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困难职工补助一般给补多少钱
1、一般根据你的家庭收入,医疗支出等确定,如大病有6000/8000等,困难慰问金一般固定的如3000等由工会自定。
2、补助范围:凡会员关系隶属于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直属机关工会的在职职工,夫妻双方均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只一方享受补助。
3、补助项目:生活困难补助,残疾子女补助,央务助学补助,重大疾病补助,失独家庭补助等5个项目。
4、补助条件:生活困难补助,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北京市规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职工本人、配偶、子女、父母患有重大疾病医疗费用自费部分当年累计在2万元—10万,当年职工本人或家庭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致使本人家庭生活发生特别困难的。
5、补助,指补贴及帮助;政府或集体专向的,使得某方获益的某种行为。补助的种类繁多,常见有各类网购补助,政府补助,食宿补助,医疗补助等等。
职工困难补助标准各地规定不一,一般参考本地区职工家计调查和职工家庭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中的人均最低生活费用水平,加以确定。提高困难补助标准所增加的经费,行政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的由福利费开支;离退休人员的由原渠道开支。
完整的困难补助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标题,困难补助工作申请书,称谓,顶格写明接受申请书的单位组织或有关领导。2.正文部分是申请书的主题,首先提出要求,其次说明理由,要写得客观、充分,事项要写得清楚、简洁。3.结尾,写明惯语,特此申请,希望领导研究批准等,也可用此致,敬礼,礼貌用语,署名日期,个人申请要写清申请者姓名,单位申请写明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注明日期。
困难补助申请书内容
1、标题:第一行的中间位置写上家庭困难补助申请书。2、称呼:标题下一行,顶格,称呼后加冒号。称呼即要写出所要申请的单位名称或领导的称呼,有的还要在名称前加上修饰语。3、正文:阐明自己申请的理由。将自己的生活情况、家庭负担、下岗情况、家庭成员、主要劳动力等一些困难都写出来。4、结尾:写上表示敬意的话,如“此致——敬礼”。5、落款:署上申请者的姓名并注上申请日期。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
第二十六条国家建立并实施以下社会救助制度,对符合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社会救助对象范围的家庭或者人员,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或者实际困难,分类给予相应的社会救助:
(一)最低生活保障;
(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三)医疗救助;
(四)疾病应急救助;
(五)教育救助;
(六)住房救助;
(七)就业救助;
(八)受灾人员救助;
(九)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十)临时救助;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社会救助制度。
根据本法规定,上述社会救助制度可以单项实施,也可以多项综合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救助制度基础上,补充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其他救助措施。
第二十七条实施社会救助,可以通过发放救助金、配发实物等方式,也可以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
第二十八条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按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金可以分档发放,也可以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实际差额发放。
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可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对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后生活仍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
第二十九条国家采取以下方式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一)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二)提供必要的照料服务;
(三)提供疾病治疗;
(四)办理丧葬事宜。
特困人员中的未成年人年满十八周岁后,仍在义务教育或者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就读的,应当继续予以供养。
特困人员可以在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应当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衔接。
第三十条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成员等符合条件的医疗救助对象,对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以及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按规定给予补助。
第三十一条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费用的急危重伤病患者,采取以下方式给予疾病应急救助:
(一)对无法查明身份患者所发生的急救费用,给予补助;
(二)对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的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给予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