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重阳节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有“满城风雨”、“明日黄花”、“过时黄花”、“必里迟离”、“遍插茱萸”
2. 重阳节有什么好词
1、【漂泊是一种乡愁,闲赋时偶尔发作;祝福是一剂良方,佳节时如期而至。重阳至,问候到版:一声问权长辈福气安康,两句祝同辈万事吉祥,三言愿后辈学有所长!】
2、【给你酿出重阳酒,愿你生活没烦恼;给你送上重阳糕,愿你事业步步高;给你插上茱萸花,为你辟邪又挡灾;为你登峰赏秋菊,替你许下幸福愿;给你编辑幸福语,祝你生活美如画。重阳快乐!】
3、【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现在正是菊花争艳的季节,愿你的心情也和菊花那样清爽淡雅!重阳快乐!】
4、【我想,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又谈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呢?敬老不仅是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很重要,人生短暂,当我们的父母健在时,让我们都珍惜这宝贵的时光,享受着人生的天伦之乐,不要让生命留下永久的遗憾。】
3. 描写“重阳节”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醉花荫——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谢新恩——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沉醉东风重九——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 关于重阳节的好词
九月九日忆山来东兄弟 (王维)
独在源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制糕(佚名)
篝火鸣机夜作忙,
织工一饮登高酒,
依然风雨古重阳,
蒸出枣糕满店香。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其中第二首较少见,其它两首在中学课本中是学过的,个人推荐,尽点绵薄之力,希望有用。
5. 什么的重阳节填空最好要四字词语
秋风习习的重阳节,耐人寻味的重阳节.
6. 描写重阳节的词语
必里迟离来 阴历九月九日自。
出处:《辽史·嘉仪志》:“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者为负,罚重九宴。……国语谓是日为‘必里迟离’,九月九日也。”
过时黄花 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满城风雨 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出处:宋·潘大林《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
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出处: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7. 描写重阳节的好词好句好段
6、
三三迎节令;
九九乐芳辰。
7、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8、
有人来送专酒;
容我去题糕属。
9、
冒雨先寻菊;
迎晴便插萸。
10、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11、
院闭青霞入;
松高老鹤寻。
12、
黄花开正好;
秋雨落宜时。
13、
黄花如有约;
秋雨即时开。
8. 重阳节词语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形容老人的词语有:
【白发红颜】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白发婆娑】婆娑:纷披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年人的样子。
【鬓丝禅榻】鬓丝:鬓发如丝;禅榻:僧床。本指老僧的生活。也指老年人所过的近似僧徒的清静生活。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白首: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
【白首相知】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白首之心】老年时的壮志。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用以照明。形容人到老年,好学不倦。
【迟暮之年】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介绍重阳节的文章: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阳历的十月二十六日,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基本简介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9. 描写“重阳节”的词语是什么
满城风雨 [ mǎn chéng fēng yǔ ]: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内事件传播容很广,到处议论纷纷。例句:他被捕的消息不胫而走,闹得满城风雨。
明日黄花 [ míng rì huáng huā ]: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例句:旧地重游,往事已成明日黄花,令人感伤。
过时黄花 [ guò shí huáng huā ]: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例句:过了“3·5”,再谈“学雷锋”,难免让人生出“过时黄花”的想法来。
必里迟离 [ bì lǐ chí lí ]:阴历九月九日。
登高 [ dēng gāo ]:上到高处。 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例句:天气明朗时,登高望远,方圆百里的景物尽收眼底。
茱萸 [ zhū yú ]: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例句: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