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长寿区交通
长寿,位于重庆腹心地带,其交通网络四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是重庆通往三峡库区、渝东地区、上海、成都、福州等重要城市的交通枢纽。
公路方面,渝宜、渝涪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境内设有晏家、桃花、但渡、合兴、云台、古佛六座互通式立交桥。共有通车公路干线6条,支线40条,总长572公里。国道319、318线横贯区内。全区构建了以高速公路、国道319线、长寿长江公路大桥为骨干框架的公路交通网络,实现乡村全面覆盖。
航空方面,从长寿到重庆江北机场仅需50公里的车程。
铁路方面,渝怀铁路(国铁I级双线)横穿长寿境内,在晏家街办设有客、货及编组站(长寿火车站、长寿火车南站)。渝利铁路(国铁I级双线)预计于2012年底通车,渝万城际铁路(国铁客运专线双线)已在建设中,境内设有长寿北(渡舟街办)、长寿湖两站,预计2014年内完工。
水运方面,长江黄金水道长寿段长20.9公里,正在建设中的长寿港有5个港区公用码头,主港面设有18个3000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可达1000万吨。3000吨级船舶全年可直达长寿。
长寿地处重庆腹心地带,襟长江而临重庆主城,居渝东而挟三峡库区,史称“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辖区南北长56.5公里,东西距57.5公里。总面积1423.62平方公里。地处重庆市中部,东南接壤涪陵区,西南与渝北、巴南区为邻,东北接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有“沙田柚之乡”“夏橙之乡”的称号。
② 重庆市厂寿区管多少乡镇
重庆市长寿区的行政区域划分为4个街道办事处,包括凤城街道办事处、晏家街道办事处、江南街道办事处和渡舟街道办事处。此外,长寿区还拥有14个镇,分别是但渡镇、邻封镇、长寿湖镇、云集镇、双龙镇、龙河镇、海棠镇、云台镇、石堰镇、葛兰镇、新市镇、八颗镇、洪湖镇和万顺镇。长寿区的村庄数量达到了228个,每个村庄下又细分为2512个村民小组。在城市规划方面,长寿区已经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包括晏家组团、渡舟组团和江南组团的组团式、网络化城市布局。这种布局有助于长寿区更好地承接来自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圈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圈的资源和机遇,使其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长寿区的城市规划体现了区域发展的智慧,通过合理布局,既保证了城市的紧凑性,又兼顾了各组团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规划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长寿区的城市建设不仅关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力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长寿区正在逐步成为连接主城都市经济圈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圈的重要桥梁,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长寿区的组团式城市规划还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优化交通网络,缩短了各组团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区域内的交通便利性。这种规划方式不仅有利于居民的日常出行,也为物流、商业活动等提供了便利。同时,组团式布局也有助于促进各组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长寿区的城市规划体现了现代城市发展的新理念,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长寿区的城市建设不仅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还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城市规划中,长寿区特别注重绿化和水资源的保护,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长寿区成功地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长寿区的城市规划还充分考虑了居民的需求,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居民的生活便利性。从公园绿地到社区服务,长寿区的城市建设致力于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打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随着长寿区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长寿区的城市建设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合理的资源配置,长寿区已经成为连接主城都市经济圈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③ 长寿区交通规划
法律分析:2021年重庆市长寿区计划供应国有建设用地7818.75亩,其中:住宅用地431.90亩、商服用地359.59亩、工业用地4707.12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310.40亩、交通运输及其他用地2009.74亩。现予公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