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养生 > 什么是宫廷养生家族

什么是宫廷养生家族

发布时间:2023-02-23 10:26:17

『壹』 宫廷火疗养生馆怎么样

这家火疗养生馆的师傅的手艺不错,我妈腿疼,带我妈去了两次,现在好多了,都有两月没说腿疼了.听说对风,湿,寒效果很好.

『贰』 清代宫廷如何养生康熙乾隆各有妙招,堪称养生典范

满族主要集聚地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有几千年的 历史 。满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在 历史 上曾多次建立地方政权和国家政权。满族先民生活在寒冷的北方,生存环境恶劣,培养了强壮的体魄。生产生活方式以游牧、渔猎为主,塑造了满族崇尚武功,自幼习武的风俗。

满族传统 养生 保健经验是满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崇尚自然、适应环境,防治疾病,维护生命 健康 的经验总结,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日常保养防病,不用金石丹药,调治兼顾,侧重调补、食疗药膳、运动 养生 。具有满族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习俗。

清代,满族帝王皇族将满族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对防治疾病和 健康 保健的认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饮食文化,俭朴务实的生活习惯、北方民族的文化习俗、满族先民世世代代积累的传统 养生 保健经验,由带入清代宫廷,在宫廷中延续传承发展。

在中国 历史 上,历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多服用金石丹药延年益寿,甚至想得道成仙。秦始皇派韩终、徐福率队耗巨资远征,寻求长生不老药之药。东汉方士、唐代帝王崇尚炼丹服食丹药。晋代葛洪擅长炼丹并著《抱朴子》,论述炼丹长生的道理及炼丹方法。明代嘉靖朝,宫中设有炼丹房,嘉靖皇帝曾专心修道、炼丹以求长生。但始终没有达到 健康 长生不老的愿望,甚至因为服用丹药而早亡。

清宫医案完整记载了清代宫廷二百八十一年宫廷中满族帝王及贵族医事及生活起居详情档案,没有宫廷炼丹术及皇室贵族服食丹药的记载。大量的医案证实了满族帝王延续了满族传统 养生 保健习俗,传承了 养生 保健经验和方法,内容丰富,主要是注重补益增寿,侧重调理。方法有饮食调理、补益增寿、方药、药酒,“噙化”人参、坐汤洗浴,运动锻炼等。

满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药物补益与调理 养生 的经验,方法众多。满族传统的药物调理和药膳 养生 在宫廷中广泛使用。宫中有大量 养生 保健方药。康熙、乾隆、慈禧等满族帝王贵族常用的 养生 保健品,如八珍糕、龟龄集、琼玉膏方、松龄酒等制剂,药味不同,各有特色。不论方药或酒剂,重在调补健脾益胃、培元固本,或填精补髓。多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先天禀受不足,后天耗伤过度,下部虚寒,腰膝无力等。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用满族传统的健脾益胃或补肾助阳药物,如人参、鹿茸、茯苓、山药,尤以补肾药为多,传承了满族传统的药物补益与调理 养生 方法。

满族先民素以射猎称著于世,可谓“马背民族”。在我国寒冷的北方,满族先民抵御并适应严寒恶劣的自然环境,在生产生活、抗击战争中逐渐创造出一些独特的运动 养生 方式。满族悠久的狩猎传统,铸就了其坚忍不拔、骁勇善战的性格。辽金时期,满族先民把“步射”发展为骑射,“骑射”最能活络筋骨,使气血宣畅,强身健体。“骑射”成了金、清两代的“国俗”。

狩猎是满族帝王的毕修课。清代乾隆皇帝遵照其祖父康熙皇帝“练武习劳”的圣训,连续几十年,坚持每年行围,配合巡视,体察民情、监督吏治、锻炼了身体,促进了 健康 。满族世代传承运动 养生 的经验,据《中国宫廷医学》记载:“慈禧太后于晚膳之后,常在寝宫前后巡行散步,有时也让权阉李莲英等伴行,直到二更时分方入寝宫。”

满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总结出将食物或药材泡水或煎煮后当茶饮用,可以止渴还可以防治病,这种茶成为满族民间常用的饮料。至今满族民间仍有用北五味子、人参、菊花、枸杞、山楂、婆婆丁等泡水日常饮用,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习俗。清宫满族改进了传统饮品的制法和用法,制作各类具有治疗和保健功能的代茶饮。

清宫代茶饮品种类多,应用广泛,有的用于食疗,病愈后的调理,甚至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宫廷中的内、外、妇儿各科都用代茶饮。由于代茶饮方小,口感好,宫廷中人极易接受,在宫廷中备受推崇,帝王嫔妃、皇子大臣都曾服用。如浮麦地骨皮代茶化饮、灯心、竹叶,冲汤代茶饮、育神代茶饮、清热代茶饮、参苓代茶饮等。各种代茶饮调配也很精细考究,注重功效方便和实用。清宫医案中记载宫廷大量使用代茶饮案例。代茶饮成为清代宫廷医疗保健的一大特点。

满族先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节制饮食、噙化人参和坐汤 养生 等独特的 养生 保健经验和文化,满族独特的 养生 保健方法在清代宫廷中传承。

一日二餐,饮食有度

满族遵循祖训,“圣祖”一日二餐,坚持饮食有度的 养生 观。清代,随着 社会 的不断进步,满族与中原先进文化交往融合,许多民俗和生活习惯都不断的改变,但满族仍然延续一日二餐,饮食有度的习惯。

史料记载了清代宫中满族帝王康熙皇帝、慈禧太后一日二餐及节食的案例。清宫医案记载:“圣祖一日二餐”“张文端公鹏翮,尝偕九卿奏祈雨。圣祖览疏毕。曰:……尔汉人,一日三餐,夜又饮酒,朕一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领兵在外,亦然。圣祖云:……,朕每食仅一味,如食鸡则鸡,食羊则羊,不食兼味,余则赏人。七十老人,不可食盐酱咸物,夜不可食饭,遇晚则寝,灯下不可看书,朕行之,久尔有益也。”

清圣祖康熙皇帝注意饮食 养生 ,一日二餐,每餐副食仅食一种食物。告诫老年人,不要多食盐、酱和过咸的食物,夜里不可用餐,夜晚按时睡觉,不要在灯下看书,康熙皇帝认为其亲身践行的 养生 保健经验,长期坚持对身体有益。据《中国宫廷医学》记载:“慈禧皇太后遵从祖制,每天有两餐是规定的“正餐”,…还有两次小吃……。”康熙、慈禧皇帝传承满族传统的 养生 保健经验,现今满族民间仍保留着日食二餐的饮食习惯。

“噙化人参”,强身健体

东北长白山盛产人参,别名“棒锤”,满语音名称“奥汞达”。人参是满族集聚地长白山区的特产,满族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人参(野山参)能大补气血、起死回生,视为救治生命的神药。满族世代崇拜、应用人参。把人参称为“关东三宝”之首。满族先民每当进入长白山和采集人参时都要举行拜祭山神和拜祭人参的仪式。至今仍然保留这个习俗。

历史 文献中关于东北长白山人参记载很多,满族应用人参 历史 悠久,对采集、加工和炮制、储存保管、使用人参经验丰富,方法众多。早在东晋年间,满族先人曾向东晋尚书赠送东北人参。唐朝以后,东北人参大量流入中原内地。后金努尔哈赤时期,人参贸易繁荣。采集人参和人参贸易曾是当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由于人参在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易于腐烂变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参贸易和使用,努尔哈赤发明了将鲜人参蒸制成红参的方法,解决了人参储存和运输易于腐烂变质的问题,促进了人参经济的发展和应用。满族民间长期以来使用人参,认为能人参大补元气,开心益智,生津、安神、祛病,有延缓衰老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食用人参强身健体,治疗病患和 养生 保健,延年益寿。满族传统食用人参,多采用炖、煎、熬、噙化等方法,或在制作食品中加入人参,或制成汤剂、或制作药酒服用。

清代,满族帝王将应用人参的经验带到宫中,用人参调补气血,补益增寿。日常生活中采取了既方便又实用的“噙化”人参的方法。噙化,即含化,噙含。是将药物噙在口中慢慢含化,或用嘴咀嚼含化的食用方法。清宫医案记载满族帝王和宫廷众多人员使用人参,数量极大。皇帝、后妃的脉案中,很少有不服用人参者。清代满族帝王皇族多连续数年服用人参,长期应用“噙化人参”的方法补益身体。

坐汤 养生 强筋壮骨

满族坐汤 养生 ,即指温泉洗浴,汤泉疗法,是满族民间较早的传统 养生 方法之一。满族祖先久居我东北黑龙江与长白山地区,地域辽阔,气候寒冷。长白山地区温泉很多,泉水含有大量硫磺和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对人体 健康 十分有益。满族很早就懂得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医疗保健,崇尚洗温泉疗病健身的方法。积累了关于坐汤时间,饮食要求,注意事项、如何取得坐汤功效等经验。在《满文老档》等有关史料及档案中都有记载。

清代帝王贵族把“坐汤”作为 养生 保健的方法,在宫廷中推崇和延续。在康熙等历代皇帝的起居注及脉案中都有很多的记载。康熙对坐汤疗法评价很高。他说:“坐汤之法,惟满州、蒙古、朝鲜最兴,所以知之甚详。”清康熙皇帝曾多次赴汤山坐汤,还陪皇太后和孝庄太皇太后去汤泉坐汤。

至今,洗温泉 养生 保健仍很盛行。科学研究充分的肯定了温泉洗浴疗法具有疏通经络、协调脏腑、通行气血的作用。洗温泉 养生 保健可驱除疲劳、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驱风散寒、濡养全身,简便易行,已是人民大众防病治病的一种有效疗法。

清代早期的几位皇帝都是擅长骑马射猎、习武健身。满族长寿皇帝都具有遵从祖制,保持良好的心态、勤学奋进的意志、有规律的生活、适度的运动。还有一个重要的 养生 保健方法,是饮食疗法。满族饮食习俗中饮食疗法,流传于民间。是满族先民抗争自然,适应生存环境而形成的饮食习俗,千百年来哺育了满族和东北各族人民的繁衍昌盛。

满族入关以后,满族饮食文化随着满族帝王带到清代宫廷。满族民间传统食品,如大豆、蜂蜜、鹿制品、松子、枸杞子、山药、莲子、山楂等食材、药品,进入宫廷。具有满族民间传统特色的食疗方法,在宫廷中传承应用。宫中将饮食与防治疾病相结合,作为防治疾病 养生 保健的辅助方法。

满族传统药膳食和用于治疗疾病的辅助饮食方法,历代宫廷都无法与之相比。清代宫廷满族帝王崇尚 养生 保健,在宫廷中沿用满族传统的医疗保健经验,如“情志调节”、“噙服人参”、“坐汤” 养生 、药膳食疗、药物调理、运动 养生 保健等方法,全面传承和发展了满族民间传统 养生 保健经验和文化习俗,为现今人们 养生 保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史料。

康熙皇帝 ,清圣祖名玄烨,为清世祖福临之第三子,公元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景仁宫。因年号曰“康熙”,故称“康熙皇帝”,享年69岁,寿命之长居清代诸皇帝之第二位。康熙生平服药较少,他所以能寿近古稀,有自己的一套健身术。他的 养生 保健经验, 据《八旗通志敕谕》记载康熙“每日进膳二次,次外不食别物,烟酒及槟榔等皆属无用”。

不吃补药,也不要人按摩。因此较之明代皇帝,康熙把俭朴、戒声色、习骑射、广胸怀,作为延年益寿的主要手段。一生喜爱周游四方,赋诗泛舟,也是他多寿的主要原因。

乾隆皇帝 名弘历,29岁登基,执政60余年,89岁高龄,是我国 历史 上的高寿帝王是满族帝王注重 养生 保健的代表人物。 他对 养生 保健领悟很深,善于时时调理自己的生活起居,情志、行为和饮食保健。将心理卫生、运动健身、饮食调理与药饵补益结合起来,达到了 养生 保健的很高境界。乾隆皇帝一生心境豁达,注意日常起居调养,坚持狩猎健身,时常巡游畅志,兴趣爱好广范,善用药食保健调养,系统实践了 养生 保健经验。

乾隆皇帝非常注意饮食调养,传承了满族民间传统的饮食文化。他一生喜爱的食物,如:东北大豆腐或用大豆腐制作的菜肴和大豆制品,喜爱食用蘑菇、蕨菜等山野菜,萝卜,蜂蜜、鹿肉、猪蹄、肉皮、鸭子等食品,常食用小米粥调理脾胃等,满族百姓普遍食用的食品。他注重饮食调理,服用蜂蜜,防病延寿。乾隆皇帝年仅37岁既服用蜂蜜补益身体。

清宫档案中有一张乾隆十二年十月一日皇帝晚膳的膳单。晚膳中有燕窝鸭子、鹿脯丝、烧狍肉、祭祀猪羊肉等食物,还有…蜂蜜一品,…桂花萝卜一品。蜂蜜是著名的延缓衰老食疗之品。萝卜可以行气消食,除油腻,安脾胃,膳食结构合理,具有 养生 保健的作用。

乾隆皇帝服用药物 养生 保健。他一生喜爱的保健药物有:人参、八珍糕、龟龄集等。乾隆皇帝服用八珍糕 养生 。八珍糕由人参、茯苓白术薏米芡实扁豆白糖等组成。乾隆服用龟龄集补肾强身,龟龄集由熟地、枸杞、青盐、鹿茸、石燕子、红蜻蜓、小雀脑、紫梢花等31种药物组成,用特殊方法炼制,紫金色为度。每服五厘黄酒送下。

慈禧皇太后,道光十五年出生光绪三十四年在仪鸾殿“升霞”,终年74岁。慈禧皇太后 养生 之道:

一是注意心态调整,爱好广泛。

二是丰富的营养,及时的治疗。

三是坚持活动,外出 旅游 。

四是注重卫生,喜爱美容。

清代宫中满族帝王十分重视用饮食疗方法补益强壮。清宫医案记录了清代满族帝王身体力行传承满族传统的饮食疗法,御医注意用食疗养护胃气,促进机体康复。宫廷脉案记载了慈禧太后崇尚饮食疗法的大量案例。慈禧脾胃虚弱用食疗法滋养胃气。脉案中记载慈禧脾胃虚弱,如大便失调,便溏,用黄芪、山药、莲子熬粥的案例。

总结满族长寿帝王的 养生 保健规律,除了保持心情舒畅、有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经常弯弓习武、汤泉沐浴以外,经常服用补益增寿方药值得研究。满族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应用人参的经验,调和气血,气血得生,精神旺盛,体质健壮,自然可延长寿命。满族传统 养生 保健经验在清代宫廷延续和应用,逐渐发展了满族传统 养生 保健经验,为现代人建立正确、合理、科学的 养生 保健理念和饮食习惯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案例,丰富了我国饮食文化。有人对百岁老人的 养生 经验做了初步总结,认为延缓衰老的条件主要有

①良好的心态

②坚强的意志

②规律的生活方式

④适度的劳动

⑤合理的营养

⑥优美的环境

⑦及时的医疗保健等等。

清代满族高寿帝王都具备这些 养生 保健的条件,同时还有本民族的 养生 保健特点。总之,清代宫廷中满族传统 养生 保健经验,形式多样的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特色方法,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文化也可谓有着重要的意义。

『叁』 古代宫廷养生秘方有哪些

‍‍

古代的宫廷秘方用于帝王皇妃,科学发达的现代专家对古代很多药材使用都极为讲究,我们从哪些复杂的,众多的秘方中精选了3个普通人群使用的方剂,供大家参考。赶紧往下看看古代养生方法是怎么样?

3、消除顽固痘痘的第一古方:莹肌如玉散

目前中药里面祛痘的古方中最火的要算莹肌如玉散了,莹肌如玉散出自《普济方》,莹肌如玉散是以绿豆粉、白芨、白芷、白蔹、白僵蚕、白附子、天花粉、甘松、山柰、香茅、零陵香、防风、藁本、皂角为原料。将这些药材一起研磨成粉,混合均匀后,每天取少量涂脸,即可祛除痘痘,令颜面光洁如玉,因而得名莹肌如玉散。

莹肌如玉散祛痘的效果极佳,网上有很多网友都分享了莹肌如玉散的神奇祛痘功效,某宝上也有很多商家开发了莹肌如玉散。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养生秘方是大家必需所要了解的常识。成为男人心中的女神,女人养生从现在开始吧。

‍‍

『肆』 是中国最后一位御医,现104岁,他的皇家养生秘方是什么

一代药王孙思邈曾在《大医精诚》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从古至今,医生都是一份极为神圣的职业,真正优秀的医者心怀慈悲、敬畏生命,历来受到人们的尊重。

在古代医生也分不同的类别,比如居无定所、四处行走治病的叫做游医;一边卖药一边治病的叫郎中;坐在药店里为患者诊脉看病的叫坐堂医等等,而在宫中专门为皇室供职的医生就叫做御医或太医。

御医通常直接为皇帝及皇室家眷服务,即使是末代皇帝溥仪,也有属于自己的专属御医。这位御医名叫爱新觉罗·鹦烈鹏,出生于1916年,是努尔哈赤第六子塔拜的后代,后来他们家族这一支发展为世袭清朝御医,以医术高明著称。

如今鹦烈鹏已经是个104岁的老人,由于心态好、保养得当又经常行善,老人的身体依旧很硬朗,如果有需要,他也依旧会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中国名医传》中,鹦烈鹏的名字赫然在列,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妙手仁心,真医者大爱无疆,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尊敬。

『伍』 乾隆皇帝的饮食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的 方法 有多种,在古代很多人都有独特的养生心得和秘方,那么88岁的乾隆皇帝是如何养生的?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乾隆皇帝的饮食养生之道,希望对你有用!

乾隆皇帝的养生之道

乾隆尊为天子,富有天下,美酒盈仓,佳丽满宫,但他却视健康为人生之重。他 总结 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其中“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掸,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就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这“十常四勿”的生活态度便是符合保健养生的道理。

“十常”至今仍可作为日常健身的方法。所谓“叩齿”,是指空口上下齿有节率、略闻声响的叩击,经常叩齿,既能坚齿固齿,防止牙齿松动、脱落,又能活动面部肌群,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咽津”是将口中唾液慢慢咽下。 “揉鼻”就是以双手沿鼻子两侧揉擦。鼻是肺之门户,为气体出入的孔穴,如肺气调和,则鼻窍通畅,嗅觉敏锐。“转睛”指的是顺、逆时针旋转眼球。经常运动眼球,对改善视力、保持健康、纾解压力有很好的功效。“搓面”则是以双手搓热,再上下搓揉面部。搓面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延缓颜面衰老、推迟老年斑和面部皱纹产生的效果。“摩足”就是经常按摩足的底部。根据中医理论,常摩足心,有滋阴降火、强腰健肾、益精补髓的功效。“运腹”其实就是顺时针方向揉腹。腹部的自我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防止便秘,以达健体强身的目的。“伸肢”就是四肢经常进行伸展运动,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代谢,使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提肛”就是聚精会神地收提肛门,提高肛门、直肠的抗病能力。

乾隆皇帝的饮食养生

据清宫留传下来的《膳底档》记载,乾隆皇帝常吃的主食有47种,副食热锅类47种,热莱类59种,汤类7种。

最喜吃豆制品

乾隆皇帝喜欢吃鸭子,吃燕窝;早晚爱吃热汤面,喜欢喝粥;平常的时候,喜爱吃豆制品和山菜,几乎每顿都有,不能缺少。

豆制品食物中,乾隆皇帝喜欢豆腐和豆芽菜。

豆类作物,在中国历史很悠久,早在公元前200年,中国的先人就发明了豆腐的制作方法。汉代宫廷中,就盛行吃豆腐。汉高祖刘邦对豆腐就颇有兴趣,常吃不厌。他的孙子刘安,袭封淮南王,是一位讲究享乐的饮食男女的高手,他还有一手绝活,就是会做豆腐。据说,中国真正成形的做豆腐的技术,就是始于刘安呢。

明代大医学家和养生专家李时珍在他的名著《本草纲目》中,专门谈到了豆腐: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凡是黑豆、黄豆、白豆、绿豆、泥豆、豌豆之类,都可以做成豆腐。

豆腐甘温无毒,久食豆类,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增骨髓,加气力,补虚损,令人长生。初吃豆类食品时,觉得身体沉重,一年以后,就会觉得身体发轻。

豆腐是美食,能轻身益气,美人颜色,所以,女人尤其适宜吃豆腐。豆腐是美味,能够壮骨补虚,所以,古人称豆腐为小宰羊。

同时,豆芽菜也是健康食品,尤其是黄豆芽。中医中药就很看重黄豆芽,称之为大豆黄卷。黄豆芽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湿、补五脏不足之神功。

乾隆皇帝的一生,饮食上十分精通补益之道。据清官《膳食档》的记录,乾隆皇帝对于豆制食品有着特殊的嗜好,差不多每天的膳桌上都有,而且,每餐都不得重样。他经常喜欢吃的豆类食品包括:豆片汤、炒豆芽菜、红白豆腐、厢子豆腐、鸡汤豆腐、鸭子豆腐、鸭丁豆腐、锅塌豆腐、什锦豆腐、豆豉豆腐、羊肉炖豆腐、烩三鲜豆腐、烩云片豆腐、卤虾油炖豆腐、锅烧鸡烩什锦豆腐等。

按照御医的建议,乾隆皇帝配合豆制品进食的是山珍野味。山菜也是极好的一类健康食品,包括蕨菜、松蘑、香菇、冬笋等。

清宫之中,除了东北的松蘑之外,全国各地所产的山珍,也都要定期进贡宫中:浙江进笋尖、琴笋、冬笋、问政笋;江西进石耳、铅山香菰;湖南进笋片、干木耳;四川进香菰、茶菇、丁香菌、名山笋尖;山西进银盘蘑、五台山台蘑。

健康的饮食结构

乾隆皇帝的饮食结构很合理,一句话,就是清淡之余,享受口福之乐。他在享受口福的同时,更讲究营养均衡,荤素搭配。肉类中以吃白肉为主,注重补益;多吃豆类食物,多吃蔬菜,多吃山菜;早晚吃些面食、粥类,经常吃杂粮糕点。

据清官留传下来的《膳底档》记载,乾隆皇帝常吃的主食有47种,副食热锅类47种,热菜类59种,汤类7种。

主食包括:米饭、素包子、荷叶饼、大馒首、枣儿糕、粳米干膳、白面丝糕、老米面糕、豇豆水膳、象眼小馒首、蘼子米面糕、鸭子馅包子、鸡肉馅包子、韭菜馅包子、羊肉馅包子、鸭子口蘑馅提褶包子、鸡肉香蕈馅汤面饺子等。

副食热锅类包括:杂烩热锅、烩银丝热锅、全鸭子热锅、鸭子白菜热锅、燕窝野意热锅、燕窝鸭羹热锅、燕窝八鲜热锅、燕窝攒丝热锅、红白鸡羹热锅、红白鸭羹热锅、山药鸭羹热锅、葱椒肘子热锅、葱椒鸭子热锅等。

热菜包括:炒肉、炸紫盖、炒木樨肉、扒烂肘子、冬笋炒肉、燕窝白鸭子、燕窝肥鸡丝、口蘑冬笋炒肉、口蘑冬笋爆炒鸡、口蘑冬笋白鸭子、燕窝冬笋锅烧鸭子、燕窝冬笋锅烧鸭丝、冬笋鸭腰锅烧鸭子等。

冷盘有:银碟小菜、烧狍肉攒盘、羊肉卷攒盘、祭神肉攒盘、苏造肉攒盘、百果鸭子攒盘、银葵花盒小菜等。

汤类包括;豆腐片汤、燕窝三鲜汤、鸡丝燕窝汤、燕窝攒丝汤、燕窝红白鸭汤、清水海兽碗菜、燕窝冬笋锅烧鸭子汤等。

乾隆皇帝的早餐喜吃面食、粥食,主要有:果子粥、苏烩烫膳、杂烩烫膳、拆鸭烂熟面、燕窝八鲜面、燕窝鸡丝馄饨、红白鸭子三鲜面、燕窝鸭腰三鲜面、燕窝拆鸭子烫膳、燕窝锅烧鸭子烫膳。

乾隆皇帝吃饭的时候,喜爱在填漆的彩花膳桌上,早餐与晚餐之间,则在红龙矮桌子上吃一些果品和饽饽。晚餐通常是五菜一汤——每次的菜和汤都要有变化,不能重样,菜类主要有炒燕窝、燕窝炒鸡丝、燕窝炒鸭丝、燕窝烩鸭子、燕窝冬笋肥鸡、燕窝锅烧鸭子、冬笋鸭腰锅烧鸡、燕窝冬笋锅烧鸡;汤类主要是羊肠羊肚汤、燕窝八鲜汤、燕窝鸡丝汤、燕窝三鲜汤、燕窝攒丝汤、燕窝红白鸭子三鲜汤。

常饮宫廷养生酒

中国宫廷之中,美酒、美味、美女,三美如云,这是君临天下的一代天子的骄傲。中国历代的宫廷,美酒飘香,代代都不乏好酒。

清代造酒业十分发达,许多名酒闻名遐迩。

但是,清康熙皇帝鉴于历朝历代酒误政事,特地写了一篇《酒戒》和戒酒御制诗,并刻写于元宫遗留下来的黑玉酒瓮上。从此以后,清帝的膳桌上,不许摆放酒具,清官之中,也没有太多的美酒,而且终清一代,没有一位嗜酒的皇帝。

不过,康熙皇帝的子孙们,并没有完全执行康熙对于饮酒的戒令,他们也喜欢饮酒,只是有些节制罢了。

清官用酒,主要有:竹叶青、玉泉酒、葡萄酒、屠苏酒、雄黄酒、苦露酒、乳酒等。

乾隆皇帝认为,酒是百药之长,医食同源,酒食同源,食酒药同用。酒的功效很多,能够通血、散湿、暧胃、养气,还能温肠胃、御风寒、壮阳气、止腰痛、杀百毒。所以,他不仅喜欢酒,还自己造酒,并写诗吟赋,赞美咏叹酒。

乾隆皇帝饮酒,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他饮的是长寿酒,每天饮,有益于健康长寿,这也是他能够长寿的秘诀之一。乾隆皇帝好饮两种酒:一是龟龄酒,一是松苓酒。

龟龄酒是明清两代皇帝都很迷恋的一种药酒,长饮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是一种补酒。这种酒,最初是明代道士邵元节发明的,最初是进献给嘉靖皇帝的,祝贺其五十大寿。好长生术的嘉靖皇帝喝过以后,感觉甚好,就定为宫里常饮的御用酒了。龟龄酒是用人参、鹿茸、海马、枸杞子、麻雀脑等28种珍稀之物精制而成,其制作方法十分独特,熬炼的时间长达30天。长年饮用此酒,能够祛病延年、壮阳补肾、养血运气、消毒健身。

不过,清官的龟龄酒与明宫有所不同,其配方和制作方法在明宫的基础上有所增益。清官的龟龄酒是雍正时期重新配方制造的,当时,雍正皇帝下令御药房、乾清官、懋勤殿、雍和宫,将龟龄酒、龟龄方集中起来,仔细研究,重新配制。清官的龟龄酒药方是:用生地、熟地、当归、杜仲、锁阳、青盐、天门冬、肉苁蓉、川牛膝、枸杞子、补骨脂等33味珍稀中草药精制而成。

制作方法是:将备好的上述33味中草药,一起研成粗末,用锡纸包好,外套以黄绢袋,将黄绢袋扎好口,以烧酒30斤、江米窝儿白酒20斤,将药袋沉入酒坛坛底,再以西纸、油纸细布将酒坛口一层层封住,以黄土盐水和成泥封好坛口,然后用绿豆面将酒坛口周围封固。

三伏时节日晒三天,东西南北周转一圈,都得晒到;如果急于想喝,可以将桑木柴煮三炷香的工夫,取出,然后再埋入土中,七天七夜,再下井中,浸三天三夜,就可以饮用了。

乾隆皇帝常饮此酒,说此酒能够补肾壮阳,是健脾益胃的上好佳酿,并对先天不足、忧伤过度、腰膝无力、下部虚寒,有神奇的功效,能够培本固元、养血运气、补精治虚。

松苓酒则是大臣张照进献的秘方,乾隆皇帝认为是长寿仙方,吩咐内侍照方制酒而创制的。方法是:大深山之中,选择一棵苍劲挺拔的古松,向下深挖至树根,将酒瓮打开盖,埋在树根之下,根切开一个口,让松根的液体渐渐被酒吸入接收。一年以后,取出酒,酒色如琥珀,就是上乘的松苓酒。

乾隆皇帝几乎每天都喝这两种酒,因此有人说,乾隆皇帝能够寿跻九旬,到晚年仍然很健康硬朗,与喝龟龄酒、松苓酒有关。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宫廷养生家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跟父母分离户口有什么好处 浏览:745
香港老人家吃的药 浏览:875
孝敬感恩评价标准 浏览:892
父母该如何具体陪孩子写作业 浏览:616
南宁养老保险有哪些 浏览:81
与父母分歧怎么办 浏览:499
90岁的女人生殖器有多大 浏览:112
多层次养老金怎么解决 浏览:858
离职人员退休金计算 浏览:239
哪些国家过重阳节 浏览:387
涠洲岛80岁 浏览:514
青岛2018年退休金什么时候补发 浏览:338
养老保险几个月没到账 浏览:636
老年人两侧胯骨疼怎么治疗 浏览:102
浙江养老院护理分级标准 浏览:125
养老金产出比什么意思 浏览:798
80岁老年人经常出汗 浏览:81
什么是形神合一养生 浏览:861
老年人的鼻子为什么老是不通气 浏览:955
90岁老人为什么作 浏览: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