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骨质疏松对老人身体有哪些危害
骨质疏松对老人身体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疼痛 腰背痛最常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70%80%会出现腰背痛。 疼痛特点: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减轻,直立、久立或久坐时加剧;日间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也会加重。
2. 身长缩短和驼背 脊椎压缩变形:由于脊椎椎体前部多为松质骨组成,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导致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随着年龄增长加重:骨质疏松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驼背曲度也会加大,进而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3. 骨折 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骨折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骨折部位: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脊椎、髋部、手腕等。
4. 呼吸功能下降 胸廓畸形: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和脊椎后弯可能导致胸廓畸形。 肺功能受损:胸廓畸形会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着减少,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对老人身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疼痛、身长缩短和驼背、骨折以及呼吸功能下降等。因此,老年人应积极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以保持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❷ 六十岁老人缺钙的表现
六十岁老年人缺钙的表现,主要是腿部抽筋、身高变矮、骨痛以及发生骨折,属于临床上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的表现。绝大部分情况下,缺钙通常没有临床症状,所以应保持谨慎。部分老年女性,尤其是绝经十几年之后,钙流失比较严重,可由于椎体的微小骨折造成椎体塌陷使身高逐渐变矮出现驼背。缺钙也会造成神经肌肉性兴奋增高,使得腿部抽筋,甚至在低能量损伤时造成骨折,比如桡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脊柱压缩骨折,甚至是髋骨骨折等。
因此,患者应注意避免脆性骨折,平时应多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适当地进行功能锻炼,每天增加半小时日光照射,可以使紫外线照射在裸露的皮肤上,从而促使人体形成更多的维生素D,有利于钙在人体中的吸收。另外,患者应根据自己的骨密度情况,适当地在医生建议下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口服、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可以有利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总之,对于六十岁的老年人,如果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应及时地进行治疗和预防,从而保持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