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过渡养老金,调节金,什么意思
计算“中人”抄临界点之前的养老金叫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统一制度后“中人”基本养老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统一制度(或“统帐结合”)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来说,由于其在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帐户,则其退休时的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中没有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不能简单用基础养老金加个人帐户养老金计算,而应再加上没有个人帐户年限的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就是解决这一没有个人帐户年限的养老金问题。
谢谢采纳
⑵ 为什么退休金还要缴调节金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5
⑶ 退休养老金构成中的过渡性调节金如何计算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
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1、计算每月缴费指数:取员工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的每月缴费工资,除以当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2、计算平均缴费指数:将员工自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缴费年限的每月缴费指数相加,除以其缴费年限的月数,得出平均缴费指数。
3、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将平均缴费指数乘以退休时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享受比例
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不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1.2%;
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30%+(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25)×1%。
(3)养老金中的调节金扩展阅读:
根据《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第二,缴费的基数和比例。规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都要缴纳养老保险费。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
本人缴费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不纳入缴费基数,低于平均工资60%的以60%为基数缴费,即“300%封顶、60%托底”。
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统一计息。这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是基本一致的,有利于实现制度之间的衔接。这是养老保障筹资机制的重大变革。
从较为单一的由财政供款为主的渠道变为单位和个人缴费、财政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兜底责任的多渠道筹资,形成单位、个人、政府共担的新机制。
第三,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改革后,基本养老金待遇分为两部分:
一是基础养老金,以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人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每缴费1年计发1个百分点,即缴费年限越长。待遇水平越高。
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历年个人缴费的本息,除以规定的计发月数。从国务院《决定》附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可以看出。
同样年龄退休的,计发月数相同,所以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样个人账户积累的,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即除数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
这是对退休养老待遇确定机制的重大改革,由原来按“最终工资”的一定比例分档计发退休费,改为主要按照本人历年缴费多少、缴费期长短来计算养老金标准。
工作人员的职务、工资变动可以精细计算到每年、甚至每个月,能够充分体现个人全部职业生涯所作贡献。这样规定,也是与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相一致的。
更加公平,也更富有激励性,有利于引导单位为每个职工、每个在职职工为自己将来养老保障依法履行缴费义务。
⑷ 社保调节金是什么
调剂金是以统筹地区应征收的失业保险费为基数,按照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筹集的补贴。
1:假设你单位这个月应该缴1万元的社会保险费,并且足额缴纳了的话,社会保险根据规定比例会进行分账处理,即其中多少进入账户,多少进入统筹。
2:但你单位只缴了8000元,则社会保险没有办法进行分账,就会把这笔钱先存到你单位在社保的一个待转(等待转移的意思)账户上,这笔钱也就叫待转金,
社保调节金有那些规定?
假设下个月你单位又缴了3000元,并且你单位下个月应缴还是1万元的话,那么,2个待转金合计为11000元,够一个月的,社保会把上个月的账分下去(规定社保是先可早的分)。这样你单位的待转基金就只剩1000元了。中国的补贴有好多种,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过程中,适当运用财政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因价格和利益关系变动带来的矛盾,为价格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稳定创造条件。
长期以来政府从国家的具体国情出发,实行了保持人民生活基本必需品特别是粮油、猪肉民用煤等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并对城市住房、水电、公共交通等实行低租金、低收费制度,因此而发生的政策性亏损由国家给予财政补贴。
或者,在提高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商品价格后,对职工或城镇居民给予适当的物价补贴。因此,中国的财政补贴具有绝大部分直接或间接用于人民生活的特点。
综上所述社保缴费基数和养老金的关系有的人工资低于社保缴费最低基数,就要按高于本人工资的基数缴费;有的人工资高于社保缴费最高基数,就要按低于本人工资的基数缴费。
法律依据:财政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四条一般公共预算的超收收入,除用于冲减赤字外,应当用于设置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第五条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用于设置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一般公共预算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的资金,不作为结余。一般公共预算连续结转两年仍未用完的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⑸ 每年退休金涨多少,怎么计算
法律分析:企业退休养老金是对退休职工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障。企业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5、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⑹ 浙江省企退人员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的调整
法律分析:过渡性调节金=基准调节金+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调节系数。
法律依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8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根据浙人社发〔2011〕146号文件规定,过渡性调节金根据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退休人员缴费年限、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等因素确定,用公式表示为:
过渡性调节金=基准调节金+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调节系数。
2018年,全省基准调节金确定为480元,调节系数确定为3。
⑺ 社保中调节金是什么
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及以上的职工,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
调节金=(新办法-老办法)×计算比例
(计算比例从2006年起至2010年每年分别为10%、30%、50%、70%、90%),2011年起不再计发调节金,直接按新办法发给。
调节金为负数的原因是老办法高于新办法(缴费工资较低,缴费时间较短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如果老办法高,2010年以前应按老办法发给。关键看看待遇计算单最后一行确定的月养老金是多少。
如果还有疑虑,直接找社保机构待遇核算部门经办人让他给说个明白,他有义务解释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⑻ 退休金里的调节金怎么计算的
只有“中人”才会有过渡性调节金,是这样:120元+工龄=等于调节金,最多不得超过150元。
自从2006年开始取消调节金了,用五年时间过渡,过渡到2010年,到2011年调节金彻底没有了。
以前公式:基础养老金=当年社平工资20%。取消调节金后基础养老金的公式发生大的变化,主要侧重与工龄长的。公式:基础养老金= (社平工资+岗位工资(指数化工资))÷2x总工龄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