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感恩父母的真实故事事例
爸妈,忘不了,你们春风化雨的笑容,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你们细密牵挂的叮咛,鼓起我前进的勇气。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感恩父母的真实 故事 事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感恩父母的真实故事事例1
十二年前的某一天,你们用幸福的笑容迎接我的到来。我知道,从我来到你们的身边那一刻起,你们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尽管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你们毫无怨言。
为了能给我一个安逸的生活环境,你们总是那么辛苦。小时候,我不懂事,总把你们对我的好当做天经地义,那是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你们的辛苦。
没有你们,我就没又机会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更就没有机会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记得有一次我早上赖床不肯起来上学,你们严厉地批评了我,甚至动怒打了我。后来的几天里我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想气气你们。于是我就不吃饭,一直和你们冷战下去。直到有一次在看电视时,突然听到这句话:“孝,其人之本也。”
没错,我冷静地想了想,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父母,才能算一个完整的人。我觉得我不应该这样做。正所谓“舔犊之情,父母之爱,深如大海。” 你们为了让我养一个好习惯,而我不但不领情,还和你们赌气。闹情绪,想起来真觉得不应该。我的行为就如同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爸爸妈妈,不管你们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他的素养如何,你们都是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永远爱的人。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感谢你们,不仅赋予了我的生命与灵魂,还悉心地照顾我,教我做人。谢谢你们,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感恩父母的真实故事事例2
第一次听到老师让我们写感恩父母的 作文 时,我很不屑,心想,父母有什么好感恩的呢,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是应该的吗?在这种思想下,我草草地完成了作文。但老师对我作文的批评,让我重新认真的进行了思考,我仔仔细细地想了父母为我做的点点滴滴,为我成长所创造的环境可能是其他父母都难以做到的。
从出生到现在成长的每一步,我的父母和其他父母一样,为我的衣食住行费力费神,为我的学习操碎了心,但我的父母也许甚至比其他的父母付出的更多。
为了我的学习,为了照顾家庭,父亲毅然放弃高薪外聘工作的机会,只是为了让我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学习。爸爸常对我说:“爸爸最大的愿望就是为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是希望你能真正的成长、成才。”
看到妈妈辛苦开店的过程中,妈妈老了,妈妈瘦了。妈妈在为别人打扮时,却很少为自己添置新衣服,我有时忍不住问妈妈:“店里这么多新衣服你怎么不拿一件穿呢?”妈妈总是说:“好的衣服要留给别人穿,卖给别人啊。”当时的我并不能理解。有时我也抱怨妈妈,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妈妈那样全程陪伴在我的身边,陪我学习,陪我玩乐。看着妈妈开店十几年来的辛苦,看着妈妈在店里每天十几小时工作的劳累,看着妈妈每一次进货回来的腰酸背疼,慢慢地我理解了妈妈的不容易。但妈妈从没未向我说过一句苦和累。她对我说的最多的就是:“用妈妈的辛苦,换给你一份良好的物质环境,你成长、成功的每一步就是妈妈的骄傲。”
想着父母为我的付出,我流泪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感谢你们为我所做的一切,你们的恩情我无以回报,我只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来回报你们。也请你们相信,你们的女儿正在一天天的长大,一天天的懂事了,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感恩父母的真实故事事例3
从我蹒跚学步到今天的整个成长的过程,最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因为是他们给了我生命,并精心养育 教育 我,尽力给我创造最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要感谢他们!
在生活上,爸爸妈妈要照顾我的饮食起居,把我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由于我的体质较弱,他们更操心我的身体,记得去年我生病住院,爸爸妈妈在医院、单位和家里来回奔波,妈妈每天给我做好吃的,爸爸下班了还买来礼物逗我开心,他们总是把笑脸给我,把焦虑藏在心底。这次我又发烧腿痛,爸爸在医院里抱着我楼上楼下的就诊做检查,累得够呛,我心里也是满满的心疼与感动,爸爸妈妈为了我真的好辛苦。
在学习上爸爸妈妈更是对我严格要求,有时我在学习上的态度不够端正有点得过且过的小心态,爸爸妈妈会及时严厉的批评教育我,尤其是妈妈,每天陪我写作业改试卷,分析错题;我的阅读量不够,妈妈还陪我去图书馆阅读,帮助我积累 好词好句 ,增加课外知识,让我领悟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乐趣。
我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更要好好学习,以强壮的体魄和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爸爸妈妈的辛苦付出,让他们不再为我操心,我想对他们说一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
感恩父母的真实故事事例4
雄鹰感恩天空,因为天空给了它自由;树木感恩阳光,因为阳光沐浴它成长;小河感恩雨滴,因为雨滴给了它无穷无尽的流淌。我呢?我感恩,很多很多------
那一秒,因为母亲痛不欲生的嘶吼和坚定信念,新生命诞生了——婴儿的哭声回荡在整间房,母爱的博大,我具有了人世间可贵的生命。我感恩我的母亲。
这一时刻,父亲的双唇吻在了我稚嫩的脸上,又被父亲的双臂举得高高在上,“咯”------我发出幼儿时那傻傻的笑,我融入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我感恩我的父亲。
哥哥背着我穿行在大街上,手把手给了我无限的乐趣;姐姐梳着我柔软的头发,扎着我最爱的小辫,一个又一个,弟弟扯着我飘舞的裙角,叫了一声又一声轻美的“姐姐-------“,我的童年在亲情里印下了洁白的童真,我感恩我的兄弟姐妹。
学生时代里,他们用心灵安慰抚平我的创伤,他们用知识渊博的文字在我的脑海里刻上辉煌的前程未来,让我在青春时代里写下了无悔的篇章,我感恩我的老师。
青春季节里,他们给了我无穷的鼓励,依靠的肩膀,强大的避雨伞,让我懂得“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青春,我感受到团结的力量。让我在青春时代里留下了最美的纯情,我感恩我的朋友、同学。
社会是我更宽广的家。是那些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具有爱心的人,使我懂得有爱心,有付出的人,才会有快乐,有收获。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更为亲近,我感恩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学习中,那些蛮横的眼神,挑斗的动作,讪笑的语言,都使我懂得人格的尊严的重要,人生过程中必需的坚强,又在稳定中前进,更使我加强自己的不足,放宽自己的心胸,树立自己的正义,我感恩,感恩那些对我不满,看不起我的人。
我感恩于更多更多的人------
因为感恩,让我懂得亲情是宝贵的财富,亲情是不能背叛的感情。亲情的关爱默默无闻;因为感恩,让我懂得“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友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保持友谊的纯洁和高尚;因为感恩,让我懂得“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有老师!”
因为感恩,让我懂得爱心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温情,爱心奉献的回报就是享受别人的爱,因为感恩,我懂得------
感恩春日和煦,感恩夏日 凉 风,感恩秋高气爽-----
感恩情第千万,深深切切,生命如此不凡,因为感恩而“感恩”,你为什么不感恩,感恩呢?
等我的这篇 文章 写完,请大家不要讨论我的文章,而是请大家闭上双眼,沉思一分钟,想:“感恩”。是什么?“雄鹰感恩天空,因为天空给了它自由,树木感恩阳光,因为阳光沐浴它成长------”向上天诚恳祈祷,愿天下人都学会感恩感恩。
我感恩于无数无数的人。
感恩父母的真实故事事例5
当我展开这张叫情感的纸时,满脑子只有两个字:感激。
十五年前的一天,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从此,你们把所有的爱都灌注在我一个人的身上,我成了这个家永恒不变的主题。
幼时的记忆是一片空白,虽然不知你们是怎样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教我说话,虽然不知你们是怎样把我捧在怀里当宝贝一般的疼爱着,虽然不知你们是怎样含辛茹苦的把我抚养成人。但是我深深的知道,如果没有你们,我就不会长大,就没有今天。亲爱的爸爸妈妈,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
年轮转到了青春时代,儿子在一天天的长大,慢慢地明白了你们的用心良苦。以前,我对你们的唠叨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现在才知道那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在我 摔跤 时,你们总是让我自个儿爬起来,现在才知道不扶我是要我学会坚强;以前,我抱怨你们没能给我山珍海味,绫罗绸缎,现在才明白你们给我的是无私的爱 ,只有爱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亲爱的爸爸妈妈,再次感谢你们的用心良苦。
我喜欢在空闲时间棚一杯绿茶坐在窗前,欣赏那如珍珠般的繁星,而在此时父母也绝不会递来一大堆习题。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下,我的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进步。亲爱的爸爸妈妈,感谢你们的尊重,理解和信任。
从小到大,我都心安理得的在你们的庇护下,衣食无忧,却从没想过你们是怎样担起家庭,社会所赋予的沉甸甸的责任。亲爱的爸爸妈妈,感谢你们用翅膀为我遮挡风雨,撑起一方晴空;感谢你们吞吐着我的委屈,包容着我的过错,做我的坚强后盾;感谢你们无私的为我付出那么多。
爸爸妈妈,小小的信纸根本写不尽儿子的话,但是我想你们已经明白了。最后我只想说,爸爸妈妈,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给与我健康的身体,感谢你们赋予我健全的人格,感谢你们在我成长过程中的谆谆教导,感谢你们在我起步人生时的殷殷嘱托,那是我生命的源泉,生存的动力,那也将是我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我将用我的生命去永远珍藏!
⑵ 关于真实的感恩父母故事5篇
让我们学会感恩吧!学会感恩,心底纯净的爱被 烘焙 ,衬出你和父母之间千丝万缕的情感,衬出父母对你无限的关爱和呵护。让我们用暖暖的爱来感恩父母,让父母的心得到安详与欣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真实的感恩父母 故事 ,供大家参考。
真实的感恩父母故事1
从一个婴儿的娃娃坠地到哺育成人,父母花去了多少心血与汗水为我们 编织 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位老师为我们呕心沥血默默地奉献着光与热,燃烧了自己点亮了孩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今天我重点讲的是感恩父母,对于父母的爱我们应该怎样行动呢。说到行动,可能有些同学不但体会不到父母的爱,反而把自己当作 “少爷”、“千金”。对父母的爱一点儿感觉也没有。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自己的父母呢?父母为你付出的不单单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那么你是否在父母劳累时递上一杯茶,在父母过生日时送上一张 贺卡 、一句祝福的话,在他们失落的时候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了解他们的辛劳。我们一点小小的感恩在父母眼里是多么得珍贵。
记得有一位母亲陪同儿子参加高考,儿子在教室里考试,母亲在外面守候。因为天气太热,气温过高,这位母亲因为中暑倒在了地上,被路人送到了医院,母亲一直没有苏醒过来,令众多医生束手无策。最后,一位护士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母亲耳朵旁轻轻说:高考结束了。随后,母亲便坐起来大声说:“我儿子考得怎么样了?”在这个生死攸关的关头,母亲心里牵挂的仍是正在考试的儿子,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母爱啊!
最后,请牢记,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谢同学。学会感恩,这会使世界更加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真实的感恩父母故事2
“多次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泪湿眼底”这几句歌词又何尝不代表了父母亲的心。
多年来,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们从蹒跚学步到学会跑步,父母又是费了多大的心血。
正所谓,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当时,我刚会爬,爸爸就迫切的想要我学会走路。这我也理解,谁不想让自己的儿女早日成龙凤呢,但我当时是真学不会,摔了一次又一次。晚上妈妈在旁边给我擦药,爸爸却在一边说我笨。那时肯定是不懂事,竟一下子气的离家出走。
爸妈就找了我好久,但我其实早回家了。第二天看着爸妈疲惫的样子,只好躲在被子偷偷哭。现在回想,天呐,我这个没人性的人到底做了些什么!
而在我四岁那年,只是在家门口玩了一下,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嘴巴瞬间拉开1cm左右的大血口,那真是哭的撕心裂肺,爬起来一看,一个尖锐的螺丝钉正好站在我倒下的位子。
这一下可出大事了,爸妈1小时火速把我送到医院。我昏沉沉的闭上了眼,什么事都不知道了。
第二天,爸妈坐在病床边,仿佛又老了10岁。他们就这样陪着,什么也不做,陪到了我出院。这么大的事,他们一句也没骂我。那时的我才明白,爸妈是爱我的。
只有你们才是我的骄傲,将来,我将成为你们的骄傲!
真实的感恩父母故事3
一年一度的 感恩节 又到了,在我们的生命中,最要感谢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了。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天下哪个爸爸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呢?我的爸爸妈妈虽然很普通,但是他们对我的爱却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我从小体弱多病,稍不注意就会咳嗽发烧,三天两头上医院,总是折腾得爸爸妈妈头疼,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有半句怨言。平时生活中细心地照顾我,活动中耐心地陪伴我。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我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将来。而我可能因为晚上睡觉蹬掉了被子,早上起床时,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妈妈烧的早饭我一点也不想吃。看到我不吃早饭,爸爸焦急地问我:“宣萱,你想吃什么?我出去买。”“我要吃馄饨。”我也就随口一答。没想到爸爸二话不说,转身下楼给我买馄饨去了。爸爸刚走没多久,外面便下起了倾盆大雨,此时我才想起爸爸匆忙出去,根本没有带伞。我和妈妈不由得着急起来,我真后悔说自己要吃馄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一直斜着头,盯着门口看,希望爸爸能马上回来。“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门铃声响起了,妈妈急忙跑过去开门,“是爸爸!”我喊到。只见爸爸全身湿透,豆大的水珠一颗一颗的掉下来,但我的馄饨却被他护在怀里,热乎乎的。我的爸爸可真好!
在这十年里,妈妈对我的付出更是数也数不清,比如:帮我洗衣服、教我认字、教我走路、陪伴我学习……其中让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次妈妈教我滑冰。那天妈妈带我去滑冰场滑冰,一到滑冰场,我就特别好奇,穿好鞋,带好手套就往冰场里跑,可我刚踩上冰地就摔了个四脚朝天,不禁“哇”的大哭起来。听到我的哭声,妈妈还没等穿好滑冰鞋,就赶紧跑过来扶起我说:“别那么着急,做什么事都得有耐心, 摔跤 了吧?”妈妈一边心痛地说,一边帮我揉着刚才摔痛的地方。渐渐地,我停止了抽泣,一点点的往冰场里走,妈妈也穿好鞋紧跟其后。
刚开始,我只敢在冰场边缘扶着栏杆滑,等稍微熟练后,妈妈便牵着我的手教我怎么在冰场中间滑。她用双手拉着我的手,让我大胆地挪动脚步,“有我在,你不用害怕!”这是妈妈对我的鼓励。在妈妈的搀扶下,我一步一步往前移动。有好几次,因为我重心不稳,带着妈妈一起摔倒,但每次倒下时,妈妈都用她的身体挡住我,使我不至于摔得太重。就这样,我终于学会了滑冰。事后,我才发现妈妈摔得比我严重多了,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我的妈妈真伟大!
在我幼小的心里,爸爸妈妈是我的整个世界。在我的世界里,有爸爸妈妈的关爱,是多么快乐幸福!
真实的感恩父母故事4
早春二月,暖暖的阳光洒满小区,我和小伙伴们在小区的草坪里玩耍。一会儿,我看见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个小婴儿走过来。孩子在妈妈的怀里咿咿呀呀地叫着,妈妈一脸幸福地也和她轻轻说话。看到阳光下的这对母子,我一下子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我也在他们的怀里牙牙学语,在他们的手中蹒跚学步,他们也是这样用爱伴着我长大。此刻,一个词涌入我的心里----感恩。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教诲,每当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
我们每一天,都享受着来自父母无微不至的爱。起床时,看见桌上准备好的早点;放学后,一桌精心搭配的晚餐;睡觉前,铺好的温暖被窝......可我们何曾想过?我们享受的一切都是父母付出的心血。也许我们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可是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有时,我几乎认为,只要成绩好,就是对父母的最大安慰。这话不假,父母经常也这样说,可是父母又何尝不想忙碌了一天后,自己的孩子能为他们递过一杯热茶,捶捶她们的后背,享受一下孩子的关心呢?我现在已经是五年级的大孩子了,已经有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回报父母了。于是,我下定决心,要用我的行动回报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今年寒假,趁爸妈不在家,我认认真真的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他们回来后也会舒心安逸;在爸妈下班回来的那一刻,我赶紧上去帮忙,并递给他们一杯热茶暖暖心; 除夕 那天,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做起了年夜饭,我亲自下厨为爸妈做了两样菜,当然,是有爸爸在一边指导的,我想他们吃到自己孩子做的饭菜,心里一定很高兴!一直以来,我都想给自己的爸妈洗一次脚,但没有勇气,这次我鼓起百般勇气,端起一盆沉重的洗脚水,为他们洗了一次脚,看见他们脸上的皱纹,不免有点心痛,我心里暗自决定,以后一定要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不敢想象,终有一天,当我发现爸爸开始用假牙吃饭,辛苦而不知味的咽食着,再也嚼不动硬一点的食品,但为了照顾我的口味,吃力地吃着硬硬的牛肉;终有一天,我发现过马路不再是妈妈牵着我,而是妈妈需要我扶着走路;终有一天,我发现不再是我等父母回家,而是父母等我回家......
感恩,别等终究的那一天。从现在开始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父母,学会感恩,是我们每个同龄人应该用心去做的事情。
真实的感恩父母故事5
如果说这世上只有一种情亘古不变,那一定是亲情;如果说这人间只有一份爱不求回报,那一定是亲人的关爱。在生活中,也许我们的父母并没有为我们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人刻骨铭心,但只要用心体会,便会发现,父母为你做的点点滴滴都令人感动。
记得在一个寒冷的晚上,我在家里看电视,突然觉得头特别的痛,于是我就告诉了妈妈,妈妈急忙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然后一声大叫:“哎呀,怎么发烧了?”说完就急匆匆地去拿体温表给我量,结果我真的发高烧了。妈妈便着急地让我躺在床上休息,自己就连忙跑到厨房去熬药,之后又急忙到洗手间去拿帕子弄湿后拧干了轻轻地盖在了我的额头上,过了一会儿,妈妈又把帕子弄湿拧干后放在我的额头上,这样反复做了很多次。然后妈妈又去厨房端药,她把药倒在碗里抬到我的房间,一勺一勺地吹凉后喂给我喝,我尝了尝,觉得很苦,但是我不想对妈妈说,因为我觉得妈妈辛辛苦苦去上班,回来还要为我的病忙来忙去,我怎么能再辜负妈妈的一片苦心呢?想到这里,我就把眼睛一闭,一咬牙一口气就把药全喝完了。妈妈怕我晚上踢被子,就睡在我旁边照顾我。第二天早上,我一醒来,发现被子蜷在我这儿,妈妈一点也没盖着,这时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深深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这话可真不假。
我虽然记得他们的生日,但是,我却从来没有送过一个生日礼物,这是我感到非常愧疚。父母从来不在我们面前说一声苦,道一声累。生活的艰辛,他们总会是默默地扛着;身体的病痛,他们总是默默地忍着。每天,他们都在为我们无私地付出,而且无怨无悔,不求回报。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瓶冰镇可乐,一块擦汗的毛巾,一丝微笑,都可以给父母带来无比的幸福。
亲情,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的丝绸,细腻光滑……亲情,它不像友谊那样脆弱,但它是那样至纯至真,那样永恒,温暖着我们的一生……
关于真实的感恩父母故事5篇相关 文章 :
★ 感恩父母的故事汇总5篇
★ 感恩父母的现代故事五篇
★ 关于感恩父母的真实故事事例
★ 感恩父母作文5篇
★ 关于感恩父母的作文5篇
★ 感恩父母真实故事大全
★ 关于感恩的当代故事5篇
★ 关于感恩父母简短的故事
★ 关于《感恩父母》读后感5篇
★ 关于感恩父母的故事
⑶ 感恩父母的事例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
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
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评论:是的,生命是如此的珍贵,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这一次生命,让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活过一次;感谢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感谢坎坷,让我们在一次次失败中变得坚强;感谢敌人,让我们使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朝前进步……面对命运的不公你没有埋怨,没有退缩,你用自己的方式来顽强地生活,用爱来回报这个世界,你帮助了那样多的人,让他们感到了温暖和力量。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⑷ 孝顺的例子有哪些
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替叟及继母、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5、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6、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⑸ 求几个名人感恩父母的例子!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四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事例五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http://www.mixiao.com/aspx/detailm.asp?id=857&lm=152&print=yes
⑹ 表示父母恩情的句子有哪些
表示父母恩情的句子有:段吵
1、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墨萱图》
2、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别老母》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蓼莪》
4、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5、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6、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7、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8、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裂简王安石《十五》
9、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来时父母知隔生。《渡辽水握源侍》
10、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1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⑺ 孝敬父母的例子
陈毅孝敬父母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父母亲想要的真的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希望我们在需要时伸出扶助之手。
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意买的宵夜,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父母却愈来愈老。他们变成了老眼昏花,动作迟缓,手脚不灵便,思维迟钝,没有记性,说过的话以为不说,重重复复,唠唠叨叨,甚至患上老年痴呆,像三岁的小孩。说话时,他们会突然想不起要说什么,甚至极可能最后连要做什么,都一并忘记;他们会重复又重复教过我们的故事和儿歌,沉醉在那些和我们一起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回忆中!他们会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有时还会感到孤独寂寞,痴痴呆望远处。看到父母慢慢衰老,我们应该想到儿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父母不厌其烦为我们洗了多少的尿布,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我们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我们穿衣服、梳头发;每天教我们背儿歌,还要绞尽脑汁,去回答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古怪问题。当时,父母做这些多么的耐心,多么的温柔,总觉得有了我们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
朋友,人们常说父母恩最难回报。愿我们能以当年父母对待小时候的我们那样,耐心、温柔地对待渐渐老去的父母,体谅他们,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哪怕只为父母换洗衣服,为父母喂饭送汤,为父母搽搽风湿油,按摩酸痛的腰背,握着父母的手,扶着他们一步一步地慢慢散步......让我们的父母幸福快乐地度过余生。学学陈毅元帅孝敬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⑻ 体现父爱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1,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
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他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华。
正是因为父亲如此开明,达芬奇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绘画中,甚至敢画画恐吓老爸。一次,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在盾牌上画了一个两眼冒火、鼻孔生烟,看起来十分可怕的女妖头。
为了把父亲吓一跳,他还关紧窗户,只让一缕光线照到女妖头的脸上。后来,父亲一进家就被盾牌上的画吓坏了,可是等达芬奇哈哈大笑地解释完,父亲竟然丝毫没有责备儿子。
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掌握了很多绘画技巧,终于成为一代大画家。
2,世界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的老总比尔·盖茨出身于美国西雅图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他父亲威廉很注重从小培养他'凭本事打拼'的意识。
威廉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信心和干劲。盖茨帮家里做事,父亲总是给予一点小报酬,以此激发他的热情,让他懂得工作是通往幸福的台阶。
威廉表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了解现实社会和外部世界,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大家一起劳动,一起追求同一目标的快乐。
上私立高中时,盖茨就和朋友一起开发了计算市内交通量的软件,并在竞争中取胜,签订了一份数额不小的合同。后来,学校的负责人雇用他们编制教学计划,盖茨还与人合作,编写了企业的工资系统用的程序。威廉夸奖说'盖茨是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
3,20世纪50年代末,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他进入爱丽舍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叮嘱主管礼宾事务的官员:我跟你们约法三章,今后你们最多只能安排我的孩子参加两次招待会。主管礼宾的官员对此很不解,戴高乐耐心地解释说:这样做可以避免特殊化,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在戴高乐执政的11年间,他的家庭成员从来没有因他的缘故得到过任何例外的提升,他的亲属子女也没有一个人被安排在政府部门任职或谋取利益。戴高乐还不准孩子们抛头露面,搞特殊化。
戴高乐鼓励自己的子女说,必须从小就抛弃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观念,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在社灶卜会上争得一席之地,而不是依靠父亲去取得特权。
4,在19世纪时,洛克菲勒家族事业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只是一个周薪7美元的打工仔,但他通过个人奋斗最后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在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方面,他制订了许多严格的措施。
约翰·D·洛克菲勒常常和孩子强调锻炼身体的缓闹重要,儿子上学时,他让儿子滑着旱冰经过中央公园到林肯学校,家庭司机只是开着车跟在后面。
另外,洛克菲勒家族很注重到世界各地游历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带着家庭教师和一大堆行李,开始飞越美国大陆、欧洲、北非等地。
这种教育增强了孩子们认识社会多元化和隐哪穗准确把握社会常理的能力,为以后确立人生目标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
5,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尽管自己的写作时间相当宝贵,但他常常将部分时间分给孩子们,给他们讲故事,为他们绘画,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不过,托尔斯泰从不给孩子强行灌输知识,而是根据孩子们的爱好和兴趣为他们服务。有一段时间,孩子们对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很感兴趣,托尔斯泰就一本又一本地讲给他们听。
后来,他发现《环球旅游80天》这本书没有插图,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鹅毛笔亲自为该书描制插图。托尔斯泰的时间是宝贵的,但是他认为,把时间花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方面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