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蚝的产地主要在什么地区价格多少
生蚝也叫牡蛎。
要说哪些地方产生蚝?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所产尤为肥美。
大连湾、近江、浙江、福建和广东都有非常多的野生生蚝,更多的是养殖生蚝。
在南方当属广东湛江生蚝。
只要去吃,不管是大酒店还是小饭馆,不管是路边摊还是菜市场,都写着“湛江生蚝”
除了湛江,广西,阳江这几个地方生蚝也都非常不错。
为什么这些地方的生蚝多,主要是生蚝的生活习性决定的:
生蚝自附着开始终生营固着生活,不能脱离固着物而自行移动,仅有启闭壳运动。左壳固着,只有右壳能启闭张合运动。并依靠右壳启闭运动进行呼吸、摄食、生殖、排泄等生活活动。在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时,紧闭贝壳以度难关。长牡蛎为广温性贝类,在0-32℃水温中能生活,最适生长水温为15-25℃。它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也很广,在盐度为10-40‰范围内均有分布,盐度低的海区生长快。生蚝主要摄食单细胞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摄食无特殊的规律性,一般水温在10-25℃时摄食旺盛,但在繁殖期,摄食强度相对减弱。
另外,全球生蚝养殖80%在中国。前几天丹麦很热的生蚝泛滥这个事情,除了生蚝护照,进口还真帮不了他们。
② 生蚝能在池塘里养殖吗池塘里可以进海水,要多深的海水才能养成精品生蚝
养殖风险与收益也是不同的,比如的养虾的,还与养殖的品种种质要看你是养殖什么品种,养殖场所周围的水质环境,以及养殖品种市场行情相关的,不同的养殖品种,但总的来说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就是高风险高收益,一亩都有两万多的收益。
③ 生蚝的生长与海水的含盐量有关吗
有关。
生长环境要求:
1.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水深7m左右的江河入海近处,适盐度为10%~25%。杂食性,以细小浮游生物为食。繁殖季节5~9月。
2.栖息于从潮间带至低潮线以下10多米深的泥滩及泥沙质海底,通常在正常海水中生活的个体小;在盐度较低海水中生活的个体大。中国沿海均有分布,为河口及内湾养殖的优良品种。
3.栖息于潮间带的蓄水入及低潮线以下20m左右的岩礁上,适盐度高,繁殖期6~8月。
⒋栖息于低潮线以下水深15~30m左右的岩礁上,或泥沙质海底,有时在低潮线下数米处也能见到。适盐度27%~34%,繁殖季节5~9月,当水温在17~19℃时即开始产卵。
④ 生蚝换水养殖的盐度相差多少度适应生长
生蚝的养殖环境跟海水的盐度有关,正常海水的盐度在8到15度左右。盐度太高,或者是太低,都会抑制生蚝的生长。
⑤ 一斤生蚝生蚝肉有多少
一斤生蚝,肉最多有2.3两吧。
生蚝主要是壳重,肉占很少的重量。
基本上生蚝的壳就占整个生蚝总重的3/5。然后还要洗干净。
⑥ 生蚝在多少°水里面生长才不会死
找了太多的资料,终于找到一个可能对你有用的了。
我看看这篇文章,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牡蛎养殖技术作者:coreone 提交日期:2006-3-29 19:34:00 | 分类: | 访问量:345 一、牡蛎的养成方法 (一)投石养成法 此法适用于底质较硬的潮间带和潮下带,选用拳石或较大的石块作附着基,均匀分散或成堆、成行在养成场里分散养成。目前该法已逐步被淘汰。 (二)水泥条养在法 此法是我国目前开展的最为广泛的一种牡蛎养殖方法,其主要养殖技术为:待水泥条附苗结束后,正确掌握移养日期。为缩短养成期,移养工作应在10月1日以后开始,因10月1日后,海区基本无藤壶苗附着。争取在11月底前结束。养成区应选择在低潮区为宜,这样能增长摄食时间。在多泥沙海区,要避开潮流过急处插养,这是因为牡蛎在涨、退潮时贝壳张开,泥沙灌入体内导致窒息死亡。 养成形式选定,硬底质可用单插式,软涂底质宜用簇堆养成,因其可增强抗风力,避免底脚软倒,且可节省劳力。 养成方法:排列要顺潮向,行距间要开沟排水,这样可减轻促淤和下陷。 (三)垂下养成法 垂下牡蛎养殖法是目前国内外牡蛎养殖的先进技术,且有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等优点,是我国牡蛎养殖业的发展方向。现分别介绍如下: 1、筏式养殖法:此法适用于干潮时水深4米以上,风浪平静的内湾。筏的结构大小因地而异,没有统一规格,筏子通常用圆木和毛竹扎成有5×10米的,也有10×10米。每台筏用6-9个浮桶或其他浮子作浮力,并以锚或桩固定在海底。将已附好苗的蛎壳串、橡皮条悬挂在筏子上进行养成,也可在筏上吊挂装有单体牡蛎的笼子进行牡蛎的笼养。 2、延绳养殖法(宁波市曾用本法养过):延绳系由1500股聚乙烯单丝绞制而成,全长96米,两端打桩于海底,两头各为30米长桩缆(具体应以满潮时水深2倍以上定桩缆长度),中间36米为浮绠,每隔1.5米缚一个直径32厘米玻璃球,附着器吊距为橡皮条0.4米、贝壳串0.5米,一根延绳前者可吊91条、后者可吊73串。延绳间距为当地潮养的1-1.5倍。浮绠应与主流方面成50-60度偏角,形成拉流现象。该法优点是有较大抗风浪能力。 3、棚架式养殖:此法养殖海区要求潮流畅通,流速20-25厘米/秒,有适量淡水注入,海区饵料生物、水温、盐度等理化因子适宜牡蛎养成。养殖区域选择在低潮区或小潮汛时能保持2-3米水深的区域,海水透明度在0.5米以上,涂面平坦,不能过软,涂质为沙质或泥沙质。 棚架为两行或多行对应平行的树桩(毛竹、石均可)及水平敷设的聚乙烯绳(或毛竹)组成,标桩行顺流设置,桩行中两桩距离为3-4米,行与行之间的相对距离为1米左右,桩行长度根据养殖场地确定桩的长度,一般为3米,也可视滩涂底质软硬而定,桩头大部分垂直打入涂中,上端露出滩面0.6-0.8米,在桩头的顶端,用240丝(股)以上的聚乙烯绳或毛竹把桩按行串连起来,桩行的两端用斜桩将聚乙烯绳固定,构成一个固定的低棚架。 当采苗后40-45天,采苗达到生产要求后,将采有牡蛎苗的采苗器分散,移到低潮区的棚架上养成。将蛎壳采苗器的两端分别吊挂在养殖棚架的聚乙烯绳或毛竹上,苗串平挂略呈抛物型,串与串之间距离20-25厘米,并行挂养,苗串最低点离滩面20厘米以上。 (四)其他养殖方式:目前国内开展的牡蛎养殖方法还有底播插滩养殖、滩涂播养等等方法。 二、养成管理 牡蛎养殖中经常性管理有:经常巡视、观察,特别是在台风过后,应及时下海整理好附苗器,在水泥条养蛎过程中要减轻促淤和下陷,一般每月一次顺簇脚耥沟扒泥。在垂下式养殖中,应及时清除附在筏上及附苗器上的杂质及过多附着物,发现壳串断绳掉入泥中要及时挂好,特别要注意防止筏、绳被冲走,棚架倒塌,在台风季节前均要及时加固。 三、敌害及病虫害 (一)赤潮:赤潮不仅对渔业,而且对贝类养殖业也有很大的危害性。产生赤潮的生物主要有环勾藻、光甲藻、角藻、多甲藻、夜光虫等等。由于赤潮的侵袭而引起牡蛎的大批死亡。 (二)肉食性腹足类及其他敌害:红螺、荔枝螺等肉食性腹足类对牡蛎的危害极为严重,而藤壶、海鞘、苔藓虫等与牡蛎争夺附着器和食物,影响牡蛎的附着和生长;其他如锯缘青蟹、虾类和一些鲼科鱼类对牡蛎的危害,也相当严重。 (三)菌类和寄生虫:国内对牡蛎的病害和寄生虫报道极少,国外报道的有:牡蛎的微孢子虫寄生使牡蛎大批死亡,日本牡蛎的弧菌病。涉及牡蛎的牛普吸虫病、六鞭毛虫病等等。 (四)工业废水污染及农药污染:目前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许多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大海中,对牡蛎养殖造成极大的危害,另外因许多剧毒农药的过量使用,农田中排出的水也会成为污染物之一。 对上述这些危害,作为养殖户来说,在选址上应避开赤潮多发海区及农业废水污染区,对敌害生物应加强管理,特别是在幼苗期间,更要及时清除附苗器上的敌害生物。
⑦ 海水浑对养生蚝有影响吗
生长慢
⑧ 生蚝可以养几天
生蚝如果从海里打捞出来必须放在海水里养,可以养三五天是没问题的,如果到了内陆因为没有海水放在淡水中马上就会死掉。
⑨ 人工养生蚝有哪些风险
现在生蚝一般都是人工养殖了,我家也是这样!
风险肯定是有的,而且养生蚝还要有很好的养殖地才行,为什么有些地方的生蚝那么出名呢?并不是那个地方出了名人什么的,而是养殖地非常的好,这是一个先天条件!
就我家养生蚝30年来的经验来讲,风险有一下几个吧:
1:如果夏天长期高温不下雨,导致海水的温度和咸度大大上升的话,生蚝就会咸死了;2:像我们广东的话,台风太多了,如果有一个台风达到15级以上正面过来的话,那么生蚝就要减产了;3:防被偷。
⑩ 生蚝一定要海水养吗
是的,它们只能在海水中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