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夏季养心首选生脉饮
夏季养生,心脏健康是关键。由于夏属火,通心,易导致心脏阳气消耗,人们常感疲劳、胸闷、睡眠不佳、头痛、心悸,心脑血管疾病也易在此时频发。此时,夏季养心首选生脉饮。该方源自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旨在补气以充血道,复脉气,故名生脉饮。孙思邈曾言,夏月服用生脉散及肾沥汤三剂,可预防百病。
生脉饮之所以神奇,在于其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材组成。人参能强心气、补肺气;五味子能预防元气耗散;麦门冬则具有滋阴清热之效。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敛,共奏益气复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之功,对改善心功能、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等有显著效果,并能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微循环,抗休克,调节血压,抗心律失常,抗炎,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肝功能,抗突变,抗癌等。
生脉饮适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等情况,可治疗心肌梗死、心绞痛、休克、低血压、心律失常、肺心病、流行性出血热、克山病等。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西医所谓的中暑、急性感染性发热性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感染性休克、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等。
此方流传千年,验证了夏天服用人参的说法并非错误,与中医“冬病夏治”理论相契合。夏季保养心脏,事半功倍。生脉饮的配方中,市面上的生脉饮大致可分为黄芪生脉饮、党参生脉饮、红参生脉饮三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体质和病症。
此外,自制人参生脉饮也是一种简便的选择,经济实惠,效果不亚于口服液。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服用生脉饮。生脉饮适合有虚汗、虚喘、心悸、口渴等症状的人。若处于感冒发热期间,或有咳嗽多痰等症状,建议不宜服用。肠胃不好的人亦应慎服,以防加重病情。
❷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之道
孙思邈的 养生 观和今人 养生 观一脉相承,它所倡导的 养生 观和 养生 术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借鉴。
在饮食方面,孙思邈主张节制饮食,注意节气,吃八成饱,饱则伤肺,饥则伤气。吃饭要细嚼慢咽,饮食要清淡,进食时先去除烦恼,少食肉多吃饭,少吃发酵食品,如腌菜、臭豆腐等,饮酒勿令至醉,多则速吐之为佳。
在睡觉方面,孙思邈主张头朝南脚朝北,春夏则面朝东,秋冬则面朝西,身体自然蜷曲,头高脚低,露头捂脚。
在习性养成方面,孙思邈主张莫强食,莫强酒,莫忧思,莫大笑。
所有这些,对崇尚 养生 的今人,益莫大焉。
在这里讲一个故事。初唐四杰之一的著名诗人卢照邻患麻风病久治不愈,慕名找到孙思邈,孙思邈开导他要修德养身,保持良好心态,再辅以药物治疗方可凑效,还可延年益寿。卢照邻照此去做,更拜孙思邈为师,追随师傅学医九年。
人活七十古来稀,孙思邈也意识到人生短暂,处世不易,七十多岁的孙思邈想着赶快将自己毕生绝学流传下去,决定著书立说以传后世,编写了《备急千金要方》,包含233个门类,含方论5300首,被现代医学界尊为临床医学网络全书。他在序言中明确著述的目的要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孙思邈还倡导医者仁心,父母心,要有高尚的医德,才能有高超的医技。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
在诊治态度和方式方法上,他写道:“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丝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要求治病救人要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不避脏臭,不贪财物,谦虚谨慎,博学好问,不骄傲自满等。
活到一百岁以后,孙思邈又有了新的积累,决定再写一本书,作为《备急千金要方》之补充,将新学和新的临床积累收入其中,名叫《千金翼方》,30卷,189门2900余首,后人将两书归称为《千金方》。他还参与了官方《唐本草》的编撰工作,其中一百余味中草药他都尝验过。
关于药王生卒,有的说活了141岁,有的说活了101岁,总之是长寿。药王卒年明确有载,在公元682年,而生年却成为一个千古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