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混凝土养生期的规定是多长
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用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试件的标准养生期规定为28天。如果是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由同条件的现场要求确定养生期。
Ⅱ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生要多长时间
一、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或软作抗滑构造完毕后立即开始养生。机械摊铺的各种混凝土路面、桥面及搭板宜采用喷洒养生剂同时保湿覆盖的方式养生。在雨天或养生用水充足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覆盖保湿膜、土工毡、土工布、麻袋、草袋、草帘等洒水湿养生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生方式。
二、养生时间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生。一般养生天数宜为14~21d,高温天不宜小于14d,低温天不刨、于21d。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最短养生时间不宜少于28d,低温天应适当延长。
三、混凝土板养生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40%后,可通行。在路面养生期间,平交道口应搭建临时便桥。面板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放交通。
Ⅲ 路面混凝土养护时间
路面混凝土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混凝土浇筑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
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
自然养护: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再继续保湿至规定龄期。
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
包覆期间,包覆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保湿养护时间。
Ⅳ 给混凝土养生一般多少天
一般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并加以覆盖,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如果你要用水全部泡上就泡上吧,注意:如果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不得浇水。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D
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D.0.3规定:“同条件自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及相应的试件强度代表值,宜根据当地的气温和养护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
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与不宜大于60d;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确定后,乘折算系数取用;折算系数宜取为1.10,也可根据当地的试验统计结果作适当调整。”
Ⅳ 混凝土养生是什么意思
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高于+5°C),对混凝土采取的覆盖、浇水润湿、挡风、保温等养护措施。
混凝土浇筑后,在水化热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带走混凝土体内大量的水分。从理论上来说,混凝土拌合水中的80%是要在其水化热过程中挥发掉,只有20%是水泥硬化所必须的,当这80%水分慢慢挥发的同时,水泥等便会收缩。
在普通混凝土中,水泥浆的干缩率限制在90%,因而在混凝土内部经常存在着引起干缩裂缝的应力状态,而一般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只为抗压强度的1/6—1/7,如果在水化热的过程中,水分蒸发过快,这种干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便会产生干缩裂缝,同时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快过早,导致混凝土后期水化过程中缺水。
(5)混凝土养生期是什么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2、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自混凝土浇注开始计算,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少于14d,使用其它水泥不少于21d,炎热天气适当延长。
3、养护期内(含撤除保温层后),混凝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温热潮湿状态(塑料膜内应有凝结水),对掺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尤应富水养护,但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
Ⅵ 混凝土养生期的规定是多长
混凝土根据浇筑部位养护时间不一样,一般带水养护不少于7天,有抗渗要求时应带模养护不少于14天。
Ⅶ 混凝土的养护龄期是指什么
混凝土的养护龄期是指混凝土养护经历的时间,混凝土常用的养护龄期有:3d、7d、14d、28d、60d、90d。
但国家标准评定混凝土强度合格与否是以标养28d的标准试块强度为准;当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时,可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注明要采用的60d或90d强度作为评定依据。
养护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响。
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干湿热养护、蒸压养护、电热养护、红外线养护和太阳能养护等。养护经历的时间称养护周期。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件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
把成型的混凝土试块养护条件与施工现场构件采用的养护条件相同即称为同条件养护。制备混凝土时,首先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通常按水灰比法则的要求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绝对体积法。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
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Ⅷ 混凝土养护时间从什么时候算起
谈谈对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虽然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工程中非常常见,但是经常见到不规范操作,须要对其进行总结归纳,也可作为我们在施工现场对施工质量把好关。(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5144-2001》中写道:7.5.1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7.5.2 混凝土表面养护的要求: 1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前宜避免太阳曝晒。 2 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6~18h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 3 混凝土应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始终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7.5.3 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宜适当延长养护时间。7.5.4 混凝土养护应有专人负责,并应作好养护记录。(2)《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 38:92)中写道:第7.5.6条 钢纤维混凝土可采用与普通混凝土相同的养护方法,特殊工程和构件的养护应符合第八章的有关规定。(在第8章第四节“刚性防水屋面”中第8.4.5条中写道:“钢纤维补偿收缩混凝土应采用蓄水养护或用蓄水性良好的材料覆盖淋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昼夜。”(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写道:9.3.5 养生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生。一般养生天数宜为14~21d,高温天不宜少于14d,
Ⅸ 混凝土养护时间
混凝土终凝后的持续保湿养护时间可参照下表的规定执行。
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混凝土养护温控要求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不同混凝土潮湿养护的最低期限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Ⅹ 什么是水泥混凝土的养生
混凝土养生其实就是混凝土养护的意思。
混凝土的养护标准要求为:温度为20±2°C;湿度不低于95%。
混凝土的养护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响。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干湿热养护、蒸压养护、电热养护、红外线养护和太阳能养护等。
养护经历的时间称养护周期。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件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中国采用的标准养护条件是:温度为20±2°C;湿度不低于95%。
混凝土的功能作用:
1、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它综合表示拌合物的稠度、流动性、可塑性、抗分层离析泌水的性能及易抹面性等。测定和表示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和指标很多,中国主要采用截锥坍落筒测定的坍落度(毫米)及用维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秒),作为稠度的主要指标。
2、强度
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3、变形
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主要用弹性模量表示。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应变持续增加的现象为徐变,应变不变,应力持续减少的现象为松弛。由于水泥水化、水泥石的碳化和失水等原因产生的体积变形,称为收缩。
4、耐久性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饱水状态下受到频繁的冻融交替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
为此对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抗冻性要求。用于不透水的工程时,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蚀性。抗渗性 、抗冻性 、抗侵蚀性 为混凝土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