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有关于孔子孝敬的名言

有关于孔子孝敬的名言

发布时间:2020-12-26 03:49:54

❶ 关于孝顺的孔子名言有哪些

关于孝顺的孔子名言有:

  1.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❷ 孔子的名言关于孝顺的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在世时,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安葬,并且按礼仪祭祀。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关心父母的病痛是讲求孝道之关键。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❸ 孔子的有一句名言告诉我们要及时尽孝.是哪一句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出处】

春秋孔子《孔子家语卷二 ·致思第八》:“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译文: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断绝了联系,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吹动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时候老人却已经不在了!

(3)有关于孔子孝敬的名言扩展阅读:

关于孝顺的名言:

1、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法国莫泊桑《爱》

2、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希腊伊索克拉底《孝》

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现代老舍《老舍选集》

4、不同的人对“孝顺”二字的理解,虽然会有些许不同,但对于“孝顺”行为的实施,却是大体相同的。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现代林语堂《林语堂语录》

5、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国拉法格《听风的歌》

❹ 孔子说的关于母亲的名言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7.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8.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9.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❺ 求所有的孔子关于孝顺的名言!

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行了,至于狗和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的孝顺父母,那养活父母和饲养狗马怎么去区别呢?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边替他们高兴,一边担忧

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当他父亲活着(父在,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对于父之道长期地不加以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5、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做父母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意在做孝子的应该体谅父母,保重健康,不要让父母担忧)

注: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

❻ 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

儒家文化对于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而孔子作为儒家文化最早的发起人,两千多年来一直地位尊崇,一直到现在,我们平时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依然还受到他的深刻影响。

其中,孝顺父母长辈是儒家文化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内容,甚至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根基,他说了很多关于孝敬父母的话。

下面找出4条最具有代表意义,也是被经常拿来说事的话,我们可以对照老夫子的话来反思一下自个的情况。

百善孝为先

1
孟武伯问孝,孔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感悟:这段话大体的意思是说,有个叫孟武伯的人问孔子什么是孝顺,孔子说,父母每天都在为你的身体担忧。孔子的言下之意是说,我们出门在外,能不能赚到钱都是次要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操心我们的身体就是最基本的孝顺。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算什么孝顺?不过每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泪流满面,想起自己几年前的一段往事。

当时我因为做外贸的原因,经常要熬夜加班,根本不注意身体,很快就病倒了,30多岁的大男人米水不进,站不起来,距离猝死就差了一口气,就连遗书已经写好了。

到了那个地步,我才知道这辈子最心疼自己的不是爱人,不是孩子,而是老妈,正是在她的安抚和照顾之下,自己停下手头所有的事情安心养病,用了整整5年才喘过气来,恢复了原来的六七成的体力。

照顾好自己就是一种孝顺,只有当我们为人父母之后才能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含义,这个世界上除了极个别思想有问题的人之外,绝大多数人对于子女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年轻人如果卧病在床,或者发生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父母的心不知道有多痛!

无论老人还是子女,都要照顾好自己

2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远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感悟:这句话从字面理解起来非常容易,是说家中有年老多病的老人时,是不能出远门的,如果有调整不开的事情,也要早去早回,心中有数。

要指出的一点是,过去的社会没有现在的汽车,高铁,飞机等快速交通工具,大部分普通人出门都得靠步行。像去京城赶考这样的事情,偏远地方的人都得提前一年出门,要是这当口家中不幸发生问题,也没个电话之类的可以联系,等收到信再回家,都是猴年马月了。

现在的社会真方便,想爸爸妈妈了,可以打个视频电话,家中有问题了,买张飞机票干天黑就到家了,没有了古人那种纠结。

但是,孔子这句话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我想他这句话的核心内容不是在于

❼ 孔子的名言关于孝顺的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❽ 有关孝亲的经典名句

1,子曰:来“今之孝者,是谓能自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第二》

白话文释义: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和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里仁第四》

白话文释义: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3,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白话文释义: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白话文释义: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春秋《孔子家语·弟子行》

白话文释义: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❾ 孔子和老子的关于德孝的名言

孔子说孝和德的来很多,自你翻翻论语很多都是
老子基本没说过关于德和孝的事情,我印象中有有关于的只有这一句: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认为六亲和睦根本就无所谓孝,只有家人的亲疏关系产生分别,才要强调孝。

❿ 孔子的名言 要关于孝的

论语孝的名言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专发,回也不愚。”

子曰:“属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阅读全文

与有关于孔子孝敬的名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仙桃市退休金调整最新消息 浏览:803
60岁老人家肋骨5根断了 浏览:817
歙县75的老人退休金多少钱 浏览:8
50岁发型大全 浏览:518
聪明的父母有哪些权利 浏览:732
冫下岗失业退体养老保险 浏览:143
高职单招体检费多少钱 浏览:390
家庭用什么电器最长寿 浏览:643
一般婚前体检多久出结果 浏览:375
济南退休金大概多少钱 浏览:313
爸爸孝顺爷爷作文 浏览:903
现在养老保险要交多少钱 浏览:239
养老院内部医疗机构审批 浏览:385
幼儿园重阳节挂饰 浏览:601
换驾驶证体检多久能换证 浏览:260
厦门个人健康体检大概多少钱 浏览:609
50岁该缴什么养老保险才划算 浏览:268
老年人傻了 浏览:315
吸脂手术体检需要查哪些 浏览:514
老人胸口溃烂要要用什么包扎 浏览: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