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阳节为老人团圆 老人啥感受
有些老人会很高兴很欢乐
有些老人会显得落寞
因为深刻的体验到自己老了
如果子女又不关心的话
这种欢乐的重阳节对他没意义
2. 重阳节诗句有哪些
问他有甚堪抄悲处?思量却也袭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__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__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__孟浩然《过故人庄》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__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__李白《九日龙山饮》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__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3. 重阳节团聚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这首诗是在他十七岁的时候所作,大概写于他在长安谋取功名的时候,这首诗以强烈的艺术力量感染着千百年来的读者。
阴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就是今天。我国民俗从古代开始就有重阳登高的习俗,据说重阳节佩带茱萸囊,登高时饮菊花酒,可以避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这首诗的前两句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游子思乡的感情成功的表达出来,让诗歌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形成了抒情的高潮。
“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异”字,把诗人他乡做客的孤独感表现的淋漓尽致。王维在长安求取功名的时候,结交的大多是达官显贵,见多了长安城的繁华,可是即便是这样,才十七岁的王维也感到一人身处繁华之地的孤独。
这种思乡的感情在平时不一定表达出来,但在过节之时,就显得格外的突出。我们中国人有落叶归根的习俗大抵也是因为这样。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体验是在外之人人人都有的一种情感的渴望,可是从来没有像作者这样准确的表达出来的。这句诗最能表现出人在他乡的思乡之情,况且又是一个合家团聚的日子。所以这句诗才能成为格言式的警句,成为游子思乡念亲的名言。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
平常在在外上班的人,哪一个不想和家里人团聚的在一起呢?我们大多是被生活所迫,渐渐的习惯了一个人了,但一到了节假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的思念在家乡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诗是王维展开的一种想象力,写了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在登高的时候,人人的身上都佩戴者茱萸囊,却发现唯独少了自己。王维不写自己不能与兄弟们团聚,却写了兄弟们团聚未能团圆的遗憾。王维想到这里不禁有些伤感。
清代张谦宜在《絸斋诗谈》里说道:“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的凄凉。”
王维多才多艺,诗、书、画、乐兼擅长。王维在“安史之乱”前期的诗歌,大都反映现实,有着较进步的政治倾向,主要体现在他的边塞诗和幽愤诗中。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诗句。后期多描写了田园山水,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
王维是唐代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杰出诗人,他工诗善画,又精通音律,并能以画、乐之理融
4. 团圆佳节时,身居外地的诗句有哪些
1、《除夜作》
唐代: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译文: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3、《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代: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译文:重阳之日,大家一起喝菊花酒、登高山,这与传统的习俗是一样的。封将军治军威严峻厉,常让人感到一股肃杀之气。
横笛凄凉的声音令南飞的大雁悚然惊动,娇美的歌声令边塞的云彩陶醉而降落。边廷上,幸喜没有战事,承蒙您的恩惠,戍守的人们得以放怀欢乐、醉舞军中。
4、《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唐代: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译文: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5、《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代: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文: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远望山河,回归故乡的心思、回归故土的热望,浓得如眼前聚集的风尘。身在别人的家乡我们一起喝下这菊花酒,我们离家万里,望着大雁飞过的天空,心中有着一样的悲伤。
5. 描写重阳佳节成语还有中秋团圆 清明节的成语
重阳佳节成语:登高望远、高瞻远瞩、登高一呼、满城风雨 、明日黄回花、过时黄花、敬老尊贤答 、秋高气爽、登高远眺、遍插茱萸、精神抖擞、皓首雄心、精神矍铄、老骥伏历、志在千里、老谋深算、老牛舐犊、明日黄花、必里迟离、满城风雨。
中秋团圆成语:
合家团圆、喜出望外、团团圆圆、情真意切、喜气洋洋、和气致祥、唇齿相依、合家欢乐、幸福美满、花好月圆、对月思人、欢聚一堂。
清明节的成语:
1、九原可作
释义: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
2、墓木已拱
释义: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死了很久。
3、一抔黄土
释义: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4、冢中枯骨
释义: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
6. 关于重阳节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关于重阳节的四字成语如下:
阖家团圆、团团圆圆、阖家欢乐、阖家美满、
灯火通明、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瓜果飘香、皓月当空。
1.
阖家团圆【hé
jiā
tuán
yuán】
释义:阖家团圆同“合家团圆”全家人团聚在一起。
例句: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阖家团圆赏明月。
2.
团团圆圆【tuán
tuán
yuán
yuán】
释义:团团圆圆是“团圆”的修饰词,具有喜庆吉祥的意义。
例句:中秋佳节,欢聚一堂,大家团团圆圆,共赏月亮,一起吃月饼,一起聊往事,聊未来。
3.
灯火通明【dēng
huǒ
tōng
míng】
释义:描述灯光火光将黑夜变得非常明亮。
例句:入夜,街道上灯火通明,来往的汽车如织如梭。
4.
张灯结彩【zhāng
dēng
jié
cǎi】
释义: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例句:今年的元旦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5.
皓月当空【hào
yuè
dāng
kōng】
释义:明亮的月亮在空中照耀着大地,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晴和。
例句:我记得他出事的那天皓月当空的,没有丝毫异常。
7. 重阳节团圆的日子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是团圆的日子!常回家看看!关爱体贴孝敬老人!
8. 重阳节是团圆的吗
是。九月九,为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俗称。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8)重阳节团圆风晚报扩展阅读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关于重阳习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拜神祭祖及求长寿、饮宴等,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重阳节的另一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确定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时间坐标。古人纪元通用干支,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正月建寅,第九个月为戌月,戌为火库,戌月火入库。戌在位西北方处《洛书》乾卦之内。季秋戌月“大火”(心宿二)随苍龙群星前面的几个星宿在西偏北方位隐退潜入于地面。《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在传统文化中,季秋重阳,“大火”退隐,处在乾坤转变之中,乾德刚健,坤德柔和,二者兼备,乃吉象。
9. 重阳节为什么要团聚
九月九,为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俗称。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关于重阳习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拜神祭祖及求长寿、饮宴等,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重阳节的另一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确定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时间坐标。古人纪元通用干支,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正月建寅,第九个月为戌月,戌为火库,戌月火入库。戌在位西北方处《洛书》乾卦之内。季秋戌月“大火”(心宿二)随苍龙群星前面的几个星宿在西偏北方位隐退潜入于地面。《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在传统文化中,季秋重阳,“大火”退隐,处在乾坤转变之中,乾德刚健,坤德柔和,二者兼备,乃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