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种养生“骗局”,老年人容易犯,身体越养越“虚”,要尽量避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生活质量,以及身体的 健康 。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身体的衰老,危机感增强,大多比较重视 养生 ,认为花钱能够买到 健康 ,多贵都是值得的。
养生 开始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然而一些错误的 养生 观念,以及一些商业行为,杜撰的一些 养生 “谎言”,不仅对人体 健康 没有帮助,反而会加重人体代谢负担,因此要尽量避免。
老年人容易犯,四种 养生 “骗局”:
一、“喝酒 养生 ”
尤其是在一些中老年人当中,广为流传,认为喝少量的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代谢功能,对人体 健康 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甚至很多人还喜欢喝“药酒”。
事实上喝酒之后会刺激血管,血液循环与心跳加速。然而这对人体 健康 而言没有帮助。研究表明,酒精进入人体之后只有少量会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其中80%以上需要经过肝脏的分解,才能避免或降低对人体的伤害。
酒精学名乙醇,在人体中最终被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最后通过肺部与肾脏排出体外。所以喝酒之后,无论量大与量少,都会加重肝脏,肾脏以及心肺的代谢负担。血液中代谢废物增多,不利于人体 健康 。
一般而言,国人一个 健康 的成年男性,一天(24小时内)肝脏可以完成40克酒精代谢(53度白酒大约4两)。如果男性每天喝少量酒,最多也只能是保证人体不受或少受伤害, 养生 更是无从谈起。
而药材泡酒是否对人体 健康 有益,至今依然么有可学的依据,从营养学来说是不存在的。
二、“喝葡萄酒可以软化血管”
现在人都比较喜欢喝葡萄酒,尤其是一些女性,甚至有人说:“喝葡萄酒可以软化血管。”
事实上,葡萄酒就是葡萄汁,经过发酵之后把其中的果糖成分转换为酒精。这么就与软化血管扯上关系了呢?
酒精进入人体之后,在代谢过程总会刺激血管,所以一些女性喝葡萄酒之后面部会显得有些红润,其实是酒精的效果,喝白酒、啤酒效果也是如此,与是否为葡萄酒没有关系。只不过葡萄酒中酒精含量较低,所以喝了没那么难受而已。
事实上在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葡萄属于阴寒之物,尤其是女性应该少吃才好,而葡萄最理想的吃法就是做成葡萄干,这样可以减轻食物的“寒性”。
由此可见,喝葡萄酒 养生 也是一种商业行为,如果喜欢可以适当少喝些,切不可以以 养生 为由而进食过量。
三、老年人要每天吃钙片
人老之后对钙质的吸收与利用下降,而且在代谢过程中流失也会比较严重,所以容易出现缺钙的现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建议,我国居民每天应摄入不少于800毫克的钙质,而老年人应摄入不少于1000毫克的钙质,但是这并不代表人老之后就一定需要通过服用钙片来补充钙质。
一般而言,老年人每天喝400毫升牛奶,吃1——2个鸡蛋,400克左右新鲜蔬菜,以及300克左右新鲜蔬果,加上一些主食,一般可以保持营养的均衡,钙质也不会缺乏。
同时,通过合理的运动锻炼或适当的体力劳动,多晒晒太阳,保持乐观的心态,以及合理的睡眠,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与利用,减少钙质的流失。
如果天天吃钙片补钙,也很可能导致钙质摄入过量而不能被正确地利用,多余的钙质通过粪便排出还好,如果不是,很可能对人体造成破坏。
所以,老年人要补钙,建议是食补,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可及时发现不足。
四、老年人要“多喝水”
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同时也是人体需求量最大的一种物质。基于大部分老年人都存在喝水不足的现象,所以我们经常强调“老年人要多喝水。”
事实上,水对人体也不是越多越好。 一般而言,人体每天会通过呼吸、皮肤的汗腺、粪便,以及尿液等形式排出水分,大约每天在2500——3000毫升,除了食物中获取的一部分水分之外,一般还需要而外喝水1200——1500毫升。
肾功能不全的人,要控制好饮水,尤其是在睡前不能多喝水,以免加重肾的代谢负担。
老年人大多肾不太好,建议睡前喝水不宜超过200毫升。
老年人补水可以喝些淡茶水,无糖的花茶或者是白开水,尽量不要喝含糖较高的饮料,咖啡、浓茶、啤酒等。水温控制在40——60度为宜。
无论是饮食、睡眠、运动、喝水等,都是 养生 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事实上对人体而言都不是越多越好,当然缺乏也不行。
所谓 养生 ,用科学的方法把人体所需的营养通过饮食来获取,同时科学的规划好睡眠时间,运动量,并保持乐观的心态。
与此同时,还要与人为善,多做善事、乐事让自己活动开心愉悦。
中老年人以及女性要定期的体检,保持身体 健康 。而任何违背自然规律,过度夸大食品功效的 养生 行为,或许都是“骗局”。
㈡ 中老年人养生的6个骗局,学会这几个方面的正确养生方法
中老年人养生的6个骗局,学会这几个方面的正确养生方法
文/爱问360
养生 的概念已经流传多年,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很多错误的 养生 观念对中老年人产生了强烈的误导,但是中老年人却不自知,往往打着 养生 的旗号,却做着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使身体要一步一步被掏空。
现如今流传在大家视野中的 养生 骗局,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对 养生 非常在意的中老年人,一定要将其牢牢地记在心中,避免踏入到 养生 的骗局中,使伪 养生 对身体 健康 造成直接的威胁和伤害,只有识破了伪 养生 的骗局,才能更好地 养生 ,使身体处于更 健康 的状态中。
1、 养生 =抗氧化=减缓衰老
网络上很多人都说 养生 ,其实就是抗氧化。
减少身体各个器官被氧化的速度,就能延缓身体器官的衰老。
实际上这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说法,人体中存在着很多的自由基,虽然抗氧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但是 养生 绝对不仅仅只停留在抗氧化的基础上。
2、补充维生素,可以多喝果汁
有很多中老年人牙口不好吃,吃水果非常不便,但是为了能补充更多的维生素,会将水果榨成果汁来饮用。
在很多中老年人的心中认为:吃水果和喝果汁,效果是完全一致的。
这是完全错误的认知,比如苹果榨汁后,和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后,维生素含量也会快速地流失,对身体的 养生 没有丝毫的益处,因此,这种 养生 观念也是极度错误。
3、多喝红酒,有助于睡眠
对 养生 有一定研究的中老年人,经常说:晚上喝一点红酒,有助于睡眠,而且身体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这样的说法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虽然红酒中酒精含量是极其微弱的,但是任何酒精,对肝脏都是有一定伤害的,尤其是在夜晚喝酒,对肝脏的伤害是无以复加的。
4、感冒不用治,7天准好
生活中也经常有人说:感冒不用治,也不用吃药,7天,一定会彻底痊愈。
很多人认为:这是人体免疫力发挥了作用,可以将感冒的细菌和细胞彻底地消灭掉。
殊不知,这样的观点并没有任何的依据,如果感冒不及时用药,很可能会使其发展成肺炎,甚至更严重的病症,尤其是对抵抗力比较弱的中老年人来说,千万不要陷入到这样的骗局中。
5、一颗保健品,保你 健康 无忧
保健品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中老年人,对其依赖性相对是比较强的。
尤其是在广告横行的时代中,往往夸大了保健品的功效,而且很多保健品来源并不详细,甚至是三无产品,对保健和 养生 没有丝毫的作用,甚至还可能对身体产生负面的影响。
也有人说:每天一颗保健品,保你 健康 无忧。这样的说法完全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6、生命在于静止,减少身体的消耗
在生活中,有些年龄比较大的老人并不愿意外出锻炼身体,他们认为:只有静止,才能减缓身体的消耗,才能使寿命变得更长。
这样的认知是完全错误的,完全是 养生 中自欺欺人的认知和做法,没有丝毫的依据。
对中老年人来说,如果要想使寿命变得更长,通过 养生 的方式使身体变得更强壮和 健康 ,一定要采取正确的 养生 方式,以下4种就是需要严格遵守的。
1、 健康 、稳定的饮食
习惯 养生 的中老年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保持 健康 稳定的饮食习惯,这是非常关键的,对高血糖、高血压的三高人群来说,控制饮食是必须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代谢能力的降低,少油少盐少脂肪的食物,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有一定的益处,而且稳定的饮食,能让他们内部的循环和代谢更规律,使身体处于更 健康 的状态中。
2、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对中老年人来说,如果要想 养生 ,一定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这是非常关键的。
到时间吃饭,到时间运动,到时间睡觉,都是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的,只有这样,身体才能正常地运转,才不会出现过度消耗的情况。
3、乐观的态度
每个中老年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尽可能保持乐观的态度,情绪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极其关键的。
负面情绪,不仅会诱发癌细胞的滋生,甚至也会使很多疾病诱发出来,因此,中老年人在 养生 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4、使身体运动起来
中老年人一定要有适当运动的意识,这也是非常关键的。
适当的运动,才能使身体保持一定的活力,虽然运动的频次相比于年轻人来说有所减少,但是消耗较少的老年人,只要适当地动起来,身体就能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下,也能通过 养生 的方式使身体更 健康 。
参考资料:
1、《营养师揭露4条伪 养生 常识,盲目坚持可能对 健康 不利,提前了解下》
2、《央视新闻:朋友圈的“伪 养生 ”科学,有哪些你中招?》
3、《愚人节不愚人:辟谣那些伪 养生 ,真的会毁掉你的 健康 》
㈢ 老年人注意,四种养生骗局,身体越养越虚,要尽量避免
正是抓住老年人普遍的这种心理,各种 养生 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 养生 理念都是科学 健康 的,市面上一些为了谋取利益而编造的并不合理的 养生 骗局却让不少知识面有限的老年人深信不疑,在此基础上,当他们满心欢喜的开始自己的 养生 之路时却不知,自己的身体正在受着日复一日的煎熬。
老年人一定要擦亮眼睛,防范以下四种 养生 骗局,避免身体越养越虚。
1、老年人要经常吃钙片
在很多 养生 理念中都强调老年人补钙的重要性和多多益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对于钙物质的吸收能力有所下降,同时钙元素的流失速率却与日俱增,最为关键的是人体内并不能自主合成钙物质,只能通过外界摄入满足身体需求,因此极有可能造成缺钙现象,进而导致出现骨质疏松。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钙片并不是食用越多越好,补钙也不是多多益善。
虽然钙元素对于人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是人体对于钙元素的需求量却不是上不封底的。当钙物质摄入量达到人体需求时就可以起到强健骨骼的作用,如果再过量摄入,则会给胃部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反而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2、喝酒能 养生
酒桌文化已经成为了现如今常见的现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无论是老友之间的叙旧还是工作中的聚餐社交,人们往往都会将自己的情义随酒下肚,酒杯一饮而尽对于朋友来说是感情深的表现,对于领导来说则是对其尊重的象征。喝酒伤肝是众多周知的事情,但是有一些 养生 观念认为喝酒可以起到 养生 的作用。
这些 养生 理念中提到,经常性的喝酒可以促进血管内血液的循环,提高机体新陈代谢的效用,而且在冬季饮酒还能够暖和身体,增强御寒的能力。但是酒中含有酒精,当人体饮用后,酒精会对血管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反而会影响到血液的循环,极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产生。
3、饮用葡萄酒可以软化血管
葡萄酒在诸多酒中被看作是尊贵的象征,拿起高脚杯,旋转酒杯中见底的葡萄酒,让其在指尖跳跃,溢出阵阵葡萄清香,实属是将自然与高雅的最佳结合方式。不仅如此,对于众多老年人来说心血管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疾病,饮用葡萄酒可以起到软化血管、预防疾病的效果。此外,很多人群尤其是女性认为葡萄酒不仅对人身体有益还可以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睡前饮用效果最佳,殊不知此种方式对于身体无疑也是一种伤害。
诚然,葡萄酒的原料来源于纯天然的水果葡萄,但是葡萄酒不是鲜榨葡萄汁,在经历了发酵之后,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极高,当饮用后对于身体的刺激性不亚于啤酒和白酒,更不要提能够软化血管等效用,所以千万不要错将葡萄酒当作 养生 利器,为身体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4、喝水多多益善
水是生命之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没有食物但是不能缺少水源,足见水的重要性,而且常饮水对于机体还具有一定的益处,于是一些 养生 理念中鼓励人们多加饮水、越多越好,这样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速率,尤其是身体各项机能衰减的老年人通过摄入水分将体内的垃圾带出体外,达到增强免疫力的目的。但是饮水并不是上不封顶,多多益善,饮水也需适量。
很多老年人的肾脏系统都有所衰弱,如果大量饮水会增加老年人肾脏的负担,对肾脏也是一种损伤,而且如果在睡前大量饮水不仅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还会增加起夜次数,影响到睡眠质量。所以,日常补水也需适量,不可贪多。
㈣ 诈骗了半个中国的四大神医全部被曝光他们都是谁
第一位:刘洪斌
人们不知她的来历,但她的身份却有好多,有时候是苗医,有时候是蒙医,有时候是中医。在当苗医的时候,她是“穴位吃药 拔痰定喘”绝技传承人,只治咳喘,专卖“苗仙咳喘方”;在卖“蒙药心脑方”时,她是八十岁高龄的蒙医后人;而在推销“助眠晚餐”时,她又是著名老中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回应中表示,虚假医药广告事件中的“刘洪斌”不具有中医医师资格,未在中医医疗机构任职,也不是所宣称的“苗医传人”,相关中医药社会团体中也不存在广告中提到的“中华中医协会”。
“刘洪斌”相关行为违反了《广告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等有关要求。“刘洪斌”目前代言的广告虽不涉及医疗活动,但其冒用“中医药专家”等名义,对中医药声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督促和指导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严格进行中医医疗广告审批,配合协助有关主管部门监督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聘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宣传,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活动。
针对刘洪斌“医药广告表演专家”事件,国家工商总局表示,已部署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同时,工商总局充分发挥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已与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食药总局、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公安部等成员单位专题研究,各部门将依据各自职能依法调查处理。
目前,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正在调查处理,工商总局将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回应社会关切。
第二位:李炽明
李炽明热衷于在不同电视台换着头衔卖药,在一档节目中,他的头衔是“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号称从医四十年,擅长消脂瘦身,卖的药是减肚子的“一子三叶茶”。而在另一个频道,他又开始治疗男性前列腺疾病。再换个频道又成了“50年溶栓第一人”。在另另另外一个频道,干脆升华成:“全身疾病都能好!”
卖“裸藻”(一种号称比冬虫夏草的功效强几十倍的神药)时,他是“中华医学会主任委员、全国方剂学专家”。推销”纳豆细胞再生疗法“时,他又成了创始人和“中医药科研委员会委员”。
推广“dcr代谢修复疗法”(号称不用胰岛素,不吃降糖药,就能调理糖尿病)时,他的头衔多到闪瞎你的眼,并且已经走向世界了:留美医学博士、美国DCR医学实验室亚洲区执事。有趣的是,李老师在《奇方健康说》讲“如何减去大肚子”的台词,被网友发现和吉林卫视《名医药铺》的“心脑血管专家赵薇教授”,一模一样。
当然,神医的药也被查了。李炽明“代言”的可以减肚子的“一子三叶茶”,在2014年就被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为严重违法广告。
第三位:王志金
这是一个连名字都在变化的专家。卖安第斯玛咖片的时候,他是“中医养生专家”王志金。卖冠心病类药物的时候,他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专家”王志今。他的头衔厉害了:中医世家第六代传人、解放军465医院少校军医。
他主推的是“波尔特细胞用糖疗法”,号称治疗糖尿病有奇效。但他还擅长治疗关节炎、肾虚、脑血栓。卖药时“百病不缠身”的口号再一次出现。无数网友表示被王志金所谓的“波尔特用糖疗法”欺骗。
他在电视里卖的治疗心脑疾病、肝肾功能的“九千堂化糖老方”,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2026077”。经查,这是通化吉通药业有限公司“降糖胶囊”的批准文号,该产品因涉违法广告,遭到株洲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处和曝光。
第四名:高振宗
又一个名字会变化的专家。他是“壮阳补肾专家”高振忠,也是“京城名医”高振宗,还有一个更牛的名号:“祖传十二代补肾神人”。
作为京城名医,高老师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技多不压身”:他会看手纹,是全国著名手诊专家;会看眼病,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脑中风、心血管疾病、脾病、肝病、男性病…没有高老师搞不定的疾病。
高振宗“代言”的“明目二十五味丸”,被河北省药监局和广州工商局查处过,原因是宣传不实误导消费者。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领域涉医药广告管理的通知
新广电办发〔2017〕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广电局:
近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停播了“苗仙咳喘方”等40条违规电视广告。这些违规广告的主要问题是,以节目形态变相发布或是以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形式播出,夸张、夸大宣传,以医生、专家、患者、公众人物等形象作疗效证明,误导消费等。为防止涉医药广告网络视听节目出现此类问题,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省局要组织辖区内视听节目网站对本网站与医药产品宣传推介相关的广告和视听节目做一次全面梳理,凡是存在上述违规问题,使用虚假医药代言人误导消费者的,要立即清理。
二、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要担负起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广告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对广告和带有广告性质的视听节目,特别是涉及医药产品的广告和节目,严格审核,坚决抵制虚假违法违规广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特此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
2017年7月27日
㈤ 老年人常遇到的骗局有哪些
老年人常遇到的骗局有保健养生类诈骗、角色扮演类诈骗、收藏品类诈骗、投资理财类诈骗、骗婚骗财类诈骗、旅游类诈骗、合同类诈骗、电信诈骗。
一、保健养生类诈骗
骗术:免费旅游、VIP 体检、夸大保健品效果;安排“老人”现身说法,忽悠老人往销售公司存钱;销售假药致老人死亡;销售“秘制神药”,保长寿体健等。
提个醒:面对保健品诈骗,要做到“两要、两不要”,即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如果患有疾病,要主动到医院就医,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相反,伪劣的保健品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贻误治疗良机。
二、角色扮演类诈骗
骗术:冒充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谎称办理残疾证、低保补贴;冒充政府拆迁办人员诈骗;冒充财政局工作人员实施诈骗;冒充亲戚串门诈骗;假扮燃气公司或水电公司员工诈骗;“神医”看病行骗。
提个醒:老年人遇有自称政府工作人员来访时,应当核实其身份,要求其出示工作证,必要时向其所在单位打电话核实。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本该不属于自己的利益不沾,保持平常心。维修要找物业或者打使用说明书上的客服电话,切莫相信楼道张贴的小广告。
三、收藏品类诈骗
骗术:夸大价值骗取“标的费”;承诺高价回购收藏品行骗;免费鉴宝“局中局”诈骗。
提个醒:拍卖藏品,须认准有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正规拍卖公司在藏品未成交之前不会向卖家收取任何费用。如果需要签署藏品回购合同时,建议寻求律师帮助。
老年人参与收藏品投资或者拍卖,一定要到专业部门,不要轻信电话、网络、电视推销,谨防所谓“拍卖公司”“艺术品公司”的诈骗陷阱,发觉被骗要及时报警。
四、投资理财类诈骗
骗术:消费返本复利型投资理财诈骗;小利小惠诈骗型投资理财诈骗;投资贵重物品型投资理财诈骗;理财产品诈骗投资理财诈骗;合伙人与原始股骗局投资理财诈骗;非法传销型投资理财诈骗;广告诱惑型投资理财诈骗;免费旅游天价购房型投资理财诈骗;网络理财投资理财诈骗。
提个醒:老年人在投资贵重物品时应当多方考量,包括注重出售方的主体、资质等,以及贵重物品是否符合其所应有的价值。以避免被虚假的出售方或不值钱的物品所欺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进行投资时,不要盲目从众,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也不要贪利以防陷入更深的骗局。
五、骗婚骗财类诈骗
骗术:不法分子在网络上或公园等老年人聚集地炫耀财富、地位、家庭背景等个人信息进行利诱;不法分子以网聊痛陈失败婚恋史或不幸生活、虚构自己拥有雄厚的财富等骗取同情或博取好感,进而谋财谋色;不法分子编造虚假身份或人际关系信息作虚假承诺或索要财物;不法分子一旦无利可图或骗取钱财到手就会消失。
提个醒:结婚与交往的前提是需要明确对方的身份信息,对于对方虚构的信息要及时分辨,不要轻易受欺骗。老年人在交往过程中,遇到对方多次索要钱财,无论是以何种目的,都要谨慎对待,可以同子女进行商量。
六、旅游类诈骗
骗术:不法分子通过各种嘘寒问暖方式,用“温情攻势”取得老人信任;不法分子以低价旅游诱惑,骗取老人钱财后潜逃;导游与景点商店等相互勾结,强制老年人消费,并规定最低消费额,不买不准离开。
提个醒:强迫消费侵犯了消费者自由交易、公平交易等权利,并且由于强迫交易造成人身损害更是对于老年人作为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旅游景点以低价销售假货或以高价销售与质量并不符合的产品,是对老年人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商家欺骗的销售行为需要承担“退一赔三”的责任。
七、合同类诈骗
骗术:借款合同类诈骗;一房二卖类诈骗;低价旅游套取高保证金合同。
提个醒:老年人出借资金时一定要慎重,最好让对方出具担保,保存好相关证据。为了确保担保真实性,必要时要委托律师核查。
金额较大的借款,最好和家人商量,办理出借手续时,尽量咨询法律专业人士,避免上当受骗。
八、电信诈骗
骗术:冒充国家相关工作人员调查唬人;冒充亲友请求“汇钱救急”;虚构中奖;电话推销等。
提个醒:预防电信诈骗,要做到“五不要”,即不要轻信不明对象及可疑信息;不要因贪小利而受违法短信息的诱惑;不要拨打短信息中的陌生电话;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不要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
㈥ 生馆老板娘自揭骗局,有老人4年花了150万,为什么他们专挑老人下手
因为这些老人比较好欺骗,平时目前时间也较多,再加上他们年龄大,内心抱着不想给子女添麻烦的心态,很容易被怂恿去做养生保持健康。当他们知道自己被骗了,还不敢告诉子女,只能趁着儿女不在家偷偷维权,有些老人甚至懒得去追究,导致此骗局一直没有被揭穿。
三、对于这件事我有何看法?
都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作为消费者,无论商家提出怎样的优惠,对方都只是在忽悠你而已。为了防止老年人被这种行为欺骗,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力度管理此类公司,儿女们平时也多关心父母,身体不舒服就去正规医院治疗,要让他们随意相信陌生人怂恿。骗钱是小事,如果真的用了一些劣质产品,很可能引起生命危险。
㈦ 51岁养生大师离世,深刻反思:4种“养生”骗局,别再上当-
“自然疗法大师”
“国际营养大师”
“中国长寿专家组营养专家”
……
拥有着众多头衔的长寿 养生 专家林海峰倒在去医院的路上。据《人民日报》报道,2019年11月11日,鼓吹“断食排毒 养生 ”的专家林海峰疑似食物中毒在云南去世,令人唏嘘的是,他当时仅仅只有51岁。
事发前几天,他自称吃了过期的红枣而浑身僵硬,因推崇自己的“自然医疗”,相信自己能排毒,而没有上去医院,拖了几天后忽然晕倒在地,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生命迹象。
林海峰的离去让人惋惜,即使他已经去世了几年,但是现在仍有许多人对他抱有很大的争议,长寿专家教人 养生 ,但是却英年早逝,确实让人难以释怀。
养生大师离世,深刻反思:4种“养生”骗局,别再上当" img_height="473" img_width="75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1/7edf7e92efa5f95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事件发生在黑龙江,24岁的李某在大学毕业后在家待业了一年,时间久了后李某的精神方面出了些问题,经常在家自言自语。且他的体重也飙到了260斤,家人觉得不能让李某继续这样下去,听说家附近有个气功大师开的疗养院“包治百病”。
于是李某被送去了疗养院,早期去疗养院的目的是减肥、调养,也得到了一定成效。但是到后期,李某住疗养院的目的却发生了改变,已经不是纯粹的减肥了,他开始学习发功、辟谷治病。
李某接受了一名“大师”的建议,停食70天治“病”,在停食52天的时候,李某出现了痴呆症状,2天后出现了抽搐症状,最终抢救无效死亡……这是发生在2020年的真实案例。
如今还有很多人在推崇断食、辟谷 养生 ,可是断食真的能排毒 养生 吗?
养生大师离世,深刻反思:4种“养生”骗局,别再上当" img_height="509" img_width="75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1/e5957569256cdd1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张国玺教授 对此进行了辟谣, 断食对于 健康 的益处根本没得到证实,盲目断食还会给 健康 带来极大威胁。
人如果完全不进食只能活多久?当人体停止进食后,首先会 消耗肝脏内储存的糖原 ,将其分解成葡萄糖为身体提供能量。大约在3天后,肝糖原消耗殆尽,需要 启动身体内的脂肪组织 ,消耗脂肪来为身体提供能量。当脂肪消耗完后,就需要 消耗体内的蛋白质 来维持身体的功能。
长此以往下去,会导致身体出现头晕、头疼、身体虚弱等一系列的异常症状,继续断食会导致器官衰竭,甚至导致死亡。从断食到死亡的具体时间点,根据个体差异的不同会有一些变化。 多数情况下,人在不吃饭只喝水的情况下,只能存活1~2周时间。
养生大师离世,深刻反思:4种“养生”骗局,别再上当" img_height="500" img_width="75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1/dfa047da9650900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除了断食“ 养生 ”以外,生活中还谣传着不少号称可以 养生 的方法,跟随小艾一起来看这些 养生 方法是否靠谱。
1、保健品能代替药物?号称能治病的保健品不可信
保健品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中间的一种产品, 本质上还是一种食品 ,部分保健品可能会具有一定的调理功效。但是,不能将保健品当成治病的药品,它的主要作用是补充、调理、预防,不能治病!
2、磁疗床垫、枕头包治百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1年发布的 《磁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指出,磁疗产品不得已治疗病种、治疗功效等方式命名。
养生大师离世,深刻反思:4种“养生”骗局,别再上当" img_height="500" img_width="75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1/5c5e53a25edd67e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一些质检不合格的磁疗产品,还可能具有 致癌作用 。山东烟台市检疫局曾截获一批放射性超标严重的磁疗产品, 这些磁疗床垫的年辐射剂量可达到200mSv ,接触一年约等于拍了2000张胸片,这个剂量的辐射量,会导致体内细胞突变的风险增加,患癌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3、网红束腰带能减肥、收腹?
网红束腰带也曾风靡一时,很多女性为了减肥收腹带上了这类腰带。殊不知,这种束腰带具有很大的 健康 风险。
长期使用束腰带可能会导致骨骼变形,看起来腰挺直了,实际上治标不治本。 核心肌群的稳定性也会被破坏,还可能会引起肌肉萎缩、脊柱损伤等症状 。一些使用时间过长的女性,可能会导致体内脏器出现问题,引起胃气管反流、呼吸不畅等症状。
养生大师离世,深刻反思:4种“养生”骗局,别再上当" img_height="500" img_width="75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1/0976421825ae0c56.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4、丰胸膏能丰胸?
山西白求恩医院乳腺外科高晋南 表示,市面上所售的外用丰胸膏,多是通过激素产生短期作用,会给乳房带来刺激,在视觉上产生变大的感觉。但是却“治标不治本”,后期会反弹回来, 滥用激素还可能会引起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等症状 ,对于女性 健康 极为不利。
小艾在此提醒大家,一定不要轻信一些所谓的 养生 方法。想要 养生 其实并不难,保持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并定期体检,就可以帮助你保持好的身体状态。# 健康 明星计划#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㈧ 崔永堂江湖医生是骗子,2010年5月份先后在广东梅州地区,冒名中医养生师,尽享骗人的把戏,这个人是丹东人
这个抄《没文化的人的人》是个神人哦。我崇拜哦。估计从天上来的,不会生病的。也还没有生过病的。中医中药也好,现代医学也好,对我个人而言,和我没什么关系,这话在一个外国人说来我听了都别扭。你老人家万一感冒了你会看中医还是西医呢?中医会开什么药给你治疗。西医会开什么药给你治疗?我想起来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有一些和你一样的人。问题是抗日战争中结束了啊。问什么还有你这样的人,我很郁闷。看来我还是要思考了。祝你身体健康
㈨ 你遇到过的养生骗子有哪些
很多人去给老年人做养生的讲座,利用老年人,去推销他们的保健产品。把他们的功效说得非常神奇。老年人都会相信,去买他们的产品。
㈩ 原《中华好养生》,现《杏林好养生》,于洋是个骗子,老人却深信不疑怎么办
保健品一般都是添加违禁西药,造成保健品一吃就好使的假象。吃完就有力气的,一般是添加了伟哥或者作用相类似的西药。吃完就降糖的,多数是添加了优降糖,到最后血糖无法控制。等等太多了,数不过来。造成保健品添加违禁药泛滥成灾,主要是政府相应地管理部门不作为的结果,甚至他们和保健品生产者、代理商有某种默契。这种事跟老人还真是说不清楚,有时候真是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