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有哪些孝顺皇帝

有哪些孝顺皇帝

发布时间:2020-12-22 00:51:53

1. 中国古代皇帝谁最孝顺

史上最孝顺的皇帝
在明朝众多的皇帝中,嘉靖帝并不算是最吸引人们眼球的。他没有太祖皇帝那样的彪炳功勋,没有永乐大帝亲征漠北的赫赫战功,也不像正德皇帝和天启皇帝那样,有些莫名其妙的荒唐癖好来做野史家们无穷的谈资,更没有崇祯帝自悬煤山的亡国惨痛。四十五年的嘉靖朝,在史家的记载里,时间虽长却并不显赫,细墨长流而绝少浓重之笔。《明史》的世宗本纪中,也最后总结为,“要亦中材之主也。”

不出色的皇帝,却不一定糊涂,在整体平庸的朱氏皇族里,嘉靖帝实在是少有的聪明人——也许正是因为太聪明了,史学家才不得已用“中才之主”来评介他(不然怎麽说杀人魔王·朱元璋和逆贼君主·朱棣呢——偏巧他们又是明朝里伟业最多的皇帝……)。

史书上都说嘉靖帝几十年不上朝,宠信“青词宰相”严嵩,奸人当道,国事日非——二十几年不上朝是真,但不上朝并不就是不管事。嘉靖继位时外患严重,北方蒙古侵扰连绵,甚至在嘉靖二十九年包围了北京,朝野震动。而东南沿海又有倭寇肆虐,南北夹击之下,朝廷一片忙乱。而嘉靖帝却只忧不惧,分别拣选重臣应对南北的侵扰,对地方大员既付以大权又责以重任——这其中又以对戚继光的提拔重用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我们知道,其实一个军队如果有一个很强的将领长期统帅,其战斗力往往强得让人咤舌,但是明朝的军队建制则相当复杂,统帅军队的部门很多,即便 出战、也不是统帅一个人说了算,最大的有皇帝,下面有兵部的部署,五军都督府的管制,旁边还有个皇帝派的监军,下面的部下还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个卫所的、未必服从总帅调遣,而明朝军队的统帅则往往都是文官,像所谓戚家军应该是明朝军队里的另类了——而嘉靖皇帝对此毫不在意,一直采取任人唯贤的态度——只要能解决边防问题、哪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都一概OK,为了能够让戚家军持久保持战斗力,嘉靖帝特地颁布了“特赦令”、允许戚家军士兵通过吸烟草来保持精力(依照大明律法,军士无论官阶皆不得吸食烟草、否则一概处死……)。

官员把事情办好了嘉靖帝便升官加赏、毫不吝惜;若是稍有差池、更是毫不手软,直接逮回北京下狱论死。从结果上来看,在嘉靖末期,南北方的纷扰基本停息;严嵩虽然当权二十几年,但只要嘉靖帝出手,一道饬令就让严嵩丢官回家,连其亲生儿子都保不住,其他的督抚尚书人等,嘉靖帝更是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1521年,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熜从外藩入继皇帝位,接手被他那荒唐表兄闹腾了十六年的朝廷。满朝重臣欢欣鼓舞,以为新皇帝能一改正德帝的荒唐,再造大明的太平盛世。不想新皇帝刚一即位,就给这些老臣出了难题。新皇帝要给自己的父母以适当的名分,内阁的大臣们不答应,以为能用朝廷的威严让新皇帝屈服。但年轻的嘉靖帝却刚硬异常,当官员们集体号哭于左顺门请愿反对他时,他便大打出手,从此再也没有官员敢非议皇帝的意见,皇帝依然年轻,但是他的无上权威已经没人再敢质疑。从毫无根基的藩王到雷霆万钧的帝王,朱厚熜转变得非常出色。

掀开历史的沉积,就会显现出被嘉靖帝的名号掩盖住了鲜活生命的朱厚熜:嘉靖帝受他父母影响极深,中国历代帝王没有不尊孔读经的,但嘉靖皇帝和他父亲读圣贤书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在历史上还是不多见。这也可与他在礼仪之争时的强硬态度联系起来,除了与前朝老臣争权的因素之外,嘉靖帝更在乎的是要为他敬爱的父母争名分,因此他不顾自己势单力薄,在群情汹涌之中,毅然要为自己父母争得更为尊荣的地位……这些都足以显现其是个十足的孝子,哪怕是为此得罪了所谓的“天下公义”。

有位史学家曾云:“嘉靖除了自己和父母、没有爱过任何人。”在四十五年的统治中,杀大臣杀言官,他毫不留情,连后宫中都到处弥漫着他的强横;而嘉靖帝与儿子们的关系也说不上融洽、他一直到死都没有立太子。可以说在父母去世后,嘉靖帝已经没有可以温馨相处的人——每逢节日和他父母的忌辰,嘉靖帝总要屏退众人,向父母的灵位长跪,流泪默祝、神情惨楚,让偷偷窥见的宫女也为之动容——也只在这时,这位刚强的皇帝才显出骨子里的些许温情与脆弱。

1566年,六十岁的嘉靖帝在一次道场祈福中遭遇冷雨,随即病倒,三个月后驾崩于乾清宫,葬于十三陵中的永陵,庙号世宗。

2. 历史上有哪些孝顺的皇帝

孔圣人倡导“仁孝治国”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中国的“孝道”一直是评价一个人品性的重要基石。特别是对于皇帝来说,打出“以孝治天下”的管理大旗。但这其中很多帝皇作秀的比较多,真正能从内心静守孝道的少之又少,今天盘点五位真正孝顺的好皇帝。

第五位:宋孝宗赵昚

赵昚是宋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他在位27年。最重要的是为岳飞平反了冤案,恢复岳飞民族英雄的名誉。在军事上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在农生上重视农民生产,在他治理的天下中,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他的一系列功绩,史称“乾淳之治”。

刘恒的母亲是薄姬,他能登上皇位,母亲对他的教养的关系是非常大的,所以他对母亲是非常孝顺的。

薄姬卧病在床三年,刘恒完全不顾自己的帝王身份,亲自侍奉,就连母亲所服用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冷热相宜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作为一个皇帝,按理说他只要一声令下,不知有多少宫女太监抢着去伺候,可他不,唯有如此,才能显示出他孝的是真心。

汉文帝的孝,并非只针对自己的母亲,作为一名皇帝,他对普天之下所有的老人都心存孝道。他登基时颁布的第一道圣旨是“大赦天下”,这和其他皇帝没啥两样,可他随后颁布的一道圣旨却是很多皇帝都做不来的,这道圣旨规定“定振穷、养老”、“令四方毋来献”。

具体则表现为:“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赐给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赐帛二匹,絮三斤。赐给九十岁以上老人之物,必须由县丞(县令的属官,职权仅次于县令)或者县尉(仅次于县丞)送达;其他的则由啬夫(乡的官吏)来送达。”代表国家向老人行孝,汉文帝可以说是首开先河。

汉文帝本身就是大孝之人,所以对其他孝顺的人自然是惺惺相惜。当时一名弃官行医的读书人,因治病时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被判“肉刑”割去鼻子,或者砍去手足。在被押解进往京城中,他的女儿一路尾随而且跟官府人说:愿意做奴婢来赎父亲的罪过,好让他能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汉文帝被这勇敢小姑娘的孝道感动了,随后就废除了残忍的肉刑。

中华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刘恒是唯一一个以皇帝身份入选的,由此就能看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孝顺的皇帝。

3. 古今中外帝王孝敬父母的故事

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4. 谁是最孝顺的皇帝

汉朝的皇帝``因为汉是以孝治天下`

5. 历史上,哪些皇帝是孝子

郑伯,春秋大义。舜是最早的。这两个都不找母亲待见,却都很孝顺

6. 所有古代皇帝的名字 带孝字的

只要带孝的话 中国正统王朝9成9的正统皇帝谥号都带孝 元朝除了忽必烈都是x孝皇帝 清朝从顺治开始谥号都带孝只是不再皇帝二字前 位置随机这一点和明朝一样(溥仪死的时候是共和国公民 没有谥号)

7. 很孝顺的皇帝与事迹

道光皇帝很孝顺皇太后,其实皇太后并不是他的亲妈,只比他大六岁,但是他的孝顺是很多皇回帝对亲妈也没有答的。
道光皇帝极力禁大烟,他的皇后在后宫禁烟,但是唯一禁不了的就是皇太后,她老人家还是抽的理直气壮,皇后毫无办法。
在她去世以后,道光以76岁高龄为她守灵,也因为通宵守灵,日夜不得休息,他老人家也扛不住了,终于一病不起。直至驾崩。

8. 历史上孝顺的君王有哪些,每一个都是现在人学习的榜样

孝顺的君王有好多,比如康熙、刘恒、嘉庆、嘉靖等等的君王。他们都是现在人学习的榜样。

孔子提倡“仁孝治国”后,“孝道”成为了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标准,对于君王来说这样的事情更为重要,需要做给天下人去看,去学习。

薄姬生病后刘恒都会亲子煎药、喂药等等,把薄姬伺候得非常周到,让薄姬的晚年生活没有留有遗憾。刘恒不仅对自己的母亲孝顺,他还废除残忍的肉刑,以此来成全天下所有有孝心的人们。

刘恒的感动事迹被写入二十四孝里面,他也是唯一一个写入二十四孝里面的人物。由此来看刘恒在历史上是多么的孝顺,多么被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学习,不论那个君王只要他是孝顺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9. 历史上最孝顺的皇帝是谁

汉文帝刘恒可算是“孝”皇帝之冠。凭什么说刘恒是中国历史上最孝的皇帝呢?
刘恒大孝之名并非空穴来风,他扎扎实实做了几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孝事。
一、母有病亲奉汤药。刘恒的母亲薄氏本是南方的吴国人,少时有一位叫许负的看相人曾说过她是大贵之命。她的命贵在哪呢?就贵在她与刘邦曾相识后来又生了刘恒,从此虽不受刘邦的宠爱,但所谓“福兮祸兮”,因不受刘邦的宠爱而躲过了嫉妒成狂吕后的迫害。刘恒母子远离皇城来到被封的代地,踏踏实实过起了虽贫寒但非常安稳的日子。薄氏是一位有如孟母的贤德之人,教子有方,刘恒的学识修养大多受其母的影响。刘恒登基为帝后,薄氏卧病三年,刘恒不顾自己帝王的身份,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自侍奉母亲。母亲所服的汤药,他总要亲口尝过后,冷热相宜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作为一个皇帝,他只要发一道圣旨,不知有多少太监、宫女前来伺候,但他不,唯有如此,才显示出他孝的真心。俗语说:“忠臣孝子人人敬,佞党奸贼留骂名”。刘恒的做法得到了众多臣子由衷的拥戴,辅佐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
二、大孝天下惠苍生。刘恒的孝,并非只针对他自己的母亲,作为一个皇帝,他对普天之下的老人都心存孝道。他登基时第一道圣旨是“大赦天下”,这和其他皇帝没什么两样,但他登基的第二道圣旨“定振穷、养老”、“令四方毋来献”则是很多皇帝做不来的,这道圣旨表达了刘恒爱护百姓、体恤民情、关心老人的意愿,“对八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赐给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赐帛二匹,絮三斤。赐给九十岁以上老人之物,必须由县丞或者县尉送达;其他由啬夫来送达。”代表国家向老人行孝,刘恒可说是首开先河。这么仁德的皇帝,人民怎么会不拥护呢?

三、成全孝道废酷刑。刘恒本身是大孝之人,对孝子贤孙自然是惺惺相惜。著名的“缇萦救父”的故事,说的就是刘恒的事。汉文帝时,有个读书人叫淳于意,此人刚直不阿,不愿与腐败的官僚为伍,辞去太仓令的官职做起了普济天下的医生,在一次治病时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他被告误诊害死人命。按当时的法律,淳于意当判“肉刑”,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或脸上刺字,或割去鼻子,或砍去左足或右足。淳于意愁的了不得,这时他的小女儿淳于缇萦自告奋勇要解救父难。她随父到长安受刑,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汉文帝听说奏章系一个小姑娘所写,却也非常重视,最后被勇敢的小姑娘的孝道所感动,召集大臣发布命令,废除了残忍的肉刑。缇萦救父美名扬,刘恒的仁德也随之传于四海。

中华历史上有著名的“二十四孝”,汉文帝刘恒以皇帝的身份入选,是很不容易的。作为一国之君,他以孝治天下,提倡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节俭敦朴、厚养薄葬,靠仁孝的表率作用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孝顺的皇帝,彪炳史册也就成了必然。

10. 最孝顺的古代皇帝如题 谢谢了

能被称为孝宗的一般在位期间,都是不错的,拿明孝宗来说,他可能是明朝专最大的明君了,他属所开创的明朝中兴局面,而且带孝也不一定是光孝顺长辈,也有不辜负祖宗打下的江山,以勤政治国,孝顺祖上 并且所有的皇帝如果都是被老皇帝选中当皇帝的,那个不孝顺?

阅读全文

与有哪些孝顺皇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体检肺炎哪个医院好 浏览:206
深圳福田老年活动中心 浏览:947
体检中心成立工会要去哪里弄 浏览:583
怎么给父母换钱 浏览:698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计算方法 浏览:359
老人的钱让儿媳保管该如何要回 浏览:475
80岁老人过世单位能拿多少钱 浏览:37
老年人漏尿 浏览:343
老年人早上尿多怎么办 浏览:538
工伤没有交养老保险怎么办 浏览:522
80岁生日送什么 浏览:406
老年人染发什么颜色 浏览:924
广州职工养老金缴费档次 浏览:622
工地体检都体检什么 浏览:859
老年人内寒 浏览:275
长寿花二茬花开完怎么剪 浏览:676
重阳节来历以及认识 浏览:573
上到70岁下到18岁是什么意思 浏览:902
退休去世社保有什么 浏览:25
上海社保凭证怎么只有养老保险 浏览: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