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站桩有什么好处站桩的要领是什么
站桩,分为武术站桩和养生桩两类.武术站桩,多以低桩为主,练三焦,一来下盘有根,二来内行气血.养生桩,多以高桩为主.各有侧重. 站桩的好处非常多,原理上讲,下紧上松,气血滋润内脏. 你在刚开始站桩时,可以听点音乐,看点电视都行,站到一定的程度,你会不希望有杂音,自然的有种入静的感觉.这个时间过程,因个人而异.
⑵ 站哪种桩对养生最好
养生剑指桩,协调阴阳,把人本身的上实下虚,调成下实上虚,还可以强肾!
⑶ 站桩的要领是什么
你好。站桩的要领不复杂,整体就是要保持身体的中正松直就可以了。
基本要领如下:
练习站桩功需要有个相对安静地环境,这样才能养神,有利于亚健康的恢复。
1、双脚平行,与肩同宽;
2、膝盖微屈,不要超过脚尖;
3、臀部微微向后下方坐下,头部微微上提,形成一下一上的对拉感;
4、上身自然中正;
5、双手自然下垂,腋窝虚空;
以上是站桩功的基本要求,每次练习5-30分钟即可,每天1-3次,坚持1个月就可以看到效果
⑷ 站桩重心秘诀
马步站桩时把自己的体重按三七分配重心,练功的效果最好。那么什么是三七分力呢?就是在站桩是把体重的十分之七分别落在两个脚跟,其余的十分之三体重分布于两个脚掌,这样落在脚跟的七成体重刚好使站桩者做到如树生根又不僵板;脚掌的三成体重刚好能让是个脚趾能松散地平铺于地,练站桩时要求十趾抓地,重心落于脚心前的涌泉处容易出现十趾抠地,落于脚跟容易出现十趾漂浮,使脚底无根、站桩不稳。按照重心三七分力练功,当经络通畅、神经控制能力自如时,再练扳指时就更容易达到手指和脚趾完美协调。
腰部是做好重心三七分力的关键
练马步站桩的人都知道站桩时要“松腰松胯”、‘’尾闾下垂‘’,做到腰跨放松、尾闾下垂也是达到重心‘’三七分力‘’的关键。有生理知识的人都知道人体脊柱有几个生理弯曲,腰椎的生理弯曲是向前的,站桩时尽量消除腰部向前的弯曲,是做到尾闾下垂的关键,尾闾下垂更有利于腰部放松,恰到好处地做好这个要领,才能在站马步桩时更好地分配体重的重心。实践证明站马步桩时按三七分力分配重心可以最好的达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状态。
站桩时如何做到“头顶上悬、虚灵顶劲”?
人体脊柱的胸椎部分有向后的生理曲度,根据我的经验,站马步桩时两眼平视前方的同时尽量做到消除胸椎向后的曲度,可以帮助身体达到“头顶上悬、虚灵顶劲”的练功效果。这样站桩就不容易出现‘’走神‘’和‘’昏沉‘’的现象,是人体经络气血畅通。
在站桩的时候颈椎竖直,练功有气感后头顶会自然出现向上的“顶”劲,这个内劲能进一步帮助人体的躯干正直,使“中脉”畅通,练功者如果中脉畅通,任督二脉和十二经络就很容易通畅。
按照这些要领要求来练功,更便于全身放松,有利于气血运行,即可调身健体、安神自泰,身体的生理功能和精神状态得到很好地改善
⑸ 养生桩松肩五部曲
预备式:两脚与肩宽,膝盖部稍弯曲,感觉"咯噔"一下即可,目视前方
1. 双手抬起,两臂平行与肚脐高
2. 双手保持原位不动,双肘稍微向外展开,双手在脐上的位置
3. 双手抬到比双肘稍高的位置,双手略高于肩
4.双肘再稍抬高,但仍略低于双手
5. 双手十指自然张开,双臂在胸前做抱球状
此时就可以称为"抱住健康"了,因为肩部放松了,气沉于小腹,人才处于放松状态中。小腹也是修炼家称之的下丹田所在之处,小腹沉实了,人的阳气也就旺盛了。
很多人认为站养生桩就是站着不动,这是非常错误的,人在站养生桩时犹如大树,不是不动,而是生生不已之动。站时需用意体察一下全身,保持浑身上下关节似曲非曲。想象自己站在齐胸深的温泉当中,前后左右有水波轻轻晃动,身体不做中流砥柱,但随之晃动。站养生桩过程中多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幸福的经历,仿佛整个身子融入到温暖的泉水之中,从里到外都暖洋洋的。一切烦恼之事随波而去,疾病也会随着水波的荡漾,远离我们的身体。
⑹ 为什么要练桩功养生桩修炼的意义是什么
从表层现象上看,桩功的功架五花八门,正如俗语所说,“身体的任何间架状态均可作为功架”,但无论“桩功”的种类如何繁多,其修炼意义不出以下三类:养生、抗击、发力。本文解读养生桩修炼的意义,供健身的朋友们参考!
通过“养生桩”的这种放松,求得阻滞的经脉重新顺畅通达,给予病症积极的影响。养生桩是通过求“松”,使经脉得以充分的舒展,再给予一定的外力引导(例如特定的呼吸、导引动作等),使经脉畅通,调节气血的运行,虚则补,实则泄,最终达到“通则不痛”的养生祛疾效果,这就是桩功的养生意义。近来流传颇广的“蹲墙”功,就是太极秘传的“松腰”法,其以“松腰”畅通脊椎与督脉而得到的养生效果与养生桩以“松”求养生有异曲同工,可见经脉养生的大道不二。
⑺ 站桩的正确方法和最佳时间段
站桩的正确方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调整身心,放松身体,平稳呼吸,心态平和。稍屈膝,似蹲似站,双手合抱,两手高度在胸腹之间,五指撑开,两手心相对,两手距离以舒服为度,呈抱球状。
站桩的最佳时间段:站桩最基础的时间要求,必须保证四十分钟,如果低于四十分钟是没有效果的。另外根据不同需求,时间也各有不同,养生为目的,站到一个小时就可以。
(7)养生桩最关键是什么扩展阅读:
站桩要领如下:
1、虚顶领劲。就是把头往上微微顶着,就好像有一根线拉着头,这时候,颈部是舒展的,下腭是微微的含着,这时候会感觉到头轻轻地往上顶着,练久了, 会感觉到思维特别敏捷,感觉特别灵敏。
2、含胸拔背。在站桩时,我们的手好像抱球一样,前胸是空的,后背就圆起来,会感觉很充实,找到这种感觉的话,我们的气就不会浮在上面,就很容易建立起腹式呼吸的感觉。所以站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慢慢练习腹式呼吸。
3、松腰坐胯。松是放松,把腰松下来。坐就是往下坐,胯就是髋关节。松腰坐胯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腰放松下来。
4、膝关节放松。膝关节一放松,全身的力量就都落到脚底了,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部位,肾水就像泉水一样从这儿涌出。
⑻ 养生桩的技巧掌握
养生桩虽然是一种静中求动,动中求静的功夫,初学者按照一定的姿势做下去,但也不宜固定姿势和时间,可以根据体质的强弱和病情的不同给以适当的安排,不要超过学者本身的负担能力。一般说来,姿势不宜多变,因为在神静气平和姿势安定后,血液循环开始加速,当内部正在运动变化时,姿势突然一变能将内在的运动打乱,所以,先师一再提醒我们: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但是,若真正掌握了内在的运动规律,能在形体的变动中毫不减低内在的运动时,则可随意变更,不受姿势限制。先师所谓“神意足,不求形骸似”就是这个意思。练功时间最好让学者自己掌握,如觉轻松愉快,全身舒适,则可多站些时间,如感疲倦不适或神思烦乱,则必须停止练习,不要勉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