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怎么才能活的长寿
人们为了达到自己所追求的一切东西,在人生的路途中不断匍匐前进。无论是金钱,荣誉,理想,爱情都是支撑人们活着的动力!但欲望的无止境,是人们活着的永恒动力。不论一个东西是否是人们想得到的,他们都愿意先占有。之后再想是否需要。因为他们害怕万一的失去,失去的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人既然来到这个世上 应该是为了责任活着吧 我们为了对自己负责 对别人负责 上对得起天 下对得起地 中间对得起良心 做一名孝顺的子女 对工作爱岗敬业 对待朋友坦诚相待 对待子女仁慈宽厚 把这些有意义的事做好 也许你的人生更加精彩 我认为人生为了责任 没有人不愿长寿的。有句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这个道理。长寿首先就要健康,健康的长寿才是幸福。要是三天两头的生病,那个长寿就不能叫长寿了,叫做受罪,长受罪。在泰山,有一块石头,叫做三笑石,是三个年逾百岁的老人在一起探讨长寿的秘诀,一个说“饭后百步走”,一个说“老婆长得丑”,一个说“饭里啥都有”,说完三人哈哈大笑,因此得名。近代科学家得出了一个健康的要素,叫做健康四要素,详细如下: 健康四要素 一:充足的睡眠。 因为每一个时辰对应人体其中一个脏器的排毒以及恢复,就从晚上说起吧: 亥时:三焦经当令 亥时是指晚上21点到23点,这个时候是三焦经当令,这个时候是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 子时:胆经当令 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胆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丑时:肝经当令 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肝的排毒,需要在熟睡中进行。 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在这个时候阳气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敛,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寅时:肺经当令 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你就顺其生发好了。 卯时:大肠经当令 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大肠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好了,睡眠说完了。白天就不说了。 二:乐观的心态。 笑一笑十年少,自古以来就有气大伤肝,怒大伤肾的说法,不管遇到什么事,平常心去对待。 三:适量的运动。 健康在于活动,生命在于运动。锻炼可以增加身体健康度,增强免疫力,增强器官活力。 四:均衡的饮食。 这就比较复杂了,涉及面就广了。说说人需要的七大营养素吧, 1:蛋白质。鱼、肉、豆、蛋、奶是含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 2:碳水化合物。也叫做糖类,大米、白面、小米、玉米、红薯等都是糖类。 3: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人体没有消耗完的情况下能够转化为脂肪。另外肉类也是脂肪的最佳补充品。 4:维生素。顾名思义,维持人体生命的元素。所有食物中都含有各种各样的维生素。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B族大家庭,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等。 5:矿物质。这大家就有知道的了。钙。镁。锌。铜。锰。铁。铬。等等。 6:纤维素。有两种1水溶性纤维素,2木质性纤维素。水溶性纤维素对血管里的杂志清理起到重要所用;木质纤维素对大肠清理起重要作用。 7:水。水是生命之源。白开水为宜,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
满意请采纳
『贰』 人怎么活着才能更长寿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美国的人均寿命如今已经达到78岁,比过去提高了18岁。而迈克尔教授却认为,如果人们能坚持一些好的习惯,还可以活到90岁,甚至100岁。 1.经常刷牙,并剔干净牙缝 频率:每天,作用:+6年寿命。 每天剔牙或刷牙能有效保证你的口腔健康。而健康的口腔,则可以大大减少向大脑传达的衰老信息。 2.服用一片阿司匹林 频率:每天,作用:+2.5年寿命。 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能使衰老速度延缓2.2年~2.5年。有大量的数据显示,阿司匹林能防止衰老,并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尤其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一片阿司匹林还有一定的预防老年痴呆作用。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服用阿司匹林有量的限制,作为预防,通常以小剂量,即100毫克为宜。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3.食用黑巧克力 频率:每天1盎司(约28克),作用:+3.5年寿命。 尽管很多人都喜欢吃巧克力,但我们吃的巧克力中一般仅含有16%~17%的可可,有益身体健康的成分很少。 然而,黑巧克力所含有的有益物质要远高于其他种类的巧克力。有研究表明,黑巧克力中含有的异黄酮,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平稳工作,能够起到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脏病风险的作用。 4.适量饮酒 频率:因性别不同而变化,作用:+1.9年寿命。 酒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尤其是红酒,一直被认为具有抗癌和保护血管的作用。但红酒虽好,量要限制。对女性而言,每天喝半杯到1杯比较合适;而男性则需要1~2杯。 5.保证睡眠 频率:每天6~8小时,作用:+3年寿命。 睡眠的重要性是公认的。但现在人们的夜间活动越来越多,睡得也越来越晚,这对健康非常不利。早早睡觉,并保证6~8小时的睡眠是非常必要的。有些人会在睡前选择慢跑等运动以促进睡眠,但事实上,人们睡前需要的是至少90分钟的精神放松。 6.开怀大笑 频率:经常;作用:有助于减轻压力,可以增加大约7年的寿命
『叁』 怎么样才能健康长寿的活一辈子
朋友你好!
健康长寿活一辈子的八大秘诀!
1、要“和平”,不要“战争”。 经常吵架内和带有敌意的容夫妇,其血压和心跳速度要比和睦夫妇双方的免疫系统被抑制长达24个小时。 相反,美满的婚姻能起到保护健康的作用。
2、成人也应打预防针。专家认为,成年人如果没有注射过麻疹、流行性腮炎和风疹等方面的预防针,他们就有可能患上此类所谓的“儿童疾病”。
3、要有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
4、睡眠时间不能省。专家指出,一天睡7-9小时对健康极为有利。睡眠时间同长寿也有关。美国加州卫生局的一项调查发现,每晚睡6小时以下的人,有高出70%的机会比睡7-8小时的人早死。
5、注意身体发出的各种信息。人的身体会通过疼痛等,甚至通过大脑的微弱的直觉发出一些健康方面的信息。必须对此加以重视,不能大意。
6、热爱自己的工作。没有工作满足感会引起许多疾病,如头痛、感冒、消化不良、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7、养成多吃鲜水果蔬菜,植物油和不去麸粮食,少吃肉类和动物脂肪的所谓“地中海型的饮食习惯”。专家认为,这种饮食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心脏病、癌症等恶性疾病的发生。
8、要有精神支柱。
最后衷心的祝你健康长寿的活一辈子!
『肆』 人怎么样活才能长寿,
人的心理与寿命密切联系。很难想象一个整日忧虑、颓丧、具有多种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能够长寿。老年工作者在长期的研究和走访一些老寿星后,总结了长寿的十要诀:
情态开朗,恬淡虚无;
当有嗜好,但不嗜求;
性欲宜节,养精宜足;
睡眠卫生,亦要讲究;
适量运动,掌握恰当;
饮食宜节,切勿偏求;
衣着宽暖,寒暑适宜;
居处安静,阳光充足;
定期查体,防微杜渐;
服用药物,不可滥投;
达此十要,长寿可求。
国外专家根据最新调查研究提出了应做的八件事
怎样才能保持健康和长寿?一般人认为,除了遗传因素外,避开诸如吸烟、酗
酒和高胆固醇食物一类危险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许多科学家近来认为这还
远远不够;人们还必须培养有利于健康和长寿的人格特点和卫生习惯。以下便是国
外科学家们通过最新研究所发现的,要求人们在健康长寿方面尽量做到的八件事:
1、要“和平”,不要“战争”。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最近的一项对新婚的夫
妇的调查发现,经常吵架和带有敌意的夫妇,其血压和心跳速度要比和睦夫妇双方
的免疫系统被抑制长达24个小时。
相反,美满的婚姻能起到保护健康的作用。以色列最近的一项对10000名
男性的调查发现,如果妻子对丈夫是富于爱心和体贴入微的,丈夫即使患了严重的
心脏病,胸痛的发生率也要低得多。
专家们还认为,适度的性生活对健康大有益处。美国人类性活动高级研究所的
麦克伊尔凡纳所长最近指出,性生活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能提高人的疼痛阀。
他认为性生活是天然的镇痛剂和心理压力缓解剂。在日前的一项对55000人的
研究中,麦克伊尔凡纳发现,在性方面活跃的人比性冷淡的人的焦虑和敌意都要少
些,身体也更为健康。他认为,性生活可能是最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成人也应打预防针。专家认为,成年人如果没有注射过麻疹、流行性腮炎
和风疹等方面的预防针,他们就有可能患上此类所谓的“儿童疾病”。美国纽约州
立大学的内科学博士加德纳认为,应该像儿童接种疫苗那样重视成人的疫苗接种。
在美国,据会计,每年有50000-70000成年人死于流感、肺炎、乙肝并
发症等一些本来打一剂预防针就能避免的疾病。据统计,在一些西文国家,流感预
防苗可以有年轻人身上减少70%-90%的发病率,并大大降低老年人因流感而
发生的住院和死亡机会。
美国公共卫生部门目前已要求65岁以上或心脏和肺部有问题以及免疫功能遭
到损坏的人注射肺炎疫苗。据统计,这可以减少60%的发病率。在美国,每年有
20-30万人感染上乙肝。由于有1/3的乙肝个案感染原因不明,该部门要求
人人注射乙肝疫苗。
3、要有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研究发现,健康长寿的人往往都会有一些亲
密的朋友,并且也很关心他人。研究还发现,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能使孕妇更容
易顺产,使人的免疫功能增强,使吸烟者更容易戒烟,使健身计划更容易被坚持下
去,甚至能帮助战胜癌症。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调查发调查,晚斯乳腺癌
患者如果每星期都参加一些与治疗有关的小组活动,她们的生存期要比单纯接受治
疗的同样患者长两倍。
美国一位健康问题专家索贝尔博士指出,缺乏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危害与吸烟
和不运动不相上下。美国加州的一项调查发现,与他人的联系越少,就越容易死于
心脏病、脑动脉硬化和癌症等疾病。
专家认为,缺少朋友,可有用帮助他人来弥补。美国最近一项对3300名志
愿者的研究发现,乐于助人的人在身心两方面都要比其他人健康。
4、睡眠时间不能省。专家指出,一天睡7-9小时对健康极为有利。他们认
为,睡眠不足,不仅使人感到疲倦,而且也容易使人消极地看待人生。
睡眠时间同长寿也有关。美国加州卫生局的一项调查发现,每晚睡6小时以下
的人,有高出70%的机会比睡7-8小时的人早死。还有研究发现,深沉的睡眠
对人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很有益处。
5、注意身体发出的各种信息。人的身体会通过疼痛等,甚至通过大脑的微弱
的直觉发出一些健康方面的信息。必须对此加以重视,不能大意。一项研究发现,
密切注视自己的身体的各种“信号”的人,比对自己的健康毫不在乎的人要少生病。
6、热爱自己的工作。没有工作满足感会引起许多疾病,如头痛、感冒、消化
不良、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一项调查发现,从事了10年自己不满意的工作的人,
患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机会,要比热爱自己工作的人高出5倍。然而,并不是什么人
都能随心所欲地更换工作的。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克西
科赞米哈伊尔指出,令人满意的工作须具有多样性和挑战性的特点,往往不在于工
作本身,而在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对其的主观看法。因此,要善于找出自己工作中
令人满足的一面,并且在无法交换工作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对工作的消极态度转变
为积极态度。
7、养成多吃鲜水果蔬菜,植物油和不去麸粮食,少吃肉类和动物脂肪的所谓
“地中海型的饮食习惯”。专家认为,这种饮食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心脏病、
癌症等恶性疾病的发生。
8、要有精神支柱。在西方社会,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宗教信仰与健康有
密切的关系。近来有22个调查显示,常去教堂的人不易患其些疾病,其中包括中
风、心脏病、肺结核和其些癌症。科学家目前还不知道其中的确切原因。他们估计,
宗教信仰可能有助于人们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的社会支持,更容易
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他们还猜测,希望和乐观的情绪可能有助于免疫功能的发挥
『伍』 人如何能长寿
[按:这是一篇别人写的文章,精妙地解释了使人长寿的秘密,就目前来讲人类要想达到长生不老是不现实的,但将来未必不能实现,读读某君这篇文章,也许很有些启发。
有一种东西,我们人人都有,那就是寿命。有一件事,我们人人都得面对,那就是我们都会死;生命只是从出生到死亡之间的一小段时间。
就个人而言,我们都把年龄看作是从年轻到年老的一个过程——年轻时充满希望,生气勃勃;年老时忧郁多病,体力衰竭。就人的本性而言,我们对自己的年龄总是感到不满,总希望成为另一种年龄的人。然而,事实是,如果我们安心于自己的年龄,那么不同的年龄都是很有意义的。如果年轻时就想成为有阅历、有智慧的老年人,或者年老时仍拼命想保住青春活力,那就会出严重问题。我们会因此而忽视现在——我们现在的年龄——甚至会把它白白地荒废掉。
对于一种有益的生活来说,渴望未来和缅怀过去是两大敌人。对大多数社会成功人士的一项专题研究表明,这些人大多破坏了传统的年龄法则。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根本就没有考虑年龄限制。不管他们的成功是早是晚,也不管他们的寿命是长是短,反正他们使我们看到,他们的生活宗旨就是“快速乔食生活”,决不拖延一分钟,也决不考虑时间是不是太晚。
然而,和疼痛一样,年龄也是一种保护机制,只是我们对此不知感恩罢了。就如疼痛警告身体有危险,年龄也同样如此,它保护物种,使其免于僵化的危险。因为从基因的角度看,我们的身体仅仅是它的暂留之地,或者说,经常需要迁移的临时居所。通过世代相传,不死的基因就有可能形成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同组合。这就是说,我们的基因始终都在适应变化着的环境需要,并随时准备形成新的组合,而当条件改变时,其中的有些组合还会优于其他组合。
看来,基因要保持必要的可变性,要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延续下去,唯一的途径就是为细胞更新的有效性设置时间限制。我们在逐渐变老的过程中,全身的细胞一直在自我更新;这种更新如果始终能超级有效地重建我们的身体,我们就不会变老。确实,从理论上讲,没有任何理由说我们不能永远活着(除了意外事故)。
其实,关于死和不死一点也不神秘。简单地说就是,从生物学上讲,个体会死比个体不死更为有效。因而我们的细胞一开始就具有内在过时性;一种为了有效地自我更新而预设的衰亡机制。我们到了老年身体会萎缩,而且会百病缠身,原因就在于此。这在我们看来当然不是最好的方式。更好的方式是基因若能以某种方式设计,从而使我们的身体长久保持年轻,直到最后,在一瞬间毁灭。遗憾的是,我们不得不慢慢地变老,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圆满地度过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找到一种能阻止细胞老化和衰亡的方法,尽管有许多人在努力,有人甚至还宣称找到了,而且还开了价格昂贵的基因诊所。毫无疑问,总有一天,有人会找到这种方法的,从而造出人们期待已久的、能使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这么说和神秘主义毫不相干——这只是个科技问题。
当然,这会产生噩梦般的人口过剩问题。相比之下,现在的人口问题会显得微不足道。到那时,生儿育女将被视为滔天大罪。我们将再次面对一项令人晕眩的挑战;我们这一物种将再次为自己的机巧付出高昂代价。不过,在寻找这种方法的同时,人们也以极大的兴趣在研究我们的年龄问题,以及要在这颗行星上继续生存下去,我们该做什么——或者说,不该做什么。
这里有两种相互矛盾的信息。第一种信息是,每一种年龄都有其典型特征。作为人类成员,我们从出生到死亡,年复一年,几乎全都以某种可预知的方式行事。作为生物有机体,我们不可避免地都要经历基本相同的年龄段和衰老过程。在这方面,我们都非常相像。
第二种信息与此相矛盾。虽然每一种年龄都有典型的行为方式,但总会出现例外——有些人会违背年龄模式,即在他们从幼儿期到老年期的生活过程中,过早或者过晚地出现某一年龄的行为方式。有些儿童早熟得令人吃惊,他们小小年纪就已老气横秋;有些成年人则天真活泼,身心两方面都和他们的年龄不相称。上述两种信息的含义很清楚:年龄法则是存在的,但也是可以违背的。那些属于例外的人往往无视年龄法则,他们会在9岁时写交响曲,90岁时私奔。
导致例外的原因也很清楚。就那些早熟的儿童而言,除了他们的大脑发育较好,看来还有父母方面的原因——他们的父母几乎全都对他们很溺爱,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花了大量时间来训练他们。就那些甚至到了老年期仍像儿童一样活泼的成年人而言,他们几乎全都对生活的某一方面抱有执著的熟情和乐观的态度。隐退和“坐看落日”是个可靠的杀手。
这么说来,当然也就要说到有没有办法来延长人的寿命了。根据对数百个长寿者的生平研究,有一些特性看来是和这些人的健康、长寿有关的。其中,有的是一目了然的,有的则不然。下面这些,可以说是有利于长寿的主要因素:
如果你很幸运,正好出生在一个长寿家族中,那么你也很可能会活得很长久。反之,如果你的远祖和近亲太多健康状况不佳,其中有许多人因心脏病、糖尿病、癌症或者中风而早早地死了,那么你活到高龄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有些人生来就比较好动,比较活跃,有些人则比较好静,比较懒怠。一般说来,只要不是出于焦虑而紧张地活动,好动对健康是有益的。每天都按常规进行体力活动的人,肯定要比整天懒洋洋地躺着或者坐着的人健康得多,也活得更长久。显然,在那些特别长寿的人中间,有许多人是兴致勃勃的散步者。至于散步和种种花草之类的活动为什么会如此明显地有利于长寿,这是有特殊原因。因为这类活动属于“非紧张型”全身运动。相比之下,那些进行较高强度锻炼的人,如天天蹦跳或者跑步的人,就有意无意地会担心自己的健康。如果这种锻炼太过分,结果会适得其反——当然,如果是年轻力壮的运动员,那另当别论。年轻的职业运动员还来不及关心自己的健康,他们首先要关心的是自己的比赛成绩。然而,有不少既不年轻又非职业运动员的人,却也在那里做这类高强度锻炼,目的是想以此获得强壮的体魄。可悲的是,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全错了,因为强壮不等于健康,和长寿更是毫不相干。重要的是,我们的身体锻炼——不是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应该是低强度的,而最为重要的是;还要有乐趣。散散步或者种种花草,这类纯粹的娱乐活动即使天天做也不会叫人厌烦,这才称得上具有“保健功能”。
接下来的一点是,平静的心态有利于长寿。那些整日匆匆忙忙、焦躁不安的人,在这方面是极为不利的。要知道,愤怒和忧虑是殡仪馆老板的好朋友,而心平气和的人,几乎总能比他的那个怒气冲冲或者忧心忡忡的邻居多活几年。所以,那些发现自己的生活总是为愤怒、忧虑或者恐惧所驱使的人,应该赶快寻找其他“雇主”。
平静、放松的心态和消沉、懒散的性格是两码事,分清这两者的区别很重要。放松不等于没有热情,也不等于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失去了兴趣。实际上,一个人要想活得长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理想的追求是很重要的因素。这并不是说人是不能退休的,一退休就什么都完了,而是说,一旦没有了职业,要马上用某种活动——某种同样有吸引力的兴趣爱好——来替代它,以此为你的生活提供新目标和新刺激。唉声叹气、得过且过是消极因素;乐观才会长寿。
人有许多致命的弱点需要克服,其中之一就是怀旧。总想着“过去的好时光”,总抱怨现在的世界多么糟糕,总指责年轻人多么无能,实际上是想提早为自己举行葬礼的一种信号。较之于那些生活在现在而向往着未来的人,这种生怀旧病的人成为长寿者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成功是延年益寿的良药。获得相当程度的成功甚至可以抵消某些足以使人折寿的不利因素,如肥胖和酗酒。不过,重要的是获得成功后不能有心理负担,不能让自己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还有,成功与否要用自己的尺度衡量。一个牧羊人也照样可以觉得自己很成功,就像获得了诺贝尔奖。成功不一定要有名气;即便是有名气的人,也不能为名气所困。
在个人习惯方面,长寿者大凡都奉行中庸之道。他们并没有极端的饮食限制。确实,人是杂食动物,混合食谱显然有利于长寿。尽管我们常看到长寿的素食者,但他们的长寿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素食。一般认为,粗茶淡饭是有益于养生的,但美食家们或许会争辩说,生活的质量比清苦地在世上多活几年更为重要。还有对于烟酒,长寿者中也几乎没有人断然拒绝。有许多长寿者是既吸烟又喝酒的——只是适量而已。如果你听到宣传说吸烟和肺癌有联系,你一定会以为吸烟的人肯定都是短命鬼,但事实并非如此。对此的解释是,这和一个人的癌症易感性有关。有人天生易患癌症,若再吸烟的话,那显然是在冒极大的风险。但有人天生就有抗癌基因,这些人即便吞云吐雾一百年也不必担心自己会生肺癌。问题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抗癌基因携带者,而按现有的医学水平,也无法在这方面做出鉴定。所以,吸烟至今仍是一场用寿命做赌资的豪赌。不过,为公正起见,这里仍需指出,就具有抗癌基因的人来说,吸烟或许是一种很有效的镇静方式,而保持平静的心态,就如前面所说,是可以延长寿命的。
大多数长寿的人都很懂得自律。粗看起来,这似乎和心态平静、随遇而安的人寿命长的说法是相对立的,其实这里一点也不矛盾。自律并不意味着自说白话、自以为是,或者自我虐待。自律的意思是。一个人自行安排他的或者她的生活,并有规则地每天都做某些事。有人因为每天散步一英里而活得很长寿,是因为他把这件事看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天天都这么做。有人则不然,一连六天不出门,第七天心里觉得愧疚。又一下子走了七英里——这样不懂自律,即使走得再多,也无助于长寿。
幽默、甚至有点淘气,觉得生活是滑稽可笑的,是对抗衰老的有力武器。长寿总伴随着“做做怪相眨眨眼”。一脸严肃的清教徒和一本正经的人是活不长的,他们很快就会让位,而他们的那些爱开玩笑的同龄人却会留在世上,并久久地欢笑。
对生死问题,采取驼鸟式的把头钻进沙里的回避方式是无济于事的。最好的办法是接受这一事实——有生必有死,寿命再长,也终有一死;然后。活在现在,实实在在地活着。怀旧和消沉永远是妨碍人充实而愉快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两大敌人。
最后。只要看看有史以来最长寿的人即法国的让娜·卡尔曼夫人的情况,上述许多观点便可得到证实。在让娜·卡尔曼夫人121岁生日时,有人问她长寿的秘密,她微笑着回答说:“我一直很平静。”她在100岁时还骑自行车。她最喜欢吃的菜肴是炸土豆和炖肥肉,也喜欢吃巧克力和糖果。在她117岁时,有人建议她戒酒戒烟,但她毫不理会。她生于1875年,死于1997年,一生从未生过一天病。真不知道,那些鼓吹“自我节制”的健康专家如何解释她的长寿,因为她几乎违背了他们所有的戒律。她在临终时还有力地挥了挥手,说了几句很幽默的话,真是直到最后还和他们开了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