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人在银行业务员的忽悠下买了理财保险,如何合法维权
这个情况其实挺复杂的,首先你要判断一下老人是否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如果他有相关的能力,那么他去购买一些理财产品就不能说是被忽悠,也不能说是被骗,因为他是一个成年人,他有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换一句话说,就算你觉得你们家老人被骗了,那也是因为你平时的照顾存在疏忽问题。
有小伙伴可能不爱听这样的话,因为他们会觉得老人本来就应该被忽悠,老人本来就应该被骗,如果银行的工作人员引导老人去买理财产品,那么就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对,但是我们反过来想,如果你们家老人真的有问题的话,为什么你不陪同老人一起去银行办业务呢?这个时候你会来找银行的事,是不是有点无理取闹了?
老人在银行业务员的引导之下买银理财产品是被忽悠吗?
在我回答你如何维权之前,我要先给你纠正一个事实,如果你们家老人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那么他买的任何理财产品都是他的个人行为,这不能说是被忽悠,也不能说是被骗。合同一旦生效,双方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履行,这个时候如果你想中断理财产品,完全可以带着老人一起到银行处理。
⑵ 买银行理财巨亏18万!62岁老人把银行告了,最终的结果如何
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据了解,本次最高院公布的十件典型案例中,基本涵盖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老年人比较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其中,既有财产权益纠纷,如老年人财产权保护、老年人委托理财,也有涉及人身权益的保护,如对老年人的赡养等问题。此外,还包括“以房养老”等养老形式创新中涉及的纠纷。
高收益伴随高风险,老年人心理上很难经受投资上的重大亏损,因此在选择“投资理财”渠道时一定要审慎。法官建议老年人“投资理财”记住“四不原则”:不要贪、不要懒、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作主张。
⑶ 河南一大妈退休后领养老金却发现养老金不翼而飞,所属银行是否需要担责
河南袁大妈银行卡内退休金不翼而飞的事,可谓是一折三波。袁大妈发现3000多元的退休金不见后,去找银行;银行说钱被划走填补了信用卡的缺,袁大妈声称没有办理过信用卡;银行调取监控录像证明,袁大妈确实办理过信用卡并亲自激活后,袁大妈又称自己从没有使用过信用卡……,这就奇了怪,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谁为此事承担责任呢?“四哥有法说”认为,还需要弄清实际实际情况后,才能区分责任。
想来想去,作者认为这起纠纷问题可能还在袁大妈方面,可能是有人诱惑她办理了信用卡,却又以某种名义将卡拿走,时间一长,袁大妈就忘记是怎么回事了。朋友们对此如何看?你们也来帮助破一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