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退休中人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退休中人是指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口,主要是指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和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并退休的老年人和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后参加工作并退休的新人相比,“中人”处于转型期。中人养老金的计算办法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接轨,主要与缴费年限(含改革前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缴费额度高低、视同缴费指数、本人退休时职务职级和上年度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挂钩、彻底改变了过去按照本人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退休费的模式。为保持改革前后退休人员待遇平稳衔接,国建设立了10年过渡期(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在过渡内退休的人员。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及新办法待遇低于老办法的,高出部分根据退休时间乘以一定比例限高发放(第一个改革年度高出部分发10%,每晚退休1年高出部分多发放10%)。总的来说,中人养老金计发办法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和晚退多得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反映退休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劳动贡献大小,比改革前的退休费计发办法更为精细,更体现个体差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再次失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㈡ 关于养老金发放向题有人提到中人,那么中人是什么意思
所谓“中人",就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变革前曾经参与工作,之后陆续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一切老方法,就是2014年9月份以前计算退休金的方法,即依照退休人员退休前一个月的工资程度,以工作年限来肯定退休金的比例,比方30年工龄为85%、35年及以上工龄为90%,再加上一定数额的职务工资; 所谓新方法,就是依据“中人"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含视同年限)、缴费金额、退休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等数据,套进养老金计算公式里一项一项计算出来。假如用老方法计算的养老金比用新方法计算的待遇更高,就依照老方法计算的待遇发放; 假如用新方法计算的养老金比用老方法计算的待遇更高,除了发放老方法计算的养老金外,对高出局部的养老金待遇依照10年过渡期的调理比例来发放,即在过渡期第一年退休,发放高出局部的10%、在过渡期第二年退休,发放高出局部的20%,依次类推。不断到过渡期第10年,即202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中人",发放高出局部的100%。
㈢ 老、中、新人养老退休如何界定有何区别
老人是指1998年6月30日前已退休人员,中人是指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1998年6月30日后退休的人员。新人是指1998年6月30日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
1、“老人”:指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前参加工作(全国各地启动时间有先有后,并不统一),启动前退休的人员。“老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按照实际工作年限等情况,按照过去的老办法计发退休金。
退休时的工龄=实际工作的工龄(特殊工种折算工龄)
2、“中人”:指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前(1992~1995年, 具体时间以各地启动时间为准)参加工作,启动后退休的人员。
启动前无需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此前的工龄称为视同缴费年限。启动后,需要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并以此作为工龄,缴纳社会保险这一段的工 龄称为实际缴费年限。工龄达到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方可退休。
退休时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1992~ 1995年前实际工作年限,可含特殊工种折算工龄) +实际缴费年限
3、“新人”:指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后参加工作,启动后退休的人员。养老保险必须至少缴足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
(3)退休养老金中人指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后,在20多年来的退休人员社保制度,也就是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变革之中,出现了两次重要的阶段性改革,出现了两次所谓的”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划分,也就产生了两类有所区别的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老人” "中人”和“新人”。
相同之处:
1、称呼:划分以后,涉及到的人群都分为三类,人群叫法都有相同的称呼,都叫"老人 "中人”和“新人”。
2、依据:均是退休养老制度的改革,均以改革时间节点为分水岭。改革时间节点前参加工作,并已退休的人员,称为"老人”,改革时间节点前参加工作, 改革后退休的人员,称为"中人,改革时间节点后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称为"新人”。
3、结果:都和退休后的养老金计发有着根本性的联动关系,执行“老人”老办法,“中人”过渡法,“新人” 新办法。
不同之处:
1、两次划分的时代背是和目的不同
第一次,1992~1995年,是企业人员退休制度的改革。
第二次,2018年10月1日,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制度的改革,和企业人员退休制度并轨。
2、两次划分的政策指向性人群不同
第一次,面向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第二次,面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3、企业退休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人的养老金的计发结果不同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有10年过渡性差额补贴,企业单位中人没有补贴。
㈣ 什么是中人退休中人指的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中人”指的是2014年9月30日之前参加工作和2014年10月1日申请办理退休且养老保险累计缴满15年的退休人员。
为了弥补退休“中人”一定的损失,我国将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设为“中人”10年过渡期,在这期间养老金发放采取“保低限高”的原则,“保低”是指当新方法计算退休金大于新办法计算退休金时,按照老办法继续领取退休金没有补发。
中人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养老金。
基础性养老金=退休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个人缴费指数均值)/2*社保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历年缴费本息总额/养老金发放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各地规定不同,因此计算方法不同。
㈤ 养老保险 中人是什么意思
养老保险中人:在社保制度实施之前工作但在实施之后退休的人员。
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了预防和分担年老、失业、疾病以及死亡等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安全,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5)退休养老金中人指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㈥ 退休中人是指哪些人
退休中人是指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口,主要是指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
退休中人的特点如下:
1、处于新老两种退休制度的过渡期;
2、既具有视同缴费年限,又具有实际缴费年限;
3、养老金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外,还有过渡性养老金。
属于退休中人包括以下几类:
1、是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参加工作的国有企业职工;
2、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1996年之后调动去企业工作或是辞职后到企业工作的人员;
3、是机关事业单位中在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之后办理退休的人员。
【法律法规】
《失业保险条例》
第十六条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告知其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日内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失业后,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失业保险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失业人员开具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单证,失业人员凭单证到指定银行领取失业保险金。第十七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㈦ 什么叫企业退休中人
法律分析:具有视同缴费年限,又有实际缴费年限,享受过渡性养老保险待遇的企业职工叫做企业退休中人。参加工作时国家未实行养老保险的缴费政策,在全面实行养老保险政策以后,养老保险缴费之前的工龄属于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视同为缴费年限的企业人员是企业退休中人。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四、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本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详见附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㈧ 24年教师退休领“中人”退休工资什么意思
中人是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办理退休手续的人。中人退休金指的就是这部分人的退休金。
教师属于事业单位编制,自然就参与了党政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改革。为了使改革能顺利进行,国家规定不同的工作人员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也就是在2014年9月30日退休的,那就是老人,采用老人老办法,在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的被称为“中人”,在2024年10月1日以后的教“新人”,新人采取新办法。
“中人”教师的养老金是由三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及过渡性养老金。所以决定你退休金可以领取多少的,就要看你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不能简单地跟其他教师的退休金多少进行对比。
㈨ 养老保险中的中人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养老保险中的“中人”。统帐结合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除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之外,另加一份根据工龄系数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
通俗的说,“中人”是指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已经参加工作,《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实施之后才退休的机关事业人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㈩ 退休中的中人是什么意思
退休中的中人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中发〔2011〕5号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事业单位人员社会保险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1、“老人老办法”:对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维持原待遇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2、“新人新政策”: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将来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
3、“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由于改革前的工作年限里没有实行个人缴费,其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有体现这段时间的劳动贡献,因此将这段时间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10)退休养老金中人指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的任务更加艰巨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3、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