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421家庭模式父母谁来赡养
家庭成员减少对于父母的最直接影响是:在他们的晚年无法得到那么多支持和支撑。一旦唯一的儿女“不孝”,他们的晚年就会面临巨大的赡养风险。其实,“421”结构的家庭模式中,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对子女提出了更高的经济要求和道德要求。
孙义群则认为,造成目前养老困境的不仅是独生子女问题,事实上这一危机在中国于改革开放后就已经开始显现:是工业化大潮动摇了“养儿防老”的观念基础。
工业社会的生产特点对老年人的地位造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冲击。中国传统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家庭或者说家族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老年人从年轻时开始积累的农业生产技能,会不断传给下一辈。作为一家之长的老年人往往也是家庭经济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拥有很高的权威地位。
在工业社会,老人的优势似乎不存在了。在广大农村,孩子们到大城市打工,老人们留守在家里,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
即使对于那些和父母身处同一城市的子女来讲,如何照看家长的生活也是一个问题。这也往往需要钱来解决。
无论如何,让老人们快乐生活、体面离世,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原来一直是家庭养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对养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有自己的养老需求。同时,家里子女数量却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弱化,提高社会养老水平成了一个基本潮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姚远对本刊记者说,中国的社会化养老自1949年就开始了,并不是一个新鲜词。
“五保户、荣誉军人、特别贫困的残障人等特殊人群都是由国家承担赡养责任的。只不过原来局限于特定的老年群体,现在的社会化养老是要面对全社会的老年人。”姚远说,在过去的社会养老中,既包括经济保障,又包括生活服务,“现在的政策把这两部分分开了,经济保障叫养老保障,社会服务叫养老服务。”
总体来说,自1949年以来,社会养老在制度建设上不断完善并向系统化发展。改革开放是一个分水岭。
改革开放以前,经济保障水平比较低,国家将建立养老退休金制度作为社会养老的基本目标。80年代以来,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过去现收现付的制度开始转变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现收现付制度是现在的年轻人来赡养老年人。但是改革所实行的基金积累制,是一个人从工作开始自己积累,到老了返还养老金供他养活自己,这种改革能大大减少政府的负担。” 他分析说。
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正是过渡期的典型:他们在工作时处于老的制度下,没有为自己进行积累;进入晚年后,又无法享受原有制度的保障。这一人群的范围,至少还涉及上下10年内的父母们。
不过孙义群认为,拥有超过2亿老人的中国,恐怕无法完全转变为社会养老,“未来老人数量会更大,光靠社会养老是根本不行的。尤其是在我们国家的社会承受能力和经济实力还没有达到那么高水平的时候。”
姚远也认为,在养老问题上,中国不适合照搬西方的社会养老模式。
“中国有家庭养老的传统,有些国家没有这个传统。从家庭养老过渡到社会养老不只是时间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条件:第一是老年人的养老观念;第二是老年人养老的经济水平;第三是社会所能提供的养老环境。”他说,“从现在看,我们的社会养老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还是应该基本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化养老制度还在建设和完善中,这需要一个过程。”
Ⅱ “421家庭”中带娃的老人,最后会怎样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年轻的父母都会请求老人帮忙带娃,然而在老人带娃这件事上,人们总是有很多话题可以讨论。当然,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也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心在,就让我们看看,网友们对老人带娃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吧。
网友1:还是外婆带娃好,自己的妈妈带孩子比较让人放心,如果让婆婆带的话,很容易和婆婆闹矛盾。
网友2:我婆婆不愿意帮我带娃,反正我也不会给她养老。
网友3:我就是婆婆,觉得很心寒,想要替孩子分担一些,让孩子们能够多出去闯荡闯荡,但是儿媳妇不领情不说还都是埋怨。哎以后你们做了婆婆,不一定比我们强。
而老人正在帮忙带孩子的家庭,作为年轻人应该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付出,感谢父母愿意分担你的压力和繁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生活差异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和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现在年轻人也许在外面的时候,说话的态度很好,但是回家和父母说话的时候,就变得口无遮拦。但实际上,那种口无遮拦虽然不能让家人远离你,但是却会深深地伤害了最疼爱你的他们。其实父母也需要关怀,需要子女们的爱和拥抱,如果可以,建议年轻的父母们可以定期地带着老人孩,子一起聚会一起外出,一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Ⅲ 421家庭模式的社会影响
据调查,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占了总人口的10.2%。按照现行的生育政策,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高达23%。与此同时,上世纪70年代后期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已经陆续进入婚育年龄,两个孩子同时要赡养四位老人。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甚至可能出现“8421”的家庭。据人口专家预测,未来10年,包括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组成的“421”家庭的“独生父母”在我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我国的家庭结构将因此发生变化。这些“独生父母”多是昔日家中的“小皇帝”,现在却要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人”。这种“角色转换”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方面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子女们将为了工作和家庭疲于奔命。
“421”家庭引发的一个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就是养老压力。据最近一项京沪穗城市居民的调查显示,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49%的家庭要赡养2到3位老人。而从赡养费看,35.6%的家庭每年花费超过1万元。出于对医疗保险体系的担忧,家庭积极储蓄,不敢增加消费支出,是现在中年人的普遍心态。针对“421”家庭问题,专家建议,应建立起一个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又体现家庭服务社会化的公共养老服务体系,并通过法规政策,实现养老的社会化。
“421”家庭引发的一个社会问题就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隔代抚养、过分溺爱、早期教育过度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忧虑。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杨雄所长指出,“由于工作繁忙、压力大等原因,许多独生子女夫妻将孩子交给父母亲照顾,‘隔代抚养’非常普遍,‘421家庭’要特别警惕子女‘精神留守’现象。”
Ⅳ 在农村,是如何养老的
一、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家庭成员或家庭为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模式,主要是从经济、生活、精神三个方面对老人进行照料。从根本性质分析,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各个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形式和养老制度。因为农村经济不发达,传统的分配方式比较单一,导致老人的老年生活缺少保障,对家庭形成很大的依赖性,于是“养儿防老”成为农村老人根深蒂固的思想,甚至成为我国老人的传统观念。迄今为止,家庭养老仍然占我国养老方式的主体地位,尽管有多种现象违背家庭养老的理念,比如老人遭到子女殴打甚至遗弃,这种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遭到媒体曝光后,必然引起了社会各种人士的议论,然后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控制此类事件的发生,将家庭养老的发展推向正常的轨道,这不仅说明了家庭养老能促进道德伦理的规范性,更能体现出家庭养老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机构养老
现如今,农村闲置土地越来越多,农村老人虽在家耕种一定的土地,由于其劳动力随着年龄的上涨而减少,老人薄弱的劳动力仅能支持他们耕种小部分的土地,相比那些年轻人的劳动力,老人已经无法通过耕种大片土地来获得农产品,只能种植面积较少的土地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以此为他们的日常吃、喝提供资源。但是假如某一年的土地产出量变少,老人获得的回报就会相应降低,甚至形成入不敷出的局面,土地对养老的作用就会变得很微弱。另外,老人的子女?m不在身边,却也很有可能给老人带来负担,比如家中孙子辈的孩子一般会被留在家里由老人抚养,家里的整个经济来源会依靠老人的子女,子女既要抚养下一代,又要赡养老人,更会使他们力不从心。如果家庭将重心放在小孩的身上,那么老人必定会是受到忽视的一方,家庭养老的作用就会显得更加微弱,因此土地养老的功能牵制到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果土地养老得不到很好地发展,那么也会对家庭养老形成很大的冲击。
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一)结合社会各种力量,分担家庭养老负担
1.明确职责
虽然社会、政府、家庭及个人都是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但养老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家庭、政府、社会三种角色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倡导一种以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支柱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首先,子女个人应明确自身的责任,及时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在生活和精神上帮助老人,然后,政府及村委会应做好监督职责,分别对农村老人经济生活方面及精神方面提供帮助,联合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对不赡养老人的子女进行说服教育,必要时,采取相关的法律手段保护老人的基本权利。最后,社会的力量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宣传的力量,通过社会文化的传播,令子女应主动赡养老人的思想深入人心,为每个家庭的养老创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另一方面则是社会舆论的力量,这样一来,虐待老人、抛弃老人的家庭就会受到社会大众的谴责,大部分子女因受不了舆论的压力,便会重视养老,重视老人,社会监督着家庭养老的同时,也促进了家庭养老的发展。
2.保障家庭经济收入
农村养老一直是整个国家及社会关注的问题,即使农村家庭经济负担重,国家财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投入巨资进行养老,于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农村家庭的基本生存能力。实际上,大部分的农村家庭属于中低收入的家庭,这类家庭的子女为了生存而选择外出打工,子女每年外出打工挣得的钱用于老人小孩的日常开销、小孩的学业费等等,余下来的钱也是所剩无几,如果这个家庭里有人遭遇到疾病,那么这个家庭的抗疾病能力会很低,若无法保障这类人的生活、健康,势必会引起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不稳定。因此,政府一方面应分析农村每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协调财政投入的资金,多用于保障中低收入甚至家庭成员较多的家庭,另一方面国家应调节对农村家庭的税收制度:我们通常所说的穷人与富人的税收制度是一样的,而在发达国家,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制度的区别征税制度是非常健全的,他们将从富人身上征来的税用于中低收入家庭,保证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需要和发展。因此,我国应该逐步完善税收制度,扬长避短,使农村家庭能节约出一笔资金,用于家庭养老的发展。(二)多方面推行机构养老
近几年,在政府的宣传与鼓励下,养老机构开始出现在农村老人的视野中,政府宣传模式却仅限于横幅、公告等方式,导致老人对机构的服务、运营情况了解颇少,再加上老人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进入机构养老产生抵触心理。于是我们可以利用志愿者的身份让老人深入了解机构养老、接受机构养老。志愿者可以从大学的志愿者服务团里挑选,借助学生纯真的身份是为了避免老人出现害怕受骗的思想,高校志愿者通过志愿者服务团定期进入养老院,给老人们带去关怀与爱心,结合志愿者的力量让老人们相信养老机构,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给予老人一天的时间,让老人免费体验养老机构的真实生活,消除老人心中的种种疑惑与担忧,为养老机构的发展打下基础。在发展机构养老的同时,政府应加强对机构的管理,努力提高机构的服务质量,加大对机构养老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制定规范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措施,极大程度地刺激机构养老的发展。
(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部分养老金
一方面,高效地利用土地,让土地为农村家庭提供一部分养老金。针对还拥有一定劳动力的农村老人,他们虽无法种植大规模的土地来获得收益,却能在政府的政策中获得经济收入,比如现在的乡镇政府鼓励各种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大多数属于大规模种植,在种植过程中会需要一定的劳动力,于是,还拥有一定劳动力的老人可以长期做这样的劳务,工资虽比不上外出务工的子女,但能者多劳,有多少劳动力就会得到多少的回报,这样农业产业既得到了发展,又能为农村老人提供收入渠道。另一方面,发展这些农业产业是需要各个政府及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引进农业产业,才能更快地解决当代农村土地闲置的问题。
Ⅳ 128421家庭模式是什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30
Ⅵ 什么是421家庭结构
“421”家庭现状,让第一批80后倍感压力,他们现在怎么样?孤独的童年,只有自己和玩具,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父母双双下岗,只能自谋职业,家中的经济来源一下子受到了冲击,最后没有办法,父母下海经商,成日忙碌。
虽然经济稳定有升,但超越却常年不能看到父母,只能与爷爷奶奶生活。
3)生活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
除了金钱的压力,再就是生活的压力,为了业绩,他们频繁应酬、送礼,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没有精力安抚相伴的妻子,更没有多余的空闲照顾生病的老人。
他们为了更多的收入、更稳定的工作,就像陀螺一样,不停的旋转,不知道路在什么地方。
他们拼尽了所有,却也换不来家人的多少理解,他们注定孤独。
四十,本是不惑之年,意为对生活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可怎么80 后却越来越无望的向前奔着,原以为自己了解的世界观,早已崩塌。
面对家庭的“421”模式,他们深感疲累,二胎政策放开了,但数据显示,生育二胎的人数占比并不大。
Ⅶ “421”家庭模式,是什么意思
4:是指夫妻双方的父母
2:是指夫妻双方
1:是指一个孩子
4:四个老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2:父母
1:子女(独生子女)
这两个答案本质上没区别,都对.421指的是夫妻双方本身都是独生子女,(所以4才只生了2),他们又只生一个孩子,就是1,421反映的是独生子女政策下独生子女夫妻的家庭负担(若不是独生子女政策,4就不止生2,这2也就会减轻负担)
Ⅷ 421家庭模式的婚姻家庭观念
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群体陆续进入婚育期,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和“421”家庭结构的出现,围绕养老问题,导致的独生子女择偶观念也在悄然变化。
一是婚姻当事人及其父母选择对方家庭子女数时,独生子女黯然失宠。年轻人婚恋或父母为孩子择偶时,往往过多地考虑对方家庭是一个孩子,还是两个以上孩子。如果是一个孩子,两个独生子女结婚,将来需照顾四个老人;如果是两个以上孩子,就会减轻养老压力。因此,年轻人及其父母多看中对方是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尤其本身是独生子女家庭的,要求对方是两个以上孩子的条件更为强烈。
二是组建新家庭时,双方父母争相投入,为赡养义务隐形“买单”。
在我国,家庭养老仍然是主要的养老形式,这来源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传统的“孝”文化,尽管老龄化和独生子女婚配的“421”家庭结构,给家庭养老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但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仍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伴随着不断加快的老龄化步伐,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当代婚姻观念、家庭结构的变化趋势,在观念层面上为“421家庭”正确导航,努力构建和谐的家庭和社会。
Ⅸ 独生子女面临生活压力:421家庭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那就是努力赚钱
好好的为老人
自己准备啊
因为
别人没有义务在你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