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栗浩洋近年来发展的怎么样创业历程艰辛吗
最近几天,朋友圈都在悼念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张锐,一个致力为全天下的人解决健康问题的创业者,自己却倒在了病魔下,这真的是令人悲痛的事情,一个50亿市值的公司失去了他的领跑者。
一下子所有的人都在谈到健康的问题,都在开始关注创业者的状态,尤其是他们的健康。怎样让悲剧不再重复发生?到底拿什么拯救舍命付出的创业者?为什么大家两天来在各个朋友圈都没有讨论到最重要和最深层的问题?以我17年的创业艰辛中自身的感受、和帮助挽回了两个重度抑郁症的高管的经历来看,健康问题对创业者只是排在第二位,压力下的心理健康问题才是创业者的第一杀手。
一、触目惊心的猝死和自杀列表
在出现了张锐的事件之后,我又看了一下国内外互联网以及一些高压行业里,看完之后内心中非常的震惊,每个行业都出现了类似的猝死的情况:
2016年10月5日,春雨创始人CEO张锐凌晨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趋势;
2016年6月29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因疾病突发在北京不幸去世,年仅34岁;
2016年6月23日,前阿里巴巴数据技术及产品部(DT)总监欧吉良在打羽毛球时猝死,年仅34岁;
2015年12月13日,腾讯技术研发中心语音引擎组副组长李俊明在陪怀孕的妻子散步时猝死;
2014年2月,比特币交易平台First Meta的28岁CEO Autumn Radtke 自杀身亡,原因未知;
2013年1月的时候,硅谷电商网站Ecomom47岁的创始人Jody Sherman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13年,御泥坊前董事长吴立君突发脑疾去世,年仅36岁;
2011年1月,美国社交网站Diaspora22岁的联合创始人Ilya Zhitomirshiy选择了自杀;
2008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生瑜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39岁;
2007年,绿野木业公司董事长许伟林,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2岁;
2006年,上海中发电气集团董事长南民,因患急性脑血栓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7岁
2004年,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逝世,年仅38岁。
看到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之后,一身冷汗,回想自己17年的创业历程,从大学毕业开始,义无反顾的投入创业之中:
21岁的时候就创办了连锁教育学校;
23岁,借了几百万的高利贷,年利息60%,在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之后,不想看着自己公司去死,不成熟的做了危害到自己生命的事情;
29岁,公司连续12个月发不出工资,每个月要去借钱,员工流失50%,高管只能是半薪,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一年谈了37家风投,全部拒绝,因为缺少资金,研发出现问题,合作伙伴亏损出现问题,全公司人心惶惶。在这样绝望的情况下,我写了一首诗,是模仿李白的《将进酒》:
刹那间万事崩陷天地间,逆潮汹涌绝人寰!
刹那间数年苦心毁一旦,众人背离千金散!
悲愤无力再回天,孤寂落寞少人怜…
握拳出血问苍天,哪有公道谁无眼?!
其实在你创业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屈辱和崩溃,甚至是永远一辈子无法对外人讲的,我很庆幸在面临这么大压力的时候,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自杀,我认为这可能是我的心理建设的比较好。
尽管如此,其实我的身体也有过异样的反应,虽然没有像张锐那样,或是刘强东那样一夜白了头,但也遇到过肠胃问题,一个月之间瘦了30斤,这都是创业带来的问题。
二、心理问题才是伤害创业者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我认为不是健康问题,而是心理排压能力的问题更应该收到大家关注。
在现在朋友圈铺天盖地的讨论健康问题的讨论中,我认为独独没有讨论的是创业者如何训练排解心理压力的问题。
心理压力导致自杀不用多说,导致猝死或是其他大量的健康问题比不运动带来的问题更严重,更让人崩溃。
很多创始人为了让团队不感受到自己面临的压力,外表表现很正常,但是自己已经负债无数,连正常的吃、住都无法保证,更不谈要去度假旅游。
医学专家也从各个角度说明压力会对身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特需中心主任张雅君:精神压力过大是导致猝死的外部第一因素。当患者因为疲劳、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因素的折磨,交感神经处于高压状态,增加了冠状动脉痉挛、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危险,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焦虑、高压、惊恐、抑郁等负面情绪,对健康的危害不亚于吸烟、高胆固醇饮食,由此导致的高血压、冠心病等,也为数不少。中青年企业家、白领若发生猝死,常常有心理因素。
美国切里流行病学研究所的艾伦·D·伊克尔博士对3682人进行了10年的跟踪研究,其平均年龄为48.5岁。结果表明,紧张水平高于常人的男性,约有25%会患上心脏病,且死亡率比正常人高23%。在女性中,焦虑程度更高者,其猝死几率比其他人高了23%。
三、猝死也许和抗压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张锐在之前的采访文章中,我们也能看到,通篇的大部分是在回忆自己的痛苦和艰难,在这样的状态下,曾经因为融资的问题还一夜白了头,但是其实比张锐的融资更艰难的人也有很多人。无论是埃隆马斯克在特斯拉濒临倒闭的最后一小时才解决融资问题,还是史玉柱面临数亿债务导致公司崩盘等情况,都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的抗压能力非常强,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应对高压的情况。
张锐的去世,也许也是源自于心里压力的问题,如果能够有好的方式释怀压力,也许可以得到挽救。
创业本身就是一件风险极大,压力极大的事情,尤其是在今年创业潮来临之际,大量的创业做在做的事情是伪需求,无意义的,势必极大可能会以失败告终,很多创业者不仅赔光投资人的钱,甚至把自己的所有积蓄、房子等都投入亏光。如果从事着这样高风险的事业,抗压能力不够,很容易崩溃,心理产生问题,甚至有自杀行为。
在我自己创业的过程中,其实经历过所有创业者所熟悉的,包括媒体报道出来的80%、90%的痛苦和折磨,甚至经历过他们所没有经历的慌乱和崩溃,但是我自己还是自信自己在心理压力疏解方面做得不错。
尽管我连续几年凌晨三四点睡,十几年来陪着客户喝酒喝到不省人事,但是很多人反而觉得我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每天都精力旺盛,白发不必别人多,眼袋等也不明显,最核心的原因还是自我压力排解的问题。
我的经历比大部分的创业者要丰富的多:
1、几亿资产眼睁睁的因为不是自己的原因一步步的被拖下水,直到灰飞烟灭;
2、合伙人和事业部老总的卷款逃走,甚至是潜逃出国;
3、所有的目标和憧憬在三四年的时间里没有一件按照自己的规划达到结果;
4、连续七年和员工住集体宿舍,没有自己生活的状态。
但是往往在企业最崩盘的境地,我能够和身边的朋友、亲人微笑面对,仍旧能够和所有的员工一起畅谈自己的梦想,仍旧能够一丝不苟不放弃的去执行自己的工作计划,打磨自己的产品,去积极的等待着后天、大后天或者不知道是哪一天才会升起的太阳。
我很多身边的合伙人和高管,曾经在当年最崩溃的时候问我:浩洋,你是真的心里面没有压力,还是你装出来,为了让我们觉得没有压力,才这么苦衷作乐、故作镇定。而我自己发自内心的告诉他们:我心里真的没有压力,可能压力是存在某种潜意识中,我至少在显意识里最大化的释放了所有压力,因为这些压力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因为他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可能做出最不理智的决定,也会影响身边每一个人。
四、创业者如何释放自己的压力
我也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讲一下创业者如何通过具体的办法来排解压力,调整心理,需要从心理学,哲学以及宗教三个方面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
第一阶段:开始接触心理学
因为从高中的时候就特别酷爱并深入研究心理学,我自己在大一的时候就在消除负面情绪和能量方面做出了非同常人的成果,当时我花了两年的时间修炼自己不会发怒和生气的感觉,当时悟道人生其实就是追求幸福感,当时我就练就了无论多少人侮辱我、嘲笑我,我都不会生气,有人对着我吐一口在身上,我都可以一笑了之。所以后来在做企业的时候,我就能做到公司的高管和我当面拍着桌子吵架,甚至对我泼果汁,我都可以很理性地找出他们的表述中的价值点,来反思自己的决策中的缺陷或者执行中的问题。
第二阶段:去思考哲学深度的问题
去除负面情绪是每个创业者需要修炼的第一关,而这一关绝对不是靠忍耐和忍受,90%的创业者通过忍受来解决,但却造成了内伤,你要用修炼的方式,让每一个负面情绪不积压在内心里并且不复发,你要去化解甚至忘掉自己的负面情绪,你可以通过这些小技巧来修炼,比如说:
1、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聚焦在别的事情上
2、站在对方角度去想100个他侮辱你的道理
后来创业在第三年的时候,面临的企业前面一两年的崩盘,通过高利贷侥幸成功了,后来意识到,以后不是每次都能够还得起高利贷,并且未来面临的痛苦、压力、痛苦都会打五倍十倍,时间长度也会长三倍、四倍。所以后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有意识的锻炼自己面临崩盘和恐惧的能力。
在黑马会全国的演讲中,我的主题是《企业家中的哲学家》,其中倒数第二页就是让所有人来幻想一下面临最恐惧的情况,你会怎么做。是希望告诉每一个创业者要思考人生的终极目的,如果思考清楚这一点,当你在最困境的时候,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要是以前我就会以自杀了来去面对了,通过三年痛苦的修炼,每次其实最终极的故事,我都只能想到三分之一就会浑身毛骨悚然无法想下去,因为你想的真实才有最终的效果。最后一步步沉浸在痛苦中,最后甚至找到了东山再起的方式,我当时想真到了那一步,我心里的智慧和内心想法还是存在的,我可以招一个大学生帮我阅读各种创业文章,通过三年把自己变成一个专栏作家。
然后拿微薄的收入和大学生分成,在自己的创业和企业的文章得到认可,略有所成之后能去给小企业家帮助,做智囊和军事,尽管自己腿瘸眼瞎,但是还是能够给到他们的一些帮助,甚至是他们眼里神奇解决方案。最后慢慢成长,从小企业家,到中企业家,到大企业家,我不要股份,但是这种帮助他们成长能让我获得成功和幸福感。
直到最后,如果我能够帮助一个大企业取得辉煌的成功。那个时候可能会有风险投资会来投资我这个瘸子和瞎子,那个时候我需要找三个合伙人,CEO,CTO,COO,他们一起和我共同组建团队,帮助我重拾企业的梦想。我们四个人一起做一个企业,我依旧能够东山再起,做一个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创业者。
第三阶段:开始禅修,进入宗教的世界
禅修的经历让栗浩洋悟道了更深的做企业和人生的真谛
在完成第二阶段后,我幸运地遇到了台湾的廖老师,在她的指引下,我的心理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平和的心境,跟着她在全球很多国家经历了无数次的禅修,在这种禅修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这种禅宗不是迷信的部分。而是对于人生大彻大悟的智慧,在这种智慧之后,就像是张小龙在龙泉寺得到扫地僧点化获得微信一样,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在这个过程中你悟到了常人无法领悟的深层次的信念以及对世界的看法。
包括非常浅层的企业经营的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的解法,以及你的战略都是与众不同的,我想乔布斯这么聪明的人在印度做了两年禅修,也是说明了人是可以从内心中去超越自己的。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我甚至参加了葛印卡大师的Vipassanā内观禅修班,期间15天没收手机,我的几个朋友包括快的打车CEO吕传伟都是觉得不可思议,作为一个管理了1000多个城市,2万员工的企业老板,扔掉手机去进行禅修,说明心境已经达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境地。
这三个阶段是不断递进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小技巧能够帮助创业者走出心理压力,这里是我的一些经验技巧,希望对广大创业者有帮助:
1、先寻找内心的平和点:
只有内心最深的问题排解掉之后,才能用一些技巧。技巧就像刘强东说的那样:每个人需要有自己的方法解决内心压力,只要不是违法犯罪,我自己过去:飙车,德州扑克这种类似接近赌博的方式来舒缓自己的压力,喝酒,抱着大家深情并茂的陈述,大哭来释放压力。虽然解决表面上的问题,但是终究不是最健康的方式。
2、通过刺激的运动:
后来内心平和后,找到了更多更好的方式,做一些相对安全的极限运动,长跑,滑翔,滑雪,帆板。通过刺激的极限运动来释放压力,CSI的领导者每天面对死亡,用最惊险的过山车来释放压力,这种惊险的过山车同样是我的最爱。
3、发现生活的小幸福:
到后来,在不断进行自我催眠的情况下,每一个小小的成就都能成为我释放压力的方法。看一部别人看起来糟糕评分很低的电影,和家里人一起旅游,和爱人一起看歌剧,和朋友吃一顿美味佳肴都是释压的方法。每一件小小的幸福,每一个飞花捻叶都能作为武器,每一个生活中幸福的点滴都能成为我排解生命中毒素的有力的生命剂。
4、加入创业者团体:
有一些创业者社群,有着大量有共鸣的创业者,在这些社群当中,你会接触到不同行业的朋友,有的是前辈,有的是后浪,也许可以找到非常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可以倾诉平时没人可说的话。
五、愿每个创业者能远离心理病,更好的为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努力
其实我相信,很多创业者,不管是已经成名的那些人,史玉柱,刘强东,姚劲波,还是乔布斯,埃隆马斯克他们都经历过比春雨医生更大的心理压力,比那些甚至自杀的创业者更大的精神折磨。
我们看看埃隆马斯克的故事,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还剩几个小时就破产,最终马斯克抗住压力,当时08年遇到金融危机,马斯克接替成为特斯拉CEO之后,面对财政危机、第一批客户的信任危机,遭到无数的抨击,自己个人的钱也投入到两家公司中,也几乎快用完了,马斯克向硅谷向包括google创始人等好友借钱,同时卖了自己在solorcity以及Everdream中的部分股份,筹集到2000万美金,同时到处寻找VC融资,但无人问津,甚至有投资人要求马斯克下跪求投资,然后趾高气昂的说”不”,最后凭着自己的2000万美金和从SpaceX借了4000万美金完成了这一轮的融资。
再回到国内的创业者:
京东刘强东曾一月白了头,提到:世界上没几个人如此恐惧过!京东在坚持做物流的过程中,同时在08年遇到财务危机,一天见7个投资人,而京东模式不仅现在不可能赚钱,未来好几年都不会赚钱,刘强东深知如果融不到钱,公司就要倒闭,最恐惧的不是倒闭本身,而是这么多兄弟跟自己干了这么久最后白费了。最后刘强东扛过压力,把京东打造成强大的电商公司。
巨人网络的史玉柱不借助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建设巨人大厦,最后从身价数亿,变成欠债2.5亿,史玉柱连打官司的钱也没有,但他下决心要还掉欠老百姓的钱,后来史玉柱回忆说,1997年的时候,我意识到巨人已经救不活了,我其实内心里是轻松的,精神也很好,也不茫然,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停的思考,最后我把脑白金做起来了。
58同城的姚劲波在创业最困难时,在压力下落泪,58一度无法给员工发工资,姚劲波靠卖域名让公司活着,在和赶集广告战打到最猛烈的时候,用尽公司最后一分弹药,遇到融资受阻,自己卖了学大教育的大量股票,换来上千万美元的资金支撑着58,这种决心也感染者投资人,最终获得关键的融资,从和赶集的战争中生出,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我更相信还有很多创业者,他还没站在舆论之巅,企业也还没有特别的成功和精彩,但是他们遇到的绝境,焦虑和奔溃也不亚于那些被媒体所曝光出来的。那我在此,希望呼吁我们整个中国的创业圈和创投界能够真正的面对创业者内心的奔溃与压力,能够一起想办法。
就像我们不断训练产品打磨能力,训练企业管理能力,训练营销能力等等那样,我们去关注,研讨和去训练每一个创业者的心理抗压能力。在这里,我非常愿意把我自己的可能更多的一些排压手段分享给大家,我也希望每一个创业者在看完这篇文章,如果你有所感悟,在评论区里面能够给到我们更多的经验,你的更凄惨的经历以及你自己的排解压力的方法和经验。我希望把这些所有人的经验能够汇聚成一个小册子,能让每个创业者读到的时候能够终身受益。
最后我送给大家三年前微博的两段话:
人生之途就是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对事业对家庭对朋友对生活、面对不喜欢不愿意不得不的事情、无时无刻不能放松的无穷尽的忍耐;人生更是一场你对这个世界,和对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所有物、所有事、所有运的无休无止的、没有尽头没有限度的无止境付出!
而有些人,能够不把忍耐当成胸中的恶气、或是笼罩的乌云、或是想要撕破的窒息,而是把忍耐当成一种宽厚、一种博爱、一种自信和温暖的力量!这些人,也从不抱怨付出,甚至是没有回报的付出,而是把付出本身,当成一种嗜好、一种温情,就像阳光不吝惜自己的燃烧和撒播…这些人的一生,已经无形地消弥了“忍耐”的感受,已经完美地合体了“付出”的源动力,这两个词在他们心中已经溶解成“幸福”…
作者介绍:栗浩洋,社交APP「朋友印象」创始人,国内第一家人工智能自适应网络教育公司「乂学教育」创始人。黑马会上海会长,黑马连营主任导师,「非你莫属」BOSS,央视二套「实战商学院」导师。
㈡ 王宏宇的文章发表
1、王宏宇,“青少年血管病变早起评价的价值——中西方指南带来的思考”,《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2)
2、王红漫,陈登容,王宏宇,“心踝血管指数在老年人大动脉将硬度诊断中的意义”,《中华老年多器官病杂志》,2009,8(4)
3、王宏宇,刘康,龙胜利,陈安强,胡小丽,王敏,“中国贵州苗族人群血管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09,25(8)
4、王宏宇,王金波,刘国英,肖月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替佘普酶与爱通立溶栓死亡及非致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09,11(4)
5、王宏宇,王敏,李丽红,王小彦,刘文红,“心-踝血管指数评价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5)
6、王宏宇,王敏,李丽红,刘康,芦娜,“脉搏波速度,心-踝血管指数和踝臂指数评价血管早期病变”,《中国民康医学》,2009,21(9)
7、王宏宇,“血管病变早期评价技术系统的临床应用”,《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2)
8、王宏宇,刘天虎,李霞,刘淑华,郭华莉,楮洪毅,“回声跟踪技术评价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功能”,《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
9、王宏宇,胡大一,贾三庆等,“急性心肌梗死替奈普酶溶栓治疗脑卒中与死亡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08,2(7)
10、王宏宇,张莉,王建华,王杰超,金仲群,董风群,“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兔颈动脉弹性的定量评价研究”,《中华超声临床影像学杂志》,2008,17(7)
11、王宏宇,刘文红,高彤,王小彦,“北京奥运场馆建筑地农民工身体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
12、王宏宇,杜大勇,李运田,丁康,李艳,“原发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大动脉弹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2008,12(7)
13、王宏宇,马志敏,“第四届中国血管病变和动脉功能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亚太地区会议记录摘要”,《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7,19(21)
14、王宏宇,杜大勇,刘文红,李运田,“原发高血压患者脉压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大动脉缓冲功能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7,19(21)
15、王宏宇,“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 CAVI)——一项新的动脉硬化评价指标”,《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7,19(21)
16、王宏宇,“主动脉腔径、主动脉将硬度和压力波增强指数”,《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7,19(21)
17、王宏宇,杜大勇,柳杨,李运田,“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对冠脉介入术的预后评价”,《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7,19(15)
18、王宏宇,苗榕生,“高血压患者动脉病变特征分析”,《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6,18(21)
19、王宏宇,胡大一,曹雅旻,吴彦,“我国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主要原因的初步调查”,《中华内科杂志》,2005,44(7)
20、王宏宇,李运田,杜大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肌钙蛋白水平对预后的影响”,《中国医学导刊》,2005,7(2)
21、王宏宇,胡大一,“动脉僵硬度与收缩期高血压综合征(下)”,《中国医刊》,2005,40(8)
22、王宏宇,胡大一,“动脉僵硬度与收缩期高血压综合征(上)”,《中国医刊》,2005,40(8)
23、王宏宇,胡大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于心血管危险控制——临床试验”,《中国医刊》,2005,40(5)
24、王宏宇,胡大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于心血管危险控制”,《中国医刊》,2005,40(4)
25、王宏宇,胡大一,“老年人群血压升高的危险及其控制策略(下)”,《中国医刊》,2005,40(3)
26、王宏宇,胡大一,“老年人群血压升高的危险及其控制策略(上)”,《中国医刊》,2005,40(2)
27、王宏宇,胡大一,赵明中,郭丹杰,李大公,史旭波,“心率调整的ST段降低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冠心病的研究”,《中国心血管研究杂志》,2005,3(5)
28、王宏宇,芦娜,“中国第二届血管病变和大动脉功能评价学术会议暨心血管疾病预防及康复学术研讨会卫生部十年百项‘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推广’北京城市会会议纪要”,《中国民康医学》,2005,17(21)
29、王宏宇,芦娜,“血管病变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国民康医学》,2005,17(21)
30、王宏宇,杜大勇,李运田,“脉压在冠心病发病及其预后评估中的意义”,《中国民康医学》,2005,17(z1)
31、王宏宇,王敏,“血管系统的生物学发生过程”,《中国民康医学》,2005,17(z1)
32、王宏宇,马志敏,“血管生物学于临床心血管事件”,《中国民康医学》,2005,17(z1)
33、王宏宇,芦娜,“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中国民康医学》,2005,17(z1)
34、王宏宇,“血管病变治疗的新希望:交联抑制剂(Crosslink breaker’s),《中国民康医学》,2005,17(21)
35、王宏宇,马志敏,“超声检测动脉内皮功能”,《中国民康医学》,2005,17(z1)
36、王宏宇,龚兰生,“血压升高、血管病变及脑卒的防治”,《中国民康医学》,2005,17(z1)
37、王宏宇,杨士伟,胡大一,陆丕能,闫明珠,“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1例”,《中国民康医学》,2005,17(8)
38、王宏宇,杜大勇,李运田,“心肌致密化不全”,《中国民康医学》,2005,17(8)
39、王宏宇,胡大一,杨士伟,“高耸T波”,《中国民康医学》,2005,17(8)
40、王宏宇,张虎,“微泡和超声从诊断到治疗”,《中国民康医学》,2005,17(8)
41、王宏宇,马志敏,“超声检测劲动脉粥样硬化”,《中国民康医学》,2005,17(8)
42、王宏宇,龚兰生,张维忠,胡大一,“动脉功能检测方法学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05,17(8)
46、王宏宇,凤英,许玉韵,“脑干出血合并急性心机梗死一例报告”,《中国民康医学》,2005,17(5)
47、王宏宇,许玉韵,栗明星,陆丕能,吴彦,“冠状动脉瘤洋扩张一例报道“,《中国民康医学,2005,17(5)
48、王宏宇,刘文玲,李运田,孙淑红等,“心脏疾病诊疗线索”,《中国民康医学》,2005,17(5)
49、王宏宇,胡大一,王吉云,刘小超,“缬沙坦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中国民康医学》,2005,17(5)
50、王宏宇,“预防、治疗与康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模式”,《中国民康医学》,2005,17(5)
51、王宏宇,芦娜,“血管病变检测方法概述”,《中国民康医学》,2005,17(2)
52、王宏宇,洪军,安彬,吴彦,陆丕能,“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随病程进展的变化”,《中国民康医学》,2005,17(2)
53、王宏宇,“冠心病的合理干预策略——EUROPA试验的启示”,《中国民康医学》,2005,17(2)
54、王宏宇,胡大一,赵秀丽,柯元南,赵玉生,张慧,秦延莉,王士雯,“阿昔莫司和阿托伐他汀单独或合并应用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临床荟萃》,2005,20(13)
55、王宏宇,胡大一,许俊堂,于金燕,史旭波,郑华,“床旁定量心脏标志物检测的前瞻性研究”,《中华心血管杂志》,2004,32(8)
56、王宏宇,史旭波,赵明中,郭丹杰,李大公,“性别对心率调整心电图ST段降低方法诊断冠心病的影响”,《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0)
57、王宏宇,胡大一,“植入式左室辅助装置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中国医药导刊》,2004,6(6)
58、王宏宇,马志敏,孙淑红,朱天刚,许玉韵,胡大一,“肱动脉内-中膜厚度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中国医药导刊》,2004,6(6)
59、王宏宇,胡大一,“下班时间经皮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中国医药导刊》,2004,6(5)
60、王宏宇,李桂明,赖晓辉,李运田,杜大勇,陈健康,“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04,6(5)
61、王宏宇,马志敏,陈步星,胡大一,孙淑红,“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中国医药导刊》,2004,6(3)
62、王宏宇,马志敏,胡大一,孙淑红,朱天刚,“颈动脉粥样化在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中的特点分析”,《中国医药导刊》,2004,6(1)
63、王宏宇,胡大一,“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心脏保护策略(下)”,《中国医刊》,2004,39(12)
64、王宏宇,胡大一,“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心脏保护策略(上)”,《中国医刊》,2004,39(11)
65、王宏宇,胡大一,“脑钠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国医刊》,2004,39(10)
66、王宏宇,李媛,胡大一,“脑钠肽于心脏功能的维护”,《中国医刊》,2004,39(9)
67、王宏宇,胡大一,“缺血心肌细胞的保护”,《中国医刊》,2004,39(8)
68、王宏宇,胡大一,“心脏重构与心力衰竭(下)”,《中国医刊》,2004,39(6)
69、王宏宇,胡大一,“心脏重构与心力衰竭(上)”,《中国医刊》,2004,39(5)
70、王宏宇,胡大一,“免疫反应与慢性心力衰竭”,《中国医刊》,2004,39(4)
81、王宏宇,胡大一,“心肌肌钙蛋白于冠状动脉疾病”,《中国医刊》,2004,39(3)
82、王宏宇,胡大一,“动脉僵硬度于心血管疾病”,《中国医刊》,2004,39(2)
83、王宏宇,高彤,王悦真,“加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国健康教育,2004,20(9)
84、王宏宇,胡大一,“全面干预心血管事件链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
85、王宏宇,陈步星,孙淑红,胡大一,马志敏,“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z1)
86、王宏宇,胡大一,张维忠,倪永斌,“高血压病脉搏波速度与脉压关系的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4)
87、王宏宇,胡大一,马志敏,冯存民,邓素等,“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的关系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2)
88、王宏宇,《血管紧张素II受体1拮抗剂的临床应用》,《中国医院药评价与分析》,2003,3(1)
89、王宏宇,胡大一,“重视动脉僵硬度和大动脉功能检测早期发现血管病变”,《中国医药导刊》,2003,5(5)
90、王宏宇,李大公,胡大一,赵明中,郭丹杰,史旭波,“心率调整的SI段参数预测冠心病病变程度相关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03,5(5)
91、王宏宇,胡大一,“卡维地洛和美多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影响的试验介绍”,《中国医药导刊》,2003,5(4)
92、王宏宇,胡大一,“脑卒中的长期预防策略”,《中国医刊》,2003,38(12)
93、王宏宇,胡大一,“心房颤动与心力衰竭”,《中国医刊》,2003,38(11)
94、王宏宇,胡大一,“冠心病降脂治疗的益处”,《中国医刊》,2003,38(9)
95、王宏宇,胡大一,“冠心病的抗栓治疗”,《中国医刊》,2003,38(8)
96、王宏宇,胡大一,“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策略”,《中国医刊》,2003,38(7)
97、王宏宇,胡大一,“脉压、大动脉弹性及药物干预效应”,《中国医刊》,2003,38(5)
98、王宏宇,胡大一,“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疾病”,《中国医刊》,2003,38(4)
99、王宏宇,胡大一,“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刊》,2003,38(3)
100、王宏宇,胡大一,“亚临床血管病变与临床实践(下)”,《中国医刊》,2003,38(1)
101、王宏宇,倪永斌,张维忠,龚兰生,胡大一,“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剂对高血压病人心脏和大动脉的影响”,《中国新药于临床杂志》,2003,22(6)
102、王宏宇,倪永斌,龚兰生,张维忠,胡大一,“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1)
103、王宏宇,胡大一,“钙拮抗药在抗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新医学》,2003,34(3)
104、王宏宇,胡大一,“血管紧张素II受体1拮抗剂在心血管病种的应用”,《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2,4(6)
105、王宏宇,胡大一,马志敏,孙淑红,朱天刚,“老年冠心病患者劲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特点”,《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2,1(3)
106、王宏宇,龚兰生,张维忠,胡大一,“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中国医药导刊》,2002,4(6)
107、王宏宇,宋美平,马锋,“胆红素抗氧化作用与冠心病的关系”,《中国医药导刊》,2003,4(4)
108、王宏宇,马志敏,胡大一,冯存民,李运田,赵明中,许玉韵,张瑞爽,邓素,“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征”,《中国医药导刊》,2002,4(3)
109、王宏宇,倪永斌,“高血压大动脉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医药导刊》,2002,4(2)
110、王宏宇,胡大一,朱天刚,马志敏,孙淑红,许玉韵,“超声评价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2)
111、王宏宇,胡大一,“亚临床血管病变与临床实践(上)”,《中国医刊》,2002,37(12)
112、王宏宇,胡大一,“主动脉僵硬度与急性冠脉事件”,《中国医刊》,2002,37(5)
113、王宏宇,胡大一,“高血压病流行的全球趋势及对策”,《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4)
114、王宏宇,张维忠,龚兰生,胡大一,“高血压患者心脏及大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及降压治疗的效应”,《高血压杂志》,2002,10(3)
115、王宏宇,张维忠,龚兰生,胡大一,“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和心脏的效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
116、王宏宇,胡大一,龚兰生,张维忠,“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于大动脉的缓冲功能关系的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4)
117、王宏宇,龚兰生,张维忠,孙宁玲,胡大一,“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大动脉扩张性的临床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3(6)
118、王宏宇,胡大一,“雷米普利与氨氯地平对高血压肾动脉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AASK试验结果”,《中国医药导刊》,2001,3(3)
119、王宏宇,龚兰生,张维忠,胡大一,“硝酸类药物对高血压患者大动脉顺应性的影响”,《中国医药导刊》,2001,3(3)
120、王宏宇,胡大一,“拮抗剂的世纪展望”,《中国医刊》,2001,36(10)
121、王宏宇,胡大一,“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血脂干预”,《中国循证医学》,2001,1(4)
㈢ 怎样量血压才科学
你好,常规的血压的测量,临床应用最多的就是汞柱式血压计
①汞柱式血压计:又称水银血压计,由玻璃管、标尺、水银槽三部分构成,固定在盒盖内壁上有一根玻璃管,管面刻度为0~40kPa(0~300mmHg),采用双刻度(标尺),每一小格分别为0.5kPa和2mmHg。玻璃管上端和大气相通,其下端和水银槽相通,水银槽内装有汞。汞柱式血压计测得数值准确,但较笨重且玻璃管部分易破裂.1.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卷袖,暴露一臂,必要时脱袖。
2.伸直肘部,手掌向上,手臂位置(肱动脉)应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时平第四肋,卧位时平腋中线。若手臂位置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低;反之,则偏高。
3.放平血压计,排尽袖带内的气体,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开启水银槽开关。
4.带好听诊器,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手固定。
5. 另一手握住输气球,关闭气门并向袖带内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在将其上升2.67-4kPa(20-30mmHg),
6.缓慢放气,速度以水银柱每秒下降4mmHg(0.5kPa)为宜,同时注意水银柱刻度和肱动脉声音的变化。放气太慢,使静脉充血,舒张压偏高;放气太快,未听清楚声音的变化,猜测血压值。另外,为了确保所测血压值的准确性,眼睛视线应保持与水银柱弯月面同一水平,视线低于水银柱弯月面,读数偏高,反之,读数偏低。
7.当听诊器中出现第一声搏动声,此时水银柱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当搏动声突然变弱或消失,此时水银柱所指刻度即为舒张压.8, 测量结束,排尽袖带内余气,拧紧气门上螺旋帽,整理后放入盒内;为防止水银溢出,血压计盒盖右倾45°,使水银全部流回槽内,关闭水银槽开关,盖上盒盖,平稳放置。注意事项:
1.测量前,认真检查血压计性能是否完整、无损、准确。
2.测血压时,手臂位置(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平第四肋,卧位平腋中线。
3.袖带松紧要适宜,缠得太松,呈气球状,有效面积变窄,测得血压偏高;袖带缠得太紧,未注气已受压,测得血压偏低。
4.袖带充气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血压计被损坏。放气时速度宜慢,以免引起血压值偏低。
5.听诊器的胸件不应塞入袖带中,否则会使血压值偏低。
6.血压计应放平稳,勿倒置。用后袖带内空气要放尽,卷平,注意螺旋帽不要掉落,然后放于盒内固定处,轻盖盒盖,避免玻璃管压碎。
7.血压计勿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以避免橡胶变质,金属生锈。
8. 关于舒张压的指标,按WHO统一规定,以动脉音消失作为判断。当变音与消失音有差异时,两读数都应记录:收缩压/变音/消失音mmHg(kPa)。
㈣ 冠心病是什么病,要怎么医治
被喻为“人类健康第一杀手”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第一致死原因,而冠心病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心脏病。据统计,每100位40岁以上的中国人就有4-7人是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由于供应心脏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所致,这种粥样硬化的斑块堆积在冠状动脉内膜上,久而久之,越积越多,使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心肌血流量减少,心脏供氧不足,而产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现。如胸闷、憋气、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被喻为“人类健康第一杀手”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第一致死原因,而冠心病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心脏病。据统计,每100位40岁以上的中国人就有4-7人是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由于供应心脏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所致,这种粥样硬化的斑块堆积在冠状动脉内膜上,久而久之,越积越多,使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心肌血流量减少,心脏供氧不足,而产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现。如胸闷、憋气、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或阻塞,发生冠脉循环障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三大治疗途径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治疗。由于大多数药物对病变严重的心肌缺血治疗效果有限,而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又不能阻止病人的冠状动脉其他部位发生狭窄,所以这三种治疗不能根治冠心病。
冠心病和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或者说冠心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除了年龄和遗传因素外,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大多都是可以改变的。因此,生活方式的改变就显得非常重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将血压、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高血脂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动物性脂肪,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同时戒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平和心态,疏导不良情绪。
现代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可分为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和手术治疗。所有这些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选择治疗方法前,医生需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分析病情。而了解病情除一般的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电图等外,目前认为最准确的诊断方法是做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可以显示冠脉狭窄的部位、范围、程度等。
目前,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服用硝酸甘油等硝酸脂类冠脉血管扩张剂不失为缓解心绞痛最有效的方法,但缺点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抗血小板制剂如阿司匹林;( 2 ) β 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可用于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可有效减少心脏事件,从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方面也是稳定心绞痛患者的首选药物;(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开搏通,对心肌梗死患者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可以降低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 4 )降血脂药物,降血脂药可以减少急性冠脉事件,降低冠心病死亡率,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用药;( 5 )硝酸酯类药物,该类药物虽然不能有效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但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发作频次;( 6 )长效或缓释二氢砒啶类钙拮抗剂和非二氢砒啶类钙拮抗剂可缓解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症状而不增加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注:任何治疗方案的选择请咨询您的医生,由您的医生为您决定选择何种药物,如何治疗。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是指现代放射影像的指导下,采取经动脉插管的方式, 将导管经大腿股动脉或其它周围动脉插入,送至升主动脉,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能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进而 对心血管疾病实施检查和治疗。介入治疗可以不用手术开刀,即可对许多过去只能通过开胸手术治疗的心血管疾病实施治疗。其特点是创伤小,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恢复快,受到很多患者的欢迎。随着放射影像以及超声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技术设备的改进,心脏介入治疗的适应症越来越宽。对于许多心血管疾病,可取代外科手术,达到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多信息请参阅: 药物支架与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简称冠脉搭桥)就是从患者其他部位取一条血管将移植在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移植的血管就像一座桥一样架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之间。通常选用的血管是静脉,从下肢取得,也可能是动脉,从胸壁内侧获得。搭桥术后良好的血液供应可以获得重新建立,血也从主动脉通过所搭的桥到阻塞的冠状动脉远端。有时需要建立一支或多支桥以全面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从下肢截取静脉通常不会产生任何问题,因为静脉的功能可以被其他静脉所代替。
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曾经说过,冠心病有 5 道防线。首先是防发病,要“防患于未然”;第二要防事件,冠心病患者要预防发生心梗、脑卒中(俗称中风)等严重事件;第三要防后果,发生心梗或脑卒中要及时送医院抢救,防止往更坏的方向发展;第四是防复发,防止心梗、脑卒中等复发;最后是防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心梗,心脏扩大最终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守好这 5 道防线,会有更多的人拥有一颗充满活力的心。
冠心病是可以预防的。根据冠心病的易发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压脂、高血糖、超体重、吸烟等,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年龄、性别和遗传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因而冠心病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起草了一份预防冠心病的报告,提出预防冠心病可采用针对全人群和高危人群两种预防策略,前者是通过改变某个人群、地区或国家与冠心病有关的生活行为习惯、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以达到降低人群中危险因素的均值;后者是针对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公认的(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和肥胖)与冠心病有明显因果关系的危险因素水平的降低,才能有效地减少冠心病菌的发病。如血清胆固醇水平高者的发病虽高于较低者,但冠心病发病并不是限于少数高危者,更多的是发生在那些众多的危险因素较低的人群,因此强调全人群干预更为重要。临床试验表明,干预能降低大多数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及严重性,从而使冠心病的发生与死亡率降低。
有人说冠心病是老年病,等到四五十岁再预防也不晚,其实不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过程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其病变发生可从幼年开始,最早者见于新生儿。研究资料表明:10-20岁年龄人其发生率可达13.3%。如美国曾对平均年龄22岁的300名士兵的尸体进行尸检,发现这些死亡的青年中,肉眼可看到冠状动脉病变者达77%。日本一组尸体解剖资料表明10-30岁的少年和青年893人中,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老年期更是如此。 因此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会产生某种程序的动脉粥样硬化,只不过是有人还没有发展到足以表现出临床症状而已。也就是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人体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那一方占主导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使动脉粥样硬化症状逐步表现出来。因而对冠心病的预防,应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才能减少冠心病发病率。全社会都应重视对心脏病的预防,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预防儿童过胖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供给足够的蛋白质、纤维素和所需的热量是勿庸置疑的,但需避免过多的脂肪和甜食,并鼓励儿童多做户外活动,以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避免过多肥胖儿童的出现。
(2)、预防高血压
对儿童和青少年要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对血压值处于百分位上限的儿童应给予生活指导,特别要向家长们宣传,要重视增加儿童的膳食中钙的含量。膳食中游离钙每千卡热量能增加100毫克,则收缩压可降低0.266kPa(2.0mmHg)。
(3)、控制儿童烟民
儿童吸烟会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很大促进,同时使儿童形成不良社会交往。从中小学生中就要严格控制吸烟这一不良习惯形成。
㈤ 在北京退休养老,大概会需要多少养老金
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筹划应对养老问题。所谓的“养老自由”,实际上就是我们老年以后不会为钱发愁,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安排自己的养老和生活。
养老需要花多少钱呢?如果不考虑资助子女,主要是三大部分费用生活费、医疗费、护理费。
基本生活费是大家都担心的问题,一般来说老人的每月生活费低于2000元就会比较拮据,没有品质。其实,这个数额跟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不多,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城镇居民27007元。像一些老人消费水平较高,时常出门旅游或者时常改善生活,每月七八千元都不一定够花。如果说按照一年3万元准备,20年需要60万元。
医疗保险,目前也能报销一大部分医疗费用。有条件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高,有医保账户买药钱。如果我们治病选择全是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方案,只要不是极特殊的疾病三五万元足够应对保障。
老年护理,国家正在实践长期护理保险。对于老年失能、失智的老人,给予一定的护理费报销待遇。当然个人也需要承担自己负担的部分,不过至少能够大大减轻老年负担。
老年以后,如果对于养老自由要求不高,有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以及护理保险,差不多再准备三四十万元,就能够过很好的老年生活了。
㈥ 我40岁了 买养老保险可以吗 买那种好
可以,养老保险参保所需资料:
身份证复印件两张(验原件);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一张;城镇居民户口本原件;《档案委托管理卡》。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比例及金额:
缴费基数:个人所在省份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缴纳比例:按照当年相关规定执行;
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纳比例×12四、缴费方式及时限:
持《档案委托管理卡》到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以现金方式缴纳。参保人员应一次性缴纳全年养老保险金,并于每年6月20日前办理,逾期加收利息,但最迟不得超过12月20日。缴费时间是当年基数出来后每月1—20日。
(6)投资动脉等于投资养老金胡大一扩展阅读:
养老保险金不能一次性领取
2010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第四次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规定,社会保险基金不得挪作其他用途。
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提出,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累积结存数额较大,又比较分散,为了保障基金安全,应当严格规范,加强监管。全国人大代表刘晓武建议,要理顺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代表三方利益的监管机构,增加在有关运行中由于不当行为给基金造成损失的法律责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薇则提出,对社会保险基金不仅要加强内部监督,还要加强外部监督。
为此,这次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增加规定,社会保险基金不得违规投资运营,不得用于平衡其他政府预算,不得用于兴建、改建办公场所和支付人员经费、运行费用、管理费用,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挪作其他用途。
明确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25日第四次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办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退休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