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五脏四季养生】春养肝 夏养心 秋养肺 冬养肾 四季养脾胃
五脏四季养生的具体做法如下:
春养肝:
夏养心:
秋养肺:
冬养肾:
四季养脾胃:
Ⅱ 【五脏四季养生】春养肝 夏养心 秋养肺 冬养肾 四季养脾胃
中医认为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养护我们的主要器官: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胃。养生之道在于养而有时,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疗,以滋养调理周身。
睡眠质量
要拥有健康的肝脏,睡眠是必须保证的。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体内出现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运动注意
起早运动,舒筋活络也是养护肝脏的方法之一。由于冬天运动比较少,身体的多项机能还在“冬眠”,因此春天运动要“慢”,更适合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舒缓运动。
心情调节
保持心态平和,有利于肝气舒达。旅游是一个方法,找三五好友郊游踏青,让歇息已久的精神感官,在自然环境中重新复苏;也可以买一把甜香的水仙花、风信子回家,将春天的信息带入室内,同时也有利于自己的健康。
养肝排毒
春季易使肝旺,而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理疏泄与藏血,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枸杞性平味甘,功能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是滋补性强壮药。
温和运动
夏季运动应该要坚持几个原则,一是运动量不宜过大,二是不能过于剧烈,三是避免大量出汗,否则都会损伤心阴,有害于身体。可以选择太极拳、自然养生操、瑜伽等刚柔相济的运动,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深呼吸
在每天早上起床之后,选择一处空气清新的地方,闭上双眼,用鼻子深深吸气与呼气,尽量深长、缓解的呼吸,最好不要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将意念集中于丹田之上,可以令人保持平静,也并非一定要在早上进行,一有空就可以做做深呼吸,养心养神,对身体非常好。
控制情绪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之时,此时人体的阳气进入极盛阶段,再加上本身高温天气的作用,人的心情是非常容易烦躁的,因此,夏天要特别注意心态的平和,必要时可以发泄一下心中的不快,但生气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
养心食物
西瓜具有除烦止渴、清热解暑之用,非常适合热盛伤津、暑热烦渴、小便不利等症者食用;黄瓜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佳品,夏季可适量多食;苦瓜苦味食物入心,可以除热邪、解劳乏、清心明目,改善夏季多种不适感。
多喝水
秋季气候干燥,使人体大量丢失水分。要及时补足这些损失,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还可直接将水“摄”入呼吸道,方法是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即可。
饮食润肺
从中医的角度,百合、梨等食物有“润肺”的作用,润肺有助肺部的保健,所以秋季多吃一些如百合、梨、山药、白萝卜、荸荠等润肺的食物对身体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防寒保暖
肺位于胸腔,经络与喉、鼻相连。寒邪最易经口鼻犯肺,使肺气不得发散,津液凝结,从而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复之下可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引发慢性鼻炎。因此,肺部不好的人,做好保暖很重要。
冷水锻炼
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做些有氧运动,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但运动不可过于剧烈。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效果,平时可以冷水洗脸、洗脚、浴鼻等。
少吃盐
现代人口味偏重,喜欢吃盐味过重的食物,摄入盐份太多,肾脏就会有负担,盐中的钠成分会导致水份排出不顺畅,更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要少吃盐味过重的食物。
少喝饮料
饮料中含有咖啡因,会导致血压的上升,这样就会伤害你的肾脏。应该少喝饮料,多喝水,让体内排出毒素,你的肾就会更加健康。
枸杞补肾
最强效的补肾食物当属枸杞。中医理论认为,枸杞子性味甘平,归肝、肾经,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肝肾虚损、精血不足。
不要憋尿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春天:少吃酸
春天少吃酸,多吃点甜味食物,如山药、香蕉、大枣等,以养脾脏之气。少吃多餐,只吃七份饱,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忌暴饮暴食。
夏天:少贪凉
夏天湿气较重,多吃豆类健脾利湿,同时少淋雨、少贪凉。按时就餐,坐着吃饭不要站立或蹲着。
秋天:按摩肚脐
从立秋开始多喝粥,粥最健脾。按摩肚脐:饭后、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摩64圈。
冬天:多晒太阳
冬季寒冷,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平时最好早睡晚起、多晒太阳,让身体温暖,是保护脾胃的最好方法。
Ⅲ 中医五行养生法
关于中医五行养生法
关于中医五行养生法,金木水土火并不止风水上有记载,同时五行也广泛运用于中医之中,我们人体穴位以及肤色,怎样养生都和五行有关,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关于中医五行养生法。
肤色苍白,头小,面长,肩宽做喊,背直,身体瘦弱,手足灵活,有才能,勤劳。但体力不强,多忧虑。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火形人:皮肤赤色,肩背宽厚,脸形瘦尖,头稍小,身材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对事物理解敏捷,走路时肩背摇动。其性格易生气,轻财,缺乏信心,多虑,认识事物清楚,爱漂亮,性情急。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土形人: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腿部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身材匀称,步履稳重。他们内心安定,喜助人为乐,不喜依附权势,而爱结交朋友。
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金形人:肤色较白,方脸,鼻直口阔,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四肢瘦,动作敏捷,呼吸平缓,心胸宽广,富有远见,稳重自持,组织力强,为人敦厚,做事认真。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水形人:肤色偏黑,头较大,腮部较宽,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体型较胖,偏矮,腹部较大,怕寒喜暖。机智,灵巧,善辩,喜动,富于灵感,好幻想,喜自由,多疑,嫉妒,心胸较狭窄。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五色与饮食养生食物的颜色与五脏相互对应,搭配合理,是饮食养生的基础。从中医角度讲,青入肝、赤入心困稿、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心色是赤色,属夏天:所以红色的食品养心入血,还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尤其是在夏天,养心更为重要,应适当多吃山楂(红果)、蕃茄、红苹果、红桃子、心里美萝卜、红辣椒等红色食品。
肾色是黑色,属冬天:所以黑色的食品有益肾抗衰老作用。尤其在冬天,更应该养肾。因此,冬天应适当多吃黑桑葚、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乌、熟地等黑色食品。肺色是白色,属秋天:所以白色的`食品有补肺作用。
因此,秋天应适当多吃白果、白梨、白桃、白杏仁、百合、秋梨膏等白色食品。脾色是黄色,四时皆养:所以黄色的食品多补脾。尤其在长夏和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应适当多吃山药、马铃薯、黄小米、玉米等黄色食品。肝色是青色,表现为绿:所以青色食品多补肝。尤其在春天应适当多吃青笋、青菜、青豆、菠菜等青色食品。
在四季分别五行养生春季:春季五行属木,人体五脏中属木的为肝。因此,春季养生应重视补肝。绿色属肝,春季可适量多吃黄瓜、菠菜等绿色蔬菜和瓜果。五味中,酸味入肝,因此肝血虚的人春季还可适量吃些酸味食物,如做凉菜时,适量放些醋。肝气太旺,表现为脾气不好,所以常爱生气的人,则应少吃酸味。
夏季:夏季五行属火,人体五脏中属火的为心。红色属心,但夏季养生却不可盲目进补红色食品,应根据个人体质情况来定。如心血虚,表现为心神不宁的人吃红枣、桂圆会有良好效果;但如果心火旺,表现为口舌生疮的人吃了红枣不仅没有好处,还会加重病情。
五味中,苦入心,因此心火旺的人可多吃些苦食,如苦瓜、苦丁茶等,以泻心火。
长夏:传统中医学理论是将一年分五季,即在夏末秋初划分出来一个“长夏”季节。长夏季节五行属土,人体五脏中属土的为脾,黄色食品对脾会比较有利,所以长夏可多吃甘薯、玉米等,健脾利湿。五味中,甜味入脾,但是,多吃甘甜的食物也会酿湿生痰,长夏季节气候湿热,因此,不可机械地按照五行归属而多食甜味食物。秋季:秋季五行属金,人体五脏中属金的为肺。
五色中白色属金,可适当多吃白萝卜、白木耳、大白菜、冬笋、百合等,它们性情偏平凉滋润,能健肺爽声,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五味中,辛味入肺,但秋季气候干燥,因而不能机械地按五行归属而多食辛辣食物。冬季:冬季五行属水,人体五脏中属水的为肾纯尺野。
因此,冬季养生应重视补肾,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黑色属肾,多吃黑色食物对补肾很有好处,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但冬天天气寒冷,而黑木耳、黑芝麻等都是偏寒的食物,因此,阳虚怕冷的人,还应多食用羊肉、狗肉等温阳食物。
黑色的衣服能更多地吸收太阳光的紫外线,有保暖作用,因此,冬季穿黑色衣服是适合的,但由于黑色色调偏暗,容易使人心情变得沉静,而冬季又是抑郁症的多发季节,因此,有抑郁倾向的人最好不要在冬季穿黑色衣服。
五行养脾 脾胃共为“后天之本”,并且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脾胃不和可能会导致食欲下降,肚胀打嗝,便秘或者腹泻。
五行中脾对应土,黄色的食物对脾会比较有利,所以平时多吃甘薯、玉米、橙子可以健脾胃。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可以温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的东西可以强心,其结果也是健脾胃。
五行养肝 肝主要调节人体的气血,使体内气机调畅,血液贮藏和流通功能正常。肝气不畅就容易上火。
从五行来讲,肝对应木,有肝火的女性,应该注意滋阴清热,滋水涵木,也就是通过养肾来补肝。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豆腐、鱼类等清淡食物对于养肝很有好处。对于葱、姜、蒜、韭、辣椒、肉桂等辛辣燥热的东西则应少吃。
五行养心 心火旺盛会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心气不足又会心悸汗多,导致精神不好。
从五行角度讲,心对应火,养心最好吃些红色食物,如西瓜、柿子、番茄等;心气虚则可吃些羊肉、韭菜、山药等温阳的食物。有心火的女人,除了多吃养心食物之外,根据五行相克原理,补肾可以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补养肾气也是个有远见的方法。
五行养肺 肺主气,是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它还主管皮肤毛发,肺部不适就容易咳喘、鼻塞,甚至引起皮肤生疮疖。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肺对应金,白色食物对肺脏有益,它们性情偏平、凉,能健肺爽声,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如白萝卜、银耳、大白菜、冬笋、百合等。
五行养肾 肾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密切相关,又主管人体的水液平衡,肾虚容易造成头发早白,精力差,腰膝酸软,下肢肿胀。
五行中肾对应水,多吃黑色食物对于补肾很有好处。比如黑木耳、黑芝麻、黑米、黑豆等。这些食物对应的是肾脏及骨骼,经常吃能使多余水分不至于积存在体内造成体表水肿,有强壮骨骼的作用。
Ⅳ 人身体的五脏分别在哪个季节养生
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夏季养脾。
夏季气温高,火热之邪容易对心造成损伤,导致烦躁不安、免疫功能下降等,此时要多注重养心。
由于肺与外界相通,病邪外侵时首当其冲。尤其秋天气候干燥,易耗损阴津,进而导致干咳无痰、口鼻和皮肤干燥等症状。
很多熬夜的人第二天脸色发青、气色很差,就是肝在抗议。尤其在春季,阳气生发,春气通肝,此时更该注重休养生息,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即晚睡一会儿,早起一点,在公园庭院中散散步、踏踏青,都利于养肝。
肾与冬季相通应,若在冬季把肾养好,来年身体才会更强健。
脾与长夏之气相通,所以长夏养护脾胃正当时,注意不要吃得太多,七分饱即可;避免着凉,不要满身大汗后吹风;脾喜燥恶湿,可以每天泡泡脚,促进气血运行,驱除湿气。
(4)什么叫五季养生扩展阅读:
中医推荐五脏养生最佳食物
1、养脾最好的食物:黄色食品,特别是黄豆,可以是豆浆、豆腐、豆腐干,都是上等的养脾佳品,当黄豆的蛋白质和米饭一起,就是绝佳的蛋白质。
2、养肝最好的食物:生吃绿色食品,特别是绿豆汤(把绿豆放水里煮,当水开了以后再煮7-8分钟,然后喝水,不是我们习惯的把绿豆煮烂,绿豆煮烂后会失去养肝的功效。晚上吃为好。
3、养肾最好的食物:黑色食品,特别是黑豆,黑芝麻,晚上吃为好。
4、养心最好的食物:红色食品,特别是红豆,可以是红豆豆沙包、红豆粥、红豆豆浆。早上吃好。
5、养肺最好的食物:白色食品,特别是大白萝卜,白萝卜生吃更能养肺。什么时候吃都好。
Ⅳ 人身体的五脏分别在哪个季节养生
春季适宜养护肝脏,夏季需注意心脏健康,秋季是肺部保养的关键时期,冬季则应重点关注肾脏,同时夏季也要重视脾胃的养护。
在气温攀升的夏季,高温和热邪可能伤害心脏,引起诸如烦躁和免疫功能下降的症状,因此养心尤为重要。肺部与外界相连,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尤其在秋季,气候干燥,易导致阴津耗损,出现干咳、口鼻皮肤干燥等问题。
熬夜后第二天,人们常会感到脸色发青、气色不佳,这是肝脏发出的警告。春季是阳气生发之际,春气与肝相通,因此春季应适当晚睡早起,增加户外活动,如散步,以利于肝脏健康。
肾脏与冬季相对应,冬季养护肾脏能够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脾胃与长夏之气相合,长夏是养护脾胃的最佳时期。应避免饮食过饱,七分饱为宜,防止受凉,尤其是避免出汗后立即吹风。可以通过每天泡脚来促进气血运行,驱除体内湿气。
中医认为,以下食物最适合五脏养生:
- 养脾:黄色食品,如黄豆及其制品,如豆浆、豆腐干,对脾胃有益。
- 养肝:绿色食品,如绿豆,生吃最佳,尤其在晚上食用。
- 养肾:黑色食品,如黑豆、黑芝麻,晚上食用效果更佳。
- 养心:红色食品,如红豆,适合早上食用。
- 养肺:白色食品,如大白萝卜,生吃有利于养肺,任何时间食用都合适。
这些信息来源于人民网,提供了关于五脏养生和最佳食物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