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养生有哪些方法

中医养生有哪些方法

发布时间:2022-03-24 17:33:04

⑴ 中医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养生
1、食物养生:
老中医的顺口溜, 可做参照与践行。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
黄瓜减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 莲藕除烦解酒妙。
橘子理气好化痰, 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 芹菜能治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 绿豆解毒疗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药益肾浮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 蘑菇抑制癌细胞。
胡椒驱寒兼除湿, 葱辣姜汤治感冒。
鱼虾猪蹄补乳汁, 猪肝羊肝明目好。
益肾强腰吃核桃, 健肾补脾吃红枣。
2、中医养生源远流长养生境界是“治未病”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3、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4、房中养生:男女居室,人之大伦。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道不可废者。成年之男女,若长期没有性生活,对身体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个极端,这就是纵欲。《黄庭经》曰:「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这方面历代养生家论述极多,毋用赘言。至于有的人淫乐成性,嗜欲无度,说什么「宁可花下死,作鬼也风流」,那是咎由自取。汉代枚乘《七发》云「明眸皓齿,命曰伐性之斧,如戏猛兽之爪牙」。吕纯阳诗云:「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代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髓骨枯。」这些决非耸人听闻之语,而应永为警戒的。
5、气功养生: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还有现在很火的拔罐、针灸、个人推荐拔罐!!如果下班之后去拔一下能减轻压力和疼痛。可以看一下我的签名档里面。里面有个网站从网上搜集的

⑵ 中医养生一般都有哪些方法

中医养生方法有多种,可以尝试艾灸养生。
原因: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功效,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3、行气活血。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艾灸保健的目的。
4.散寒驱邪。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功效,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纯阳植物加上火的热力渗入阳气驱出阴邪,艾灸疗法对湿寒之证特别有效。
5.防病保健 。艾灸还具有防病保健、强身益寿的功效,体质不好,抵抗力差,容易患病的人群特别适合做艾灸,这样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对现代的亚健康有很好的调节功效。
知识拓展:中医养生一般还包括食材养生,运动养生、睡眠养生等等。

⑶ 有哪些中医养生方法

我认为“五脏养生“是诸多方法之首。百病始于五脏又愈于五脏,五脏健康百病不生。养五脏可增强整体的主功代谢能力,比体力运动的被动代谢强百倍。又比饮食养生优点多多,盲目的营养食入忽略了人的体质和哪一经的需要,。中医基础理论的养五脏则是直指弱经,病脏的“精准”养生。

⑷ 中医养生方法有哪几种

人们常常把养生分为生理、心理、哲理养生三个层次。对于一般人,注重身体的健康,接触最多的就是生理养生。那么,其他的两种养生方式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益处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下三大中医养生法。

三、心理养生

一是调摄情志,二要修养德行。因为人的情志活动和道德修养,对人的身心健康关系极大。

所谓“情志”,就是中医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精神因素,是人受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映。既是生理反映,也是心理反映。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疾病,但过于激烈或持久,或自身过于敏感,都会导致疾病。如喜伤心、思伤脾,怒伤肝,悲忧伤肺,惊恐伤肾,所以要重视调摄情志。

⑸ 中医的养生方法有那些

早睡早起,戒烟限酒,睡前泡脚,推拿,按摩这些都是中医的养生方法。

⑹ 中医养生有哪些方法

“少房事多运动重食疗选环境”这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王孙思邈的养生法。孙思邈长期居住民间研究医学,为人疗疾,采种中药,著书立说,被人们尊称为“药王”。同时,孙思邈又是一位著名的养生学家,他提倡养生、食治和怡老,内容丰富,涉及到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老年医学诸方面。由于他身体力行,活到了101岁,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能将养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寿老人。具体地说:他的养生理论归纳有如下四点。

1.提倡抑情节欲

孙思邈认为情欲过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倡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并强调性医学保健的重要性,认为房事太过,不仅可以影响本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优生优育、波及下一代的身心发育。为此,他引用彭祖的观点:“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以说明节制房事的重要性。

2.主张“常欲小劳”

孙思邈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他认为运动比营养、休息更为重要,从而把按摩、摇动肢节等全身运动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

3.强调食养重视药饵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可见其对食养与药饵的重视。在饮食调养方面,他主张饮食清淡,少吃荤、腥,忌吃生、杂。他还力倡“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认为少食多餐有益身心健康。同时,他把服食具有滋补和防治老年病功效的中药作为养生的措施之一。

4.环境居处很重要

在住地方面,孙思邈强调要“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及“山林深处,固是佳境”。现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把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处作为疗养胜地,可见药王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在住室方面他又指出:“但令雅素洁净,无风雨暑湿地为佳。”

总之,药王孙思邈的养生思想和方法是非常丰富的,他说到了,也做到了,名副其实。

⑺ 中医养生方法有哪些

1、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

2、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从而得以预防。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3、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养生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极端、心理波动,和情感不稳定。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4、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养生的必备因素。数千年以来,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认定是达到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责备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

5、预防疾病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正确使用药物,适当的进行食补,以及其他的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每个人都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目的。

养生之术:是在养生理论指导下,历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不断发展与完善。

1.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美术艺术文化等内容。

3.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活动。内容融合了医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5.食养: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其应用范围广,适合人群较多。

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对此,古代常有“药膳”、“法膳”之称。其应用范围也较广,适合人群较多,营养内容也涉及到医、药、饮食文化等方面。

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进行养生。其内容主要涉及医药文化。

⑻ 中医有那些养生保健方法

养生方法分为三种,一为中草药,二为针灸,三为火罐,但常首选艾灸。古书记载灼艾第一,选择优质艾草、专业医生、合适手法,搭配正确穴位,可使生命延长,生活质量提高,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临床治疗疾病时,药物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用针,针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用艾灸。灸法中包含穴位贴敷疗法即天灸疗法,也可起到强生健体的作用。

⑼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都有那些

中医的养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做适量的运动,通过锻炼可以活动筋骨,调和脏腑气血,增强体质,延缓衰老。运动的时候要专注,才能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使机体达到内外和谐。

2.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睡眠的充足,穿舒服的衣服入睡。

3.调整饮食,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还可以根据体质的情况选择合理的食物。可以吃一些保护肝脏的食物,比如西红柿,山楂等。

⑽ 专业的中医养生方法,你知道哪些

养生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中医最重视养生,养生就是现代的预防医学的一部分,虽然古代没有产生疫苗之类靶点非常确切的药品,但其天人合一,以及整体观指导下的养生非常有效果。中医对生命的理解,我感觉比现代医学更全面更深刻,同时也更具有个人自身的操作性。中医治病不需要复杂的各种仪器检测,那养生就更不需要外力来替我们自己做决定了。

中医遵循的养生原则来源于《黄帝内经》:“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历代中医养生家由于各自的实践和体验的角度不同,他们的养生活动在调节饮食起居、服用药物、采用医术(针灸、按摩、推拿等)、练习武术气功、修养精神、节制欲望、修养品德等方面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用。

阅读全文

与中医养生有哪些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云南农村赤脚医生养老待遇 浏览:815
养老一金交五百国家补贴多少 浏览:907
事业单位体检女生为什么查附件 浏览:334
摩托车怎么廷长寿命 浏览:691
中国现在长寿老人是多少岁 浏览:992
养老保险扣费怎么办理 浏览:527
老年大学招生广告牌 浏览:142
荆州市养老金 浏览:329
如何描写老年人聊天的神态 浏览:745
长寿早餐吃多少 浏览:810
孝敬父母的事作文200 浏览:599
中老年人跑车多少钱 浏览:860
老年人活动中心管理使用办法 浏览:474
沈阳2017年退休金记算 浏览:651
什么水果长寿不老 浏览:761
关于孝敬孝道感恩的段落 浏览:178
各各城市养老保险金 浏览:530
怎样治疗老年人痴呆 浏览:518
东莞哪个医院能做体检报告 浏览:580
供销社下岗职工怎么交养老金 浏览: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