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些老人总是要把养老金从银行提走,为什么不放在里面拿利息
取出银行里的钱,这实际上是老年人的普遍反应。他们习惯于把钱掌握在自己手中,并认为这是如此安全。当然,年轻人认为将它们放在手中并不安全。他们害怕被盗,甚至害怕无法控制自己。
每月的退休金成本是确定的,有时您可以节省几百元,并留给孙子钱。孩子们每次想给她钱时,她都说她有退休金。生病时,我需要你的钱。实际上,她仍然担心孩子们每月会有抵押贷款,而孙子孙女的教育负担非常重。不能要孩子钱,尽量不要给孩子带来麻烦。因此,许多老年人习惯性地取走了银行的每月退休金。
B. 为什么有些老人要把养老金从银行提走
第三类就是对卡折上的钱不放心,一串数字太虚拟了,总没有实物现金拿到手踏实,而且顺便可以比较一下这个月是否少发了,他人是否又多领了等等。曾经还有人散布银行卡“不安全”的谣言,所以他们总喜欢把现金取回家存放,用不完的最后又拿到银行存起。还有的老人把存取养老金当成“赶集”,会友娱乐的一部分。现在的老人都比较开明,没事总爱找乐子,这不,银行装修漂亮,又有空调,冬暖夏凉。战友同事每月借此机会见一次面也很惬意,短暂的停留不仅交流了感情,还可以了解社会上的“大情小事”,增加谈资。对于他们来说,进银行就像逛商场,可乐。
C. 养老金信息弄错把中人算成了老人怎么办
最好是直接去社保局问问,怎么更改过来
D. 想把社保卡里的退休工资转出怎么操作
可以,要去银行办理捆绑到自己新增的网银账户。
E. 今年退休人员,算养老金会把每月增资300元算在总工资上吗
如果有,一定算到总养老金的。
再次确认一下,真的每月增资300元?
谢谢你的提问
F. 能不能一次性把养老保险金提出来
可以。
对于未继续缴费或者延长缴费后累计缴费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员,可以申请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对于不愿意延长缴费至满15年,也不愿意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以申请将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草案明确规定,退休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缴费年限按照各地现有规定执行。为了规范管理,草案明确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和个人账户余额继承办法。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离境定居的,其个人账户予以保留;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同时,明确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全部继承。草案还明确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具体办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跨省流动就业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
(6)养老金把扩展阅读: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3、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4、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5、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6、以上两项A+B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基数
所谓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
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般则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
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一般来说,职工缴费工资如果高于所在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
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工资所在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4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40%作为缴费基数。
(最高和最低缴费基数的计算比例,各城市可能不同,以各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计算比例和基数为准。)
G. 企业退休养老金的发放和领取,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应注意防止暂停发放。第二,应注意养老金领取方式的变化。先让我们谈谈企业退休养老需要注意的问题。退休人员应该注意两个问题。首先,他们应该注意养老金资格认证是否过。这与你能否正常领取养老金有关。其次,他们应该注意养老金的领取方式是否已经改变。
因此,你现在可以通过你的养老金存折和银行卡发放养老金,然后你可以把它换成社会保障卡。因此,您应该及时申请社会保障卡,激活卡的财务功能,以确保养老金的正常分配。如果你在乡下有自己的私人土地和房子,你仍然可以拿1380元。如果你住在一个普通的县城,也饿不死。
H. 如何把养老金转成定期存款
对于这个问题,你可以直接去银行,把你的意思告诉他们,他们也会知道怎么具体操作的,然后选择定期的时间,具体几年这样的话就可以了。
I. 养老金是否合算
说个亲身经历,很多年前,也有人和你的想法一样,买断不用国家养老。但等他们老了才发现养老金的重要性,每年找单位“上方”……
01
1998年,轰轰烈烈的下岗潮开始了
我妈当时在某林业系统下属的事业单位,当时那个事业单位已经没啥实际的活可干,基本是个多余的机构,上面为了减轻负担,决定把所有人“下岗”
事业单位没有像国企那样直接下岗,而是采取了更缓和一些的办法,变向“下岗”。
具体来说,给了职工两条路
第一条路:买断自谋职业,给2万元补偿,相当于花2万元彻底解雇你。
第二条路:变向下岗,提早退休,只能拿工资的80%,且以后工资增长也只有在职人员的50%,正式退休后并入社保。
当时每月工资不到200块,一次性拿到2万,相当于一次性拿到未来10年的工资,诱惑很大。他们觉得如果拿这些钱去投资或者做生意,赚那点工资还是容易的。基本上和今天不交养老金,自己去投资的想法一样。
我妈的同事老帅当时正当年,刚做生意尝到了甜头,就带头宣传先把钱拿到手才是最安全的,下岗潮愈演愈烈,你现在不拿钱,几年以后政策可能就变了,可能一分钱没有让你下岗。提前拿10年的工资,干点啥生意都能赚这点工资。
说起来现在很多人似乎有点难以置信,当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也非常没有安全感,机构改革和变向下岗轰轰烈烈,铁饭碗随时可能被直接“下岗”。所以我妈也非常害怕,心想还是先把钱拿到手上为好。
我妈的想法我姥姥坚决反对,甚至专门跑到我家把我妈大骂了一顿。我姥姥说,你们还没老,很多事情不懂,你现在拿了钱肯定也存不下来,去做生意亏赚谁知道。你好歹给自己留条后路,现在即便工资只有不到200块,等你老了挣不到钱,这是一份有保障的养老钱。
我妈被骂了一顿后就选择变向下岗,以老帅为首的一群人都选择2万块买断,有的人拿这笔钱去做生意,有的人存下来日常生活。
没出5年,这些人肠子都悔青了。拿这笔钱做生意的,没几个真正有本事的,基本没挣到啥钱,两三年就把手里的本金消磨完了。把钱存下来日常生活的,也存不住钱,很多人拿到钱都会东买西买,买BP机,买摩托车等,刚开始很风光,五六年后钱就花的差不多了。
再后来,就不止是后悔了,对他们的人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没有了收入,也没啥大本事,挣不到钱,家庭生活日渐拮据,矛盾开始逐渐加深,夫妻经常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最后有几个家庭都离婚了,挺惨的。
现在我妈他们这批人基本都退休了,我妈现在养老金3000左右,半年的养老金就接近2万块。还有医保,看病报销比例70%-90%。真应了我姥姥那句话,到老了有个很好的依靠。作为独生子,我也基本不用为父母的养老担忧,给我也减轻了非常大的负担。
那些拿2万块买断去做生意赚大钱的人,没一个人的收益比养老金高。大多数人反而挺惨,老了也没啥医保和养老金,到老了还在到处走街串巷打工赚钱,儿子结婚都拿不出什么钱。
前几年他们联合起来去上访,大闹单位,睡在领导家不走,怪当时单位出买断政策,误导他们买断,要求单位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单位拿出他们当时签的协议,他们说这个没法律效力,闹死闹活让单位兜底。后来还要去北京说理,结果被截回来“教育”了几天,再不敢上访了。
02
后来读了金融硕士,投资多年,我才发现,当年姥姥的决定非常英明。
养老金确实性价比很高,是人老了以后很大的一个依靠。
从收益的角度说:
养老金的收益其实挺高的,从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养老金的增长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准,社会平均工资增长过去这些年大约8%左右,养老金的增长也接近8%,最贴近经济增长。
P2P,股票,信托,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余额宝,银行存款,你能数得上号的投资产品,收益率都比养老金低。(除了房产,因为中国房产泡沫是钢做的)
背后的本质是,投资收益是资本的利息,来源于实体经济增长,长期来看投资收益必然低于实体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由资本、劳动、技术共同创造,资本只能分一部分收益。如果投资收益长期高于实体经济增长就是资本空转泡沫,迟早崩盘。
养老金相当于经济增长指数,通过投资,做生意,跑赢经济指数的人,绝对只是少数。大多数人最后摔的很惨,收益远远低于养老金。
从风险的角度说:
中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养老金由国家信用承诺发放,养老金基本相当于国债。
金融学里把国债收益当作无风险利率,
信用主体排序为:国家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
没有比国家信用风险更低的主体了。
养老金的风险已经是相对最低了。
从资产配置角度讲:
个人资产至少按风险从低到高分为:
保命的钱:追求绝对安全,即便发生金融危机也能保命,一般用来养老、教育等
平时花销的钱:不追求收益,资金灵活,用来平时花销,一般放余额宝
稳定增值的钱:追求风险和收益均衡,保持资产稳定增值,比如银行长期存款,大型信托;
追求收益的钱:向风险要收益,尽可能追逐高收益,比如股票、房产。
凡是有投资经验的人都知道,投资没有绝对安全,风险无处不在,绝对不能拿保命的养老钱去投资。保命的养老金,宁愿不要收益也要绝对安全。
养老金无论从收益、风险还是资产配置角度说都是违背投资原理的高性价比产品。养老金高性价比的根源是国家和公司大量给低收入者补贴的结果,是国家不惜代价搞的一项社会福利。是社会给所有人设的一道安全垫,保证我们年老没有收入,或者万一摔个大跟头,最后有个兜底的东西。
很多人担心未来经济减速和老龄化导致延迟退休、养老金发放减少。未来养老金肯定无法像过去一样高增长,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如果经济不增长了,投资什么能赚钱呢?银行都是负利率,大多数人的投资收益依然没有养老金高。
说到底,社保是经济增长指数,不管是增长还是下跌,只有极少数人能跑赢指数,绝大多数人,老老实实每月定投经济指数,是最稳妥的方法。
最后说句题外话,收益稍高点的投资,风险都较高,难度都很大,能一直赚钱的人不足20%,大多数人都是送财童子,强烈建议普通人不要贸然尝试。如果真想靠投资赚钱,建议按如下步骤逐渐积累财富。
(1)努力工作,让自己的赚钱能力越来越强,这才是真正的摇钱树。
(2)缴纳社保,保证自己有碗白粥喝,有条底裤穿,万一病了也还有个最基本的保障。
(3)补充基本的商业保险,用商保盖住最为可能的极端风险。
(4)优先保证买房、教育、父母养老,把人生最重大的问题保证好。
(5)投资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让自己的资金稳健增值。
(6)投资能力较强后,投资一些有长期价值,收益相对较高的产品,例如股市、房产等,但务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