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河南重阳节免费景点

河南重阳节免费景点

发布时间:2023-02-04 10:43:08

A. 九月九重阳节2016年河南省有哪些景区对六十以上老人免费

新郑市各景区一直实行对该市70周岁以上老年人持有效证件游览免门票;对60周岁至69周岁老年人,持有效证件游览门票半价的优惠。此次,重新调整免票年龄段,旨在进一步加大对老年人的优待力度,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后,符合该政策的60岁以上老人可以凭老年人优待证和身份证到景区免费参观游览。
为方便60岁以上老年人出行,该市推出了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乘坐公交车免费的惠民政策。这一系列惠民政策,不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也通过对老年人实施社会优待政策有效引导了辖区群众主动去关心老年人生活,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B. 重阳节适合带长辈去哪里玩

重阳节适合带长辈去哪里玩

重阳将至,为大家提供了重阳节适宜带长辈去旅游的地方,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福建武夷山、厦门

福建靠海,气候温暖,这条线路路途相距不太远,也不累,对于那些爱喝茶的老人,可以看海景,品品茶,非常的惬意。

杏花村里品酒赏诗

推荐理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因杜牧这首《清明》诗而美名远扬,无数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诗篇,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浓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杏花村“天下第一诗村”的美誉。名人、名村、名酒、名诗,让这个地处安徽池州的小村落充满着独特的魅力。深秋时分,在杏花村品酒赏诗,思远古之情、享眼前之福,一定会让老人们有份意外之喜。

申遗成功后看崀山

推荐理由:日前,湖南崀山与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湖南第二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风景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景点60多处,已开发的有6大景区,有八角寨(门票)、天一巷、辣椒峰、扶夷江、紫霞峒、八音岩等,美丽神奇的崀山以其雄、绝、险、秀、幽、奇的自然特色风光,吸引着众人的眼球。

去兰州赴秋菊盛宴

推荐理由:重阳赏菊是我国古老的习俗,今年重阳期间,在河南开封、甘肃兰州、湖南湘潭都将有大型菊花展。兰州是古代“丝绸之路”重镇,也是驰名中外的瓜果名城,在赏菊游玩的同时还可品香甜的瓜果。此外,还可去观看甘肃彩陶展、丝绸之路文明展、古生物化石展、新中国成立60年甘肃考古发现成果展等展览。自然、风情、文化之旅应有尽有,正是老人们的最爱。

去武隆看天坑地洞

推荐理由:武隆是乌江下游的一座美丽小城。自古就有“渝黔门屏”之美誉,拥有“一峡、二坑、三桥、四洞、五泉”等美妙绝伦的景观。武隆的景致,不仅仅只是雄伟,而是融雄、险、奇、幽、清、秀于一体。亿万年的'地质变迁,造就了奇特溶洞群、天生桥群、天坑群、竖井群、地下伏流、大峡谷、地缝、间歇泉等地质景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老人们不必担心这里山高路险洞深,有从顶部直通洞底的电梯可以乘坐。

赏宝岛台湾绝色之秋

推荐理由:美丽富饶的祖国宝岛台湾,是国人为之魂牵梦萦的地方。对于老年人来说,在有生之年去感受宝岛的迷人风光,甚至去会会昔日的老朋友,别具意义。在台湾过重阳节,古风古韵保留多多,登高、佩茱萸、

延伸阅读:重阳节的由来

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食米糕、赏菊、饮菊花酒和赛纸鸢(风筝)、泡温泉(门票)等,样样都可勾起老人尘封的快乐回忆。

;

C. 云台山重阳节免门票吗

云台山门票价抄格
旺季门票价格:150元/人
淡季门票价格:60元/人
免票范围:现役军人、记者、65岁以上老人、1.3米以下儿童、一级英模。
半价票范围:全日制在校大中小学生、60—65岁老人、残疾人、省级以上劳模和优秀教师。
景区内部交通费:60元/人。
内部交通费免票范围:身高低于1.3米的儿童。
注:景区实行通票制,自购票之日起两日内有效,凭票可在指定的停靠点任意乘车,凭票可游览所有开放的景点,实行分景点验票的制度,共设山门、红石峡、潭瀑峡、茱萸峰、万善寺等验票处,凡是验过票的景点,不能重复游览,请您安排好自己的行程。
风景区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7:00至18:30
补充说明:景区开放时间,节假日,淡季旺季会有些调整

D. 重阳文化发源地 重阳文化发源地在哪

1、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

2、上蔡县每年均有国际重阳节,重阳节是河南省申报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蔡侯望河楼又名看花楼,位于看花楼村的蔡国故城西城垣之上,为当年蔡侯登高眺望汝河和四周风景之处,故称蔡侯望河楼,后九九重阳节起源于此,故又称其为重阳登高处。

E. 河南是怎样度过重阳节的

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1983年,开封是以菊花每年举行一次年会的唯一的城市。 一年一度秋风劲,岁岁黄花分外香。开封菊会就像一棵大树,深深植根于开封大地,深深植根于开封人民心中。它所产生的影响,就其广度而言,已远远超过了开封的地界,名扬海内外;就其深度而言,已远远超出了“赏菊”的特定含义,而是作为一种成功的载体和平台,展示着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演绎着经贸、旅游的“大戏”,推动着开封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开封菊会之所以能够在古城热土上深深植下根来,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远在唐代就初具规模。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开封菊花“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的描述就可见一斑。至北宋,开封菊花更闻名遐迩。每逢重阳佳节,不仅民间有花市赛菊之举,而且宫廷内也养菊、插菊花枝、挂菊花灯、饮菊花酒,甚至还开“菊花花会”。《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赏菊游人“婆娑于市”、“游情寓意不一而足”之类的记载。明清时代开封养菊、赏菊之风依然盛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留下了“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诗句,并被刻在当今禹王台公园保存的“乾隆御碑”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封人民酷爱菊花的传统习俗更浓。每年金秋10月,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养菊、赏菊者甚众,花市售卖菊花和沿街叫卖菊花则自成独特的风景,市园林部门还多次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1983年开封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决定把菊花命名为开封市“市花”,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为“菊花花会”的会期。 南阳喊山大赛以“祝您长寿健康”、“白头偕老”、“家庭美满”等美好话语为主要内容,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喊出独特的心里话。届时,99位老人将一同参加登山比赛,登顶后进行喊山大赛,工作人员将借助分贝仪,根据选手的声音大小决出比赛名次。清丰县儿童于重阳节放纸鸢为戏。

F. 各地都有哪些不同的过重阳节的方式


G. 2022年重阳节70岁以上老人门票免费啊几天

2022年重阳节70岁以上老人门票免费永久。据相关资料查询,现在国内大部分景点规定,70岁以上的老年人凡出示相关证明在景区游玩都是免费的。

H. 中国重阳文化之乡的西峡县重阳文化介绍

西峡县重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据记载,隋唐时期,因这里重阳节俗盛,菊花山名声远播,因而专设“菊潭县”长达250年之久。李白、孟浩然、杜甫、苏轼、元好问等文人墨客都曾到西峡登高赏菊,在西峡留下与重阳节相关的诗词歌赋多篇。在西峡县,以“重阳”命名和与“重阳”相关的地理标识多达20余个。重阳镇重阳寺现存的“天子万年碑”和“李氏瓦”,是重阳公主之母李娘娘在此生活,并传入古代宫廷重阳文化的有力佐证。农历九月初九,人们在这里登高、喊山、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戴茱萸囊等风俗习惯,已流传上千年。
重阳文化与西峡
农历九月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始于远古,形成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屈原在《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汉代时重阳节已成为约定成俗的节日,一直流传至今。重阳节在我国民间,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影响很大,是深受华人推崇和喜爱的传统民间节俗活动。1989年,国务院正式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取农历九月九“久久”长寿之意。2006年国务院又将“重阳节”确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历史中的“西峡重阳文化”
西峡县地处豫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会处,秦风楚韵交会,人文文化和民俗文化相互交织,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重阳文化在西峡历史悠久。西峡县境内的重阳店地名,数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为重阳镇所在地,以重阳命名为地名的镇,全国仅此一地。西峡境内的菊潭和菊花山,在唐朝久负盛名,是唐朝文人骚客九月登高赋诗的首选之地。
西峡自古被誉为菊文化之乡,丹水的菊花山是著名的千古胜景。在汉班固的《汉书 地理志》载:“析有菊水,出析谷”(析县,即今天的西峡县)。以及东汉应劭的《风俗通》、葛洪的《抱朴子》、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唐代风俗学家欧阳询的《艺文类聚 风俗通》等对菊花山的胜景和菊潭水的神奇都有详细记载。
西峡既是重阳节文化主旨菊的千古故地,又是全国唯一一个用“重阳”为地名的重阳节文化中枢地。著名考古学家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时代》记载:公元前2240年左右,尧的儿子丹朱曾在这里建立军事要塞“重阳店”。又据《西峡县志》(区划)一节记载: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今西峡县境内有11保,即内乡保、丹水保、菊潭保、重阳保等。从区划沿革看,重阳店早在明成化十二年就独立设保,上溯不可考,但下溯至今未变。重阳店佛爷山下的重阳寺,是全国唯一个以重阳命名的寺庙。现在重修的重阳寺内,保留着从老重阳寺遗址中发掘的“天子万年碑”和“恭李氏瓦”。重阳镇民间文化的信物,都和重阳文化有关。
诗文中的“西峡重阳文化”
以菊花、茱萸等为主旨的重阳节文化,无论岁月怎样更迭,作为一种地域主脉文化一直在西峡沿袭相承。
公元前312年,屈原曾首次被流放于汉江北具体位置就在西峡。现在西峡回车镇有一个村子叫屈原岗,还有一座屈原庙。屈原在《离骚》中有“餐秋菊之落英”,就是食重阳糕。在《东皇太一》中的“奠桂酒兮椒浆”,就是酿茱萸酒祭奠东皇太一神。在《远游》中的“集重阳入帝宫兮”,就是把西峡民间的重阳节文化习俗传入楚王宫庭。
李白、孟浩然、杜甫、贾岛、苏轼、元好问、郑板桥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在重阳节期间到西峡登临菊花山、游览菊潭水,写下《感旧》、《寻菊潭主人不遇》、《赏菊》、《石门陂留辞从叔誉》等一大批有关西峡重阳文化的诗篇。
特别是金代大诗人元好问,在任内乡(县治在西峡)县令时(1230年),为母丁忧,特在菊花山下的白鹿原置新斋一所,居住3年,菊潭赏菊和菊花山登高成为他重阳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于西峡的重阳节文化和菊文化,曾写下了《宿菊潭》、《婆罗门引 菊潭秋》、《水调歌头 长寿新斋》、《自菊潭丹水还,寄嵩前故人》、《七绝 长寿山元夕》等数十首诗词。
民俗中的“西峡重阳文化”
在西峡县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众多有关重阳文化的传说,其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是“重阳公主”的传说。东汉安帝年间,爱妃李娘娘受闫氏所害,经秦楚古道逃至重阳店。恰在农历九月九这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阳女。几年后的一个秋天,李娘娘死于一场大瘟疫,后重阳女长大成人,带领当地百姓在农历九月九重阳节斩除瘟魔为母报仇有功,被安帝封为重阳公主。重阳女每年农历九月九前后都要带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孝敬父皇,把当地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传入宫中。从此重阳节习俗由民间传入宫中,又从宫中传遍中华大地。重阳公主百岁而亡,当地群众为重阳公主修了重阳寺,年年重阳节前来朝拜。从重阳女到重阳公主再到重阳寺,都是在传颂和敬拜一位女性,所以人们又把重阳节叫“女儿节”。
西峡的菊花山和重阳寺是远古时重阳节文化和民俗的集散地,重阳节习俗在西峡表现的尤为突出。主要有登高、赏菊、插茱萸、佩茱萸囊,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茱萸酒,接出嫁的女儿回家过节和尊老敬老。
除以上民间习俗外,西峡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习俗重阳节日祭奠。每年农历九月九重阳节,都是重阳寺的重大祭典日。本地民众,邻近的湖北、陕西民众也都呼朋引伴齐聚到重阳寺,献五谷,颂扬李娘娘和重阳女,祭案上摆重阳糕、菊花酒、茱萸枝,然后扶老携幼登菊花山、佛爷山、云彩山等登高望远,人人佩戴茱萸囊,家家烹制重阳糕,户户都要酿菊花酒。同时,重阳寺里唱大戏,重头戏是根据重阳寺李娘娘的传说编排的曲剧。祭典结束后,家家都要在当日大吃重阳糕、痛饮菊花酒。
现实中的“西峡重阳文化”
近年来,西峡县把重阳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文化产业重点打造,着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先后成立了重阳文化研究与开发领导小组、西峡重阳文化研究会,对重阳文化进行初步研究,制订了“重阳文化之乡”保护方案,组织编写了电影剧本《重阳寺》,结集出版《重阳节探源》一书。投入资金对重阳寺、登高台进行修缮,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成功注册了“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中国菊文化之乡”通用网址。 今年7月17日至19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教授到西峡实地考察论证,一致认为西峡重阳文化历史悠久,典籍记载翔实,遗址遗存众多,民俗文化厚重,论定西峡是重阳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今年重阳文化节,中国民协向西峡县颁发了“中国重阳文化之乡”的匾牌。
为着力打造“重阳文化之乡”品牌,西峡已对开发重阳文化作了详细规划,将修复重阳寺、登高台,建设佛爷山重阳文化主题广场。开发建设云彩山重阳文化、菊花山菊花文化等旅游景点,开发重阳糕、茱萸囊、菊花枕、菊花酒等重阳节旅游产品,举办重阳文化节,把重阳文化打造成西峡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

I. 如何评价河南卫视的重阳奇妙游

自今年(2021)河南春晚以来,河南关于各个节日的奇妙游都非常精彩,相信看过节目的人也都有目共睹。

1、而这次的《重阳奇妙游》延续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一贯风格,让人感到眼前一亮,这次的这个节目采用了网剧和网综这两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又将节目与故事情节相结合,讲述了故事的主人公唐小玖为了给祖父庆祝九十九高寿的精彩故事,主人公唐小久在不同的剧情节目里边,根据瑞鸟的指引,寻找线索,穿越不同的时空,终于拿到象征长寿的斑鸠权杖,成功给自己的的祖父祝寿。

我个人感到非常的惊喜,与此同时,我也为自己是河南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希望我的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我相信下次节日还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惊喜,请大家持续关注河南卫视的节目!

J. 著名景点中,哪些对60岁以上老人免费,哪些不免费

我希望全国景区对六十岁的老人都应该免票因为他们辛苦了辈子,该出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再晚他们都走不动了,腿脚也不灵话了。所以应该60岁免票。

山西、贵州,60岁以上全免,不是富裕的省份,如此善待游客,真好!江苏、浙江,是有钱的省份,却很吝啬。去过江西、湖南、云南、江苏、浙江、湖北、四川、重庆、福建、甘肃、青海等,就数山西、贵州最大气宽宏,大多数景点都是60岁以上全免。最差的是乌镇,一个小镇分两处门票,又贵。尤其是70岁以上才能半票。这样的景点,哪一天它免票了,我也不去。因为鄙视它!

对于全国著名的文化 旅游 景区管理收费办法,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我去过全国许多地区的四A五A景区,如青海的青海湖、茶卡盐湖、卓尔山等等六十至六十九岁的门票为旺季半价,淡季全票,但是景区内摆渡车交通工具均为全价,河南有名的 旅游 景区云台山,六十岁至六十九岁为半价,“重阳节期间老年人免票”交通摆渡车费每人六十元全票,甘肃的麦积山石窟、莫高窟文化 旅游 著名的景区景点等等都执行六十岁至六十九岁老年人半价政策,交通费全额,总体讲四A五A重点文化 旅游 景区七十岁内老年人基本都是半价票,这样不能有效带动 旅游 市场回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调研有关市场价格政策,出台全国统一的优惠政策,是老年朋友真正的得到政策红利!

一,我国著名景点,哪些对60周岁以上老人实行免费参观游览?哪些不免费?这个问题难作准确回答。因为全国著名景点很多,在优惠老人方面釆取什么政策,无法搞清,而且全国乃至一个省,也没有作出统一规定。

二,据本人从一些爱 旅游 的老年人的讲述中所了解的情况是:全国 旅游 景区对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都是实行免费参观游览;对65周岁(也有的放宽到60周岁)的老年游客一般是享受门票半价优惠。这些,都是体现党和国家对老年人的关爱,也是 社会 对老年人的尊重。因为他们年轻时忙于为国家为 社会 为人民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默默奉献。现在乘有生之年,还跑得动,多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文景点,并享受必要的优惠,是完全应该的。

三,现在,我国巳步入老龄化 社会 ,国家对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正在不断完善政策措施,这是体现 社会 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国力的增强,随着 旅游 业的改革与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惠民政策出台,会更加减轻老年人 旅游 费用的负担。现在许多城市公园全部免费开放,还有一些自然风光景区及一些宗教寺院取消了门票制度,便是明证。

景区门票60岁 65岁大多是半价,65岁以上大多是免票;也有少数是70岁免票,跑不动了就不用买票了。

我建议全国所有景点,也包括私企景点,向60岁的老人免费开放,60至70岁的人现在还走的动,又有时间又不缺钱,可以拉动消费。70以后一年不如一年,身体好的还可以,体质差的想出去也力不从心。

这个问题要想回答准确,不太容易。根据我多年的 旅游 经验,全国各地的著名景区,很少很少有对60岁以上老人全免费的,给个半价就算不错了,老年退休证远不及军官证、残疾证等作用吃香。

有一次,我们组团去九华山,这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门票是160元,我们同行人中,有一个差三个月满60岁,想来个半价80元,结果人家售票员,坚决按规定办事,不能享受60岁的半价优惠,还是买全票进山的。要是满70岁,估计就要全免费了,黄山门票230元一人估计也是如此。

现在,国内各大景区,约定俗成的是老人70岁全免费,60岁以上的是半价。这一点,我们前年去沈阳参加张作霖的大帅府,就得到验证, 同行一孙哥,年超60岁,给予半价优惠,60元的门票,收了30元,已经不错了,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旅游 让生活更美好,辛劳一辈子的老人们,已成为 旅游 市场的主力军,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但是各景区管理者,毕竟不是慈善机构,他们对国家有规定的,不能不执行。但也有另出奇招的。4A级的徐州汉文化景区,“汉代三绝”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通票是一人一张90元,这里不分60、70岁,过了65岁就可全免费。

门票是 旅游 中的一笔不小的开支,有的老人喜欢收集 旅游 门票,还乐意买门票呢,但只是个例。绝大多数企业退休工资普遍不高,但游览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迫切,但各地对景区门票规定,在照顾老人方面均是有限度的,特别是一些有名的寺庙,也高额收费,像少林寺,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等,对老人优惠与其他自然景观没多少的区别,我们一些老年人拿本地佛教协会发的皈依证,到了这些著名寺庙也不认可,重新购票,方可入内。到了港澳台,参观寺庙,没有购票,纯粹免费的。

门票经济久唱不衰,有的地方一直是一鎚子卖卖,有的地方还有地方保护主义,优惠老人只对本地人,都是中国人,都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中,应一视同仁。划地为牢,地方保护主义一是铜臭味太浓,二是没有全局观念,小农经济在作怪。欧洲二十五国高速公路全免费,没有任何区别之分,不要只对地域有利的就国际接轨,对人民大众有利的就选择对待,六十五岁以上的中国人民与共和国同生共死,受了很多磨难困苦,国家应该实行特别优惠对待,六十五岁以上老人在全国省会城市乘公交车地铁逛公园乘摆渡车全免费,这才是真正的关爱民生体贴民心的最佳选择!

赞同全国景区对60以上老人实行免票、人到70岁了大多行动不便了。

60岁刚刚从上班族到在家休息,一般都是一下子很难适应清静的生活,再加上身体还好,还有点积蓄,如果景区能够免票,将大大的吸引这一部分人。到了当地,吃住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起码多多少少也能给当地的经济做出点贡献,这么皆大欢喜的事,那些也要退休的领导就是不愿意这么做。向山西学习吧!

阅读全文

与河南重阳节免费景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体检复检不过关怎么办 浏览:460
老人心脏发烧是什么原因 浏览:308
到衢州老年大学坐几路车 浏览:454
安阳老年大学有几个 浏览:993
怎么辨别养老金真假 浏览:138
60岁以上工作中突发疾病 浏览:153
养老院对老人有要求吗 浏览:17
孝顺妻子与父亲 浏览:429
长寿城区什么店有闪光彩灯卖 浏览:313
漯河农村养老保险政策 浏览:128
如何清洁老人鞋 浏览:311
金华孝顺有什么好玩的 浏览:477
重庆老年大学待遇 浏览:858
邯郸到长寿村坐什么车 浏览:332
明星孝顺的例子 浏览:102
82岁老人心脏搭桥能活多久 浏览:735
老人家任性 浏览:372
东莞新老年大学有招生吗 浏览:412
给养老院老人的节目 浏览:529
养生产品怎么选 浏览: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