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弟子规 全文
全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白话译文:
弟子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学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后,有多余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冬天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天气酷热,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
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再入睡。听到他人称赞自己,唯恐过誉;听到别人批评自己,欣然接受,良师益友就会渐渐和你亲近。不是存心故意做错的 ,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
知错改过,错误就会消失;如果掩饰过错,就是错上加错。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因为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人们内心真正敬重的是德行,而不是那些表面上权势高,地位高的人。
出处:出自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
(1)孝敬长辈爱护弟妹话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1670年,根据儒学核心制定和颁发“圣谕”十六条,作为人们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
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生命。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荐举山林隐逸、十六年开设明史馆、十七年的荐举博学鸿词,网罗名士,弘扬儒学。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儒家的发展。
《弟子规》正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下,写作而成的。其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
他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贾存仁将其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② 尊老爱幼编童谣
你拍一,我拍一,八荣八耻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为了祖国要出劲;你回拍三答,我拍三,铺张浪费要揭穿;你拍四,我拍四,做人不能自顾自。你拍五,我拍五,好逸恶劳是耻辱;你拍六,我拍六,我们尊老也爱幼;你拍七,我拍七,崇尚科学属第一;你拍八,我拍八,诚实守信人人夸;你拍九,我拍九,法律法规要遵守;你拍十,我拍十,争做文明小卫士
③ 弟子规 经典语句
经典语句:
1、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译文:服侍叔伯等父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堂兄弟,要像对待自 己的胞兄一
样恭敬。
2、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译文:清晨要早起,一个人很容易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此刻的宝贵时
光。
3、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译文:对于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能超过平常的饭量。
4、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译文:血气方刚的年龄,千万不要贪杯喝酒,因为-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丢脸
5、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清略。
译文: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匆忙时最容易发生差错。做事时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地对待
看似简单的事。
6、斗闹场,绝勿近;邪避事,绝勿问。
译文:凡是打架闹事的场合,绝对不能近。凡是不正经的事情,绝对不去过问涉足。
7、用人物,须明求;傥不问,即为透。
译文:使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当面提要求,以征求别人同意。假如不问一声就拿去,这就
是偷窃。
8、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译文;接了别人的东西要在约定的时间归还,别人向你借东西,只要自己有的话就应当答应,
不要小气不借。
(3)孝敬长辈爱护弟妹话扩展阅读: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弟子规》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形式为三字韵语,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