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人再婚前有哪些了解的要点
爱情是浪漫的,而婚姻是现实的,老年人的婚姻更是如此。为了保证婚后幸福,老年人再婚前除要互通经济、住房等情况外,还必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相互了解:
(1)了解对方的过去
常言道,了解他的过去,可以知道他的今天。每个老年人都有各自的经历和身世,其中有辉煌,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辛酸。婚前有必要多接触,多交心,以相互了解对方的道德品行、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作出选择。
(2)了解对方的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江山好改,秉性难移”。老年人的性格脾气一般都已定型,不太容易改变。因此通过了解后,可掂量出对方的个性与自己有多大差距,从而作出决断。
(3)了解对方的健康
人到晚年,自身精力不如年轻人那样旺盛充沛。如果对方身体很差,另一方就要考虑自己能否照料的问题;如果双方身体都很差,则要考虑再婚后生活是否能或基本能自理的问题,否则难免日后带来困扰。
(4)了解对方的习惯
老年人在长期的经历中养成了固有的生活习惯。再婚前对此要有充分的了解,看看自己今后是否能够相容,这样才能避免再婚发生波折。
比如有人饮食喜有辣味,有人吃喝偏好清淡;有人喜欢早起早睡,有人则养成“夜生活”的习性;有的花钱大手大脚,有的借钱如命;有的嗜好喝酒抽烟,有的最忌烟酒等。
这些几十年形成的生活习惯,要改变谈何容易。为防止婚后产生裂变,婚前自当仔细思量。
(5)了解对方的子女
掌握他们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特点,及其对父母再婚的态度,以便沟通情况,交流思想,增进感情,欢度晚年。
⑵ 老年再婚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双方眼先和孩子们交谈交谈,看孩子们的意见,愿意不愿意再找或者是房子问题还要说是养老问题都得说清楚
⑶ 如何对待老年人再婚
内容摘要:?爱情与婚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花前月下、两情相悦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进入人生夕阳的老年人同样需要情感的慰藉、爱情的滋润。近几年来,老年人再婚在我国已逐渐增多,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如何看待老年人再婚,积极探索阻碍老年人再婚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老年问题越来越多,其中老年人再婚逐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爱情与婚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花前月下、两情相悦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进入人生夕阳的老年人同样需要情感的慰藉、爱情的滋润。近几年来,老年人再婚在我国已逐渐增多,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如何看待老年人再婚,积极探索阻碍老年人再婚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 老年人再婚是提高生存意义的“特效药” 少年夫妻老来伴,伴侣和婚姻对老年人有着更加非同寻常的意义。老年人独身生活并非冷了铺个电热毯、闷了养个宠物那么简单,通常会给他们的心理、精神、生活造成一定的压力和负担。有研究表明,不同婚姻状况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较大影响,有配偶的老年人在户居、供养和照料上都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因为配偶之间的互助可以减轻对子女的依赖。老年人再婚即可在生活上相互照顾、相互鼓励,使精神得到慰籍,也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堪称提高生存意义的“特效药”。 老年人再婚离异不是个案 相对结发夫妻来说,再婚的老年夫妻由于没有深厚的感情根基,各方面可塑性降低,更容易发生摩擦与纠纷,比如:子女态度、财产继承权、赡养、护理义务、双方了解程度、性格、情趣、生活习惯差异、对各自子女的偏爱等等,都会导致一些老人再婚家庭不和,甚至要用离婚这一极端的方式结束婚姻,据网络数据显示,老年人再婚的离婚率高达三分之一以上。为此,也出现了“走婚”、契约婚姻等多种形式的老年婚姻,甚至出现了陪床保姆。其实,老年再婚家庭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都是不稳定的,都需要双方精心呵护,培养感情,链接亲情,用宽容大度的心包容对方,共同添砖加瓦,用爱心来营造夕阳下的爱巢,建造和谐幸福的再婚家庭。 再婚渐成养老新模式 中国家庭人口已呈现“倒三角形”结构,家庭规模不断趋于小型化,使得年轻人和父母更趋向于各自独立居住,而伴侣就成了老年人生活中最主要的交往对象,使得无偶老人更显孤寂,再婚就成了单身老人面临的选择。有专家认为,老年人再婚的根本意义不在于“婚”,在于“养老”,老人再婚是一种特殊的、阶段性的户主养老模式。在我国目前养老制度尚不完善的条件下,也是一种新养老模式的尝试。如果从年轻人婚姻的角度看待老年人再婚,往往理解不了老人再婚的本质。老年人已经不可能产生像年轻人那样火热的爱情,老人的爱体现在生活中,互相照料、互相慰藉、互相供给,是回归的伴侣,所以说老年人再婚更像是纯粹的养老婚姻、生活婚姻。 老年人对再婚应持慎重态度 现在老年人再婚认同率高、成功率低是不争的事实,再婚家庭不和谐也屡见不鲜。因此,对于阻碍老年人再婚、影响再婚家庭和谐的因素一定要慎重对待。首先,要消除子女对再婚老年人赡养、遗产继承等问题的担忧以及由此引发的反对态度,从根本上保障再婚老年人的利益;其次,再婚老人决不能草率从事,采取短、平、快的态度。这样草率结婚,一旦婚后无法如愿,或大相径庭,就只能离婚了结,幸福的家庭是以选择理想的伴侣为前提的,与其婚后咀嚼不幸的苦果,不如择偶时慎重,这样晚年才幸福;再次,做到“婚后矛盾,婚前处理”,对影响再婚家庭不和谐的音符提前约定,消除不稳定因素。 相伴夕阳红,也是人生的一道美丽风景线,老年人有权利抓住这不多的时机,勇敢而明智地选择自己的幸福生活。 vb22nm nm2345 ma22mn
⑷ 中老年人再婚,会有什么顾虑
长久以来,老年人再婚一直都是困扰老年人的一大社会问题。那么,导致老年人再婚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因素使这个本来正大光明,名正言顺的事情陷入窘境的呢?
子女反对顾虑多
子女反对是导致老年人再婚难的首要因素。据调查显示,在配偶去世后准备再婚者中,子女支持老年人再婚的仅占14.6%,态度不明的占49.2%,表示反对的占24%,表示坚决反对的占12.2%。有些子女对老年人再婚不理解,不谅解,认为老年人已儿孙满堂,不愁吃穿,还结什么婚。“我父亲前些年去世的,这些年我妈也没动那心思,儿女都在身边还找什么后老伴啊?再说了,突然一下子来个‘新爹’,我咋也接受不了。”一位受访的先生如是说。
另一个原因是老年人本人对再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顾虑。有些老年人觉得老年人再婚是不光彩的,即使饱受孤独寂寞之苦,也惟恐别人说闲话而不敢再婚。在一些丧偶老人的内心深处,“从一而终”的观念根深蒂固,觉得找新老伴是离经叛道。“到老到老还‘晚节不保’,邻居旁人得怎么看我啊?”这是众多接受采访的老年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仓促结婚难长久
不像年轻人结婚摆酒席,筹备一个婚礼要折腾几个月,老人再婚多数很简单,而且从认识到结合所用的周期也比较短。老年人只是想找个伴儿,不愿意张扬,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仓促的结合也为今后的生活种下了隐患。由于婚前了解不够,许多老人再婚后各种矛盾分歧逐渐凸显,导致家庭破裂,不得不选择离婚。据了解,有一些老年人婚前只是抱着找个老伴的想法,在感情基础不牢靠的情况下就草率结婚,婚后才发现性格不合,互不容忍,只好选择离婚收场。去年11月份,家住长春市卉香花园的李老太太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同一个小区居住的退休教师老刘,两个人经历相似,都是中年丧偶,膝下一子一女,并且两人很谈得来,有共同语言。在双方子女的支持下,二老于今年初登记结婚,住到了一起。谁知好景不长,结婚不到两个月,李老太太就把儿子女儿找了来,开口便说:“我要离婚,你们去帮我办手续!”在子女的一再追问下,李老太太终于道出原委。原来,二位老人的生活习惯格格不入。李老太太是个精细人儿,生活中容不得半点马虎,事无巨细,都要求井井有条;而老刘正相反,生活粗线条,不注重细节。李老太太常常因为他不把脱下来的鞋摆到鞋架上而发火。“简直太邋遢了,还不愿意洗脚,再这么过下去我非得早死几年不行!”李老太太一提这个就一肚子火。看着老妈那不依不饶的劲儿,两个儿女真是既心疼又无奈。
财产分割 子女赡养
其实,有很多子女阻挠父母再婚是顾虑继父或继母将来会分到一半的遗产或者担心自己父母去世后,怕承担对方的赡养问题。这确实是实实在在的问题。老年人多年的积蓄或者是老伴留下的遗产,作为合法继承人的子女自然不希望这些财产落到别人手里。今年3月,家住长春市朝阳区某退休干部老王就因为这事儿发了好一阵子愁。老王的老伴去世早,这么多年来老王是又当爹又当妈,辛辛苦苦拉扯三个儿子。终于,眼看着最小的儿子也结了婚,老王感觉是该给自己再找个老伴的时候了。同时,经常和老王一起晨练的肖大妈也没有老伴,双方都有那个意思。老王一提,肖大妈就同意了。可就在老王回家向儿子们征求意见的时候,问题就来了。这哥仨是坚决不同意,在老王家里住了两宿,对老父亲轮番“轰炸”:“爸,我看那老太太就是冲着这房子和你辛苦攒下来的那点钱来的!她家要啥没啥,这不明摆着是来分钱的吗?什么东西啊!进咱家门,想都别想!”二儿子脾气暴,先开腔。紧跟着老大和老三也附和着:“说得对!非要结婚也行,除非你不认我们这几个儿子!”关系一直不好的3个兄弟在这件事情上的意见,倒是达成了一致。看着眼前的3个儿子,老王无奈地摇头。看来这婚事是再也不要提起了。
除了这几个主要的原因外,还有一些是在老年人再婚中一再出现的问题。比如,一些老人再婚后,如果一方突然患了重病或是有什么重大变故,另一方便“大难临头各自飞”,最终以离婚收场;还有一些老人贪图对方的钱财、地位,在达到目的后就想离婚。有一些老人由于再婚后同一方或双方子女共同居住在一起,家庭生活不和谐,双方不得已离婚。当然,有关部门对老年人再婚的法律法规宣传不够,对老年人再婚所遇到的阻力和干扰等实际问题帮助不够,主动关心支持老年人再婚的很少,也是造成老年人再婚难的又一因素。
针对老年人再婚的一系列问题,专家建议:老年人再婚时一定要谨慎。对于准备再婚的老人们,第一件事就是要把结发夫妻与老年人再婚区别开来。两人在结合前一定要相互了解、坦诚相待,有个磨合的过程。除此之外,社会应给予再婚老人更多的理解和宽容,给他们提供更多沟通交往的机会,让老人再婚轻装前进,让再婚的老夫老妻相依相伴,轻松愉快享受晚年的幸福时光。
老年问题专家还建议,老年人在考虑再婚问题时,要多与子女沟通,交流思想,不要瞒着子女,暗中操作,或者一意孤行,听不进晚辈的任何建议。同时婚前要多了解对方脾气、性格、爱好、文化素养、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成员组成,尤其是双方子女对老年人再婚的态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最好财产公正。毕竟是重新组合的家庭,所以老年人应努力扭转旧观念,做好婚前财产公证,这并不意味着不信任或者“留一手”,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婚后的财产纠纷。
也要注意手续正式。老年人再婚同样需要法律的保护,只有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才是合法的夫妻,所以,一定要按程序办理好正式手续,这样权利才有保障。(
⑸ 老年人适合再婚吗
老年人再不再婚那要看老人自己的意愿,如果老人想找个伴,那么就再婚,如果想自己一个人过那么就没必要再婚!
⑹ 老年人再婚有哪些规定
1、法律明确规定了老人的婚姻自主权。
《婚姻法》第三十条特别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2、《婚姻法》明确规定再婚老人的赡养问题。
《婚姻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一条也规定:“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子女以停止尽赡养义务相威胁,干涉父母再婚,或者因父母再婚而不再履行赡养义务,都是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夫妻共同财产及遗产继承的规定。
《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等归夫妻共同所有。第十八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由此,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老人在婚前的财产所有权不会因再婚而受到影响,而再婚后的上述财产所得应为夫妻共同财产。
但是,《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由此,在有书面约定的情况下,法律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夫妻可自由约定其财产的归属。
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夫妻互为对方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再婚配偶与老人的子女平等地享有遗产的继承权。但是,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在不侵害他人权利的情况下,老人可以依自己的意愿立遗嘱对全部遗产进行分配。
4、老年同居、“走婚”不受法律保护。
《婚姻法》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才能确立夫妻关系。如同青年男女的未婚同居一样,老年同居、“走婚”并不受法律的保护,当“走婚”遇到了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比如,“走婚”老人突然生病或遇到意外,“走婚”时财物发生了损失、被盗等,子女都可能将责任归咎于另一方或其家人,引发矛盾和纠纷。同居、“走婚”的形式,虽然排除了因老年人再婚引发的房产、财产等分割问题的纠纷,但事实上并不合法,不受法律的保护。另外,老年同居、走婚也为诈骗者创造了可乘之机。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是防止被骗的有效途径之一
⑺ 老年人再婚前要明确哪些问题
老年人再婚前要明确哪些问题,一、老年人再婚的好处
1、老年人再婚有利于减轻子女的精神负担
很多单身老人的子女往往都有自己的家庭,他们忙碌于工作与家庭之间,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照顾老人,也因此常常担心老年人的状况,担心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如果老年人再婚的要求和愿望得到满足,就可以减轻一部分子女挂念老人的精神负担,也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嫌弃老人行为的发生。
2、老年人再婚有利于抚育下一代
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目前我国的家庭多系双职工,夫妻早出晚归,对子女的抚育出现了不少问题,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如果老年人再婚,不仅老夫老妻可以互相体贴照顾,而且他们精神愉快,身心健康,还可以分担抚育后辈的任务。
3、老年人再婚还有利于减轻国家对孤老者的负担
我国目前还不能把老年人特别是孤老的生活问题全部包下来。如果有条件的丧偶老人求偶结合,这样可以使一些孤老者有新的归宿,可以减轻养老院和民政部门的负担。同时也有利于使老年人的精神得到安慰,心理健康发展。
4、有利于使老年人的精神得到安慰,心理健康发展
由此可知,老年人再婚是老年朋友们自己的选择,这是他们自己的权利,而作为家属可以提供意见,但不能为他们做决定。在这个开放的年代,我们不应该只是开放自己这一辈,也要对老年者给予更多的理解,抛弃世俗的见解,开放老年人。老年期恋爱、结婚是提高生存意义的“特效药”,无论是再婚还是独身,都应该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
5、有利于减少虐待遗弃老人的行为
老年人再婚重新组合了家庭,新家庭接纳了老年人的进入,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嫌弃和虐待遗弃老人行为的发生。
二、老年人再婚的坏处
1、老年人再婚易产生财产纠纷
老人再婚后压力大,赡养、财产分割等问题多。重新组合的婚姻必须面对房子、财产、子女、生活习惯、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相互磨合问题。男女方的思维差异极大:男方怕财产损失,怕承担责任;女方则想轻松潇洒,不当保姆,还要考虑如何照顾原先的子女;双方各自的子女也会考虑如何继承财产、如何赡养老人等问题。
2、容易产生家庭纠纷
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差的老年人再婚在居住条件偏紧的情况下,无奈只好了再婚对象的子女同住一个屋檐下。俗话说得好,远香近臭,距离产生美不是没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居住在一起难免会因为一些家庭琐事产生摩擦,一些子女的情绪也容易影响到再婚老年人的心理,导致老年人产生心理压力,不利于家庭的和睦。
3、容易由于子女关系产生影响
中老年再婚,再生育子女的条件和可能极少。再婚以后,除了处理好双方的互相感情关系以外,如何处理好与对方子女关系也是极其重要的。老年人再婚关系不是很稳定,原因就是老年人在处理和子女关系上出问题的话,对于老年人之间的关系影响也很大。一旦老年人和其中一方子女有了隔阂,有了矛盾,有了纠纷,老年人再婚的关系也可能走向破灭。
4、容易和之前的对象相比破坏感情
随着中老年婚恋的深入,中老年单身就容易将眼前的婚恋对象与先前的原配进行比照。俗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因此,老年人再婚后将现在的对象和以前的对象进行对比,出现一定落差后,容易产生一些不利于老年人婚姻的心理问题,最终导致老年人再婚关系的解体。
三、老年人再婚注意事项
1、要学会理解和宽容
老年人再婚,大都是原配偶去世或离异后做出的选择。尤其是丧偶的再婚后,虽组成了新的家庭,但与原配偶生活了大半辈子,相濡以沫,感情至深,思念之情是终生抹不掉的。这一点,双方都应当理解。不能把对原配偶的思念和赞许视为对婚姻的不忠,更不能用原配偶的“长处”刺激对方的“短处”。否则,关系越闹越僵,以至于“不欢而散”,或“分道扬镳”。
2、要正确处理再婚后的亲属关系
俗话说,“将心比心”,“两好合一好”。如果彼此都将对方的老人和子女,视为自己的老人和子女,那么,就会避免许多繁杂的家务纠纷和矛盾。这一点,双方都应懂得,并作为处理家务的共同遵则。
3、要处理好家庭经济问题
一般来讲,婚前较大的财产应各归各有,这一点好处理。关键是婚后的经济问题。不管双方谁收入高低,收入高的不能“以功自居”,更不能“我说了算!”。当然,收入低的也不能要求绝对的“平均主义”,更不能谋求占居“支配地位”。总之,要坚持“财务公开”,共同理财,共同管家,和和气气、商商量量地处理家庭经济问题。
⑻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坏处
1、法律明确规定了老人的婚姻自主权。
《婚姻法》第三十条特别规定:“子女应当尊专重父母的婚属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2、《婚姻法》明确规定再婚老人的赡养问题。
《婚姻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一条也规定:“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子女以停止尽赡养义务相威胁,干涉父母再婚,或者因父母再婚而不再履行赡养义务,都是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⑼ 老年人再婚注意事项有哪些
老人再婚最大的目的就是让自己老的时候有个伴儿了。这时候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对方和自己的兴趣爱好,饮食作息习惯,性格脾气方面是不是能够合拍了。他们的再婚不像我们年轻人一样可以经过磨合期进入到幸福的状态,老年人剩下的岁月本身就不多了,伴侣找不合适会让他们生活的更加糟心不痛快。
打个比方,男方喜欢四处旅游玩乐,而女方喜欢宅在家里做做家务。女方喜欢小蝶小碗的饭菜,男方却每顿剩饭都舍不得扔。女方喜欢没事的时候看书写字听听越剧,而男方整天打嗓门的说脏话。这样看见,两个人在一起真的还不如独自过生活呢。所以,老人适合与否至关重要。最起码要聊得来,有话说,能舒心的过到一起。
这个社会也是非常的现实的,两个老人再婚不仅仅是他俩的问题,还需要牵扯到双方的子女和以后的财产分割,养老送终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提前两家人坐在一起确定好的事情。老人再婚后住在哪里,是否有独立的小住房居住。老人的养老金是否够两个人的日常生活了,如果不够,需要子女们拿出多少来。以后有大病了,哪方来负责出钱和照顾。更重要的是老人去世后,另一方的养老怎么办,老人遗留下来的财产怎么分配。
这些事情看似很势利,有些扫兴,但是都是很有可能遇到的,还是在结婚前说清楚,到时候避免两家产生矛盾。
⑽ 老年人再婚面临哪些问题
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到老年,夫妻间的伴侣作用更显突出与重要。然而岁月无情,某一个人突然离去,留给另一半的无疑是伴侣缺失状态下如何承担鳏寡孤独带来的沉重压力,或面对如何改变生存与生活质量的挑战。 这个时候就会考虑再婚,老年人再婚面临的四大问题,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给老人一个幸福的晚年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到老年,最容易孤单寂寞,即使儿女孝顺,也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在老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