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父母写的书籍有哪些

父母写的书籍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17 09:15:09

㈠ 有哪些适合脾气暴躁的父母看的书籍值得推荐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小窗自纪》、《幽影梦》、《修身养性学做人》、《你可以不生气》等书籍都可以。这些书籍都是修身养性的必读书籍,我觉得你可以挑选几本让父母读一读,兴许有些用处。

㈡ 家长必看的教育书籍有哪些

一、【教育中学生父母必读的书】: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一本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在沟通中发生这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沟通的技巧。
海姆·G·吉诺特,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他依靠他的职明才智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他的书中、演讲中、专栏中宣传的如何跟孩子沟通的创新思想不仅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都获得巨大反响。
二、【教育中学生父母必读的书】:《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批中国人如何成长为最优秀的人的过程。“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他们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了?
作者是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凌志军,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书中每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段生动的点评,每一句诚恳的话语都可以成为成长之路上的坚实阶梯。
三、【教育中学生父母必读的书】:《一生的学习》
想想我们配做父母吗?想想我们曾经受过的教育,想想我们是如何一天天变得平庸的。如果教育只是像用模具来塑造各种标准洋式的人,教导人们去寻求安全感、成为重要人物,或是早日过上舒服日子,那么,教育只有助长了这个世界的不幸与毁灭;如果教育只是一个职业,一项赚钱的方法而已,那么老师怎么会用爱心去帮助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和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印度的著名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这本著作中提出了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认为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其实就是古希腊神庙门前那句经典:认识你自己。
四、【教育中学生父母必读的书】:《窗边的小豆豆》
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这是她的代表作。1981年出版后,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该书已被译成了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国出版时,《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不仅在她之前没有人获得过,在此之后也再无第二人。该书的英文版仅日本国内销量就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译者是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的赵玉皎,获日本文学硕士学位。
五、【教育中学生父母必读的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主要是劝戒青年人要从根本上下功夫,切勿急功近利。信中所说多为青年们所关心和应该关心的事项,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朱光潜先生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不知道逼迫孩子考学考官的家长们看了此书,会有什么感想呢?
六、【教育中学生父母必读的书】:《为什么孩子要上学》大江健三郎
本书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因为照顾其智障儿子大江光,而思考“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成人到底应该给他们什么?”大江以朴实随笔的方式道出了人在童年时代所习得的人生想法、读书态度将影响人的一生。书中彩图,均由大江夫人所绘。这本书延续了诺贝尔文学大师大江一贯人本关怀的精神,描述细腻,视觉独特,一定可以给有孩子的父母带来全新的育儿感想,其他相关著作:《静静的生活》《换取的孩子》等。
七、【教育中学生父母必读的书】:《来吧孩子》
这本书是我国著名作家池莉的最新纪实文学。书中池莉以一个普通母亲的笔触,从女儿亦池出生前写起,写她历经父母离异、体验人心险恶,始终保持一颗宽厚善良之心;写母女两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路在中国教育重压下寻求快乐成长的夹缝,最后毅然决定求学英国,获得理想中的教育。
她认为女儿的成长不只是简单的家庭教育,更是自己和女儿的共同成长。此外,池莉结合女儿的成长,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某些弊端进行质疑。她希望用自己和女儿的成长经历告诉大家,孩子成长和教育的方式,还有其他选项。池莉认为,人生没有起跑线和终点的区别,一切都是过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认真地经历、感受和体会。她认为那句流传甚广的话“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混账至极。

㈢ 做为称职的人之父母家长要读好三本书有那些

前些天,我仔细的翻看自己的博客目录,我感觉有关高中阶段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我的博文基本都涉及到了,从自己陪孩子备战高考的真实经历和体会,教育理念方面的感悟,到实例分析以及读后感等等,我在博文中偶尔也推荐了一些自己认可的书,唯感缺憾的是没有谈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今天,我选择了“高中家长应该读的四类书”这个交流主题,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同时,我也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够给各位家长带来一些启发,以便有效的提高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
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有所成是我们每位家长的美好愿望,可是在现实中做个称职的家长并非易事。要做称职的家长必须通过学习、思考、实践和在实践中积极的否定自己才能得以完成,根据我20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以下四类书家长是应该学习的。
一、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做称职家长的根本点。
现在社会上流行“术”的东西多,而教人求“道”的东西少。道,道理、原则、规律、根本性的东西;术,方法、技术、方案、具体性的东西。在家庭教育方面我的理解是——教育理念就是所谓的“道”,而教育方式和方法就是“术”,我在我的第一篇博文中对我的博客名“民哲”所作的解释就有这一内涵。
20多年来,我看过的中外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不下百本,总的感觉是,我国没有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这一点和经济领域一样,这也应该是我们国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因素吧,也是这个原因,近几年,我几乎不看国内的这方面书籍,有的专家写的书一看书名就有问题。
有关家庭教育理念方面的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成为我的工具书的不是很多,现向大家推荐四本。
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作者海姆·G·吉若特),《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是吉诺特的两个学生)。这两本书对我确立新的教育理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姆·G·吉若特是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指导教授。他将其短暂的一生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给我的感悟可用6句话来概括:家长和孩子需要彼此尊重;爱是需要技巧的;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非行为;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学会真正的倾听。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是作者对其老师海姆·G·吉若特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书中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就好像邻居一位称职的母亲向你讲述她的育子心得,让你感觉特别的亲切和朴实,可操作性非常强。这本书也奠定了我写博文的基调——注重实例分析和在对话中扑捉有价值的信息等等。
2。《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作者平井信义),这本书是我十几年前买的,我忘了哪年借给我的哪位朋友了,不过它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就是对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归类——对孩子过度关注(溺爱)和过分干涉。
3。《EQ之门》(作者美国劳伦斯·沙皮罗),这本书我看过几遍,总的感受是家长老是盯着孩子的学习,过分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极其愚蠢的行为,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会让他们失去快乐,还容易使他们出现“营养不良”。读完这本书,你会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商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他们提高情商。
在家庭中着重培养孩子情商的某一部分能力,便会产生滚雪球式的效果,你一旦开始了,事情就会越变越好。对于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
二、家长的思想有多高,孩子才能走多远。
有人说,“思想有多高,才能走多远。”我认为这句话很经典。我给其引申一下就是“家长的思想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多远。”教育孩子重在引导他们,而不是包办代替成为他们的拐棍。换句话说,就是要给孩子渔而不是鱼。引导即向导,要走在孩子的前面才能称其为引导,然后,随着他们能力的提高再实现对家长的超越,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感悟。能让我们开阔视野,提高思想境界的书有很多,在此,我仅推荐四本,算是抛砖引玉吧。
1。《人生设计在童年》(作者高燕定)。读了这本书,我才真实的感受到美国的教育是多么的发达和东西方在教育上的差异,也才有意识的和自己的孩子探讨以及引导他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和设计。在此和大家谈我对此书的读后感我自感欠缺高度,我就把本书的简介摘于此,供大家分享吧!
“本书用生动的笔触、详实的资料,讲述一个普通女孩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树立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在预期的人生轨迹上奋力追梦,一步步达到理想目标的故事,辅以其它丰富的、有说服力的案例,向读者传递一个理念:在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有了科学、理想的人生规划,人们完全可以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的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通过充满温情、闪烁智慧、迭出新意的故事。作者诠释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方法。”
2。《人生设计线路图》(高燕定)。摘两个书评与大家共享。
“虽然我在新东方从事留学咨询,但在具体操作问题上,见到高先生也如同见到了亲人。为了自己儿子去美国读书的事情,我曾经像所有诚惶诚恐的家长一样,拔高先生请到家里,好酒好肉伺候,向他请教了很长时间。在我接触过的所有留学专家中,高燕定先生对美国大学状况和美国大学入学程序,是了解最深的专家。人们都知道我是“留学专家”,但人们不知道,高燕定先生是我这个专家背后的专家——我自己有任何回答不了的留学问题,总是虔诚地向他请教,并且每次都能得到最满意地回答。我仰仗的美国留学智囊,当然值得你毫无保留地信赖!”——徐小平
“自从我得到《人生设计在童年》和《人生设计线路图》两本书后,就把它们放在枕边,常常翻阅,就像圣经一样。去年孩子(美国)大学毕业,一边工作实习,一边申请法学院,到目前为止美国排名前十的法学院中有5所已经录取了她,其中包括哈佛。是你的两本书和讲座开启了我的思想,我的孩子也从书中得到启发,将走上法学院的求学之路。——哈佛法学院学生家长牧晓
3。《你也能成功》(白宁)和《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看了这两本书你将领略到我国的高等学府向世界名校学习和改革的轨迹,也会化解你和你的孩子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的一些纠结谈到此,我想起了周国平先生对智育的一句话概括,他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这两本书的作者的成功经历就是对周先生这一概括的诠释。
除了这些书籍外,李开复、徐小平和俞敏洪等人的有关文章,也是家长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很好的精神食粮。
三、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不记得,从哪一年我开始接触和学习由家长撰写的育子经历的书籍,从德国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国内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到周虹老师培养聋哑女儿上大学的系列书籍,再到蔡笑晚老师的《我的职业是父亲》,直至《什么什么北大》、《什么什么清华》,类似的书越来越多,我反而看得越少,一方面精力和时间有限,一方面感觉有些书写得太完美,大有为了吸引眼球,甚至有误导人的嫌疑。
客观的说,这类书每本都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借鉴价值,但是,我认为不是多多益善,精选一两本精读一下足矣。
对于这类书,我今天只向大家推荐两本。
1。《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刘称莲)。对于这本书我想在座的各位家长有很多人读过,我接触这本书最先是在刘老师的博客中看的书的简介,然后再一个家长群里和刘老师的先生李岩老师偶遇,并和他们夫妻俩相约一起畅谈了一次,同时,得到他们赠予我的这本一看题目就想读的书。
读了此书我自感有很多的共鸣,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平和真实,咋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如果你把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细节贯穿起来就会感到有些不平淡,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携手进步、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坦诚地说,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但是有几位我很认可的家长和我提起过,我只是在网上看过几篇读后感,我相信这本书也是值得家长一读的工具书。
四、实例分析也许更有借鉴价值
第一类书能让我们修正和更新陈旧的教育理念,第二类书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提高思想高度,第三类书又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版的样板,但是就是把这些书都看了,甚至有了很多感悟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确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说,有了好的教育理念距离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家长还需要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只是现在以实例分析为主的书少之又少,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一本书属于这一类——《预防孩子行为偏差的30个方法》(平井信义),除了此书也就是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博客了,比如:王金战、宋少卫和我的博客中的相关博文。
我以后的博文也会向实例分析倾斜,也许还会把我跟踪家庭的真实过程写成一本书。
总之,我认为,家长的学习和提高及改变是培养教育孩子之必须,其重要性往往比孩子报什么课外班要大得多,家长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不仅仅是为孩子的健康快乐的成长,使他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也能提升自己人生的品质,让自己的人生更丰满!

㈣ 有什么书是写父母的爱

写父母的爱的书:

朱自清《背影》、《父爱如山》
梁晓声《母亲》、《父亲》(短篇)、
史铁生《合欢树》、《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我的梦想》
朱 德《怀念我的母亲》
冰 心《荷叶母亲》、《春水》、《繁星》
琦 君《春酒》、《髻》、《母心似天空》、《妈妈的手》、
胡 适《我的母亲》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张雪峰《感受父爱》
刘墉《没了手的爸爸》
王宗仁《藏羚羊的跪拜》
老舍《月牙儿》
郭明义《父爱如春》
屠格涅夫《父与子》
贾平凹《酒》
秦文君《吾父之爱》

怎样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1.一句暖心的话。父母要的其实并不多,比起他们对孩子的付出,在很多时候,一句暖心的话就可以表达我们的爱,在天气骤然变冷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主动打个电话回去关心一下,或者所在地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否可以打个电话询问一下,这都可以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爱。

2.一个细微的动作。帮父母拍拍身上的灰,或者在做饭的时候自己端比较烫的菜,这些看似不重要的小细节,其实往往会给人一种暖暖的感觉,所以在生活中可以注意一下这样的细节问题额。

3.一份简单的早餐。如果父母是属于上班族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在我们有空的时候给父母做一些早餐,既可以让他们多睡一会,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这也是向父母表达爱的一种好方式额。

4.一个节日的祝福。在每次过节日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主动地给父母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这些都是生活中比较琐碎的事情,但是这代表是有人牵挂的,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爱额。

5.一个短途旅行,在有空闲的时候,不要忙着一个人玩,带着父母出去看看蓝天,碧水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既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能给生活增添一丝亮丽的色彩。

6.一个优秀的自己。父母最大的愿望亦或是说能够让父母感到最幸福的事情莫不是他们有一个优秀的孩子,当你变成一个优秀的人的时候,成为父母的骄傲的时候,想必父母也会感到幸福,而这种幸福来源于你。

㈤ 适合爸妈看的好书是有哪些

1、《曾国藩家书》,曾国藩著,岳麓书社,1986年版
推荐理由:中国父母学方面的巨著。
2、《傅雷家书》,傅雷著,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推荐理由:这是每位中国父母应该读的书。
3、《发现孩子》[意]玛利娅,37种语言文字,许多国家设立了蒙台梭利协会或蒙台梭利培训机构,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2位“帮助世界的人们”传记丛书之一。英国教育家赞誉她为课堂必修课。 潘特利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09
4、《家庭教育的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共同的原因、也是最具悲剧性的原因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所能产生的直接影响。有些父母能够发现和改正这些错误,这个过程标志着他们逐渐成长为好的父母。但是更糟糕的是,父母醒悟得太晚,已经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本书就是敲给父母的警钟,每一章节都充满了温情,同情和幽默,在故事中揭示出父母不知不觉地向孩子传递的无意识却清晰的信息。并且它超越了故事本身,对每一个故事都抽丝剥茧,对错误的信息认真剖析,探讨其根源,一一列举出错误的信息对孩子的健康与幸福可能产生的逻辑后果。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对如何纠正这些错误的信息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因此传达出来的是更为积极、促进成长的教训。
5、《觉醒》,周弘著,北京出版社,有没有一种让所有孩子像追蝴蝶一般,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教育方法呢?101个当场打动子女的激励故事》,周弘著,京华出版社2004-10
6、《268个错与对》,王敬东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06
7、《我家也有天才宝贝——激发孩子潜能的多元智能教育》,樱井正孝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1世纪管教法》,2004-01
9、《教子书》,查斯特菲尔德,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1
10、《捕捉儿童敏感期》2004-07
11、《14种能力》卡尔·威特,2004-09
12、《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美T.德万迪尔: 雷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6、《还是父母的错:一位母亲的教育札记》,[日]曾野绫子,译者: 陈玉光,海天出版社,
17、《儿子,你能行:一个学者父亲的成长建议》[美]罗伯特·奎因格瑞特·奎因,译者: 刘耀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0
18、《美国父母怎样管孩子》,[美]伊丽莎白.谷瑟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06
伊丽莎白·谷瑟蕾:医学博士、纽约瓦尔哈拉儿童医院学习诊断中心的主任,具有近二十年的临床经验。她有三个孩子,现居住在纽约的瑞沃·戴尔。
伊丽莎白·谷瑟蕾博士在治疗儿童精神障碍患者过程中,对那些因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而使孩子遭受的痛苦深感震惊。她开始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分析孩子们痛苦的根源和家长威逼孩子的动机。谷瑟蕾博士对人们过度崇尚成功的社会风气提出了批评,对那些带着负疚感成长的孩子也深感同情。
19、《你的孩子,真棒:纠正孩子缺点很简单》,甘悦明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08
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成长教育中的第一课堂,是培育孩子良好情感与理想的温室。所以,家庭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有着社会和学校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特殊的优势。然而,数以千万的家长却在家庭教育方面陷入困境,有的因教子无方而迷茫,有的因教子不当而苦恼,尤其是在孩子有了过失,出现了一些自觉或不自觉的缺点以后,父母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纠正孩子的过错,让孩子走出沼泽,昂首向前呢?
这是一本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枕边书,同时更是一本关于少儿教育的神奇之书。它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份行动指南,也为父母们望子成材的希望揭开了新的篇章。
如果你的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而你又不知道如何提醒;
如果你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不强,而你又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
如果你的孩子常常说谎,而你又不知道如何既能保持孩子的自尊,又能让孩子知错;
如果你的孩子逆返心理严重,而你又不知道如何说服;
如果你的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你又不知道如何帮助他远离这种困境;
……
请你仔细阅读这本书。
20、《为什么爷爷奶奶带不好孩子》,宋雨著,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09您有资格带孙子孙女吗?
第一本写给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书
本书足以震撼所有的爷爷奶奶!
如今,除了“追星族”、“发烧族”、“电脑族”以外,还有一个新“族”——“接送族”。他们酷暑严寒、迎霜浴雪、穿街过巷,准时准点地向学校汇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成为生活中一大景观。在中国,大多数爷爷奶奶都有过带孙子孙女的经验,而他们大多数都不知道教育孩子的方法。据统计,有70%以上的爷爷奶奶教不好孩子,换句话讲,成功率不足30%。爷爷奶奶付出了一切,为什么几乎“颗粒无收”呢?

㈥ 有什么关于教育的经典书籍,适合家长去阅读

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

家长是孩子生命的导师,在最初的岁月中,孩子所见、所闻、所感都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作为这段时间的陪伴者,家长的行为举止都至关重要。

正面管教是指既不严厉也不骄纵,而是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去养育孩子。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父亲母亲,有些严厉苛刻,有些溺爱包容,而这本书根据不同类型的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让父母实现正面管教,从而使孩子更加健康自律。

育儿方式多种多样,父母的性格也各有偏差,只要父母用心用爱去教导孩子,一定会慢慢变好的。

㈦ 适合父母的读物有哪些

1.《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的语言很简洁很优美,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

2.《飞鸟集》

《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也是最杰出的诗集之一,而且语言优美,很耐人寻味呢!

3.《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一书中贯穿了“爱”在每一个章节中,处处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

4.《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渔夫的故事,很真实也很凄凉的感觉的一个故事。

5.《简爱》

《简爱》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也是很值得拜读的优秀读本。

6.《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收录了鲁迅先生创作的10篇散文和1篇小引还有一篇后记,很真实也很现实的一些散文随感。

7.《边城》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8.《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作者在很恶劣的情况下写的,很是细腻的感情,抒发了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9.《上下五千年》

这本书以通俗易读的文字表述,通过诸多生动且耐人寻味的故事,将中华民族在上古至鸦片战争前五千年间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与著名事件一幕幕生动展现,文句短小亲切,史实准确、内容精彩。

10.《红楼梦》

《红楼梦》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是很多作品所不能企及的,很值得拜读的一本优秀书。

㈧ 请推荐些教育孩子的书。最好是成功培养孩子的家长写的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刘亦婷,虎妈,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这些适合普通人?

这些家长都不是普通人。

想教育好孩子,先从家长受到良好教育做起吧!

㈨ 感恩父母的书有哪些

《享受父爱》描述了一个平凡而厚重的父亲的一生。曾明俊生活在大山之中,八十一年的一生历经两个朝代,承受着亲人相继离开的巨大打击,面对兵灾匪难,被老虎抓伤、被毒蛇咬伤、自己蒙冤、至亲蒙冤等种种磨难,他都倾尽心血汗水挺过来了,他撑起了一个家,一个有太多不幸、太多坎坷的家,一个喜怒哀乐都烙有时代印记的农家,并让这个家火热着每个孩子的心。

《女儿,爸爸陪你一起成长》

两双脚,两双鞋,统一步调,一起改变,一起成长……海浪拍打沙滩细碎的声音,伴着你清脆的笑声,牵着你的小手,仿佛还是昨天,如今你俨然长大……

这不是一本平凡的教育书,而是一本展现亲子情怀,富有人生哲理,激发心灵最美好的诗一般的爱的教育。

希望天下所有的父亲,都拥有深厚宽广的灵魂,拥有照亮孩子人生的力量。

《纳尼亚传奇》

写给孩子的魔幻冒险故事,该书共七本,集神话、童话和传奇为一体。它的故事以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为线索展开,寓意深刻,并富于戏剧性,情节紧张,曲折动人,想象奇特、引人入胜。这部作品在英美世界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儿童读物,也被一些批评家、出版商和教育界人士公认为20世纪最佳儿童图书之一。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

做父亲的关注女儿生命的每一步是如何展开,女儿生命的每一步又是怎样反过来影响父亲对自身生命的感悟和反思,母亲提供了他们父女俩生命历程中的点滴瞬间的照片,这一切都构成了人间最美的画面。

张大春说他们那一代的父母大多话少,生养子女无论是教之以德、诲之以礼、授之以技、传之以术,多属“吉人词寡”之类。那一辈的人,是不会将他们的心事情怀暴露得太多或太深的。若是放在文本的传统看去,就连以给儿子写家信而传世的傅雷,或者是在病榻上不断向女儿告白心绪的梁启超,都没有敞然交代自己生命琐屑的用意。无论是艺术或政治,他们都在“大于一个人”的面向上标定了自己的位置。

《参与孩子的成长》

正是薛涌身为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受中西两种教育方式碰撞而出的菁华之作,书中既融入了当前美国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学,又有作者在育儿过程中的实操经验。是一本融合理论与实践的个性之作,正如小巫的评价:他不仅仅教是教你培育孩子之术,更是要您懂得培养孩子之道。从他的文字里悟道,开发出适合自己家庭状况的术。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

李敖对李文的最大亏欠是他一生麻烦,使李文不能跟他住,不能好好教育她;

李敖对李文的最大恩德是他始终坚壁清野,使李文念美国学校,不念三民主义,不受国民党教育的污染。

㈩ 父母教育孩子的书籍你会推荐哪些

自从成为母亲后,我就深感自己难以胜任这个伟大的职业,因此,我阅读了大量的育儿书籍,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育儿知识。

第一,《告诉孩子,你真棒!》。

这是汪培珽老师的代表作品,这本书引领我走进了有趣的绘本世界。在孩子半岁时,我就有幸遇到了这本书,它让我意识绘本可以让孩子获得优秀的品格,养成良好的习惯。于是,我依葫芦画瓢,按照书中的介绍,为孩子购买了大量优秀的绘本,把它当作孩子的精神食粮,坚持每天喂给孩子听。

如今,家里的孩子早已对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完全可以自助阅读,更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在书籍的熏陶下,他还拥有了一颗善良的心。

阅读全文

与父母写的书籍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辽宁省公务员养老保险条例 浏览:725
每年体检有多少钱 浏览:893
宁波市赡养老人每个月多少钱 浏览:473
老爸70岁生日买什么送他 浏览:69
2016年6月15日关于养老金的增加 浏览:414
如何写信跟父母说自己借钱了 浏览:565
养老保险剩九年每月补缴多少 浏览:822
都江堰护理养老服务有哪些 浏览:766
长寿小康厂什么时候建 浏览:175
老人脑出血术后多久恢复正常 浏览:834
泰国和三亚哪个适合养老 浏览:132
70岁指的是 浏览:331
如何让中老年人记住歌词 浏览: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畅 浏览:76
中人退休工资怎样计算的 浏览:747
老年痴呆者攻击行为 浏览:939
82老人肺结核如何治疗 浏览:600
歌曲孝敬农村爹和妈 浏览:134
网上怎么交养老保险保费 浏览: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浏览: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