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养生 > 卒中病人如何养生

卒中病人如何养生

发布时间:2022-04-25 17:18:46

A. 中风需要怎么调理

中风调理方法包括生活调理、药物调理,除了常用的西药外,中药调理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活血化瘀、平肝潜阳、通经活络的药物;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和散步;生活护理,包括定期住院体检、瘫痪病人秦英翻身、轻拍背部、定期活动、关节保持松弛、避免皮肤压疮等。

B. 脑血栓患者饮食如何调养 合理安排饮食有助脑血栓康复

一、血栓病人的饮食禁忌:
1、所有过咸食物及腌制品、蛤贝类、虾类、皮蛋,含钠高的绿叶蔬菜等,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均在禁忌之列。
2、具有降血压作用的食物有:芹菜、胡萝卜、番茄、荸荠、黄瓜、木耳、海带、香蕉等;降脂食物有:山楂、香菇、大蒜、洋葱、海鱼、绿豆等;此外草菇、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银耳等蕈类食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对防治高血压病、脑出血、脑血栓具有一定作用。
3、戒烟、慎酒,适量喝茶。
4、注意选食桔子、大枣、番茄、芹菜叶、油菜、小白菜、莴笋叶等新鲜蔬菜和水果,及时补充维生素C、B6、B1、B2和维生素B12等水溶性维生素。
5、低钠盐饮食,限制食盐可降低血压,一般每日食盐摄入量2-5g为宜;
6、选用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如淀粉、糙米、标准粉、玉米、小米等,可促进肠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对防治高血压病有利。
7、限制脂肪、胆固醇。膳食脂肪不超过40-50g/d,可选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油等植物油;应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蛋黄、肥肉、贝类、墨鱼、动物性脂肪的摄入,膳食胆固醇不应超过300mg/d。
8、适量蛋白质。应控制食物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选用高生物价优质蛋白,按每日1g/kg掌握,其中植物蛋白质可占50%,动物蛋白选用鱼、鸡、牛肉、鸡蛋白、牛奶、猪瘦肉等。大豆蛋白可防止脑卒中的发生,宜多食用。
9、限制总热能,适当控制每日摄食总量。节制膳食,定时定量进食,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食物种类齐全,营养素比例合理,不挑食偏食。
二、血栓病人饮食调养五原则
1、限制高胆固醇食物
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有些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海带、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食品有降脂作用,可以根据需要加以选择,配制成适宜于病人的康复膳食。
要限制食物的胆固醇,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2、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
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肉提供;应多吃鱼肉,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黏滞有利。
3、控制糖类食品摄入量
虽然控制了脂肪的摄入,但不能忽视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当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和含糖类的甜食后,体内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仍然会增加体重、血糖、血脂及血液黏滞度,对脑血栓的恢复极为不利,所以也要控制糖分的摄入。不过,如脑血栓的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并应用降糖药而产生低血糖时,可适当饮用饮料以防止血糖继续下降,当一过性低血糖缓解后,就不要再饮甜饮料了。
4、低盐饮食
脑血栓的病人有的合并高血压病,食盐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如果在烹调中放入盐,烹调出来的菜仍然很淡,难以入口,从增加食欲考虑,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蕃茄酱、芝麻酱。食醋除有调味作用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钙离子可增加血管内皮的致密性,对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
5、补充水分
脑血栓的病人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晚间活动量小,睡眠前饮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三、家有脑血栓病人,也可选择下述辅助食疗方:
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及降压作用。
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有活血化瘀及通络降脂作用。但中风并发糖尿病,则不宜加蜂蜜。
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5.脑血栓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脑血栓的病人平时宜吃清淡、细软、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要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粮,蔬菜和水果。烹饪宜采用蒸、煮、炖、熬、清炒、氽、熘、温拌等烹调方法,不适宜煎、炸、爆炒、油淋、烤等方法。

C. 预防脑卒中多运动善饮食 中风病人营养怎么补

脑卒中怎么预防?
1、高危人群预防应重点注意以下4点: 
(1)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按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围内,不能擅自停药和更换药物。
(2)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减少胆固醇的摄入。
(3)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积极服用糖尿病药物,控制血糖范围。
(4)心房纤维性颤动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积极检查,按医嘱服用药物,控制心脏病等危险因素。

2、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10点:
(1) 饮食要清淡 
(2) 适度增加体力活动,不要超量运动 
(3) 克服不良的嗜好,如吸烟、喝酒、久坐等
(4) 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5) 老年人应防止体位改变、便秘 
(6) 注意气候变化
(7) 每天饮水要充足 
(8) 看电视、上网等时间不要太久
(9) 保持情绪平稳 
(10)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D. 脑梗死患者自己如何调理


脑梗死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疾病,又被称为脑梗塞或中风,常见于年龄大于45岁的人群,并且目前脑梗死有年轻化的趋势。脑梗死顾名思义,由于血管闭塞导致脑组织坏死。医学专业的解释为: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缺血缺氧,使得的局部脑组织营养和代谢异常,出现的脑组织的坏死。脑梗死会导致很多临床症状,常见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和意识障碍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对于脑梗死来说,治疗只是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将脑梗死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疾病的预防工作,可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可降低个人所承受的疾病痛苦,可减少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担。自古有句话“防病胜过治病”,不能等犯病后再重视,可见防病的重要性。

E. 老年人脑卒中发作,会存在的健康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有哪些

脑卒中康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理疗科 余维豪

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一种局限性神经系统疾患。脑卒中的脑血管三种基本病变:血栓形成、栓塞和出血。

一、病因及主要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病因主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而心脏病、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病、脑血管瘤、糖尿病等也是本病危险因素。

二、健康教育行为指导方案
1、本病诊断要点:
⑴ 突然发作的神经系统局限性运动,感觉和语言障碍,直至深昏迷意识障碍等各种不同征象。
⑵ 常伴有头疼、呕吐或惊厥。
2、患者的搬运:
脑卒中一旦发生,不论在任何场所,首先要让患者安静躺卧,解开衣领,使头部后倾,下颚抬高来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要随意搬动改变病人体位,避免给患者各种不良刺激,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3、脑卒中患者要紧急抢救,早诊治,一旦生命体症平稳要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4、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方法是通过应用神经生理及运动模式,加强肌力,包括患侧恢复和健侧的代偿,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以争取达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5、急性期康复治疗:
应以临床抢救为主,在不影响临床抢救的前提下,主要通过护理、按摩、被动运动(切忌粗暴)及卧床时肢体应置于抗痉挛的体位等措施来预防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关节痉挛、变形(如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足下垂等)等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发生,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作准备。
6、恢复期康复治疗:
一般在病后3天—3周(脑出血2—3周,脑血栓3天—1周)即病人意识清醒,无进行性卒中表现,生命体症稳定了便可进行康复训练应按照人类运动发育时的归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顺序进行。运动时间由短到长,运动强度由低到高顺序进行,运动方式由被动、辅助到自主运动顺序进行。顺序如下;
床上移动翻身→坐位→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上下楼梯。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强调的是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软弱肌力训练。训练中应包含患侧恢复和健侧代偿。
⑴ 床上训练:
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训练,上下肢活动(例如为端正骨盆,在床上进行单侧和双侧桥式运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⑵ 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
先从半坐位(30度-40度角)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次数和时间→从床上坐→床边坐→椅子或轮椅坐。
因患者坐位时,不能控制,常向患侧偏斜,接着应进行坐位平衡训练,从无依靠不能坐稳→躯干向不同方向摆动能坐稳→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能坐稳。
⑶ 站立和站立平衡训练:
先作站立准备活动(如坐位提腿踏步,患侧下肢肌力训练等,有条件可利用站立床训练),然后扶持站立→平衡杠间站立→徒手站立→站立平衡训练,要达到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仍能保持站立平衡。
⑷ 步行训练:
步行是偏瘫患者生活自理的重要一环。先作步行前准备活动(如扶持立位下患肢前后摆动、踏步、负重等)→扶持步行或平行杠间步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在步行训练中应强调,必须注意改善步态训练。
扶拐步行步态有三种:
① 手拐先前伸着地,患足迈出,然后健足跟上。
② 手拐先前伸看地,健足迈出,然后患足跟上。
③ 患足和手拐同时向前,然后健足再跟上)→徒手步行。
⑸ 上下台阶训练:开始应按健腿先上,患腿先下的原则进行训练。
⑹ 复杂步态训练:如绕圈走,转换方向走,越过障碍走等。
⑺ 上肢及手的功能对于患者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大关节活动恢复较好,手精细动作恢复较慢,需要强化训练。
训练内容:
① 关节活动度训练:各关节功能活动训练,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活动强化训练,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及精细动作训练。
②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穿衣、洗漱、梳头、进餐、写字、握物等动作训练。
③ 回归社会职业训练。
7、预防:
①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戒烟戒酒。
② 防治高血压、肥胖症。
③ 保持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

F. 老人脑卒中怎么处理

您好:
众所周知,脑血管意外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其致残率很高,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二传统的方法只重视药物的治疗,而忽视了护理的重要性,以至于许多病人因为没有得到优质的护理,而造成了皮肤完整的受损和关节孪痛变形,影响了日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现将卒中病人的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一、一般护理:
1、出血性脑血管病:绝对卧床,避免不必要的搬动,患者头部可放一轻枕,抬高15—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无呕吐、胃出血和呛咳时给与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的流食,必要时给与鼻饲;保持床铺平整,柔软,干燥,会阴部清洁,干燥,大便通畅,预防便秘。高热时给与物理降温。定时翻身,切背,预防褥疮。
2.缺血性脑血管病;为防止脑血流量减少,患者取平卧位,急性期病人需卧床休息,避免活动量过大,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做好大、小便护理。预防褥疮和呼吸道感染,注意观察时结合体征及肢体瘫痪的进展程度。
二、专科护理
1.[床上训练指导]急性脑血管的病人大多意识障碍瘫痪在床,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应重视肢体的功能康复,应教给病及家属:
①保持良好的功能位,良肢位是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
②按摩
③被动运动,在生命体征平衡后,无进行性卒中发生,除了注意良肢位的摆放,无论神志清楚还是昏迷病人,都应早期进行被动运动。
④主动运动,当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开展床上的主动训练,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常见的主动训练方法为: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进行等,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和软弱肌群。
2.[床下训练指导]出面性疾病不能直接由床上卧位到床下站位,而应由一个从[床上平卧到半坐位→坐位→双腿放床边坐位→站立]的过程:
①站立,协助病人双足放平置于地面,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相应交叉尽量向前伸直,低头,弯腰,收腹,重心渐移向双下肢,协助人员双手拉病人肩关节协助病人站立;若病人患肢力量较弱不能踩实地面时,协助人员可以双膝抵住病人患肢膝关节,双足夹住患足,病人将双手置于协助人员腰部,以利于轻松站起,但病人不要用力拉扯其衣服,以防跌倒。站立时协助人员应注意站势,教病人收腹,挺胸,抬头,放松肩,颈部肌肉,不要耸肩或抬肩,腹部伸直,伸髋,双下肢尽量伸直。
②步行,行走前,下肢肌力先达四级,注意姿势,以免产生误用综合症。步幅均匀,频率适中,伸髋曲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转移,另一脚跟亦先着地,重心又转移之后足,开始下一个步态同期。
③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可指导病人进行进食,穿脱衣服,双手交替排球,拨算珠,捡豆子等自理活动,以促进病人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3.[语言训练]教给病人噘嘴,鼓眼,眦牙,弹舌等,每个动作5-10次,教病人学习发(pa,ta,ka)先单个连音重复,当病人能准确发音后,三个音连在一起重复发音,每日重复训练次数,直到训练好为止,语言训练是个复杂的过程,需病人,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循序渐进,由音到词,由词到句,不能急于求成。
4.[吞咽训练]指导病人进清谈,少渣,软食为主,饮水量呛咳时,应尽量减少饮水,以汤汁代替。进食时抬高床头30-45°,将食物尽量放在腱侧部。
三、心理护理
中风病人因病程长,发病迅速,致残率高以至于引起病人忧郁,紧张,焦虑,烦躁,甚至轻生,这些不良的情绪刺激不但使病人在思想上产生消极对抗,使中风病人失去锻炼的信心,而且对人体各系统产生影响,如使呼吸频率加快,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此时,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的给与病人心理疏导,安慰病人,消除不良情绪刺激。实践证明,不良的情绪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促使去甲肾上腺、肾上腺素及儿茶酚氨分泌增加,以至于全身小动脉出现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易导致再中风。而处于兴奋状态和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解除,这时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四、预防指导
①定期复查
②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③忌烟酒
④合理饮食
⑤生活有规律,持之以恒的生活锻炼
⑥及时发现并控制TIA的发作

G. 脑出血怎样养生

脑出血康复后的日常保养

脑出血也就是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
坚持服用参蛇瘫速康系列药物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

功能康复锻炼:
(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作业疗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H. 脑卒中病人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1.物理治疗(PT):包括运动疗法和电疗法,前者包括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恢复大脑对瘫痪肢体的运动控制能力)2.作业治疗(OT):针对患者脑卒中后患者所出现的功能障碍,以及其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设计和选择某些有目的的活动,对患者进行治疗与训练。3.言语治疗(ST):针对构音障碍和失语症的患者,综合性的应用一对一或刺激促进的方法,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恢复其交流功能,为重返社会创造条件。4.吞咽功能训练:采用美国进口VitalStim吞咽功能治疗仪结合各种刺激,用于因非机械性损伤而引起的吞咽障碍,可对喉部肌肉进行重新训练并进行功能性刺激从而使咽部肌肉正常收缩。5.心理治疗:通过言行、音乐或生物反馈的方法,对脑卒中后出现心理、精神、情绪和行为异常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鼓励其建立、巩固与疾病相抗衡的积极心理。康复治疗基本原则:1.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2.康复评定贯穿与脑卒中的治疗的全过程。3.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有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定,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4.康复治疗主语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其家属的配合,并在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19.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I. 脑卒中很可怕,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脑卒中,在我国的复发率较高,成年人每五个人中至少有一个死于中风,即便是幸存者也有 75% 的人存在功能障碍。

一旦罹患脑卒中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说,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及花费高五大特点,因此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脑卒中虽然凶险,却是可防可控的疾病。只要大家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好卒中的危险因素,定期体检,就会大大减少脑卒中的风险。下面,我们带大家了解一下有关脑卒中的一些相关知识。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也称为"中风"和"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这些疾病是由于大脑中血管的突然破裂或阻塞以及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占总数的 60%~70%。

卒中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无法干预的年龄、基因、遗传等;另一种是能够进行干预的。如果能有效干预这些因素,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显著降低。高血压是脑卒中较重要、较易改变的危险因素。

如何预防和治疗?

脑卒中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尤其重要的是要提高预防和控制中风的意识。预防中风应“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日常生活行为应注意:

1. 消除不良嗜好,如吸烟、过量饮酒等。

2. 注重合理膳食,做到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每天饮水要充足。

3. 心理平衡,避免情绪激动,及时有效调节控制情绪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

4. 适量运动,以有氧耐力运动为主,如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但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并监测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是脑卒中的首位危险因素,有效降压治疗对心脑血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如果原来已经有过缺血性脑卒中,每天常规服用如阿司匹林等药物,能够预防血栓形成。服用药物来调节血脂,通常会使血液粘稠、缓慢,并减少大脑中的血液量。

另一方面,它能损伤血管,在血管壁上形成粥样斑块,会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有必要积极监测脑卒中后血脂水平,采取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使血脂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脑卒中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 1.8 mmol 以下或降低50%。定期监测血脂,控制饮食,增加体育锻炼,如有必要可服用他汀类药物。

糖尿病的控制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血糖升高也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引起脑卒中。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监测血糖水平,规律药物治疗,血糖达标会大大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总之,脑卒中可以预防和治疗,早期主动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规范脑卒中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脑卒中的预后。

J. 哪些饮食习惯对改善脑卒中有益

脑卒中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脑动脉硬化,因此饮食中要避免引起血压升高和加速血管硬化的食物最为重要,即要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

阅读全文

与卒中病人如何养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村低保和养老保险能一起办吗 浏览:306
碧海老年公寓 浏览:557
50岁夜间尿频勃起 浏览:465
宁波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 浏览:29
老人家突然进医院怎么安慰 浏览:976
长寿花落花后怎么养护 浏览:921
父母离婚孩子该如何劝慰 浏览:208
中科和美年大体检哪个好 浏览:331
2016养老保险缴费基数2420 浏览:883
父母找工作不上班怎么办 浏览:305
济南60岁找工作 浏览:22
第一次去养老院怎么办 浏览:478
乾隆老年痴呆吗 浏览:397
邢台地区退休养老金怎么调 浏览:630
老年痴呆防抓 浏览:900
中国高端品质连锁养老社区是哪个 浏览:117
养老保险补贴申请 浏览:816
风合家人老年公寓 浏览:273
80岁老人做生议程 浏览:481
江苏社保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