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中老年人的性

中老年人的性

发布时间:2020-12-09 16:35:31

Ⅰ 中老年人的性格类型有哪些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譬如,有人对工作赤胆忠心,一丝不苟,待人处事有高度的原则性,豪爽活泼,有礼貌,助人为乐,谦虚、自信等,所有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他的性格。
人的性格具有不同的类型。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心理学把性格分为内倾型、外倾型和中间型三种。所谓内倾型是指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这种人沉静、多思、反应缓慢,适应环境困难。所谓外倾型,是指心理活动倾向于外表,这种人活泼、开朗、善于交际。介于内倾型和外倾型之间的,称为中间型。
老年人由于见多识广,社会磨练多,性格也许会有所改变,但完全改变的现象是很少见的,年轻时属于何种类型,到老还基本属于哪种类型。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性格有一个由外倾向内倾转变的总趋向。这种内向性的表现是:越来越倾向于以我为中心、自我吸引、兴趣狭窄、社交退缩,小心谨慎、事无巨细都力求稳妥、保险,往往比较顽固、执拗,喜欢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习惯,不赞成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对一切变化和新鲜事物都深感不安,甚至连别人挪动一下他习惯放置的家具的位置也横加反对;喜欢回忆往事。在回忆中产生满足和悔恨,对看不惯的人和事,往往唠叨不休,喜欢指手画脚,作权威性的指挥,好猜疑,特别注意自己的健康,往往草木皆兵,疑心自己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等等。
老年人性格转向内倾性和老年人的生理活动有密切关系。
科学家认为,人的衰老包括神经细胞的控制能力的衰退。生命早期,神经细胞特别活跃,反复的激活使神经细胞具有延续的工作能力,这是心理活动外倾的生理基础,到了老年,神经细胞激活水平低,控制能力变小,变得不那么活跃了,人的整个活动水平因而下降,这是心理活动内倾的基础。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性格逐渐由外倾转向内倾。
老年期是个失意多,不安感强的时期。处在失意挫折中,就会使个人内部的不愉快情绪亢奋、纠纷增多。有些人无法适应这瞬息万变的社会,稍一遇到困难就会退避,喜欢闭门谢客,不愿与人接触,担心生病,疑心重重,牢骚满腹,情绪低落等。但并非所有的人都陷入这种境地,有些人即使到了老年,也能应付自如。
按照对老年期的适应情况,有人把老年人的性格特征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成熟型。有智慧,感到自己的一生收获不少,是有成就的一生,即使在离退休时也心安理得,毫无挂恋,理解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积极参加工作和各种社会活动,对家庭及社会中与他人的关系感到满意,有充实感,关心面广,面向未来;对未来的生活并不感到苦恼。
2安乐型。即隐居依赖型。看上去好像十分悠闲自得,而早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也十分适应,但实际上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无论在精神和物质上都在期待别人的援助。
3装甲型。这是一种自我防御较强的类型。对恐怖、苦恼都用强烈的防御机制来对付,用不停的活动来抑制自己对衰老甲恐惧。不承认老年的现实,用不停的繁忙活动回避对老年期间展望和死亡的问题。由于对工作有过分的义务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因而嫉妒年轻人。
4愤怒型。有些中老年人,对未能达到人生的目标产生怨恨和绝望情绪,并将其原因归罪于别人,非难别人,自寻苦恼,自我闭塞。对离退休和老龄化采取根本否定的态度。对死亡有强烈的恐怖感,怨恨和嫉妒年轻人,有时甚至表现出敌意。
5自我谴责型。与愤怒型不同,这种类型的人的攻击性是深藏在内心的。他们把自己的一生看成是失败的一生。把自己度过绝望的一生的原因归罪于自己,责备自己。他们是被动的、悲观的,孤身孑然,把死亡看作是自己对悲惨现实的一种解脱,有时甚至会自杀。
在这五种类型中,前三种以各自的形式在适应衰老情况,后两者则是不适应的,需要自我控制和调节。
也有的人把老年人的性格分为四种类型;慈祥型、拘谨型、麻木型和跋扈型。无论何种分法,都说明老年人的性格特点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安静审慎,有的急躁马虎;有的热情坦率,有的冷淡沉默,有的坚决果断,有的优柔寡断!有的温和,有的粗暴,有的富于创新,有的墨守成规。我们希望老年人能有意识地克服和改变性格上的不良心理状态,要善于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监督,持之以恒。

Ⅱ 老年人怎么过性生活

被爱遗忘了的一代人——关注老年人性生活 中国大城市首都北京到了2020年,人口中的55%将是老年人。面临这个全球性的问题,一些福利国家,比如瑞典,冰岛,加拿大等国政府度开始设立专门部门处理老人问题;比如建立老人部——隶属于卫生部和内务部之内。对于老年社会和老年时代,总的来讲,我们准备尚且不足;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很多问题:如老年人的健康,医疗问题,社会保险,经济,住宅和交通等等问题。此外,由于我们的工作和专业的原因,我们这里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关注老年人的性生活问题。中国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就是“夕阳红”。 由于我们从来没有关注这个问题,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新问题,一个说不清的难题。记得早在90年代初期,当我进入50岁时候,我感到自己进入了所谓的“更年期苦恼”阶段。我发现自己时常出现腰酸腿疼,头脑发昏,特别是内分泌紊乱—实际上已经停经了。 此外,我也感到自己对于“性”和“性生活”失去了兴趣;于是我找到我的导师约翰斯蒂文森博士求教;他介绍给我琼渠里斯老师。普里斯老师给了我一些建议,使我开始认识到老年人的性和性生活的重要性。根据美国老年人卫生与健康学会的规定,我们可以把老年人划分为三个年龄段: 1. 出生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为老年人,目前他们的年龄大约为65岁以上;是真正的“老人”;这部分老人约占老年人总人口的5~10%左右。 2.出生在二战之后的老年人,按照美国人的说法是在二战后的“婴儿潮”中出生;目前这部分老年人一般在55-65岁之间;他们大约占老年人总人口的45~58%左右。这部分人也是老年人性问题比较多的一代人。 3.第三部分是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一代老年人,他们目前刚刚进入老年人行列,这部分人大约占老年人总人口的40~50%,也是性生活依然活跃和性问题比较严重的一代人。 当然,目前各国对于老年人的划分并未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比如日本由于老年人太多,所以把老年人的年龄规范为60岁以上。而在瑞典则把老年人规范为55岁以上等等。 根据,老年人年龄段的划分,我们发现在第一种真正的老年人中,他们的性生活中的问题并不是太严重。从人种学和人类学角度来说,不同种族,由于不同文化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性生活的延续时间也有所不同;美国白人——即英格鲁-萨克逊人中,男人

Ⅲ 怎样正确认识中老年性生活

对于老年人有没有必要再过性生活,众说纷纭,有些人甚至把老年夫妻的性生活视为可耻的行为。例如,有位女青年虽然不反对自己的寡母再婚,却坚决不许母亲与继父同床,甚至发展到又打又骂,逼得老两口只能躲到亲戚家去暂住。这个女青年说:“老伴,老伴,有个人伴着就行了,干吗还要干那种丑事?”有一些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也往往认为,人老了,还干这种事,岂非不正经,结果长期同住不同床。还有些老年夫妻,由于一方自认为性生活应该终止,就不理解乃至反对另一方的性要求,造成老夫妻感情不和。据调查,当前老年人离婚中,有一部分就是出于这种原因。
对老年人的正常性生活,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要适度和方式适当,对老年夫妻双方都有好处,而且这种好处是日常生活中别的方式所不能获得的。
首先,适度的性生活会使老年夫妻晚年的生活变得更丰富,有效地减少孤独、寂寞、空虚等影响寿命的不良感觉和情绪。人在青年和中年时期,忙于学习、工作和抚育儿女、赡养父母,这时性生活完全正常,一切顺理成章。
到了老年,社会工作和责任日益减轻,儿女长大成人,家务事也大大减少,老夫妻朝夕相处,往往相对默默,无所事事。这时,性生活次数少了,但其重要性却日益上升。这是因为,不管是散步养花还是从事适当的体育锻炼,老夫妻常常是各干各的,自有一好。
在这个时期,适度的性生活能使双方更多地交流相依为命的感情,更深刻地体会对方给自己的安慰,而不会感到谁也不再需要谁,更不会相互厌烦。人们常说的“老年恩爱分外深”,就是通过老年夫妻适度的性生活来相互交流和体验的。有了这种交流和体验,老年人会感到,即使社会和子女不再那么需要我了,但配偶仍然离不开我,我至少能够在美满的婚姻中获得晚年的幸福。
尤其是老年男性的生活常常更容易单调和孤独,不像老年女性那样可以用串门聊天来弥补,因此女方更应充分体谅这一点,适当地满足其性要求,并从中同享乐趣。
其次,适度的性生活确实能增强老人的自信心和生命活力。老年人最大的苦恼和自卑,就是感到青春一去不复返。
随着性欲和性生活能力的逐渐衰退,会感到生命力明显减弱,苦恼和自卑会更趋严重。有些老人甚至陷入苦恼中而不能自拔,结果大大加速了衰老。其实,老年人应当从另一个方面来正确看待,不管性生活次数减少多少,老年人都完全可以从中获得与年轻时等量的心理感受。关键不在次数多少,而在于一定要积极地对待它。
这样,在有限的每一次性生活中,老人都会感到自己的生命之潮在奔腾,感到自己在主动地投身于生活,而不是生活在迫使自己退缩。这种积极乐观的自信心与精神状态,十分有利于老人延年益寿,故而有配偶的老年男女比无配偶的更长寿,其中性生活和谐的又比无性生活或性生活不和谐的寿命更长。
据国外医学界大量统计资料表明,老年男女在自然地中止任何性行为后,男性平均17年左右,女性平均13年左右,生命就结束了。
早从孔子开始,我国历代贤哲均非常重视老年人性生活的积极作用,并多有论述。我国古代的性医学专著——《房中术》一书,还专门研究了老年性生活的方式和频率,强调适度的性生活对延年益寿的作用。
当前,国家与社会重视老龄婚姻问题,也包含着重视老年性生活的意思。因此,老年人不必要强制自己中止性生活,而是需要讲究科学,使之和谐适度。

Ⅳ 中老年多长时间一次性生活适合

医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适当的,和谐的性生活可延长人的寿命。有些人通过研究发现,性生活和谐的老年女性头发光泽而富有弹性、视听觉良好,心情舒畅。相反那些早年丧偶的老年人往往比白头偕老的夫妻寿命短。但一味贪图女色,纵欲无度,自然也会损害健康。
至于纵欲有损于健康的机理,目前认为过度性生活回丢失大量的锌,而锌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参与200多种酶的构成,锌缺乏会导致胸腺萎缩,淋巴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功能减低。
对于老年人来说,性交频率,即多长时间过一次性生活为宜呢? 白种人调查资料表明,60-70岁男性75%以上性活动频次为每月1次或以上,60-65岁男性37%每周1次性交,而66-71岁男性28%每周1次性交,而在妇女组中61-65岁61%声称没有性生活,66-71岁组73%没有性生活。

在我国,60-70岁老年人的性交频率以每月1-2次为宜。由于各人的身体素质、性欲的强弱、夫妻恩爱的程度以及共同生活的习惯等因素的不同,性交频率没有一定之规,完全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过性生活的频率是否适合自己,可有如下三条判断标准:性欲是自然而激起的,双方豆油强烈的要求性交的愿望;性交过程中身心愉快,没有不适感;性交后的第二天心情舒畅、精力充沛。若性交后感到十分疲劳、头晕目眩、精神不集中、心悸、腰酸等,则提示性生活过度的可能,应减少性交次数,注意休息。世界各地老年人的性活动差异是很大的。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但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性文化基本上是比较封闭的。老年人应该排除一些错误的观点,一切要顺其自然,不要机械行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性交频率。
根据科学调查,如果过早的停止性生活,对女性来说绝经期提前,阴道过早的狭窄;对于男性来说阳痿和不射精也较多,而一直保持适度的性生活的中老年人则不会过早地出现这些症状。因此,老年人应开发自己性兴趣,过适当的性生活。

Ⅳ 中老年人性生活频率有哪些区别

正常中年人性生活会比老年人多点这是由身体决定的/。◕‿◕。

Ⅵ 中老年性生活与健康

老年人正常的性生活,不仅可减少其身心疾病发生的可能,而且对预防癌症及多种妇科病也大有裨益。据西德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做爱能促使机体内“β—内啡肽"的分泌量增强,巨噬细胞和抗干扰互的活力增强,能避免和防止某些癌症的发生。老年夫妇正常而满意的性生活,可以减少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一些性医学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同房后,可使男子前列腺保持经常性畅通,血液循环得到改善,避免和减少前列腺的炎症、肥大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谐的性生活及性高潮中的快感,也有助于妇女体内各种激素间的调节,心理上的平衡及精神上的松驰,因而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另外,男性精液中有一种与青霉素相媲美的重要抗菌蛋白质—精液细胞浆素,这种物质能消灭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老年妇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易诱发多种妇科病,适时的合理的性生活,使丈夫的精液能有规律地滋润阴道,起到有益的杀菌作用,从而防止和减少许多妇科病的发生。性生活还是一项轻松的体力活动,据专家测定,夫妇间过性生活的耗氧相当于登四层楼梯,一次轻松的散步。除促使老年人血液循环加快,肺活量增强外,骨盆、四肢、关节、肌肉脊柱等还增加了全身运动,对健康也有益。世界上有不少百岁以上夫妻,无不是夫妻恩爱。研究表明单身比婚配者,丧偶比白头偕老者,离婚比不离婚者死亡率高,而男性尤为明显。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去了性爱的伴侣,产生孤独感、寂寞感所致。老夫妻的亲密无比的婚姻关系和性爱,是家中其他人所代替不了的。许多调查表明。老年男子更倾向于把妻子作为唯一的伴侣。
据美国有关人员调查,老年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点,越老越感觉需要爱。许多老年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相依为伴,这是老年人最为宽慰的乐事。在医疗实践中,我们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个老人由于二年前老伴去世,而患心因性神经官能症,表现为失眠、烦躁、终日头痛、觉得活着没意思。用了各种疗法,毫不见效。过了几个月后,医生再见到他时,已容光焕发,原来他已有了一新的老伴。性爱使他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起到了药物起不到的心理治疗作用。可见,正常的、和谐的婚姻状态及性活动,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在精神愉快的时候,体内可分泌出一些有益人体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能使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调节到最佳状态,可以提高全身的免疫功能;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调动身体内在的积极因素,抗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延长人的寿命。相反,夫妻反目,老年丧偶或终身未婚的老年男女,多数郁闷忧伤,就会干扰人体内激素的正常分泌,导致内脏器官功能失调,血压升高,造成身心疾病。
老年性行为并不一定非要达到射精不可。性欲可以分为接触欲和胀满缓解欲。接触欲是指男女双方希望互相接触身体之情,这种欲望是人和高等动物的一种本能,从刚生下的婴儿到老年人是一直存在的。对老年夫妇来说,除精神上爱慕之情的交流之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接触欲,即身体接触,互相爱抚,以及性器官互相刺激等。胀满缓解欲也叫排泄欲,是指在性激素作用下,体内有一种充满东西的胀满感,并有把这些东西排泄出去的愿望。如男性的阴茎勃起和射精,女性性欲冲动时的生殖器充血,前庭大腺和阴道分泌物增加等。排泄欲是受年龄影响的,老年人的次数显然会减少,老年人可通过上述并不一定导致性交的性活动,如拥抱和被拥抱来表达感情和接受他人感情,享受这种性快乐。这种方式对于身体健康、感情和睦、孤独感消除等大有裨益。

Ⅶ 中老年人性生活频率有什么区别

性生活频率因人而异,年龄次要。如何才算适度,身体最能反映状态:有人虽然年轻,回但每周两次已困倦;有答人年龄不小,每周三四次仍然很正常。所以刻意设限频率未必人人适合,最好以性生活第二天身体状态决定频率。第二天感觉疲劳、困倦,或腰酸背痛,说明身体状态欠佳、透支,要适当减少次数或延长间隔。反之第二天依然精神奕奕,至少没有不良反应,说明身体状态足以应付,也就无需刻意节制,应顺其自然。这样可摸索出自己身体适合的间隔和次数。

Ⅷ 中老年人用什么提高性功能

韭菜,韭黄,黑色食物,如:黑米,黑糯米,黑芝麻,黑豆等等,都是十分理想回的老年保健品,既补肾又养生,多吃答温性水果,注意运动,多晒太阳,建议晒太阳的时间在8点到9点之间,下午4点到5点之间的太阳是最佳时间。补肾药最好还是听从医师指导再买。

Ⅸ 中老年人如何过性生活

中老年人可以选用一些温和的外用男士喷雾。来延长性生活的时间。也可以在女方的帮助下。抚摩归途要注意,抹擦方法。长时间可以训练龟头对刺激的敏感程度。提高性生活时间。

Ⅹ 性生活对老人身体有益吗

很多人都觉得老人就没有必要过性生活,有的老人更是认为过性生活有损寿命。那么老人可以过性生活吗?过性生活对身体有好处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医师介绍说,据调查显示,对性生活有兴趣的老人,在60岁人群中占到70%,6080岁占50%,80岁以上有10%。衰老所伴发的性欲和性功能减退已是公认的事实。一般认为,男人比女人衰老得慢,可一旦开始,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而女人虽然衰退得早,却是缓慢地下坡。 医师指出,老年人的健康不仅指身体无疾病,还包括健康的心理及和谐的性生活。正常和规律的性爱对老年人非常有益,值得鼓励。 首先,性生活中,大脑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坚持适度性爱,对老年人保持大脑敏感度、提升反应速度都有一定好处。 其次,正像身体锻炼对性生活的改善大有益处一样,性生活的良好状态也是身体健康的绝好增强剂。性爱过程中的体力消耗和运动,可以锻炼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增强抗体的水平,缓和有害的紧张状态。虽然性爱未必是世界上最好的健身方式,但肯定是最愉快的一种。 再次,保持一定频率的性生活,是维系老年夫妻感情的重要手段。 医师强调,每两月维持一次性生活,对大多数老人来说都是可以实现的。用进废退,坚持不断,持之以恒非常重要,否则情绪和性趣也会随之而去。 爱抚和依恋在性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性爱的表现形式绝不仅仅是性交,幻想、调情、幽默、调侃等多种形式的感受和情感表现,都可以维系夫妻感情,是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 需要提醒的是,极个别老年人的性能力不但不降低,反倒有些亢奋,此时就要去医院就诊。因为有些疾病,如内分泌异常、肿瘤等,以及某些药物,都会造成性欲亢进。时间久了,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阅读全文

与中老年人的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活动中心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浏览:214
长寿耳的图片 浏览:888
为什么要发展养老物业 浏览:892
企业单位爱康体检怎么预约 浏览:224
长寿花叶片有黄点怎么回事 浏览:658
长葛养老保险月缴费 浏览:260
烟台市企业员工退休年龄 浏览:842
老年人白天尿裤子晚上不尿床 浏览:470
老年人健康走活动方案 浏览:396
社区老年活动唱歌 浏览:22
2017上海养老金计算 浏览:960
陕西省养老保险年审 浏览:456
日间养老院设计方案 浏览:979
体检最好查哪些东西 浏览:605
2016福建退休金调整 浏览:700
烟台退休工资咨询 浏览:627
郑州不交养老保险怎么交 浏览:632
老年人业余生活活动策划背景 浏览:464
人参怎么吃才能长寿 浏览:47
养老院不交税 浏览: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