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女人冬季滋补养生汤有哪些
一、冬季女人养生汤:乌鸡洋参汤
原料:乌鸡、鹿茸、后尖肉、西洋参、甲鱼、枸杞子
做法:
1、将乌鸡、甲鱼宰杀洗净切块,鹿茸、后尖肉洗净出水备用。
2、加入各种药材,煲至6小时即可。
二、冬季女人养生汤:萝卜鲫鱼汤
原料:鲫鱼、白萝卜、葱、姜、花雕酒、盐。
做法:
1、鲫鱼洗净后沥干,并用厨房纸巾擦干表面水分。
2、萝卜去皮切条;葱打结;姜切片。
3、锅内热油,爆香几片姜片,加入鲫鱼煎透,煎至两面的鱼肉变色。
4、锅内加入足量的水(冷水、开水均可),加入葱和姜,大火煮开,加入适量花雕酒,继续煮至酒气消散。
5、撇去浮沫后转中火,保持一定的沸腾,加盖炖煮至汤色发白(约30分钟)。
6、加入萝卜条,继续煮约10分钟,加入少许盐,略煮即可。
Ⅱ 养生汤有哪些种类
冬季到了,又到了喝冬季养生汤的季节。一想起在冬季所喝的养生汤,便身上满满都是能量。对于平时较为懒散的人们,到了冬季,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来制作出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的养生汤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添砖加瓦。可以说,冬季养生汤是人们在整个冬季离不开的饮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冬季养生汤的种类吧!
1、骨头汤
原料:脊椎骨1000克,棒子骨500克,适量清水。
调味佐料:姜片、葱段、酱油、料酒、花椒、大料、桂皮、盐。
制法之时切记酱油要少放,以汤略显酱色即可。熬制时间为40-60分钟。骨头汤做好后,盛入小盆内,放入冰箱冷冻室储存,随吃随取。
功效:营养补钙抗衰老。
4、木瓜花生排骨汤
功效:具有滋润皮肤,润肠通便的效果。
原料:本汤取鲜熟木瓜一个(约500克),干鲜花生仁100克,鲜猪排骨250克,味料适量。
制作:将鲜木瓜洗净去皮除核,并切成粗块件备用。干鲜花生仁用清水洗净杂质,鲜猪排骨用清水洗净血污,砍成粗件,并加用精食盐稍拌匀。然后将上述汤料同放进汤煲内,加进适量清水,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煲煮。煮至花生仁熟透变软即可。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知道冬季养生汤有着很多的种类,它们不仅仅只是在冬季的时候为人们添加的一碗热腾腾的汤汁,还有着各自的作用效果,能够起到调理人们身体健康的作用。长期食用的话,能够很好的帮助人们的身体健康达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其中还不乏一些汤类具有治病的效果。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在这个冬季喝什么样的养生汤最好。
苹果
Ⅲ 女人滋补养生汤都有哪些
1、尽量避免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如冰冻饮品、冰激凌等。
2、在吃温补食物的同时,尽量避免同时食用滋阴类食物,出现相互抵消滋补功效。
1、双红南瓜汤
原料:南瓜500克,红枣10克,红糖适量,清水2000毫升。
做法:南瓜削去表皮挖瓤,洗净,切滚刀块儿。红枣洗净,去核。将红枣、南瓜、红糖一起放入煲中,加水用文火熬至南瓜熟烂为止。
功效:南瓜性温味甘,可补中益气,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经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女性经期服用,可益气补血。红枣则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滋阴养血。红糖含有微量元素和多种矿物质,有暖胃、补血、活血、散寒的作用。经常食用,可使脸色红润,增加皮肤弹性。
2、归耆鸡汤
原料:当归1钱,黄耆2钱,鸡腿1只,水4碗。
做法:首先,将鸡腿洗净,切块,放入水中,以大火煮开;然后,放入黄耆,和鸡腿一起炖至七成熟后放入当归,煮5分钟,加盐便可食用。
功效:当归具有补血之功效。黄耆具有补气之功效。所以,本品具有让女性气血通顺、月经调和之功效,在此基础上促进乳腺分泌健全,达到丰乳的目的。
Ⅳ 滋补养生汤有哪些
猴头菇鸡汤的做法:
主料;土鸡1只、猴头菇150克。
辅料;姜1小块、精盐适量。
1、用的是免洗免泡的猴头菇,食用非常方便;姜洗净切片。
Ⅳ 养生汤有哪些
养生汤,就是具有食疗、养生效果的汤品,详细说可太多了
以四季养生来讲
春季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养生的最佳时机。医学上认为,春养于肝,夏养于心,秋养于肺,冬养于肾,所以春天进补,重在养肝。
春季喝汤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体质来调养。
偏于气虚的人,可多选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煲汤,如红薯、山药、土豆、鸡蛋、鹌鹑蛋、鸡肉、鹌鹑肉、牛肉、瘦猪肉、鲜鱼、花生、芝麻、大枣、栗子等;偏于气阴不足的人,可选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来煲汤,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鸭蛋、鸭肉、兔肉、蛙肉、龟肉、甲鱼等。另外,春季饮食还要注意多食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荠菜、芹菜、菠菜、马兰头、枸杞子、香椿头、蒲公英等,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等作用。
夏季
夏天,酷热天气使人体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体液,并消耗了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很容易感觉到身体乏力和口渴。这是一种耗气伤阴的表现,通常会影响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在夏季都会感到,笺虚或气阴两虚。根据中医“虚则补气”的原则,夏天饮食也应该注意进补。
夏天进补,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一般以清淡的滋补食品为主,如鸭子炖冬瓜就是夏天食补之佳品。另外,如瘦猪肉、鲜瓜果、芡实、绿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补的食疗佳品。
秋季
初秋之时,食物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古代医学家认为,秋季,草木零落,气清风寒,人体容易受疾病的侵扰,所以此时宜进食滋补的食物。
中秋炎热,气候干燥,容易疲乏。此时应多吃新鲜少油的食品,其次,还应多吃含维生素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现代医学认为,秋燥症应多食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类营养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以养血润燥,从而提高抗秋燥、抗病毒的能力。
晚秋季节为心,肌梗死的高发病期.高血压病人在秋冬之交时血压往往较夏季增高,因此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障碍。此时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等营养素的食物,这样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秋天宜收不宜散,因此秋季煲汤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山药、秋梨、藕、鸭肉、柿子、芝麻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煤。还需注意的是,夏季刚过,暑气消退,人们食欲普遍增加,此时不宜进补过度,以免过极伤胃。
冬季
进入冬天,又到了进补的最佳时节。现代医学认为,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万物处于封藏状态,是一年中最适合饮食调理与进补的时期。冬季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冬季煲汤进补应顺其自然,注意养阳,以温补为主。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同时因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差异很大,在选择冬季进补的方案时,应因人而异。如形体偏瘦、性情急躁、易于激动者,应以“淡补”为主,采用滋阴增液、养血生津的食材煲汤,禁用辛辣等食物;而形体丰腴、肌肉松弛者,宜采用甘温食物,忌用寒湿、冷腻、辛凉的食物;脑力工作者,则宜多进食有益心、脾、肾三脏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蛋类、海产品、新鲜的蔬果等。
小儿养生
编辑
炒扁豆淮山粥
春季,广州开始进入多雨潮湿的天气,很多小孩这个时候身体抵抗力较弱,精神欠佳,动不动就说“好累啊”,这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脏腑学认为,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盛,肝胜脾(木克土),以致脾胃不能很好地运化水湿。因此很容易引起水湿内困,加上春季阴雨绵绵,外湿困阻脾胃阳气,引起人体血气运行不畅,经脉不通,所以才会感到疲乏、嗜睡,这就是人们称之为的“春困”。脾虚困湿是春困的主要原因。
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幼儿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不要吃太凉的事物,应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并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排出。另外,家长还应让孩子多进食健脾去湿的食物。
健脾的食物有: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小米、莲子、苋实、猪肚、鸭、鹌鹑等。
去湿的食物有:鲤鱼、木棉花、赤小豆、金针菜、莴苣、薏米、扁豆、冬瓜等。
赤豆鱼汤
功效: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苋实老鸭
功效:滋阴养胃,健脾利水。
苋实100~120克,老鸭一只,宰净,苋实放鸭腹内加水文火煮2小时,加少许盐服食。
淮山粥
功效:健脾养胃。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儿减半。
猪舌汤
功效:清润滋补,宽中下气,可除春寒去湿困。
萝卜750克、莲子50克、苋实25克、蜜枣3个、猪舌500克、猪骨750克。
鹌鹑汤
鹌鹑汤
功效:健脾开胃。
鹌鹑一只、党参15克、淮山30克煲汤。
另外,还有土茯苓赤小豆鲫鱼汤、绵茵陈煲鲫鱼、赤小豆煲鲤鱼、猪肚粥、冬瓜煲老鸭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湿功效,家长们可根据需要给小儿服用。
汤谱
编辑
1、木瓜、鱼尾(煎香)汤
木瓜、花生、鸡脚汤
2、木瓜、花生、鸡脚汤
3、木瓜、雪耳、猪展汤
4、乌鸡、淮山、杞子汤
5、乌鸡、清补凉/乌鸡、花旗参汤
6、菜干、猪肺汤(或加猪粉肠)
7、西洋菜、生鱼(煎香)、蜜枣、南北杏汤
8、苹果、雪梨、猪展、蜜枣、南北杏汤
9、西洋菜、罗汉果汤
10、猪肚、母鸡汤
11、猪小肚、赤小豆、煲车前草汤
12、猪肚、胡椒粒、大芥菜汤(或酸菜)
13、猪肚、胡椒粒、白果、腐竹汤
14、苦瓜、黄豆、鸡脚汤
15、罗卜丝、红枣、鲫鱼汤
16、冬菇煲鸡汤(或鸡脚)
17、霸王花煲猪展汤
18、青、红罗卜、玉米猪横利汤
19、青、红罗卜煲牛展汤
20、枸杞、猪肝、肉片汤
21、鱼头(煎香)、豆腐汤(可加红枣)
22、塘虱、黑豆汤
23、冬瓜、番鸭汤(加少许清补
凉)
24、花生、鸡脚汤
25、生鱼(煎香)、芥菜/豆腐
26、水蛇煲鸡汤(龙凤汤)
27、白果、腐竹、鸡蛋(甜汤)/白果、腐竹、白米煮成粥(咸甜皆宜)
Ⅵ 药膳滋补养生汤
黄芪
补气、敛汗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
★它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精神不佳、面色苍白、呼吸短促、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表虚自汗、血虚萎黄、内热消渴等病证;
★现代医学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降压和抗菌作用;
★还能缓解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徐大厨推荐:气虚喝黄芪党参鸡汤
★使用半只鸡和12颗黄芪与党参一起煲煮;
★煲煮时,最好选择砂锅,因为砂锅的透气性好,可以使煲出来的汤更加得鲜美。
大枣
养血、安神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
★大枣可生食、加工食用,最常见的是煎煮食用。
赤小豆
消肿、利尿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具有行血补血、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腹部胀满、下肢浮肿、小便不利,并能通乳汁,为利下身水湿之良药;
★赤小豆还具有利尿作用,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患者均有益,同时富含叶酸,具有催乳功效,还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等作用;
★赤小豆主要用于中药材,常与红豆混用,但两者又有区别:赤小豆细长、稍扁,而红豆比较圆;赤小豆煮后不易烂,质地较硬,红豆煮熟后易软烂,常用来做成豆沙。
薏仁
健脾、利湿
★薏仁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身痛、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等;
★薏仁的主要成分薏苡仁酯具有抗癌作用,可用于胃癌及子宫颈癌;
★它的营养丰富,对于久病体虚者、病后恢复期患者、老人、产妇、儿童都是比较好的药用食物。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治病,作用都较为缓和,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
石斛
养阴、清热
★石斛,性甘,微寒,归胃、肾经,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作用;
★除此之外,它也能明目、调和阴阳、壮阳补肾、养颜驻容,从而达到保健益寿的功效。;
★它还富含多糖、氨基酸、石斛碱、石斛胺碱等十多种生物碱,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适宜烟酒过度,体虚乏力的人群食用;
★用它和枸杞、沙参、麦冬、黄精一起煮汤,对阴虚体质有很好的的滋补功效。
记牢煲汤小秘诀!
药材和汤水
要一起煮!
★首先,将药材进行清洗之后,需要泡1-2个小时,这样更容易溶出药效;
★煲汤时,应该将泡好的药材和汤水一起倒入锅中,而且药材加入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大部分是一开始就要放进去,少数药材要后加入。
Ⅶ 养生的汤有哪些
╳
养生汤
所谓养生汤,顾名思义就是具有食疗、养生效果的汤品。养生汤属于中医食疗中最经常用到的方法,简单而且非常有效。用通俗的话说,养生汤就是根据传统中医原理,使用食材搭配、药食同源等方法,用某种、几种食材加工制作出来的一种有营养的汤。从功效上说,养生汤适合调养体质,养生保健。
中文名: 七样止渴汤
主要食材: 金银花,白菊花,玫瑰花,酸梅,麦冬、五味子,整玉竹
分类: 养生食谱
口味: 清凉
分享网络名片:
炖法简介
养生汤
常言道:“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常说秋冬是“进补”的大好时节,称之为“补冬”。其实春天更应注意饮食调养,以保健康。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意思是人体的生理机理应与四季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应。
如今有了电子炖盅,早上上班前放料炖汤,自动保温,下班回家就可以喝了,炖起汤来似乎容易了很多。不过要做出一盅上好的炖汤,还要讲究一些小秘诀,梁师傅向我们透露了一些炖汤秘诀:
炖汤虽然材料是全部放进盅里炖,但放置的时候有讲究,先放肉垫底,再把药材、配料放在上面来炖,汤水会更加清澈。盅外的水不要贪多,因为水太多,会在煮开时渗入盅内,冲淡汤味。
然后要掌握火候。电子炖盅可以不用看火,一劳永逸,猛火煲足3小时。但如果有时间看火,还是前半小时要用猛火,使盅内的水炖开,之后可以收为文火,这样同样炖3小时,汤味更足。
汤料的处理一般很简单,不过如果有水鱼、水蛇一类带比较浓腥味的肉类,炖之前就一定要沸水,再加入姜片辟味。
有些北方人煲汤认为要加香料,诸如葱、蒜、花椒、鸡精、味精、料酒之类。事实上,从广东人煲汤的经验来看,这些香料大可不必。如果需要,一片姜足矣。喝汤讲究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