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羊有跪哺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顺这还生孝顺子,许逆还生许逆儿,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滴旧窝池
有些字有错:“羊有跪乳之恩”“孝顺者还生孝顺儿,忤逆还生忤逆子。”其中的文意应该好理解,不过某些道理倒不一定全符合。
❷ 形容一个人孝顺的成语词语,有关子女孝顺的名言名句警句
形容一个人孝顺的成语词语
❸ 羊有跪乳之恩全诗是什么
“羊有跪乳之恩”全诗出自《增广贤文》。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滴旧池窝。
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已覆之水,收之实难。
人生知足时常足,人老偷闲且是闲。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通长安。
既坠釜甑,反顾无益。
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厌静还思喧,嫌喧又忆山。
自从心定后,无处不安然。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后思量事事宽。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
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信了赌,卖了屋。
他人观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
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
莫把真心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上最难得者兄弟。
内容简介:
《增广贤文》内容广泛,从礼仪道德到典章制度,从天文地理到人生哲学,几乎囊括中国文化的精髓;作为传统的蒙学读物,它长句和短句交错排列,灵活多变,形式多样,读来朗朗上口,让人记忆犹新;
它又是一本格言集,融汇了诸子百家、历代文人的名言警句,句句闪耀着中国人思想智慧的光芒。全书以韵文的形式,将格言排列在一起,句法交错,灵活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增广贤文
❹ 《百孝篇》全文
《百孝篇》全文如下: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谢世即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孝亲亲责莫回言。
惜乎人间不识孝,回心复孝天理还。
诸事不顺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孝顺不分女共男。
福禄皆由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里有孝语,孝妇面上带孝颜。
公婆上边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女得淑名先学孝,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死后孝子万古传。
处世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经孝文把孝劝,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为孝,能孝就是好男儿。
为人能把父母孝,下辈孝子照样还。
堂上父母不知孝,不孝受穷莫怨天。
孝子面带太和相,入孝出悌自然安。
亲在应孝不知孝,亲死知孝后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贵实行不在言。
孝子齐家全家乐,孝子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贫和富,善体亲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为孝,忍让二字把孝全。
孝从难处见真孝,孝容满面承亲颜。
父母双全正宜孝,孝思鳏寡亲影单。
赶紧孝来光阴快,亲由我孝寿由天。
生前能孝方为孝,死后尽孝枉徒然。
孝顺传家孝是宝,孝性温和孝味甘。
羊羔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
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兽实可怜。
百行万善孝为首,当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孝矣无穷孝无边。
此篇句句不离孝,离孝人伦颠倒颠。
念得十遍千个孝,念得百遍万孝全。
千遍万遍常常念,消灾免难百孝篇。
(4)孝顺还生孝顺子拼音版扩展阅读
《 百孝经》 , 原称为百孝篇, 是由先人遗留下来 , 之后白水老人重新汇整成整篇为八十四句 , 每句皆有至少一个孝字 , 总计有一百个孝字 , 因此现今称为 [ 百孝经 ] , 从经中浅显易懂的字句中 , 把孝行之道表露无遗 。
再读《百孝经》,颇多感慨,其中“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孝敬父母如敬天,孝父孝母孝祖先”,“生前行孝方为孝,死后尽孝徒狂然",“百行万善孝为首,当知孝字是根源”等句段,不失为经典力作,将永久留给中华儿女并奉行之。
孝为何解?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在儒学伦理里,父母必须照顾好自已的子女,将他们抚养成人,相应地,子女在父母年迈之时,也必须作出回报,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这就是"孝"。
孝是人性,亦是本性。人不可失人性,即不可不孝。人与人之间,以我之见,孝则集中体现在一个字上,那就是"爱"。孝就是对父母长辈的爱。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为我们付出很多,理应得到爱的回报。
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这是我对《百孝经》最基本的理解,但愿能与诸位贤达共勉。
❺ 关于孝道孝心的成语及解释,名言句子
关于孝道孝心的成语及解释
❻ 弟子规全文拼音版
dì zǐ guī,shèng rén xùn
弟子规,圣人训。
shǒu xiào tì,cì jǐn xìn
首孝悌,次谨信。
fàn ài zhòng,ér qīn rén
泛爱众,而亲仁。
yǒu yú lì,zé xué wén
有余力,则学文。
fù mǔ hū,yìng wù huǎn
父母呼,应勿缓。
fù mǔ mìng,xíng wù lǎn
父母命,行勿懒。
fù mǔ jiào,xū jìng tīng
父母教,须敬听。
fù mǔ zé,xū shùn chéng
父母责,须顺承。
dōng zé wēn,xià zé qìng
冬则温,夏则凊。
chén zé xǐng,hūn zé dìng
晨则省,昏则定。
chū bì gào,fǎn bì miàn
出必告,反必面。
jū yǒu cháng,yè wú biàn
居有常,业无变。
shì suī xiǎo,wù shàn wéi
事虽小,勿擅为。
gǒu shàn wéi,zǐ dào kuī
苟擅为,子道亏。
wù suī xiǎo,wù sī cáng
物虽小,勿私藏。
gǒu sī cáng,qīn xīn shāng
苟私藏,亲心伤。
qīn suǒ hào,lì wèi jù
亲所好,力为具。
qīn suǒ wù,jǐn wèi qù
亲所恶,谨为去。
shēn yǒu shāng,yí qīn yōu
身有伤,贻亲忧。
dé yǒu shāng,yí qīn xiū
德有伤,贻亲羞。
qīn ài wǒ,xiào hé nán
亲爱我,孝何难。
qīn zēng wǒ,xiào fāng xián
亲憎我,孝方贤。
译文:
弟子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学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后,有多余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
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
冬天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天气酷热,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再入睡。
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
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自己有什么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私藏东西,即使自己很谨慎,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现的一天,那时父母会伤心。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 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
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所以,应该尽量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自己的名声德行受损,必然会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和德行无端受损,更不要去做那种伤风败俗,自污名声,自贱德行的事情。
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6)孝顺还生孝顺子拼音版扩展阅读:
《弟子规》就是其入门读本。此书原名《训蒙文》,采用《论语·学而篇》:“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把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贾存仁加以改编,改名《弟子规》。此书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远邪小、走正道,养成忠厚家风的必备读物。
❼ 弟子规注音全文
《弟子规》注音全文:
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fà nài zhòng, ér qīn rén。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弟 子 规 , 圣 人 训 。首 孝 悌 , 次 谨 信 。首 孝 悌 , 次 谨 信 。泛 爱 众 , 而 亲 仁 。有 余 力 , 则 学 文 。父 母 呼 , 应 勿 缓 。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父 母 教 , 须 敬 听 。父 母 责 , 须 顺 承 。冬 则 温 , 夏 则 凊 。晨 则 省 , 昏 则 定 。出 必 告 , 反 必 面 。
jū yǒu cháng,yè wú biàn。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gǒu shàn wéi ,zǐ dào kuī。wù suī xiǎo, wù sī cáng。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qīn suǒ hào ,lì wèi jù。qīn suǒ wù, jǐn wèi qù。
居 有 常 , 业 无 变 。事 虽 小 , 勿 擅 为 。苟 擅 为 , 子 道 亏 。物 虽 小 , 勿 私 藏 。苟 私 藏 , 亲 心 伤 。亲 所 好 , 力 为 具 。亲 所 恶 , 谨 为 去 。
白话译文:
弟子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学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后,有多余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
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
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
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拿空器具的时候,应该像拿着里面装满东西的器具一样,端端正正,不要甩来甩去,不然会显得很轻浮;进入无人的房间,也应该像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不可以随便。
自己有什么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私藏东西,即使自己很谨慎,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现的一天,那时父母会伤心。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 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
出处:出自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
(7)孝顺还生孝顺子拼音版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孔孟思想文化的认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1670年,根据儒学核心制定和颁发“圣谕”十六条,作为人们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
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生命。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荐举山林隐逸、十六年开设明史馆、十七年的荐举博学鸿词,网罗名士,弘扬儒学。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儒家的发展。
《弟子规》正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下,写作而成的。其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他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贾存仁将其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❽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什么意思急呀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这是《增广贤文》里的一句话。回《增广贤文》为中国答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意思就是说:真善美也会遗传,孝顺的人他所生的孩子也会孝顺其父母的;而不孝敬父母所谓忤逆之人他的孩子一定也会忤逆,不孝敬其父母。说明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脾气、秉性,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子女的成长。
❾ 谁知道关于孝顺的诗词~`谢谢!~
母氏怀胎十月时。高低踏步恐伤儿。
子将此意终身记。正己尊亲两不亏。
医儿作热与颠寒。恨不抠心揠肺肝。
父母倘然烦恼处。也须百计去承欢。
怒来吓鬼与惊神。一见孩提满面春。
为子也须常若此。对亲莫带半分瞋。
抱儿教语学声音。笑骂爹娘也快心。
他日堂前来听训。纵然责杖莫呻吟。
爹娘儿子莫分居。试看刑曹滴血书。
更有不堪离异处。一声啼破脱胎初。
兄弟原来本一根。天生枝叶好扶撑。
若思割裂分家计。便是推开父母恩。
富贵贫穷在此身。王侯仆隶不相因。
劝君穷莫呼亲怨。富贵无忘生我人。
孝道常移夫妇情。劝君独认二亲明。
夫死妇亡重嫁娶。那能亲没再投生。
父母原来树木同。那能免得落秋风。
劝君尽力生时养。死后悲啼总是空。
七尺躯儿世上存。终天难报二人恩。
劝君葬祭勤时节。常到山头扫墓门。
❿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1、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6、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7、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10、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1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2、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13、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14、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15、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16、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17、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1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19、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20、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21、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
22、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23、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2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25、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26、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2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9、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30、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31、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32、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33、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34、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35、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36、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3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3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39、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40、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41、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42、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43、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44、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4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46、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47、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48、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49、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5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1、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5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53、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54、父母者,人之本也。
5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6、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57、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58、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59、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60、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61、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62、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6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1、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4、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5、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7、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9、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0、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11、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1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14、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6、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7、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1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20、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22、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2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2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5、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7、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28、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2、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3、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6、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7、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8、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9、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10、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11、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12、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13、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14、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15、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16、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17、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18、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19、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20、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21、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22、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23、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24、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25、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
26、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27、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28、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29、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0、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31、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32、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33、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34、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35、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36、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37、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38、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39、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40、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41、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42、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4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45、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46、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47、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48、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49、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50、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51、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52、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53、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54、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
55、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56、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57、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58、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59、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60、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61、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6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63、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64、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65、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1、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韩愈
2、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3、无父何?无母何恃?诗经《小雅蓼莪》
4、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王建《古从军》
5、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6、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7、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舆恭《思母》
8、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9、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贯休《上孙使君》
10、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11、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13、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14、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6、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17、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18、霜陨芦花泪湿衣舆恭《思母》
19、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20、慈母爱子,非为报也。刘安
21、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22、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23、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王安石《十五》
24、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吕公着
25、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26、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27、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2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29、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谁氏子》选
30、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31、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豫章行》
3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33、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王冕《墨萱图》
34、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35、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36、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欧阳修《画地学书》
37、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别老母》
38、成功的时候,谁都是兄弟姐妹。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3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40、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41、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谁氏子》
42、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颜之推
43、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44、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卢仝《示添丁》
45、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王昭君《怨词》
46、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徐熙《劝孝歌》
47、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48、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燕诗示刘叟》
49、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墨萱图》
50、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51、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52、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谁氏子》
53、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母别子》
54、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思母》
55、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56、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小雅蓼莪》
57、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58、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59、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60、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1、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62、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