一辈退休工人的 " 无私奉献 " 的红利。
【4】不损害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养老金低于 4000 元的退休老人,多是一些当年支援国企建设、支援边疆建设、支援重工业生产的老工人,他们年轻时实行 " 低工资 ",中年时赶上下岗失业,老年时又领取很低的养老金。所以,给低收入群体多涨一点养老金,本来就是在弥补历史对他们的亏欠,并不损害高收入群体的利益,因为高收入群体已经吃了双重红利——在职时高工资,退休后高养老金。
PS:目前,我国主要有三个退休群体,群体之间的差距是天壤之别,值得有关部门关注并缩小差距。
第一类是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俗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简称事退人员。目前,他们依然执行退休金机制,退休金是在职薪酬的 80%-95% 替代率,这个群体的平均退休金没有准确数据,但是从百姓角度看,应该是企业退休人员二代 2 倍左右,应该在 5000 元左右。
第二类是企业退休人员,主要包括央企、国企、民企、私企以及自己花钱购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个体户、自由职业人员,简称企退人员。企退人员的养老金全国平均水平在 3000 元左右。
第三类人是城乡居民退休人员,主要包括农民、农民工、城市无业人员等等。达到
退休年龄的人有 1.6 亿人,他们的养老金全国平均水平只有 188 元,还不够城里人买几斤肉、点一道硬菜的。
㈣ 2022年社保认证最新通知
2022年社保认证最新通知如下:
递延认证
要注意递延认证的时间周期截止,上次认证间隔快到一年的人要特别注意,我国目前许多地方都推出了养老金递延认证的新模式,比如福建、陕西、广西部分地区等,那么只要两次认证的间隔不超过365天即可——现在到了2022年1月份了。
因此,如果你的上次认证是去年2021年的1月份左右,需要特别注意啦,因为你的有效期要到期了,记得在近日抓紧认证一次即可,不然,你的养老金可能会被暂停发放。递延认证,是有不少优点的。

养老金认证日期
2022年1月份,有许多地方又最新通知企退和事退人员等等,要做今年的养老金资格认证了,至少包括4个地区:
陕西省:要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2022年4月30号之前完成。
安徽合肥市的庐阳区:企退人员的2022年养老金资格认证,于1月份正式开始。
河北邢台市:要求事退人员,在2022年3月31号之前完成。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要求企退、事退、城乡居民、遗属、老农保等已领取养老金人员,在2022年6月30号之前完成。
㈤ 合肥市南七街道退休工人春节礼品可以领了吗
合肥市南七街道退休工人春节礼品可以领了,春节将至,一年一度的企业退休人员慰问品发放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又拉开了序幕。今年慰问品发放点设在小区,企退人员不出小区就能将慰问品领回家,
㈥ 合肥企退人员今年春节补贴多少
春节前,合肥的企退人员500元过节费已到账,此外2022年退休的企退人员养老金补差也到账,这意味着企退人员到手的钱变多了,可以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㈦ 2022年退休人员如何手机认证
一、要注意递延认证的时间周期截止,上次认证间隔快到一年的人要特别注意了!
我国目前许多地方都推出了养老金递延认证的新模式,比如福建、陕西、广西部分地区等,那么只要两次认证的间隔不超过365天即可——现在到了2022年1月份了。
因此,如果你的上次认证是去年2021年的1月份左右,需要特别注意啦,因为你的有效期要到期了,记得在近日抓紧认证一次即可,不然,你的养老金可能会被暂停发放
递延认证,是有不少优点的,首先很方便、很人性化:比如你2022年1月10号认证了一次,那么下一次在2023年1月9号之前认证即可(间隔365天内),但是如果你在2022年6月30号又认证了一次,那么你的有效期会自动顺延——下一次在2023年月29号之前认证一次即可(不必在2023年1月份再做重复一次认证了)这就是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说每认证一次、能自动顺延有效期。预计这个方式在几年会普及到更多地方。
二、2022年1月起,注意当地养老金认证日期节点和人员要求的范围!
2022年1月份,有许多地方又最新通知企退和事退人员等等,要做今年的养老金资格认证了,至少包括8个地区:
陕西省:要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2022年4月30号之前完成;
安徽合肥市的庐阳区:企退人员的2022年养老金资格认证,于1月份正式开始;
河北邢台市:要求事退人员,在2022年3月31号之前完成;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要求企退、事退、城乡居民、遗属、老农保等已领取养老金人员,在2022年6月30号之前完成;
吉林省的吉林市:要求企退、城乡居民相关人员,在2022年12月31号之前完成;
湖北天门市:要求企业离退休人员,在2022年3月31号之前完成;
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领取人员,除了上面的吉林市和阿拉善左旗,还有一些地方要求开始做认证:
河北邯郸市永年区:要求去年年底之前领取了养老金的城乡居民,在2022年1月5号~2月28号之间完成认证......

㈧ 养老账户余额才3万多
养老保险年限15年,账户总额3万,2022年能领多少养老金?附计算详情
近日,一位网友咨询,2022年刚满60周岁,养老保险缴费年限15年,账户总额3万多一点,2022年能领多少养老金呢?
实际上,这位网友反映的养老保险缴费信息,缴费年限15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总额3万多,如果是城乡居民的话,缴费标准不算低,应该是按中等偏上档次缴费。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或单位社保的话,账户总额只有3万多,这是非常少的,也是不正常的,除非是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就开始连续缴满15年的,不然账户不会只有3万元,至少也有7、8万元。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很容易梳理出以下养老保险信息:
1、这位网友应该缴纳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或单位社保;
2、缴费年限15,账户总额3万,说明每年按2000元档次缴纳养老保险,并每年享受200元缴费补贴。因此,在不考虑记账利率的情况下,精确的个人账户总额在万元;
3、60周岁领取养老金,说明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39,也就是139个月领完个人账户总额;
4、户籍地不详,基础养老金待定,但个人账户养老金已确定,等于33000÷139=元,全国统一计算标准。
月养老金多少?看在什么地方领?根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规定,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二部分组成,但强调一点,有部分地方出台了个人缴费激励补贴政策,比如滁州市规定60周岁时个人账户总额达到3万元的,再增加60元基础养老金。
所以说,年限15年,账户总额3万,2022年能领多少养老金?关键是在什么地方领取?因为基础养老金包括中央基础养老金和地方基础养老金,中央基础金98元/月,全国一个标准,差距最大的是地方基础养老金,原因在于地方基础养老金与地方财力相关。众所周知,每个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就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来看,上海最高,1300元_月,其次是北京887元_月,像贵州、甘肃、辽宁等省份最低,比如甘肃123元_月,贵州113元_月。
答案来了,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如果在上海,养老金为1537元_月,相当于一位年限15年的企退人员养老金水平;在北京,养老金为1124元元_月;在贵州,养老金为350元_月;在安徽,养老金420元_月。因此,只要知道户籍地基础养老金有多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不难算出年限15年,账户总额3万,2022年能领多少养老金了。
个人账户余额不足,怎么办?目前,社保自2016年以来补缴窗口关闭了,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容许提档补差、一次性补足15年政策,也就是说有条件的城乡居民,如果嫌弃个人账户余额不足的话,欢迎一次性补缴费,增加个人账户积累,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这也是我们能改变养老金水平的唯一途径。但是话说回来了,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停止补缴,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毕竟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好。因此,建议早补、多补。
个人账户余额没领完,怎么办?个人账户余额分139个月领完,万一没有领完的,余额可以由直系亲属继承,另外还能享受一次性丧葬补助金980元。领到139个月后,个人账户余额领完了,这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由统筹基金支出,一直领取到死亡当月为止。
因此,城乡居民在缴费过程中,建议早缴费、多缴费、长缴费,提高养老金水平。如果还有一次性补缴的机会,千万要把握,毕竟补缴金额全计入个人账户,都是属于自己的钱,对自己百利无一害。
㈨ 企业退休人员补发600元是真的吗
不是,目前国家并没有发布将会给企业退休人员补发600元的政策,这个消息应该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凭空杜撰的。
有相关资料显示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水平在3000元左右,而大部分企退人员的养老金只有1000多元。同样不可能出现统一补发600元,虽然今年养老金上涨是一定的,但具体的调整方案还没有公布,具体能上调多少,也不知道。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每年都要调整,今年也不例外。相关消息称,人社部和财政部4月底
提高养老金补发的省份也不同,养老金调整方案也不同。首先尝试由人社部和财政部发布养老金调整方案,然后由各省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各地的调整方案一般会在6、7月公布。但确定养老金上调,补发将从1月开始,如果是7月补发的话,也将一次性补发1-7月的养老金上调部分,有可能有些退休人员的补发斗雀金额在600元左右,但并非所有人都一样。由于参保条件各不相同,各地区也存在差异,因此,最终养老金水平也会有所差别。每个厅孙人、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情况。
还有一种可能是由于社会平均工资公布后补发,因为部分退休人员是在上半年退休,当时办理退休手续时,2社会平均工资数据尚未更新,养老金按标准发放,而社会平均工资数据更新后,又会被重新计算补发,那么也就是补发到账部分养老调整有可能达到600元,每个人的可能性都差不多。目前我国退休人员数量众多,企退人员也有几千万,如果能给每个人补发600元,相信大家都会非常满意。但这是没有得到养老金,这还能解决多少部分退休人员的生活费用。
目前,我们在人社部财政部有中国政府网等官方网站,均没有搜索到相关政策,没有相关通知。而且也没有一家权威媒体对此进行过公开报道。所以涉及到养老金补发的政策,一切以社保机构官方的消息为准。对于这种流传的小道消息,要做到不扮销链信谣不传谣。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㈩ 2021年合肥市企退军转干补助标准
合肥市2021军转干部在企业退休补助标准是
一、补助依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部分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通知》二、补助对象2000年12月31日以前转业,现已在企业退休的军队转业干部。企业退休军转干补贴调整标准也要先界定对象。企业退休军转干补贴调整标准是什么三、补助标准从2012年1月1日起,部分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在基本养老金调整后,达不到下列标准的(不计算今年的高龄、高级技术职称或1953年12月31日前参加革命工作人员增发部分),采取发放生活困难补助的方法予以补齐。原师职(包括专业技术6、7级,文职干部局级)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为3189元;原团职(包括专业技术8、9级,文职干部处级)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为2755元;原营职(包括专业技术10、11级,文职干部科级)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为2449元;原连职(包括专业技术12级,文职干部1级科员)及其以下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为2342元。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月基本养老金调整后不足上述标准的,采取生活困难补助的方法,据实补齐。企业退休军转干补贴调整标准按照以上判定。四、不计入补助基准金额包括53年底前参军复员转业退休人员生活补助、副处级以上退休人员生活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