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职务升降养老保险待遇计发

职务升降养老保险待遇计发

发布时间:2022-08-22 07:34:30

①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计算

劳动者想了解事业单位退休后的基本工资的计算方法,劳动者可以到当地的社保局进行详细了解,通常不同的劳动者其享受的养老保险金存在差异。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退休人员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按照政府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项目好几项,其中第一项是
基本养老金=〔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
其中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职务补贴,综合补贴,出勤补贴等,出勤补贴不算,其他的都可以算在内。
国家规定的综合补贴的的具体规定都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规定的,各地不一样。
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基本养老金计发比例为0.4%。
退休金退休年龄有关。因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并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本息和÷120+调整系数,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
《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②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法律分析:1、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2、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3、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4、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③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养老金如何计算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按照政府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项目好几项,其中第一项是

基本养老金=〔职务(技术等级)工资 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

其中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职务补贴,综合补贴,出勤补贴等,出勤补贴不算,其他的都可以算在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四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第四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④ 临退晋升职级,对退休金有没有作用视同缴费按退休时职级计算吗

临近退休晋升职级,对退休金作用不大。但是名声好听啊!从某某级别退下来!视同缴费年限应该是14年养老保险并轨时候的级别或职级计算,全省统筹,后面的都是实缴年限,退休的时候才做实。

我负责任地告诉你,临退晋升职级,对退休金有作用,且不说职级晋升,工资增加,养老保险增加,这直接会影响你的退休工资。还有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工资还有一块是直接跟退休前的职称和职级对应的。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没退休,该晋升就晋升[大笑][大笑][大笑]

楼主您好,您退休以前自己晋升了职称,对于退休金有没有作用呢?视同缴费年限按退休时的职称来计算吗?首先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职称对于我们的退休金待遇的计算方式不会有任何的作用。我们养老金的计算,包括现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新的计算办法,那么都是采用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上一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的办法来计算个人基础养老金。

还有一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你个人账户的总额除以所对应的计发月数,那么最后一部分过渡性养老金是根据你视同缴费年限的年限,然后乘以130~140%左右的平均缴费指数,最后来确定过渡性养老金。很明显,不论是哪一项养老金的待遇计算都没有考虑到你职称待遇的因素,所以说职称跟我们养老金之间,没有一个直接的联系。

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也不会根据所谓的职称来计算,所以说你晋升职称以后,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你是一个高级工程师,甚至是副高教授级工程师,但是对于退休金没有任何的影响,只不过对于你个人荣誉包括退休以后这样的一个名称可能会更好听一些,毕竟属于高级工程师或者说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都是有一定的好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肯定是有用的。

一般正常情况下,退休时的汲别,决定你退休后的工资,这个级别决定了你一直到死的工资额度。

作用大得很,我的同事临退升的正科级,我正科十多年了,我们工龄一样( 他男同志)同年同月退,退休金也一样。你说有作用吗?

临退前晋升职级,对退休金有没有作用呢?视同缴费按退休时的职级计算吗?我认为,这是机关事业临近退休人员必须直面,并高度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下面谈谈个人对此问题的初浅分析与解读,谨供参考。

一.先分析并解读临退前晋升职级,对退休养老金核定有没有作用的问题。

我认为,在临退前晋升职级,对退休养老金核定的正面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大家知道,现在是十年过渡期间,退休中人养老金的核定,要进行新、老两种计发办法同时算帐,临退前晋升职级对老办法计算结果的影响作用有限不假,但对新办法,即中人过渡办法的影响作用,则是极为显著的。这个影响作用,具体体现在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与核定过程之中。这是直接对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结果,会明显产生牵引作用的。


二.再谈视同缴费按退时职级计算的问题。

必须看到,视同缴费按退时的职级计算,这是涉及按新办法,即中人过渡办法计算养老金时所必须直面,并需按规定认真计算与核定的一个现实问题。具体讲,退前的职级晋升后,在核定视同缴费指数时,可依据退时所晋升的职级,即参照视同缴费指数表的相关规定,进行“对号入座”,进而套算并核定相应职级的视同缴费指数值。这对于核定并提高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即提高退休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的核定水平,是具有显著的重要作用的。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当年晋升职级当年退休,按照现有的规定,对退休金没有作用。


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当年晋升了职务(称)、职级,必须再工作至少一年,所获得的晋升,才能纳入退休工资进行对应核算。

如果晋升了,马上就退休,只能按照你晋升之前的职称、职级进行核算。

这是现在的政策。

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时间上问题。


我为什么那么清楚这件事呢?

因为我直接参与其中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一个直接受益者。

记得在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有关方面的人士就在说,你们今年退休的,安逸哦。

此话怎讲?

答:今年退休的,全部执行“老”政策。


何为老政策?

答:简单来说,就是今年晋升的职称也好,职级也好,一律纳入退休工资进行对应核算。

问:之前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答:的确是。但明年不行了。必须再干至少一年以上,才能纳入退休金核算。

原来就是一个时间段的事情。

我运气好,搭上了最后一班末班车。


题主讲的“视同缴费”,指的应该是“老人”,也就是2014年10月1号之前退休的这一部分人。

按照“老人老办法”的政策规定,这一部分人当年晋升的职务、职称、职级,一律纳入退休工资进行对应核算。

这些都是当年的政策,一条一款,白纸黑字,都是有案可查的。

当然,也不排除各地在具体执行的时间上,出现“弹性”。

答案是肯定的。

职级的晋升与增加工资是挂钩的。公务员要多拿工资,就希望在职级上晋升的快一点,职级之间相差额度是吸引人的。

临退晋升职级这种现象只有机关事业单位才有,随着职级上升,工资也水涨船高,自交与单位社保缴费金额也增加,自然对退休以后的工资会有影响的,也是会水涨船高的。

可是国有企业临退人员待遇大不相同,许多单位实行提前二年离岗,腾出领导岗位,基本工资保留,奖金不发,总收入减少,上交的社保费也略有减少,对二年后退休工资的计算也是有影响的。

临近退休晋升职级、职称,对于退休金是肯定有作用的。

过去的时候,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费水平,主要跟本人退休时的 职务、职级 等因素挂钩。原先的 退休费构成 是根据退休时连续工龄确定退休待遇的计发比例,再加上退休后生活补贴的数额。

基本工资 ,主要是由 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 两部分构成的。职级提升以后,直接会提升基本工资待遇,因此也会提升退休费待遇。另外,退休生活补贴的标准也是跟职务级别相关。所以,过去退休前提升职务级别对于退休待遇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2014年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国家推出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新办法,主要是以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为主的养老保险待遇机制。比如说本人的缴费基数都是按照上年度的工资总额来核定的,这种情况下退休时提升了职级,不会影响缴费基数。

不会影响缴费基数,并不代表不会影响基本养老金 。因为,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职业年金不属于基本养老金,是补充养老保险机制。

由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 并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积累 ,因此国家明确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根据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视同缴费基数的高低以及 社会 平均工资、过渡性系数等因素计算而来。

如果退休前提升了本人的职级,视同缴费指数就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比如说,贵州省事业单位中人,专业技术七级岗位、薪级30级视同缴费指数为1.6644,八级岗位、薪级30级视同缴费指数为1.5893。

由于,目前仍然实施新办法和老办法退休待遇的相互比较。如果老办法退休待遇高,按照老办法放退休待遇。即使新办法退休待遇高,也在老办法退休待遇基础之上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的高出一定比例。因此,老办法退休待遇提高以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会提升。

不过,按照有关职务升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主要是增加晋升职务以后的退休生活补贴差额和2015年退休费调整差额,然后按照晋升当年以后的工资增长率进行增加。

所以,目前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10年过渡期内,只要提升了职级,老办法和新办法退休待遇都会得到提升,一般提升的标准都能达到几百元。如果是过渡期结束以后,那么只会提升过渡性养老金的视同缴费指数了。毕竟有关视同缴费年限,主要是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工作时间。

⑤ 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怎么计算

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由过去简单的退休时点工资打折的办法,改为与企业基本一致,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缴费水平、退休时间等多种因素挂钩的机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逐步过渡办法”,实现待遇水平的平稳过渡、合理衔接。
“老人”
就是改革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新人”
就是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完全按照新办法计发养老金。
“中人”
就是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
为保障“中人”待遇平稳过渡,自改革之日起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按照保低限高的原则,实行新老办法对比。即:
新办法计发待遇(含职业年金待遇)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补齐;
新办法计算待遇高于老办法的,超出部分,过渡期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发放20%,以此类推,过渡期最后一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这样,基本可以保障改革前后待遇水平的平稳衔接。过渡期结束后,退休人员待遇计发完全执行新办法。
新老办法如何对比呢?
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涉及三个关键点)
1职务职级对应的工资标准封定在2014年9月;
2每年有一个增长率。
3过渡期内职务(技术职称)有升降的,可以参照升降后同等条件(如职务、技术职称等)的退休人员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确定。
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
A: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基本工资标准;
B: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
C:按照国办发〔2015〕3号文件和我省有关规定相应增加的退休费标准;
M:工作人员退休时工作年限对应的老办法计发比例;
Gn-1:参考第n-1年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工资增长率,n∈〔2015,N〕,且G2014=0;
N: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的退休年度,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视同为2015年。
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
以改革后按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待遇之和,作为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其中,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新老办法待遇的对比
10年过渡期退休的人员,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新老办法对比后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就是统筹内养老金,由社保经办机构发放。
统筹外养老金
主要就是劳模(先进工作者)、独生子女父母等退休人员一次性补贴和住房、物业、取暖等改革性补贴。
一次性退休补贴标准=本人退休时的基本工资×提高的计发比例×计发月数(180个月)。

想了解更多的保险知识,可以进入 >> “多保鱼讲保险”进行免费咨询!

⑥ 荞老保险退休待遇(职务升降累计待遇差(H)是什么意思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9

⑦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怎么计算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工资与退休年龄有关。因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版素主要有:退休权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并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本息和÷120+调整系数,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⑧ 聘上副高级职称后工资涨几项

自2014年10月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对于处于过渡期的“中人”养老金实行的是新老办法对比、限高保低政策。其中的老办法,工资数据为2014年9月时的金额,所以,很多“中人”会产生疑问,我在2014年10月后评聘上的职称就没有用了么?后调整的工资是不是也没有用了?本文主要解释这个问题。

1、本文适用的对象,仅限于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升降人员。

例一,张老师是中学一级职称,岗位工资在2014年10月前为中级9级,2014年10月后调整为8级,则不适用于本文,仍需以2014年9月时工资计算老办法养老金。

例二,李老师在2014年10月前为中级一级职称,在2014年10月后评为中学高级职称,则适用于本文。

具体的政策,可参见:《关于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职务升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计发问题的复函》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关于贯彻人社厅函[2016]267文件具体实施办法的函》,文件详细内容请自行搜索即可。
2、文中所说的新老办法,指的是养老金计算的办法。

老办法,即根据工作年限确定养老金的比例,如35年以上按90%计算,由比例乘以退休前的工资确定养老金。

新办法则比较复杂,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还要加上职业年金确定,类似于企业职工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计算

以下举个例子来说明职称评聘后对养老金的影响。

李老师在2014年1月为中级一级职称,在2014年12月评为中学高级职称,2015年1月退休,退休前工龄为39年,则他的养老金核算具体过程为: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数据仅为举例,用来说明计算方法,不代表任何真实人物及真实数据。数据如下:

1、2014年9月,李老师的岗位工资为780元,薪级工资为904元,这2项为国家标准。其他的如生活补贴、职岗津贴、住房津贴各省差异较大,这里按3000元计,其它的教护津贴等很少,这时太不一一考虑了。

2、2014年9月,高级教师(副高),岗位工资为930元,薪级工资为1024元,补贴类统一为3500元。

3、按国办发【2015】3号文,一级教师增资为350元,高级教师增加460元

其次,对于职称变化的人员,养老金计算分成十步进行。

第一步:计算其2014年9月老办法养老金,(780+904)*90%+3000+350=4865.6元

第二步,2015年,国家公布了工资增长率为5%(假设),4865.6(1+5%)=5108.88元。

第三步,由于在2014年12月职称发生了调整,还需虚拟计算如果他如果是在2014年9月时为高级教师的养老金,为(930+1024)*90%+3500+460=5718.6元。

第四步,老办法计算中级职称与高级职称间的差额为5718.6-4865.6=853元。

第五步,“老办法”的养老金=5108.88+853=5961.88元。

以上为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从中可以看出,退休之前聘上副高职称,会影响老办法的养老金数额。下面还需计算用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

第六步,在计算新办法养老金时,需要知道几项数据,以下也为虚拟值,只说计算方法。

2015年1月退休时,李老师所在省份的社会平均工资为5000元,李老师的视同缴费年限为38.67年,实际缴费为0.33年。退休前他个人账户养老金本息额为1500元,职业年金为2250元。

视同缴费指数,含岗位工资指数、薪级工资指数、生活补贴指数等,各省差异较大,计算时要根据本省发布的数据核算。李老师的视同缴费指数合计为1.514,平均缴费指数为1.4663。

新办法养老金=5000(1+1.4663)/2*39*1%+1500/139+5000*1.514*38.67*1.3%=6220.95元;

第七步,核算李老师的职业年金为=2250/139=16.19元。

第八步,新办法的养老金为养老金与年金的合计=6220.95+16.19=6237.14元。

第九步,现在已经计算出新、老办法养老金数额了,老办法为5961.88,新办法为6237.14,新老办法进行对比,很明显新办法养老金要高于老办法=6237.14-5961.88=275.26元。

第十步,新办法高于老办法,要限高保低。每晚退一年加发10%,那么,2015年1月退休,养老金为5961.88+275.26*10%=5989.41元。

以上十步就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在过渡期内的养老金计算过程,其中的第三步、四步、五步,用于在改革后发生职称或职务发生变化的“中人”。

当然,在人社部门核算养老金时,只需要输入基础数据,由计算机系统直接计算即可。而我们手工计算比较复杂,如果有问题可以留言交流!

⑨ 河北省机关事业养老保险

近日,很多网友问小编2017年河北省关于退休涨工资的实施细则是怎么样的,为此小编今天就带来2017年河北省关于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欢迎大家阅读查看!
2017年河北企业员工退休涨工资相关消息
一、调整范围和执行时间
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含退职人员,不含执行冀劳社〔2001〕72号文件规定的离休人员和符合原劳动人事部劳人险〔1983〕3号文件退休的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下同),从1月1日起调整增加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办法和标准
(一)普调
1、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90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5元。
2、退休人员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不足一年按一年计算),月增加基本养老金3.5元。
(二)在普调基础上,对下列人员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1、截止12月31日,退休人员年龄满71周岁至75周岁(含75周岁)的,每月增加40元;76周岁至80周岁(含80周岁)的,每月增加50元;81周岁以上的,每月增加60元。
2、符合冀劳社〔2009〕3号和冀劳社办〔2009〕19号文件规定范围的艰苦地区退休人员,按照所在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增加基本养老金:一类地区每月增加5元,二类地区每月增加10元,三类地区每月增加15元。
驻省外艰苦边远地区的用人单位退休人员,当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高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的每月增加20元;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相同的,按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调整标准增加养老金。
3、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本次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达不到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的,按照国家文件及我省有关规定补足到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
4、1998年9月30日冀劳〔1998〕65号文件实施前,因工全残职工退出工作岗位退休并纳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养老金的人员,本次调整月增加额达不到192元的,补足到192元。
5、年度内达到70周岁的本次调整基本养老金后,退休人员(不含一次补费15年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月基本养老金仍达不到700元的补足到700元,退职人员仍达不到550元的补足到550元。
三、资金渠道
本次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保险统筹的,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按原渠道解决。
四、加强组织领导
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广大企业退休退职人员的亲切关怀。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深入细致的政策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抓紧组织实施。
各设区市、定州市、辛集市和省财政直管县要通过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等措施,落实调待资金,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新的拖欠。各地要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于3月底前将增加的基本养老金放到位。
河北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最新消息
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一、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28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冀政发[2015]43号)等文件规定,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2014年10月1日及以后纳入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和退休(退职)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
三、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及以上,办理退休手续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累计12个月为1年。
四、2014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退休的参保人员(即“新人”),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计算到月,保留两位小数。下同)×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人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实际平均缴费指数;
实际平均缴费指数=(Xn/Cn-1+Xn-1/Cn-2+……+X2015/C2014+X2014/C2013)/N实缴。其中:
Xn、Xn-1、…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Cn-1、Cn-2、…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N实缴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个人账户计发月数(见附表)。
五、2014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即“中人”),在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人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指数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根据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和工作年限经测算确定后,另行通知。
实际平均缴费指数与新人实际平均缴费指数计算办法相同。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办法与“新人”办法相同。
(三)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1.3%
六、对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期间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办法待遇标准与老办法待遇标准对比计算。
新办法待遇标准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新办法待遇标准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部分按一定比例逐年递增,其中: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20%,依此类推,到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退休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0%。2024年10月1日以后不再实行新老办法待遇标准对比计算,只按新办法计算基本养老金。
(一)新办法待遇计算标准=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
其中,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职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与个人账户计发月数相同)。
(二)老办法待遇计算标准=
其中,A: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基本工资标准;
B: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
C:按照国办发〔2015〕3号文件规定相应增加的退休费标准;
退休时职务(技术职称)发生变化的,以上三项参照职务升降后同等条件(职务、技术职称等)对应的2014年9月的标准确定。
M:工作人员退休时工作年限对应的老办法计发比例;
:由国家统一公布的参考第n-1年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工资增长率。其中:n∈[2015,N],且
N: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的退休年度,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视同为2015年。
七、2014年9月30日前已经退休且符合纳入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范围的人员(即“老人”),退休待遇按国家和我省规定的统筹项目和标准发给。
统筹项目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提出规范意见,报省政府同意后另行通知。
八、对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单位和个人应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未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的,按规定补足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本息和滞纳金、职业年金本金和投资收益后,将补缴的缴费基数计入欠缴年份,计算实际缴费年限,按规定计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未足额缴纳且不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的,在计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只按老办法待遇标准计算。未缴费或未足额缴费年份,不参与老办法待遇标准计算,且参考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工资增长率(G)不进行调整。
九、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可由单位和个人按其退休时的缴费基数一次性缴费(含职业年金)至满15年后,按本规定计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十、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经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出工作岗位,按国家和我省规定享受相应的保障待遇。
十一、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按照管理权限,经批准延长退休年龄参保人员,继续参保缴费。其中,年满70周岁仍继续工作的,个人可以选择继续缴费,也可以选择不再继续缴费,待正式办理退休手续时,按规定计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十二、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其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月从个人账户储存额中冲减。调整基本养老金时,按本人退休时月个人账户养老金占月基本养老金的比例计算个人账户应支付金额,从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按月扣减。
参保人员在缴费期间或退休后死亡的,其个人账户中的全部余额一次性支付给法定继承人。
十三、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参保人员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2014年9月30日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工作年限(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的工龄。
2014年9月30日前曾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2014年10月1日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原为企业的中小学、公检法、医院等单位工作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2014年9月30日前曾参加原我省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统筹试点的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1日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其参加试点期间的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2014年9月30日前应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应参加原我省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试点而未参保以及参保后欠缴养老保险费的单位和工作人员,应补缴应保未保或欠缴的养老保险费。未补缴的年限,不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自动离职、开除、判刑等人员的工作年限(连续工龄)问题,仍按国家和我省现行规定执行。
原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时的个人缴费本金和利息按规定执行。
十四、2014年9月30日前在青海、西藏海拔3500米以上工作满10年以上和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称号(先进工作者)等符合原加发退休费情形的人员,退休时不再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按退休时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对应的2014年9月30日基本工资标准×原规定的提高比例×192计算退休补贴,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2014年10月1日以后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称号(先进工作者)人员,由授予机关或本人所在工作单位给予一次性1万元奖励,如遇国家和省奖励标准提高可做相应调整。
十五、按照国务院国发[1986]26号、厅发[1985]67号、厅发[1986]340号、劳人薪[1985]22号和劳人险[1983]3号等文件规定,享受原工资100%的退休人员,按照国家和我省规定,参照离休人员办法发放基本养老金(退休费)。
十六、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退休;其他参保人员由统筹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退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复核待遇条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计发退休待遇。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享受保障待遇、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按规定程序批准、核准。
十七、达到退休年龄时,不属于本办法规定范围的参保人员,不适用本办法。
十八、本办法自2014年10月1日起执行。以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国家和省有新规定时,按新规定执行。附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阅读全文

与职务升降养老保险待遇计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驾驶证换证体检色卡怎么办理 浏览:951
办理老年长寿卡需要多少钱 浏览:97
孩子不孝顺父母 浏览:110
私企董事长的退休年龄 浏览:798
想开车出去玩如何跟父母说 浏览:600
重庆超龄养老保险 浏览:418
一个男孩什么都听父母 浏览:343
绝经早的人容易老年痴呆吗 浏览:944
金瓜长寿酒50度多少钱一瓶 浏览:259
与父母产生隔阂你会怎么办 浏览:554
眉山市年审驾照在哪里体检 浏览:81
退休后还能让公司补缴社保吗 浏览:538
农村死亡人员后养老保险 浏览:293
少先队敬老院做好事 浏览:342
上海驾驶证年审体检在哪里 浏览:645
江西养老机构有多少所 浏览:240
养老院安全用电的管理制度 浏览:467
桐城市多少岁老人免交医疗保险 浏览:888
巴马长寿村水怎么样 浏览:352
陕西90岁老奶奶 浏览: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