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出炉,养老金将会迎来哪些新变化
4月份相关的部门推出了个人养老金的新制度,这样的制度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而且专门是为退休人员而准备的补贴。总体来说,养老金将会迎来以下几个比较大的变化。
第1个变化是社会保障交费等级变低,但是缴费的周期变长的群体。经过养老金制度的调整以后,年轻人可以按照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去支付,而不会过多的关注,但由于这些本身保障水平较低,没有太多的养老金,所以现在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进行协调来,避免每年增加的养老金遭受一些损失。
总体来说,养老金制度之所以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中国的老年群体以及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现象。同时以尽最大努力将所有行业的养老金差距不断缩小。
2. 2月份退休金如何补差
二月份退休只能用前年的社评工资,到八月份时候,再用去年社评工资计算,补发以前的工资差额。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按照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计发基数,在2021年办理退休的人员,是按照2020年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但由于2020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要下半年才公布,所以只能按照2019年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计发基数计算并预发。在2020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公布以后,下半年,很多地方是在8月份以后,就会按照新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重新进行计算,然后按照新计算的养老金进行补差。其补差部分从正式领取养老金当月进行补发。
按照我国养老金调整的规定,2021年养老金调整的对象为2020年12月31日之前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养老老金的人员。在2021年1月或是2月办理退休的人员,不属于2021年养老金调整的对象,这是大多数地方通行的做法,也是国家人社部、财政部的统一规定。但在有的地方也是突破了这种规定的比如广东等地,因为在养老保险的缴费方案中规定的年度起始年月不一样,并不是按照同一个完整的年度来作为缴费的起始年度,而是按照第一年的6月30日到次年的7月1日作为一个缴费年度。
3. 2023年上海养老金政策最新
根据公开消息,截至2022年12月,全国31个地区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已经全部公布,与此同时根据部分地区的通知规定,2022年12月底前将完成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的重算工作,并于2022年12月底前将待遇补发到位。4. 2020年退休中人养老金如何补发会受疫情影响吗答案来了!
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通知:2020年疫情期间退休人员养老金也可以正常地按时、足额进行领取,这下让不少退休的老人放了心。不过这也提醒了另一群“特殊”的群体,这群人至今都没有领到正式的退休金!
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退休中人。2015年国务院下发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新规定,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国发【2015】2号文件。其中指出从2014年10月起开始实行养老金并轨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以在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在之后退休的人就被称为“中人”。
为什么说中人的待遇和普通人不同呢?在十年过渡期内中人的养老金待遇是“保底限高”原则。在当地的养老待遇重算之前,中人领取到的只是按2014年标准预先发放的养老金金额,但是在大部分地区,2019年的养老金标准是比2014年高了不止一点点,一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那么中人养老金差额是怎么计算呢?
给大家举个例子:
王师傅在2016年1月退休,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中人,在2014年10月改革之前参加工作,在改革之后退休,他领到的养老金就是预发养老金,并不是实际计算出来的,预发养老金金额是4500元。在2019年12月所在单位当地的养老金重算开始,新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待遇是6500元,老待遇是5000元。
首先计算保底限高的比例,2014年到2016年是两年时间,所以比例为20%,王师傅最终的待遇应该是5000+(6500-5000)*20%=5300元,也就是说王师傅从退休到养老金重新核算,每个月少发了800元。补上之前每个月800元的差额,王师傅从此就可以领到每个月5300元的养老金了。
有网友提出他是2017年退休,2019年养老金重新核定只给补发了30%,剩下的70%不给发了是不是算错了,其实没有算错,比例主要是看你退休年份与当地养老金重新核定年份之间的差额,2019年之后你已经开始领到新标准的养老金自然从这之后是没有差额要补发的了。
所以,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中人这么着急想要赶紧重新核定养老金标准了,如果你是在2014年12月或是2015年1月、2月退休的中人,而你当地的养老金核定又非常不幸地被“拖到”2024年,这9、10年间你能领到的养老金只是根据2014年标准沿用的预发养老金。
虽然说即使到2024年也就100%补齐差额了,但是首先这并不是正常的工资,而是养老金,对于不少退休职工,尤其是没有孩子养老的职工来说,每个月领到的养老金就是生活的根本保障,当身边的人都领上了2020年标准的养老金,但是你只能暂时领到2014年标准的钱,这短短五年间提升的标准不用我说,大家也都很清楚到底差出去多少。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你是在2014年、2015年赶上改革后最早退休的一批人,如果到了2024年可就已经是70岁左右了,即使到时候真的能够领到100%的差额,又有多大的把握能够健康活到那个时候?这几年我们身边不少的退休中人还没有领到差额就早早地去世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容忽视的损失。
但是好消息就是我国各地区已经逐渐开始了养老金的重算,或是将重算工作提上日程。2019年下半年已经有福建省的网友领到了补发的养老金差额,2020年四川省和辽宁省等地已经开始落实中人的养老金核算。已经到了改革的第五年,相信其他还没有落实的省份也会加快核算的步伐。至于是否会受到疫情的影响,根据钟南山院士推测的疫情将会在4月份有大幅度的好转,对于养老金核算影响应该不会很大。
你是否是退休中人呢?已经领到补发的差额了吗?欢迎在评论中进行留言。
综编自:家加社保、查社保、阿潘淘保。
5. 2021养老金制度改革
2021养老金制度改革三大改革点:
1、基础养老金实现17连涨板上钉钉;
2、养老金业务全部经由社保卡办理;
3、养老金省级统筹全部完成。
众所周知,逐步调整与完善养老金制度,并加快推动社保制度改革是近些年来国家努力的一个方向。而且,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意识到社保的重要性,以及让更多退休职工及农民享受到政策红利,几乎每年各地的养老金标准都会有所上调。
2020年疫情肆虐,但各地均上调了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实现了16连涨,为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提供了更切实的保障。而到了2021年,养老金连涨的习惯不会就此中断,像甘肃、山东、江苏等省份已经陆续公布2021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上调方案。不出意外的话,其余省市详细的调整方案也将会在近期陆续公布,预期上涨幅度为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
社保卡可以应用到的场景其实比较多,比如买药、住院治疗、乘坐地铁和公交、金融账户取款等等。以往,不同地区办理养老金业务的处理方式不同,有的是直接发放现金,有的发放到存折。而自2021年开始,所有的养老金发放业务将全部经由社保卡办理,即通过社保卡领取养老金。
养老金省级统筹即同一个省份内养老保险业务实现统收统支,进行统一化管理。而之所以要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确保养老金能够足额按时发放,同时利于均衡各地的养老金负担。而且,养老金省级统筹完成之后,同一个省份内养老金的发放周期是一样的,基本不会再出现晚发或者不发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6. 2019年两会观察养老金“双轨制”何时并轨
“养老金‘双轨制’何时并轨?有没有时间表?”近日在北京会议中心的一次政协分组讨论上,一位委员打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的讲话并向其发问。
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近年来,几乎在人社部每一次的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该问题都会被问起,但相关时间表却一直未被明确。
胡晓义给出了自己答案。他说:“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句话是‘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它是列在重点工作里面,所以我 体会 是给出时间表了。”
在外界看来,如果这一“体会”成立,那么意味着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将在今年实现,或者至少起步,这将大大超出一般预期。
养老金“双轨制”一直被认为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在这种制度下,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但退休后却能享受比企业职工几倍甚至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公开数据显示,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前无需缴费,退休后的退休金可以达到退休前工资70%到80%,城镇职工退休前至少需缴纳15年养老保险,退休后的养老金则只能达到退休前工资的50%左右。
养老金“双轨制”导致的这种“待遇差”,加重了收入分配不公平,也令民众感到不满,因此饱受舆论诟病。近年来要求养老金并轨的呼声不断,而这一话题也几乎成为历年两会的热点议题。
面对养老金并轨的呼声,中国官方早在2008年就已推出试点措施。2008年2月,国务院公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但六年多时间过去了,相关改革“雷声大,雨点小”,进展缓慢。
养老金并轨裹足不前的原因可以想见,其所遭到的阻力也不言而喻。和很多改革一样,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也陷入一种困局:公务员认为自己收入不高,其他阶层则埋怨养老金制度不公。
然而,民之所望是施政所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这均表明养老金并轨已经势在必行。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金改革路线图似乎已悄然发生变化。初公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推进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和机关改革是分开进行的;但《决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机关和事业单位变成了并列。
舆论分析,《决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机关和事业单位并列,且都没有提到“试点”,也没有“逐渐”“逐步”等限定词汇,说明本次改革很有可能是机关和事业单位齐头推进。
“时间表”和“路线图”令人振奋,但改革要成功,需先做好全面、稳定、深思熟虑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做好了,既让不同群体都能接受,又有助于公平。否则,仓促上阵,难免朝令夕改,也可能造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
至于顶层设计,胡晓义透露,人社部去年领衔养老金顶层设计方案以来,共有7家机构平行设计,分别给出各自养老金设计方案供参考。国家层面的养老金顶层设计方案仍在综合研究。
改革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然而,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消除养老金“双轨制”下的权益失衡需要科学设计和不断努力。观察人士指出,养老金并轨不应该围绕公务员养老金做减法,而应该围绕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做加法,这样,改革阻力才能减少。更多推荐:
养老金双轨制是什么意思?
广州养老金改革最新消息
养老金并轨是公务员涨薪的前提
江苏南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最新消息
推进“养老金并轨”重在行动
7. 吉林省养老金调整方案
法律分析:2021吉林省养老金调整方案如下: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一)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36元。(二)挂钩调整1.与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挂钩。退休人员缴费年限25年以下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0元;缴费年限26年至30年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2.2元;缴费年限31年至35年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3.6元;缴费年限36年及以上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4.8元。上述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不足一年部分均按一年计算。按照“五七家属工”政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不参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2.与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为2020年底本人月基本养老金(不含职业年金)数额的1%。(三)倾斜调整以下退休人员再适当增加基本养老金。1.高龄退休人员。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满70-74周岁的每月增加40元;年满75-79周岁的每月增加50元;80周岁及以上的每月增加60元。2.艰苦边远地区范围的县(市、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元。3.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按上述标准调整后,基本养老金达不到调整后当地(所在市、县,省直管统筹单位为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该水平。
法律依据:吉林省人社厅《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规定:一、调整时间和范围从2021年1月1日起,为2020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含退职,下同)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二、调整办法和标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一)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36元。(二)挂钩调整1.与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挂钩。退休人员缴费年限25年以下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0元;缴费年限26年至30年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2.2元;缴费年限31年至35年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3.6元;缴费年限36年及以上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4.8元。上述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不足一年部分均按一年计算。按照“五七家属工”政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不参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2.与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为2020年底本人月基本养老金(不含职业年金)数额的1%。(三)倾斜调整以下退休人员再适当增加基本养老金。1.高龄退休人员。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满70-74周岁的每月增加40元;年满75-79周岁的每月增加50元;80周岁及以上的每月增加60元。2.艰苦边远地区范围的县(市、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元。3.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按上述标准调整后,基本养老金达不到调整后当地(所在市、县,省直管统筹单位为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该水平。(四)其他事宜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4年10月1日)后新退休人员,若目前领取临时核定待遇,暂按目前临时核定待遇为基数确定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标准,待按改革后的办法核定基本养老金后,重新计算调整标准,已领取的待遇多退少补。2.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由社会保险局发放的基本养老金按前述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办法和标准进行调整。其中,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待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后,由社会保险局重新计算待遇调整标准。3.退休人员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按照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各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分别从其个人账户余额和统筹基金中列支,个人账户余额为零时,全部从统筹基金中列支。在计算个人账户余额和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时,过渡性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合并计算。
8. 职业年金待遇参与养老金调整,是真的吗有的人没领到,什么情况呢
并不是真的。近期一位网友询问道,企业年金工资待遇不参加养老金调整有哪些政策依据吗?还有的网友询问道,企业年金还在不断交,退休之后并没有领取这一大笔钱,怎么回事呢?
社会保障卡
第二,没有改变企业年金工资待遇派发方法。离休“人士”进行养老保险金重算后,养老待遇包含养老退休金和企业年金,但一些地区没有改变企业年金工资待遇派发方法,将养老退休金和企业年金做为一笔钱合拼派发,那样派发企业年金,非常容易给离休“人士”导致假象,并没有领取企业年金工资待遇,埋怨社保中心是否少发了。实际上这一大笔钱是切切实实按月发放,只是感觉不上领取这一大笔钱罢了。
说到后来,期待更多退休职工掌握养老金调整的最新动向,欢迎各位关心、评论、关注点赞、分享、个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