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很悲观

老年人很悲观

发布时间:2021-01-12 14:55:39

① 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悲观可以干些什么

是不是抑郁症,有的时候老人活的痛苦这种心态不是言语规劝可以奏效的,是心理疾病回,还是上答医院检查下吧,如果是抑郁症吃药可以很大缓解,剩下的无非就是多开导,让他看看电视听听收音机之类,或者给他找个能做的活儿。家庭条件怎样?如果老人比较节俭,子女可以用缺钱为借口让老人糊纸盒、做小手工,不过说实在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生活的追求和乐趣,基本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我家里也有这样的老人,最后需要的不是办法,是子女自己想开。因为我们永远没办法掌握别人的命运。

② 帮助老年人克服悲观心理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认为:百病都喜欢乘虚而入。我们老年人如果心情悲观,自然为各种疾病的滋生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悲观沮丧也加剧了老年痴呆、老年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发生。所以,我们老年人必须注重从心里调节、体育锻炼等多个方面,来消除悲观情绪。

(1)正视衰老变化

要克服悲观心理,我们老年人要有自知之明,正视自已性格变异的可能性。弄清楚可能出现的病理、生理原因,以及变异的表现和趋向。做到自我克制,自我纠正、遇事三思。只要心理有了清醒全面的认识,我们才不会盲目悲观。

(2)主动调节情绪

当我们的情绪不好时,要认识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危害,有改变自己不良情绪的愿望与决心,重视和主动去调节它。有人说悲观、忧郁的情绪就像小偷一样,偷去生活的乐趣,偷走了健康,甚至生命。长寿老年人胡夫兰德强调:“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就要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

因此,我们老年人无论是多么高兴或多么悲痛的事都要稳住神,否则会伤神伤身,人生总会有顺境和逆境,处顺利时,不欣喜若狂,碰到不幸事件也不悲观失望,这确实是养生要方。

(3)勇敢面对不幸

应用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能接受既成的事实,就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骤。”在我们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甚至是极其不幸的事,对待这些事有两种不同有态度,一种是想办法适应;另一种是让忧郁与悲哀毁灭自己。显然我们老年人应该选择前者,不幸面前,只要我们勇于并善于去顶,就能平安度过难关。

(4)不断激励自己

进入老年以后,我们自己要防止和克服离退休后那种不服老、不服气的脱离实际的想法,或追求安逸,无所事事的想法,鼓励自己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向往和追求,树立人生第二青春的奋斗目标,树立对美好生活的新的信念,以保持继续进取的动力,战胜晚年生活中的困难与曲折。

激励自己不断增强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要量力而行的尽自己能力,不当消极悲观的落伍者。

(5)适当保持糊涂

进入老年以后,家就成了我们老年人主要活动场所和根据地了。平日里,如果看到子女的一些不孝行为,或者听到子女的一些不太友好的话,我们常常会感到生气,感觉自己无用了,遭子女们嫌弃了,于是悲观心理就逐渐产生了。因此,我们老年人的悲观与否,很大程度上就来自家庭的和睦和亲人的关爱与否。

为此,我们老年人应学会“装聋作哑、不做主”的“难得糊涂”,对家长里短的闲言碎语,可采取随听随忘的“糊涂”;对一些非原则的问题,可采取不知道、没看见的“糊涂”;对有些家务尽可放权、放手、放心,采取当家不做主的“糊涂”。

这样就能以清醒的“糊涂”销蚀那些烦心的杂音,以理智的“糊涂”融洽一些复杂的关系,以聪明的“糊涂”平息可能发生的矛盾,从而构建幸福的家庭港湾,使一家人喜洋洋、乐融融,自己也享受到人轻松、身自在、心清静的快乐。

(6)戒除消极暗示

这就是说,我们虽然老了,心态绝对要年轻。要是人老了,心也老了,那才是真的老了。如果我们经常暗示自己,我已经老了,身体不行了,难免我们的心理也就会逐渐产生衰老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老想着自己老了,更不能老把这挂在嘴巴上。不要想这些,一切如同往常,做应当做的事,说应当说的话。

(7)学会自我宽慰

衰老是人生必由之路,进入老年,体力与智力不能与青年人相比这是客观规律,我们没法改变,也没必要改变,我们失去了活跃的精力,却也收获了安详与宁静的生活,又何必为了衰老而感到悲观呢!

面对社会的进步,我们感到适应不了新形势而产生悲观,这也是不必要的。社会在前进,科学在发展,我们老年人思想上难免有落后的一面,想法和看法与社会潮流可能有一定距离。这是客观存在,不必自卑、自弃,不要勉强做力不从心的事。

(8)坦然面对死亡

对我们老年人心理上最直接的威胁是死亡。死亡是日近一日地逼近,使我们不能不心生恐惧,以为来日无多,于是手忙脚乱,弄得身心两衰。其实,死亡是上帝平等赐给所有人的,上自帝王权贵,下至平民百姓,大家机会均等,有什么可畏惧的!

王瑶生前讲过:“不想死,不等死,不怕死。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增加面对死亡的勇气。

(9)丰富生活内容

孤独、寂寞常常为加剧悲观情绪,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多做一些休闲娱乐活动,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克服不良情绪,有意识地充实生活内容,并结识一些老年和中青年朋友,生活在群体的友爱之中。留心别人衰老后的性格变异,然后再反躬自看,就能克服变异,保持心理、精神上的卫生,才能有益健康长寿。

(10)多做有氧运动

中医研究表明,遇到不如意的事时,要想及时消除悲观沮丧,最好的办法就是跑步。大多数悲观沮丧者是因为缺乏运动,而跑步是一种有氧运动,除了活动筋骨、肌肉之外,还能加强心、肺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跑步还能分散注意力。跑步时,人的身体会获得新的感受,这种感受,会使人忽略因心情沮丧而引起的不适。

因此,建议老年人应加强健身锻炼,最好养成天天锻炼的好习惯。锻炼可以选择跑步,年龄大的人也可以选择慢跑,或者散步。如果不能坚持天天锻炼,每周至少也应锻炼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这样,我们就能够远离沮丧。

当然,对于那些因疾病引起的悲观,要消除悲观情绪还有应该和治疗相结合。首先要从认知上改变对疾病的认识,要接受自己有疾病的事实;其次应解除过分担心疾病带来的危害;其三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如果能够按照这种步骤做好调适,接受治疗,那么即使老年人的病不能很快康复,他也会消除悲观,愉快、充满希望地过好每一天。

③ 家里有个悲观消极、喜怒无常又固执的老人怎么办我的心情很受影响

这个隐性问题其实很普遍的,朋友,请不要太心焦。在世孝敬父母,专可以使我们得福。孝敬是属好的,这首先要肯定。但您家的情况,绝对不是特例,是困扰很多年轻人的问题。我来试着解答,希望可以共同探讨。
1要救人自己要先学会游泳,建议您先学会在不伤害家人的情况下,试着不受消极的影响。比如先理解妈妈,至少宽容她,再拓宽自己的兴趣爱好啥的,总之可以吸引你的注意力的。人的精神独立很重要,如果被别人窥探隐私或精神边界,是很痛苦的,所以您尽可能为自己争取些独立的空间;
2更深地理解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需要您在忍耐的基础上再有些智慧了。父母一天天老去,有智慧地给他们,爸爸和妈妈带来点快乐,也会减少些我们将来的遗憾吧?有句俗语“子欲养而亲不在”,那也是种很大的悲哀。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些,似乎就可以平衡现在的焦虑了,对吧?
3可以看些心理学的书籍,如《请不要用爱控制我》,《情感勒索》,《有毒的父母》等等,相信会帮助你找到好方,认识到这事情的本质深度。
我知道你本意是想孝顺的,也理解你确实遇到了暂时难以克服的困难,这需要学习并付诸实践的。祝福你,加油!

④ 爷爷的病总是治不好,老人总悲观的想活不下去了,怎么办!

他是恐复慌了,你可以跟制他好好聊聊,坦白的聊聊,就跟他说:人都会有那么一天,或早或晚,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你能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你不是我们的负担,我们是希望每次回家都能看到你的模样,知道有个人一直在家守候。还可以找点他能做的小事让他做做,沉浸在劳动中也能让他忘记自己身体的病痛。

⑤ 怎样化解老年人的悲观情绪

首先,子女对待老人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心灵的沟通。老人渴望情感关爱,盼望心专灵慰藉,属需要与子女们一起交流沟通,在亲情融洽的氛围里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子女要做的是多和老人拉家常,外地工作的子女多用电话对老人嘘寒问暖,多倾听老人的心声,使老人感到亲情的慰藉,驱走老人心中的孤独和忧郁;要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肯定老人以前的成就、创造的价值、对家庭的贡献,让老人觉得家人很重视她,使老人感到快乐、温暖和幸福。其次,平时要陪老人参加一些活动,比如康乐球、太极拳等户外集体性活动,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调节植物神经,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以及心理愉悦的目的。再次,老年人要丰富生活内容,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克服不良情绪,有意识地充实生活内容,并结识一些老年和中青年朋友,生活在群体的友爱之中。留心别人衰老后的性格变异,然后再反躬自看,就能克服变异,保持心理、精神上的卫生,才能有益健康长寿。

⑥ 怎样化解老年人悲观情绪

您好!我们知道,人进入老年之后,一般都有以下几种心理相生、相伴和共存——空虚感与孤独感;焦虑感与抑郁感;衰老感和怀旧感。你姥姥过去身体硬朗,也就是说她可以经常外出活动,或在家里做一些操持家务的事儿,这样的生活也比较充实,自然也就会体验到愉悦和快乐;她犯了心脏病之后,活动或操持家务的时间突然减少或消失,再加上子女们各有工作所忙,陪老人聊天和心理抚慰的机会也不是很多,老人自然就会感到寂寞、冷落、被遗弃和百无聊赖,时辰难熬,进而产生了悲观、伤感的情绪体验。你姥姥“闷闷不乐,掉眼泪,还总说自己老了,不中用了”,正是空虚感与孤独感的表现。她说“去陪去世的姥姥爷”,或“去养老院”,其实就是为了得到子女和周围人的理解和心理上的关心或关爱。
作为子女后人,在对待老人之上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心理之上的关心和爱护,是心灵的沟通以及对老人的认同。有句话叫做“树老怕空心,人老怕冷清”,老人渴望情感关爱,盼望心灵慰藉,需要与子女们一起交流沟通,在亲情融洽的氛围里享受天伦之乐。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多和老人拉家常,外地工作的子女多用电话对老人嘘寒问暖,多倾听老人的心声,使老人感到亲情的慰藉,驱走老人心中的孤独和忧郁;要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地肯定老人以前的成就、创造的价值、对家庭的重要贡献,让老人觉得家人都很重视她,使老人感到快乐、温暖和幸福。
其次,平时要陪老人多进行一些适合于她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多参加和老人在一起的康乐球、太极拳等户外集体性的活动,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调节植物神经,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以及心理愉悦的目的。
最后,要学会不再老人的面前显示自己的某些优势,同时也不在老人面前表示出对配偶或自己子女过分的亲热和关心。
我们常说“老小孩”,就是说老人在心理和行为上像小孩子,当然我们也要像对待小孩子那样来对待老人。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之中要知老人之心,察老人之急,解老人之惑,平时多对老人精神关怀,只有老人的空虚感与孤独感;焦虑感与抑郁感得到化解了,那么她就会过得充实、开心和幸福。你的朋友杨永龙即日。

老人家总是悲观怎么办

给老人一些她们力所能及的任务,或者音乐芳香疗法什么的都可以一试。 最主要的还是要多陪陪她。

⑧ 老年人悲观该怎么办

老年人面临死来亡的心情是源无法代替的,他们闪烁其词的消沉也是在慢慢地让自己接受现实和恐惧,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对于他们高龄阅历和所面临的问题,开导会显得微不足道。

你是孝顺的孩子,如果陪伴不现实,或许没有比持续的温柔的关怀更好的办法。另外信仰也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老年人通过信佛等一些途径,寄希望于来世和超脱,会减轻对现实的无助和恐惧。

⑨ 老人非常悲观,总是说活不成,该怎样劝解

生活中总是会碰到坎坷的,要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 车到山前必有路的

⑩ 老年人摆脱悲观心理要做到的四乐是什么

心情舒畅对我们老年人摆脱悲观困扰,保持乐观心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回老年答人为了使自己能经常保持乐观情绪,要学会善于自我调节情绪,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能找到乐趣,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乐”。

一是知足常乐,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要想得开;对周围的人和事,甚至对待自己的子女和亲属,不要要求太高和太多。

二是自得其乐,我们老年人要主动寻找乐趣,不使生活枯燥乏味。如艺术是一种美的享受,过去无暇顾及,如今闲暇了,老年正是好学时。老年大学里有书法、绘画、花卉、园艺、雕塑等课程,学习一种使自己沉浸在艺术情趣之中,使胸襟开阔,情调高雅。

三是助人为乐,多为他人着想,多帮助别人,不图报酬,志在为他人解忧消愁,不仅使自己感到内心充实,又可在奉献中找到人生真正的乐趣,使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四是苦中作乐,人在生活中难免遇到不幸,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要想得开,“心底无私天地宽”。要善于安慰自己,设法从不幸中尽快解脱出来。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度量和信心,保持乐观情绪。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很悲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父母怎么跟儿子要钱 浏览:311
辽宁退休金2017年咋算 浏览:423
老人胃出血吃什么好 浏览:156
塘沽老年大学报名 浏览:652
老年人膳食安排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浏览:542
养生壶冬天放什么材料好 浏览:200
学习美容养生先从什么开始 浏览:490
专技八级的女职工身份的退休年龄 浏览:192
腹部体检多久一次 浏览:766
50岁颈椎头晕怎么办 浏览:369
红参和什么泡水喝可以长寿 浏览:225
老年人的优点作文 浏览:211
北京办理病退与正式退休的退休金的区别 浏览:477
孝敬父母的心得体会800字大学 浏览:42
去敬老院包饺子日记 浏览:721
兵团养老金上调 浏览:873
常州退休补缴社保 浏览:943
甘肃经济报2018退休金细则 浏览:187
50岁女人不显肚子上衣 浏览:425
贵州老年大学校报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