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教师退休前评聘上副高职称,养老金为什么会多很多
老教师退休前评聘上副高职称,养老金会多很多,主要是因为养老金计算与缴费指数有关,退休前职称不同会影响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结果。

- 薪资差异:副高(七级)和中级(十级)相比,岗位工资每月差887元,加上其他“联动”薪资项目,每月薪资差超1500元。工资提高意味着缴费基数增加,从而影响养老金计算。
- 养老金构成与职称关系:新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基础性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四部分组成。前两项受“多缴几个月保费”影响不大,但后两项受职称影响显著。
-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省或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退休前评聘上副高职称,平均缴费指数会提高,基础养老金相应增加。
- 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省或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3%。视同缴费年限指从参加工作到2014年9月30日前的教龄,视同缴费指数按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确定。若退休前评聘上副高职称,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相当于都是副高职称,缴费指数按副高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会大幅提高。且教师视同缴费年限越长,退休时评聘上副高职称对养老金计算影响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