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医养生的五个观点,你知道哪些
中医养生的五个观点,你知道哪些?
自然观天人合一 人体只有适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如果违背的话,就会成为灾祸的根源,如果违背的话,就不会生病,就得到了道路”。 有时采用春季养生、夏季养长、秋季养收、冬季养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在自然道路上,滋养自然生活,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防治观圣人不治病,不治病,不治病,不治乱,不治乱。 丈夫病已为后药,乱已为后治,如渴打井、斗铸锥为时不晚”。 提出了未病预防的思想。 “虚邪贼风,有时会避开; 淡淡虚无,真气从中冒出; 精神内守、病安是绝对没有的”。 强调外避六淫之邪,内避精神刺激和情志变动,达到防止未病先发的目的。
⑵ 对中医养生的看法
说实话,中医中药在养生保健,防病,治未病方面有独到之处,不容置疑。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对中医养生的看法,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看法1:中医养生观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峰论坛上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中,领略养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1.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2.天人相应、形神兼具。
3.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4. 动静有常、和谐适度 。
中医养生看法2:中医养生法则
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深度思想
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其二,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其三,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延长生命
《黄帝内经》在开篇《上古天真论》首起问题就是关系功能衰退和寿命的问题:“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神农本草经》则不断提出“不老”的概念。聂文涛在《求索神农智慧》一书中指出: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发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经验积累,而是大量先哲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进行的探索。
《道德经》上曾经讲到,那些善于养生的人们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伤害。他们知道如何通过正确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从而获得健康,也会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长久。当人们能够远离病痛,自然就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中医养生看法3:中医养生影响因素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上古天真论中的养德,主要是体现在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才能有利于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而长生不老和福寿无疆的理想境界,必须是从生活方式病和社会方式病入手转变,必须从人类的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根本点改造好,将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负增长的下士,力挽狂澜地改造好和奋起直追,将庶人(中士)和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比较优越的上士们一起,向贤人、圣人、至人、真人、神圣人的福寿无疆境界利己利他,这就是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和此其道生促成的科学革命成果。
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从而得以预防。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养生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极端、心理波动,和情感不稳定。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中医养生看法4: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养生的必备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良好心态。膳食平衡首选即个性化科学食疗,检查偏食后补缺食、限过食达到膳食平衡——异病同治。个性化科学食疗可以预防近百种常见身心智疾病,对于已病人群有促进康复作用。
数千年以来,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认定是达到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则被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预防疾病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正确使用药物,适当的进行食补,以及其他的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每个人都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目的。
中医养生看法5:药浴的好处
药浴作用机理概言之,系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药浴洗浴,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养生功效。现代药理也证实,御众堂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肌肤的弹性和活力。具体而言药浴有以下功效:
1、检测身体最真实的健康状况(特别是亚健康,在打通的过程中);
2、检测患病状况和患病的部位(很多时候体检的数据是无法检测出身体最真实的健康状况的,诸如亚健康、一些慢性病、身体隐形疾病及发展趋势);
3、疏通经络、打通全身血脉和小血管、打通全身气血路、经络路、脏腑及组织系统等通路;
4、祛风寒、除湿热、散内毒、通过发汗排除体内毒素;
5、祛死血、生活血;
6、协调脏腑、通利关节、调理五行、平衡阴阳;
7、活化细胞、增强免疫力、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8、增强肌肤弹性和活力、美容肌肤、抗衰老。
中医养生看法6:中医对灵芝药用价值的认识
在中医沿革的历史中,灵芝深受历代医家的推崇,并以“太上之药”的高贵形象和灵验功效深入人心。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中,共收录了365种药物,所载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皆为有效、无毒者,灵芝即名列上品之最。
中医认为,灵芝是所有补虚中药中惟一归肾、肝、心、肺、脾五经的药物,既可补益肝、肺、肾,又可养心安神,健脾助消化。
所以,凡元气不足、精亏神伤、齿落、发白、腰膝酸痛、关节不利、头晕、耳聋、心悸、失眠、健忘、咳喘、气短、乏力、纳呆、腹胀等等,均可服之。
由于灵芝可大补五脏虚损、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因此在中医里,它被视为“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的珍品。
⑶ 养生该怎么做
第一,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是养生的必要条件。现在很多年轻人选择熬夜,殊不知死亡就在身边,毫无准备的猝死,其实是可以正在侵害人的健康的。每个器官都有最适合的修复时间,睡眠的修复能力是最好的,因为这时候器官是不怎么工作的。然而最适宜的时间是从晚上十点多就开始了的,如果这时候就已经在睡了,效果最明显。熬夜其实是错过的。
第二,保证每天都有一定的运动量。宅,动也不动是造成很多肥胖,三高的根源。有句俗话说“每天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就强调了每天坚持运动的重要性,强身健体可以增强抵抗力。推荐慢跑这种方式,比较有效,如果是年纪比较大的话,做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说可以三两成群结伴打太极,太极看似慢,其实很多地方都是被活动到的。
⑷ 你是怎么看待养生这个问题的
看待养生:
1、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应有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层面;
2、涵养,是指开阔视野、通达心胸、广闻博见,通过对自身的道德和素质的修炼和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3、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疗,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4)如何养生的观点扩展阅读:
养生的意义:
养生就是保健和修身养性,中国医学认为养生可调理五脏阴阳,保持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一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都处于生理范围之内的最佳状态。
百病起于过用,疾病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年累月,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可以将很多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临床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与饮食、起居、情志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疾如箭矢,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感冒;而病,如江河泥沙之淤积,百十年后,方成巨患。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如釜底抽薪,杜绝病成,养生是中医文化的一部分,是前人总结的各种葆养生命的方法,长期坚持,可以将人的精气神调整到饱满的状态。
⑸ 为什么一定要养生
第一学会养生可以延缓衰老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其实都希望自己看起来更年轻一点。虽然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但是通过养生,我们可以延缓衰老的进程。比如经常熬夜的人看起来脸色就会很差,精神不振,而注重养生的人坚持早睡早起自然就会面色红润,看起来年轻朝气有活力。
第二帮助身体更好地消化、吸收代谢
养生能帮助身体更好的消化、吸收代谢,换句话来说就是让身体的循环系统正常,排毒系统正常、代谢正常还有吸收正常。比如注重荤素搭配的人就比常吃油腻食物的人吸收和代谢更好,
第三修复身体的伤害
因为长期不注重养生,也就是不注重健康的吃穿住行,所以我们的身体内部多多少少都会有受损的细胞。而重视养生,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后,我们身体背部受损的细胞就会慢慢地被修复。
第四调理小病预防大病
学会养生之后,对于山体的一些小毛病时候能帮助审议更好的调解,而对于一些大的疾病,也可以做到预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