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同一个人50岁与55岁退休待遇
50岁退休与55岁退休相比,50岁退休少5年缴费年限、个人账户金额少一些、社平工资水平相对低一些,因此退休后养老金要低一些;但会少缴5年养老保险费同时多领5年养老金;
55岁退休多5年缴费年限、个人账户金额多一些、社平工资水平可能相对高一些,退休后养老金相应的要高一些,但要多交5年养老保险费同时少领5年养老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另有过渡性养老金·。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达到此年龄的劳动者应属于退休人员、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二项的规定,劳动者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即办理退休),劳动合同终止。
法律依据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B. 同一个人50岁与55岁退休待遇
50岁退休与55岁退休相比,50岁退休少5年缴费年限、个人账户金额少一些、社平工资水平相对低一些,因此退休后养老金要低一些;但会少缴5年养老保险费同时多领5年养老金;
55岁退休多5年缴费年限、个人账户金额多一些、社平工资水平可能相对高一些,退休后养老金相应的要高一些,但要多交5年养老保险费同时少领5年养老金。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对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累计工龄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C. 50岁退休与55岁退休工资差距有多大
法律分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另有过渡性养老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D. 50岁退休和55岁退休工资差别很大吗
55岁退休返聘。和55岁退休工资。差别其实是相当大的。
这个情况应该是多见女士,一般女的都是50退休。
50退休返聘一般来说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单位才会进行返聘。那么。返聘之后的收入实际上比以前是少了很多的它就相当于是临时工。除非你是专业技能很强的人。多方位在别的公司进行返聘那么收入就会高一些。有一些高级的科研,人才。单位往往会进行返聘。如果他挂靠的单位比较多,那么实际上比他在职的收入还要高。要不然的话,他的收入。顶多有原来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一般来说就会是这种情况。
55岁退休多见于有。比较高的职称或者是干部的女士。他们的退休金其实是比较高的。虽然只是多了五年,但是收入比较快的因为在科研单位。他们的收入都普遍的要高很多。一般退休金多一年的话,大概就多100多块钱五年就是多五六百。现在退休工资里。一个月多五六百也不少了。
那么实际上来说。55岁的退休工资待遇是更加好的。
E. 50退休和55退休工资差多少
50岁退休和55岁退休,养老金差别大不大?我认为在同等缴费基数的情形下,差别也还是很大的,如果加上缴费基数不同,缴费年限不同,养老金差别会更大。为了更有可比性,如果在同一个身上,50岁退休和55岁来退休,我们来看看养老金的有多大的差别。F. 私企工作,50岁和55岁退休有什么区别,主要是钱的问题上有什么差别
在私企上班,那么员工退休可享受的养老保险金的区别是根据员工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进行计算的。缴纳的年限越长,那么享受的养老保险金的金额就会越大。
养老保险的享受待遇,累计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1、按月领取按规定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直至死亡。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2、死亡待遇。(1)丧葬费(2)一次性抚恤费(3)符合供养条件的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按月发放,直至供养直系亲属死亡。
注意:养老保险应尽量连续缴纳,根据有关档案规定,凡企业或被保险人间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按有关规定不缴费的人员除外),被保险人符合国家规定的养老条件,计算基本养老金时,其基础性养老金的计算基数,按累计间断的缴费时间逐年前推至相应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累计间断的缴费时间,按每满12个月为一个间断缴费年度计算,不满12个月不计算)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企职工、私企员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的是“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该保险在计算养老金公式上不分参保人员性质、包括企业职工和企业干部,也不分户籍性质。但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部分、各省在计算公式上有区别。
一、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后均按本意见计发基本养老金。
二、 “统账结合”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统账结合”前参加工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分别按下列办法计算: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按上述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时,统账结合时间、缴费年限、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过渡性调节金计发比例,按《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解释》执行。
三、为了保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设立3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高于原办法的,2006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30%; 2007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70%;2008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90%。2009年以后退休的,基本养老金按新办法计算。过渡期满后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仍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
男的50岁是退不到的,一般少两年缴费年限要差260多元(社平工资越高差别越大)养老金,病退是每提前1年退休.基础养老金减2%
没有区别,都是用同一种统计方法统计社保个人资讯,用统一规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养老金。
个体自然人身份退休,是指劳动者办理退休的时候,是个体户或者灵活就业人员。按个体自然人身份退休的劳动者,以前可能是用人单位的职工,在用人单位参保,也可能终生都是个体户或灵活就业人员。 按个体自然人身份退休的劳动者,以前在用人单位缴
沈阳市,自然人,私企,退休
个体自然人身份退休,是指劳动者办理退休的时候,是个体户或者灵活就业人员。按个体自然人身份退休的劳动者,以前可能是用人单位的职工,在用人单位参保,也可能终生都是个体户或灵活就业人员。 按个体自然人身份退休的劳动者,以前在用人单位缴
两个不是一个系统,也不是一个概念,区别很大,退休工作,一般归单位的人事部门管辖,主要是在职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职工到达退休年龄时申报退休,调整退休费待遇,以及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死亡之后的结算,直系供养亲属的核定待遇等等。工会是不管退休职工的,工会主要的任务,是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和单位交涉职工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宜,签订集体合同,和企业交涉明确工资待遇等等,是维权的团体,和谐企业和职工的关系。两个根本不是一回事。
在国企未实行社保缴费之前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其余和私企无区别
一般国企当个人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时是按个人工资为基数缴费的,而大多数私企是全部按社保的最低基数给员工缴费的,这样老板可少缴社会统筹费用,所以国企平时缴纳的社保金多些,国企职工退休后的工资相对要高些。
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原则上没有区别,社保个人资讯资料统计方法,养老金计算办法都是一样的,只要各项条件相同,收入无区别。
个人退休和企业退休的最大区别是企业退休可报销包烧费而个人退休没有!
“企业女工50岁退休”是一个普遍执行的界限,适用于除处于特殊岗位的所有女工;“特殊女工50岁退休”应该是指从事特殊岗位的女工才执行的标准。
这两个标准不可能同时执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