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很多老人喜欢捡垃圾
心理咨询师认为,老人出现这种“怪癖”很多时候是因为出现了心理危机,把捡拾垃圾作为精神寄托,排解独居所带来的失落感、孤独感、焦虑感。
从某种程度上说,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要彻底治愈“囤积症”,需要家人子女给予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同时引导老人走出家门参与文体活动,建立新的社交圈,让晚年生活变得丰富而充实。
(1)老人家喜欢捡垃圾回家扩展阅读:
另外,如果家里的老人突然出现了爱囤积、爱捡破烂、爱攒东西的情况,首先要考虑他们是不是罹患了老年痴呆。一般来说,判定老人的捡垃圾行为是否为病理性,主要观察其捡垃圾的目的:如果不会分类和整理,也不出售废品,病态的可能性比较大。
如果老人囤垃圾的行为不是病理性的,子女要对他们这种行为多些理解。汉阳医院精神科袁梅副主任医师认为,有些老人爱囤垃圾是因为曾经的苦日子让他们缺乏安全感,需要满满一屋子东西给自己带来充实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对他们来说是某种精神寄托。
如果子女硬要改变他们这种不好的习惯,也要讲究方法。袁梅副主任医师建议,可以让老人上老年大学,或者帮忙带带孙子、孙女,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变得更丰富,将注意力从囤积行为转移到其他方面。
② 老人喜欢捡破烂回家 怎么办
网友在网络平台上提问:“老人很喜欢往家里收拾垃圾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
老人喜欢往家里收拾垃圾,我想这里所谓的垃圾应该指的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瓶子、纸箱子、废铁、废铜、废铝等这类的东西吧。你很无奈,我不知道你无奈的理由是什么?是因为老人将这些可利用的垃圾拿回家影响家里的环境卫生?还是因为心疼老人太劳累?或者是因为自己家的老人在外面捡垃圾让你很丢人?
最懂你的交友平台,一秒匹配和你最契合的人
广告
最懂你的交友平台,一秒匹配和你最契合的人
我想可能最后一个原因是主要原因!因为前两个原因根本不算原因,怕影响家里的环境这个可以解决,给老人找个适合放废品的地方,及时送到废品收购站等。如果是心疼老人,这个你可以提醒一下老人,有一些老人没事反而觉得闷,出门捡捡垃圾也算是一种散步,只要提醒老人不要为了捡垃圾卖钱太辛苦自己,外面回家捡三四个瓶子,一两个小纸箱子也累不到哪里去,这是实话。
然后我们再分析老人为什么要往家捡垃圾。我想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老人生活困难,捡垃圾卖废品补贴家用。第二个原因可能老人节省惯了,虽然现在子女给的生活费很充足,但是还想自己动手为家里“挣点外快”,减少子女的生活负担。第三个原因是老人捡垃圾只为了消遣生活,打发无聊的时间。第四个原因也有可能是老人的环保意识比较高,特别像塑料瓶子等这种在环境中难以降解的白色垃圾要降解需要数百年,老人捡回家送到垃圾站消除对环境的影响,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也许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在这里我想第一个原因可能占主要原因,就是老人捡垃圾卖钱补贴家用,也许子女也给生活费了,但是可能还达不到衣食无忧的生活水平。当然也有可能是第二种原因,虽然子女给老人的生活费很充足,但是老人心疼子女,想自己动手减少子女的负担。后面两个原因有那种可能,但是可能性很小,我们就不在分析了。
最后我们再综合分析,如果你给老人的生活费很充足,老人捡垃圾也是为了减轻你的压力,没有什么觉得丢人的,强大的人不在乎所谓的面子。如果你没有能力给老人充足的生活费,老人捡垃圾也是为了生活,你的面子有值几个钱?
③ 为什么有很多老年人有往家捡垃圾的习惯
也许是他们那个年代习惯了省吃俭用的优良传统,看到有的废品是还可以利用回收的就要回去再继续回收站自己去卖废品。
二是,内心空虚无助无所事事,有可能自己退休也没什么事可做,倒不是无法生活,有可能是闲着也是闲着,没事收集点废品比如谁喝饮料剩下的瓶瓶罐罐或者其他的可回收的东西拿去卖废品。
或者是可能觉得自己生活所迫,又不想给儿女找麻烦造成经济赡养负担,不想让儿女供养他们,无奈有的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此方法来给自己生活自给自足来生活把,给自己增加点收入,减轻儿女负担。
在年轻人眼里觉得没有用的东西也许有些老年人会觉得还有利用价值,说不定哪天还真就捡回来宝贝来了呢也说不定呢?就把那些看似没有用在他们眼里却是有用的东西捡回来收藏,没准儿说不定哪天有的废品回收会是个有价值的收藏品了呢也说不定呢,一些老物件老古玩老古董不都是因为它的老它的年代感怀旧古老的似乎有的是被遗忘的却成了珍品??
或许心理偏差———拾垃圾的背后可能是内心的孤独
对于一些老人爱捡垃圾的“奇特”行为,如果老人捡垃圾不是为了经济上的得益,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获取安全感。每个个体情况不同,但他们肯定存在着某种缺失,通过捡垃圾这种行为来进行心理补偿。有些老人经历过国家的经济匮乏年代,内心深处有一种焦虑和不安全感,年老时自控能力下降,可能会通过捡拾垃圾的行为表现出来。
④ 家里不缺钱,但长辈超级爱捡东西回来,这该怎么办
随老人自己吧,他们开心就好。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反应能力在下降、行动也会变得迟缓,每天除了吃吃喝喝,几乎就成了闲人一个。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人是会缺乏安全感的。他们会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然后就会害怕儿女们嫌弃自己,甚至是抛弃自己,以至于他们特别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即使家里不缺钱,他们还是会捡东西回来。也许,他们捡的不是东西,是寂寞?亦或是自信?反正,随他们去就好了,别叨叨他们。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总有一天,你会体会到自己长辈的心情。所以,不要按照自己所定义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相信他们自己心里是有数的。然后,你呢,对待长辈要多一些宽容之心,别每天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不然你这无形之中就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压力。恩,鉴于你的初衷是希望他们开开心心的,所以就随他们自己吧!
⑤ 很多老人并不缺钱,为何他们还喜欢捡破烂
老人为了克服孤独感,就会找事干,捡破烂也是事。老人通过卖破烂时和收破烂的讨价还价,更有助于克服自己的孤独感。老人克服孤独感,还体现在将部分破烂重新利用。这不仅克服了孤独感,还增加了有用感,实现了自我价值,获得双重心理满足。
儿女在外地工作,为了让她过得好点就在市里给她买了一套房子。可是老太太在城里没有什么亲戚,小区里有没有认识人,特别是我们这个小区年轻人居多,整天无所事事的。出来捡垃圾不是想挣多少钱,就是为了能有个事情做,还能遛遛弯,比在家里呆着强多了。老太太还告诉我,刚搬到市里时,身体一直都不好,后来出来捡垃圾身体比以前强多了,还认识了一个同样来自农村的老太太,现在她们俩人结伴出来捡垃圾,每天都过得很愉快。
⑥ 武汉孤寡老人捡垃圾上瘾,垃圾塞满2层楼,其实这是一种病
为什么发生强迫性囤积?
对于这种疾病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不过,具有强迫性囤积者,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节俭”是一种病,他们坚信他们所囤积的每一样物品都是有用的,或者会满足将来的“不时之需”;即便某样东西没有实用价值,他们也认为具有对某人或事的纪念或感怀价值。在囤积者自己看来,任何一件物品都有其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总之,他们的思想认知被这些强迫性观念所绑架,并控制了他们的行为,虽然经常跟自己的情绪发生冲突。
可见,这个囤积症很大程度上是符合一般性强迫症的特征,这也是为什么将之归于强迫症及相关疾病的原因。
并且,强迫性囤积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合并存在,比如强迫症、强迫性人格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抑郁症和痴呆症等。
最典型的,通常,约四分之一的强迫症患者合并存在囤积症。
哪些人容易患囤积症
囤积症患者常在50岁左右发病,但是多数常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表现为收集收藏一些诸如破碎的玩具、铅笔头、橡皮块等物品。
个性上讲,囤积症患者常表现为处事优柔寡断和容易焦虑紧张。
遗传学上,虽然囤积症并不是一种遗传疾病,却常有遗传易感性。
社会处境上,囤积症者往往隔离于社会群体之外,使得他们从囤积行为和囤积的物品中寻求安慰和快乐,哪怕是一些没有生命的物品也足以寄托自己的感情。
创伤,研究发现,许多囤积症患者曾经经历过严重创伤事件,比如中年丧偶、老年丧子等,而囤积则是对于这些创伤的应急对策。
武汉捡拾垃圾老人是典型的强迫性囤积
武汉晚报报道的该新闻中,这位孤寡老人不断捡拾垃圾,所囤积的东西包括石块、碎砖、树枝、塑料袋等在常人看来完全无用的垃圾。老人经年不断囤积,以至于严严实实地堆满整个一栋二层楼民房,不仅占据自己的生活空间,还向周围环境散发恶臭,同时造成消防隐患。
当民警准备清理这些垃圾时,却被这位老人阻止。为了阻止清理行动,73岁的孤寡老人甚至不惜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据报道中老人自己的介绍,“他以前有捡垃圾卖钱的习惯,但也明白他捡的这些东西卖不了钱,现在他有退休收入,也不缺钱,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从去年开始,他长期在外面捡垃圾,不管看到什么垃圾都往家里捡,让这些垃圾陪伴他”。
孤寡老人,明知卖不了钱,自己也不缺钱,不管什么垃圾都往家里捡,捡回来是为了“陪伴”自己,塞满整个两层民房最终拉了28车。
结合上文所述强迫性囤积的特征与老人的行为表现,可以非常明确的得出结论:老人是一位典型的囤积症患者。
背景新闻:
老人捡垃圾上瘾,垃圾塞满2层楼 民警清出28车垃圾
http://whcb.cjn.cn/html/2017-03/20/content_5599993.htm
⑦ 为什么有些老人家总喜欢捡废品
有些老人的收入并不理想。捡拾废品,可以补充一些。久而久之养成了习习惯。
⑧ 70岁老人总往家捡破烂是什么原因
70岁老人总往家捡破烂,捡破烂卖钱的可能性只在各种原因中占有很小一部分,可能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
70岁老人总往家捡破烂,其中大多数是孤寡老人,无子女丧偶的老人,也有少部分子女对老人漠不关心或与子女有矛盾的独居老人。他们总往家捡垃圾,其实一开始大多是出于孤独寂寞无聊,想找一些事情来做。捡破烂既可以多少补贴一些生活家用,又可以让自己不那么无聊。可是他们破烂越捡越多,但是孤独无聊感却无法解除。于是他们捡破烂就变得变本加厉,有的甚至破烂根本没有卖,全都堆在屋里屋外到处都是,内心希望以此来赢得别人或子女、亲戚的关心和安慰。
⑨ 家里老人喜欢捡垃圾怎么办
面对老人喜欢捡拾垃圾的问题,需要子女深入理解对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理解老人捡拾垃圾行为背后的补偿心理情结,不要简单否定和排斥,不要一味抱怨和斥责,更不要强硬粗暴地盲目阻止,对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不要轻易地当成坏事,更不要当成丢面子的事。
作为子女,应该学会心理换位,站在老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体谅老人捡拾垃圾背后的种种心理需求。恰当应对理解了老人捡拾垃圾的种种心理需求,子女就可以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迂回应对策略。
比如,可以引导老人丰富生活内容,可以帮助老人发展兴趣爱好,可以抽出时间多陪陪老人,可以有意安排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这样,可以让老人的心理缺失得到补偿,也就在不知不觉间淡化了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甚至让捡拾垃圾的行为不禁而止。
但是,如果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不能消除,子女也不能盲目阻止,而要正面应对,在理解关怀的前提下引导和帮助老人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如果老人捡拾垃圾是因为病态心理,就需要及时陪老人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老人需要主动调节
作为老人也要学会主动自我心理调节,重要的是拓展生活空间,培养生活情趣,丰富生活内容。
年老了,体衰了,退休了,这是自然规律。老人应该做好心理准备,顺应自然,回到内心,寻找心灵的价值,当好心灵的主宰,回归心灵的安宁。如此,也就不再心慌,也就获得了真正的心理满足,不需要在拾荒中来寻求心理需求的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