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成为一个好孙子
听话,孝顺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多点去看望你的爷爷奶奶,有钱的话买点他们喜欢吃的东西!这样他们就好满足了;多让他们高兴。
⑵ 孙敬孝爷爷.怎么赞扬这孙子的语言。
你是说什么样子?孙子孝敬爷爷,毛爷爷是如何赞扬孙子的人吗?直接去说啊这个事啊,我的好乖乖啊啊,好孙子啊,你对我真好呀。爷爷看到你天天都开心。
⑶ 孝心周记
(1)
今天天气晴朗,难免不叫人打起精神来,又加上快过年的样子,父母便张罗着将家里打扫打扫.本来我就是个小懒惰,听到这事情,我是十万个不愿意.我可是要拿他们的压岁钱的,也不能只想着贪图小利,于是只好边打着哈欠边起床.起了床才知道,今天要干的活要比以往的多得多,而且比较繁杂,我有点开始反悔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托地板,跟以往不同的是,是要托整个家(包括客厅、卧室、厕所等地方).因为这是一次为了迎新年的打扫.所以要比平常认真得多,细致得多.也是因为如此,才让我知道了家里有多脏,多乱.那些平常不起眼的小角落竟是大量会尘的“寄居地” ,真是我们家的一大祸害!!!
从这我才知道,父母亲有多辛苦.于是,我又抢着要帮妈妈洗衣服,冰冷的水是我冻得直打哆嗦,冰冷刺痛了我的心,我心里一颤,因为想到妈妈以前无论刮风下雨,总是没有仍和怨言的为我洗衣物,我不禁感到羞愧.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我明白了孝敬父母的真谛,那么就应该说到做到,做一个父母心中的好儿子!
(2)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看见奶奶在阳台上洗着衣服,根据上次为父母洗衣服的经历后,我知道就连父母都觉得艰苦的事,对于奶奶一定困难!“奶奶,一定觉得腰酸背痛,手脚麻利的!”我心想.不然她怎么会一边用手给自己敲背,一边洗衣服呢?于是我又想到了奶奶平时为我们付出的一切:为我们做香喷喷的糕吃,为我织的一件件充满她的心血的毛衣-她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现在做为她的孙子,应该让她也享享福才对!于是,我连忙跑过去,对奶奶说:“奶奶,我帮您敲敲背吧!”奶奶很高兴地答应了。我用我的捏紧的拳头不停地在奶奶的背上上下下地有力地敲着。 奶奶舒服地享受着这像清泉般的甘甜.我知道她的心里一定比吃了蜜还要甜我,我也知道她为我此举感到感动,觉得我是个乖孙子.于是,我也来了劲,便不停地换着方向给奶奶敲背.而且,越敲越有节奏.可是我忘了形,敲着,敲着,我的手渐渐发酸了,明显速度也慢了下来。这下难办了,我怎么好意思提出不敲了呢?我便暗暗地对自己说:“奶奶平时那么辛苦,我这点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一定要坚持住,一定能行。”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别敲了,奶奶已经觉得很高兴了,有你这片心意,奶奶也知足了!”可我却说:“不,平时你那么辛苦,让我再为您敲一会儿吧!”奶奶欣慰地笑了。
今天,我为奶奶做了一件做为她的孙子能力所能及的事,不仅让奶奶心里高兴,觉得自己的孙子长大了;还让我懂得一定要在奶奶有生之年好好照顾她,以后我一定要为奶奶做更多的事,做一个孝顺的好孙子,让她安享晚年!
⑷ 如何教育好孙子
现在,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带娃成为常态,都期望把娃带好、带优,但实际结果往往是“带偏”了。这里把常常出现“十大”误区列举如下:
1、老人比年轻人会带娃。这是最大的误区,认为老年人有“经验”,更会带娃。实际上,就大部分家庭来讲,年轻人带娃更有利孩子的成长。
2、过渡疼爱。常言道,隔辈亲。 娃想要什么,就买买买,全部满足;娃想做什么,就好好好,一切听从。哪怕孩子的过分要求,也有求必应,认为这就是疼爱娃。其实,这叫溺爱。
3、不觉间培养了娃许多“坏习惯”。如饭前不洗手,东西摆放不规矩,讲“脏话”,外出闯红灯,走捷径踩草坪,买东西占小便宜等等,都是在潜移默化中把娃教会了。
4、 不能科学正确的解答娃提出的问题。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会随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老人,有时是忙着不顾得回答;有时是简单应付,不把问题给娃讲清楚;更严重的是,娃提的问题,老人根本回答不上来,但又不好意思说不懂,而是胡乱解答,这样的后果更可怕。要知道,娃是把大人的话当真的。
5、不能与娃打成一片,成为娃的好朋友。因为年龄的原因,在兴趣爱好上差别很大,娃喜欢的事情,往往恰恰是老人不喜欢的,而老人喜欢的事情,恰恰又是娃不感兴趣的事情。在行动上差别更大,娃爱动,老人爱静,为了安全,老人就限制了娃很多的行为。要知道,娃是在说和动中成长起来的。
6、 对危险情况预判不足、反应迟钝,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如带娃外出玩耍,对来自道路交通、荷塘湖波等方面的危险,老人往往预判不准,有了危险处理不了。再如,对孩子生病以及生病的前兆,感受上比较迟钝,有时可能会认为无关紧要,甚至会迷信一些毫无科学依据的方法来处理,这样就很容易让小孩的 健康 处于危险当中。
7、缺乏科学 育儿 知识。凭老经验、想当然带娃。对于娃的喂养,生怕孩子吃不饱,往往把娃吃撑;不注重食物的搭配和营养的均衡。对于娃的穿衣、盖被,生怕冻着了,往往是把孩子热过头。
8、不舍得让娃干任何事情,包办娃的一切,过渡保护孩子。喂吃饭、帮穿衣、擦屁股、背着走,等等一切,都舍不得让孩子做,致使孩子自理能力很差。
9、缺乏对娃的系统教育理念。孩子的教育是从胎儿开始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教育的重点内容。作为老人,一是没有这个理念,二是没有这个能力。
10、容易出现家庭矛盾。由于老人和娃的父母在教育管理孩子方面的理念、方法、形式都有很大差异,就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同时,两代人不同的教育方法,也让孩子认不清谁对谁错,无所适从。
尽管存在这么多问题,但现实生活中老人又不得不带娃,怎么办呢?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能不让老人带娃就不让老人带,真没办法,老人也要与时俱进,谦虚一下,为了后代,下功夫学习科学的带娃知识,抛弃传统中不科学的做法。
⑸ 奶奶怎样培养好孙子
奶奶怎样培养好孙子方法如下:奶奶要想培养好孙子,除了自己要尽心尽力,还要好好和儿媳妇沟通,要尊重儿子儿媳妇的想法和意见。儿子儿媳妇怎样说就怎样去做。因为现在年轻人的教育理念和老一辈人不一样,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奶奶要想带好孙子就要向儿子儿媳妇学习,跟上现在的新生活新形势。
⑹ 赞美孙子孝顺奶奶的句子
● 要想有福气,必须孝顺,一个懂得孝道的人在阳间一定会有福。
● 如果做儿女的不孝顺父母, 就脱离不了苦难的业海, 不能登陆幸福的彼岸。
● 孝顺,孝而不顺,就是对爸爸妈妈好是“孝”;跟爸爸妈妈顶撞就是“不顺”,所以孝顺,孝和顺是分开的。
● 如果一个人在家做不到孝顺父母甚至伤害父母,那么无论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难堵住着这个不孝父母的漏洞,因为积福没有折福快。
● 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就是对父母亲的不孝顺,因为父母亲给你这个身体,你不好好地保护好就是对父母亲的不孝顺。
● 你的骨头是爸爸给的,你的肉是妈妈给的。如果你们损害自己的身体爸爸妈妈会很难过,比你们自己还要难过。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时候,最难过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妈妈。所以说孝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你们自己的身体。
● 孝感天地,能够为父母长辈祈福就是孝顺。
● 母亲多伟大,把我们养育了一辈子,我们没有对她付出什么,希望大家现在对母亲孝顺,孝字非常重要。中国人讲的是孝顺,实际上孝能感恩天地。我希望你们好好地照顾和孝顺自己的父母亲。
● 请问大家,我们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好好地洗过脸和洗过脚没有?而我们的父母亲从小就帮我们洗脸洗脚。
● 慈悲的心是什么?年迈的老妈妈坐在轮椅上,有些人推着自己母亲在轮椅的时候觉得别人在看他,觉得很难为情,好像推着自己的妈妈丢了自己的面子,你想想看,你孝顺地推着自己的妈妈都怕别人笑话你,你这个人哪有慈悲心啊,所以勇气是在慈悲心中生出来的。
● 老人家不贪什么,孩子经常孝顺孝顺,不要去惹老人家生气,你给她说几句好话买点东西,看到孩子很孝顺,爸爸妈妈就满足了。
● 如果你们自己不孝顺,那你们的孩子就不会孝顺,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⑺ 我是女孩子,为什么姥姥姥爷总是叫我乖孙子而奶奶奶爷总是叫我赔钱货
我是女孩子,为什么姥姥姥爷总叫我乖孙子?那是一种叫法,他也是非常的亲近的。
⑻ 孝顺孙子该怎么做
多多陪陪她
让她开心
⑼ 爷爷关心和爱护孙子的小学五年级作文科教版
爷爷”,这一称呼大都放在年迈的老大男人。而在我的脑海里,永远忘记不了爷爷去世的那天。从那以后,“爷爷”这一声熟悉的称呼就成为我的回忆,它将永远埋葬在我的脑海里,再也没有机会对任何人这样称呼了。
记得爷爷去世的前一天,爷爷在楼门前吹凉风,我和刚上一年级的表妹在爷爷面前嬉戏,逗爷爷开心。而那也是我最后见爷爷的笑容。现在回想起来,我实在无法接受爷爷去世的噩耗。每天晚上总希望能够在梦里看到他,我无时无刻不想这爷爷的样子。但事实摆在眼前,想听爷爷的声音,只有捂住耳朵清静的回想;想看爷爷的容貌,也只有闭上眼睛回忆。现在爷爷留下的,也只有遗物和给我们的淡淡的回忆。
然而爷爷去世的事实摆在眼前,“爷爷”这声呼唤从此就被埋没。我也曾在爷爷灵前哭诉:假如人有下辈子,我宁愿在做您的孙子,让我好好地孝顺您。总是在离别才知道爷爷有多好,但这是永别。而也正因我的不珍惜而铸造了我的愧疚,这也使我受到了无法弥补的痛苦。
夕阳西下,何时复斜阳?望我与爷爷重逢在下个生命的轮回里。我仍是您的孙子,而您依然是我的爷爷。
⑽ 爷爷怎样才能教育好孙子
对于教育孩子
要多和孩子的父亲沟通
一家人一起努力
才能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