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国人怎么养生

中国人怎么养生

发布时间:2022-03-18 02:48:53

Ⅰ 如何养身

早在两千年前,祖国医学就谈到了有关健康长寿的问题,那时称为“养生”,又叫“道生”、“摄生”或“养性”。其目的是为了强健体质,预防疾病,防止早衰和延长寿命。笔者通过我的中医实践,浅谈养生的体会,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饮食方面

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过饥过饱、过寒过热,以及膳饮无时皆会损伤脾胃,从而影响食物的受纳运化,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所谓:“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难经》中云:“人赖饮食以生,五谷之味,熏肤充身泽毛,胃为水谷之海,主廪四时,四时皆以胃气为本”。说明食物的摄取是机体生长发育、维持和增进健康的源泉。古人曾再三教导人们饮食要有节制,勿暴饮暴食,指出以酒为浆和饮食无节是体弱多病和早衰的重要因素。古人亦非常重视食物营养价值及烹调技术,《素问》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此外,还阐述了饮食五月味调和不当可产生各种病理改变与临床症状,如素问中云:“多食咸,则脉凝泣(涩)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疼而发 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并教导人们要依据四季时令的改变来调整食物的冷热燥湿,如元代忽思慧撰《食膳正要》中云:“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忝以热性治其寒”。此外,亦反对过多食用肥美饮食,故云“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说明了摄取过多脂肪类食物反易产生痈肿等病变,并强调了饮食五味调和适宜,能使机体的骨骼、筋脉、气血、腠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使人健康和长寿,即所谓“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长素忌荤食,能延年益寿。笔者认为,除保证每日营养,吃一些富有蛋白质的食品外,糖和高脂肪食物少吃为佳,多吃一些纤维素丰富的食品。纤维素多的食物能加速肠道蠕动,降低血脂和胆固醇,使某些致癌物无滋生之地。忌暴饮暴食,避免单纯性肥胖和加重对消化器官及肾脏的负担。此外,还应适当限制食盐、烟酒。膳食安排合理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延年益 寿的物质基础。

起居作息

古人非常珍视起居作息的规律性,并教导人们应非常好地去适应四季时令的变化,《内经素问》中云:“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还指出人们应非常好地适应一昼夜内阴阳消长的规律,如云:“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此外,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述说了起居无节,过度的劳累与安逸均足以危害健康。

体育锻炼

导引、按跷和吐纳术等在古代养生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包括近代医疗体育中的气功、按摩、大气疗法,以及拳术和日光浴等。汉初道家淮南子的“吐故纳新”,嵇康养生论的“呼吸吐纳,服食养身。”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的“调息法”,以及后世的“静息疗法”等,可以不可以说均现代气功疗法的前身。三国名医华佗谓:“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因创五禽戏以锻炼身体。古人亦非常重视煦照阳光的益处,甚至在夏季亦劝导人们要“无厌于日”,认为“空气可疗百病”,强调室内要空气流通,总是去室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来疏通气血,增强健康。关于按摩导引术,有的主张,“发宜常洗,面宜常搓……齿宜数叩……浊气宜常呵,清气宜常吸,背宜常暖,心腹宜常摩……肢节宜常摇,手心足心腰 眼宜常搓,皮肤宜常淋浴……”。笔者认为,坚持体育锻炼,能有所改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能增强神经系统的调整功能,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防止肌肉萎缩和骨骼老化变脆。近年来,国家体委编制的“意拳站桩功疗法”,又新编了胃下垂操,呼吸操和关节操等,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医疗体育系统,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节制性欲

中医认为纵欲不但与病情的进展、疗效的好坏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对身体的健康也有着不良的影响。所以常常告诫人们应节制性欲,避免房劳太过和醉酒入房,以保养肾精,固护先天之本。性交过度则肾亏,影响人体各种功能,出现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心悸失眠、少食健忘、判断力差、精神恍惚、发须早白、牙齿动摇等早衰情况。《素问中》云:“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说明纵欲过度后使肾气受伤,出现骨骼枯槁,精疲力衰。认为节制性欲才能保守真精,元阳不亏,则气与神俱旺,而能寿至百岁。同时古人还积极提倡晚婚,指出早婚对青少年的危害性。在“养生医药浅说”中记载:“未及成年即为婚……戕元阳……致使精衰、气弱、神散,而其结果则患滑精、阳萎、劳疾、其乏嗣者居多,是又不仅促其寿命而已……”。笔者认为,冠心病病人纵欲易导致心衰或心肌梗塞;高血压病人可导致脑出血;肝炎病人纵欲能引起肝昏迷;肾病病人纵欲会加重肾功能衰竭;肺结核活动期病人易造成咯血加重等等。人是有感情的,性欲是生理的自然表现。正常的性生活不但有益于夫妻感情的和谐,也有利于身心健康。但过度恣情纵欲则有损形体,轻者损身而发病,重者绝命而死亡。因此,应该善于珍摄,节欲保精,防止早衰,延年益寿。

药物方面

祖国医药中有不少的药有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作用。这类药目前已发现380余种。约在二世纪前后,我们祖先在探索强身防病,延年益寿的方面,首制炼丹术成功,丹中含汞剂与硫化钾等,对治疗某些疾病,尤其是皮肤病和外伤确有良好疗效。笔者认为,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炙脐及足三里可增强免疫功能,人体内产生的“自由基”也是衰老因素之一。中药中的健脾益肾药物党参、女贞子、旱莲草、灵芝、淫羊霍、人参等,均有益气、滋阴、温阳的作用,从而达到抗老防衰的目的。市售的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人参皂苷片、二至丸、人参归脾丸、八味丸、八仙长寿丹、首乌延寿丹等均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影响正常寿命的还有遗传、环境、营养、医疗、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养生之道可归纳为12个字:“动为纲,莫烦恼。食有节,素为常”。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但只要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按以上原则去做,则可达 到防老延寿的目的。?

回答1: 中华养生产生于上古先民为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调整体力,抗御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时间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道教书籍,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的意思等。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l养的意思。总之,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因为身体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有一个健康人生的基础。健康也是长寿的先决条件,而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在非常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他所生活的环境。

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社会环境和每个人居住的小环境。在环境中,有许多因素每时每刻地作用于人的机体。这些因素,可概括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不仅错综复杂,且处于总是不断的变化之中,人体借助机体内在调整和控制机制,与各种环境因素保持着相对平衡表现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是人们的这种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当有害的环境长时间作用于人体,或者超过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引起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因此,人要健康长寿,就要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明白环境与人的关系。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辩证的自然综合体,一切生物都要适应环境而生存,人类不但要适应环境,且还要利用、支配和改造环境。这样人才会有可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Ⅱ 怎么养生才是正确的呢

收藏!24小时长寿时间表,照着上面做,不会有错

其实我们吃饭和锻炼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在合适的时间饮食及锻炼,有助于增强人体细胞的活力,延缓衰老过程,达到长寿的目的。[2]下面的这个“长寿时间表”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奥兹教授总结制定。

● 早上6点,进行瑜伽练习,减轻压力,有助于开展新一天的工作与生活。

● 早上7点,吃早餐,避免摄入过多甜食,以高蛋白的燕麦片和鸡蛋为佳。

● 上午10点,进食一些浆果作为零食,浆果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能够减少体内炎症,提高身体免疫力。

● 中午12点,进行户外散步,在阳光下活动活动一下能够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帮助钙质吸收。

● 下午3点半,喝一杯黄芪茶。有研究表明,黄芪所含的物质能够促进细胞活力。

● 傍晚6点,吃晚餐。奥兹博士建议晚餐多吃鱼类,有助于改善记忆力。少吃香肠、热狗等加工食品,因为其中含有亚硝酸盐。

● 晚上8点,可以进行适当的性生活。适当的夫妻生活能够促进心脑血管的活力,有利于长寿。

● 晚上10点,睡觉。早起早睡,形成规律的生物钟,也是养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养生,即保养身体,增强生命力。大部分人养生都是为了规避疾病的发生,达到长寿的目的。其实养生并不难,只需要从日常的吃、喝、睡方面入手,形成良好的习惯就可以做到。

Ⅲ 中国人养生有哪些方法

中国人养生妙方有很多,安神堂认为:粗茶淡饭,平常心,四肢常动,阴阳分, 四时八节,调衣裳,不妄作劳,有精神,中医调理,神气好。

Ⅳ 如何才是正确的养生

当代好大学生:你好。

《素问 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智者养生,通过调节,来适应春夏秋冬四季之寒暑。平和心态,喜怒有常,而安居乐业,平衡阴阳,来调养自身,这样,病邪就无从侵袭。自然就可延长寿命。古人认为,养生适宜,人的寿命就可活到一百二十岁。《尚书·洪范》说:“一曰寿,百二十岁也”。
“勤用脑,防衰老。”“饮食不节,形累而寿损。”“要想身得安,三分饥与寒。”“要想长生,胃里长空。”“吃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要想不死,肚里无屎。”这些养生口诀,是百姓的智慧和实践的总结。
清代诗人袁牧说:“多寿只缘餐饭少,不饱真是治病方。”
《内径》曰:“形不动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郁滞,以化生百病。”所以运动气血,涵养精神。走为百炼之祖,百炼不如一走。
记住“睡眠是大药。”合理安排睡眠,是养生长寿之关键。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
中国人养生:粗茶淡饭,平常心,四肢常动,阴阳分,
四时八节,调衣裳。不妄作劳,有精神。
古人养生格言
少思虑以养心气; 寡色欲一养肾气;
勿妄动以养骨气; 戒嗔怒以养肝气;
薄滋味以养胃气; 省言语以养神气;
多读书以养胆气; 顺时令以养元气。
养生格言: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
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恬淡向世界 微笑对人生
道生于安静 德生于卑退 福生于淸俭 命生于和畅。
最后送你两句郑板桥的养生经:
青菜萝卜糙米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

Ⅳ 中年人要怎么养生

1、要睡个好觉
充足的睡眠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晚上睡好觉,白天才有精力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更应该多注意睡眠质量,如果睡不好,那么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来改善睡眠。
2、喝点养生茶
中年人一般都会喝点茶,如果单单只是喝普通的茶饮,那么不如试着喝一点养生茶。专家认为,中年人可以喝一些补气、补虚的药茶,建议用黄芪、西洋参加红枣、枸杞等冲泡之后饮用,坚持喝一段时间能有养生的功效。
3、饮食要规律
中年女性可能会比较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但是许多中年男性对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并不在乎。专家认为,中年人的肠胃系统功能在慢慢减退,此时注意饮食规律是养护肠胃的一个重要方法,建议早餐要吃得营养充足,午饭要吃饱,而晚餐可以适量减少。
4、注意保护眼睛
中年上班族一天到晚都会需要面对电脑来工作,此时学会眼睛的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议在办公桌上放一盆绿植,眼睛感到疲劳的时候可以看看绿色的植物来舒缓不适,或者让眼睛看看远方,远眺也有保护眼睛的功效。
5、保护腰部和腿
上面我们有提到,中年上班族一坐也是一整天,这个时候腰部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腿部也会因为长期坐着而导致血液不通畅,缓解方法是,每隔1-2小时就要站起来活动一下腰腿,可以在办公室扭扭腰,多走动走动。
6、学会情绪管理
人到中年,面对的压力是比较大的,这个时候情绪也容易受到影响,特别是面对不听话的小孩,很多家长都会表现出生气、暴怒的情绪,这不仅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对大人本身的健康也有损伤。中年人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把工作上的不顺利带回家,也不把家庭里的不开心带到工作上。
7、坚持健身和锻炼
无论是中年男人还是中年女性,要处理的事情都是比较繁琐的,此时人们把原本用在运动、锻炼的时间拿来做别的事情,但是专家建议,中年人依旧要坚持健身,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Ⅵ 如何养生

1、饮食清淡,吃“苦”有益


夏天温度较高,人们稍一运动就会汗流浃背,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等流失量较大。因此,可以适当多喝水并补充适量的盐分,或者说,饮食可以相对稍稍咸一点。

中医认为,夏天人体的阳气顺应天地之气都向外散发,肠胃的功能会相对偏弱,因此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宜吃过分油腻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不能吃冷饮和冰冻食物,以免引起胃肠道急性疾病。

2、午后小憩,夜卧早起


夏季昼长夜短,午睡可帮助恢复体力并保证在下午和晚上精力充沛。但是,午睡一般不要超过三十分钟。另外十二时辰里,午时乃心经循令,午时小憩有很好的养心安神的作用。这里的夜卧不是倡导熬夜,而是相对于秋冬季而言,建议最晚不超过子时,最好就是在亥时,也就是在九点到十一点间入睡。

3、晒晒太阳,运动适宜


“无厌于日,使气得泄”,《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盛夏时节,我们应该多晒太阳,让皮肤出点汗,让我们的阳气顺应地气升腾之势,这才是顺应季节养生的方式。当然,夏季紫外线很强,尤其是午时,热度太盛,所以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早晨或傍晚,这时的日晒和温度最为适宜。

另外从养生角度看,宜以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项目为好,而不宜剧烈运动,因为“汗为心之液”,大汗淋漓容易伤心,而夏天正是养心的时候,“心藏神”,伤心即伤害我们的元神。

4、做一个有“风度”、有“温度”的人


夏日炎炎,人们都喜欢吹风扇、开空调、吃冷饮,觉得这样才能够降温解暑。其实,人们只关注热的表象,却忘记了夏天人体毛孔开放、体内阳气不足这个内在的生理事实。

所以,感冒发烧、肠胃不适、拉肚子等病症常发生于夏季,而冬季易出现的手脚冰冷、关节疼痛、痛经等病症的病根也往往是在夏季“种下”的,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冬病夏治”。

而正所谓“春夏养阳”,建议大家不妨试试在热的时候喝口热茶,体会一下喝完之后那种口中生津、腋下出汗、凉风习习的感觉,那才是真正对身体有益的爽快。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有“风度”,也有“温度”的人。

(6)中国人怎么养生扩展阅读:

对于整日待在室内的人,尤其是待在空调环境里的白领,可以适当吃点辛辣之物,比如姜、蒜来温散体内寒湿之气,或者饮用姜枣茶。夏季五行属火、五色为红色、对应五脏为心,所以建议大家适当选择一些红色的食物。

比如赤小豆、红枣、红苹果、草莓、枸杞等,食用这些食物可以起到养心的作用。总的来说,饮食方面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荤素搭配、粗精适宜、瓜果适量、蔬菜应季。

Ⅶ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注重养生

中国人注重养生这无可厚非。
毕竟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民的生活都富裕了,都想活得长久一点看看这个世界,享受一下精致的生活,毕竟中国人的勤奋是世界闻名的。
难道在付出巨大的劳力之后还不能留有好多年去享受一下我们的精致生活吗,而若要想要去享受,首先注重养生,总不能挣了大半辈子的钱全都给了医院不是。
再一个,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养生,这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能看的出来。
1: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喝热水,吃热饭热汤、喝热茶,饭菜有素有肉,搭配均匀。
3:从小收到的教育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从基本的生活中就已经透露出点点滴滴的养生之道,这是深入骨髓的生活之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是每一个人都知道也都会提醒别人的一句话。想要做好工作,身体是第一要位,而想要有个好的身体,平常的养生是至关重要的。

Ⅷ 中国人的饮食养生之道是什么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的确,在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中,没有比饮食更为重要、更令人关注的了。

从本质上说,人类对饮食美的追求是一种价值追求。反过来说,对这种价值追求不同,也就导致不同饮食文化的出现。中国传统饮食养生,就是一种由于独特的价值追求而产生的饮食文化现象。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所追求的,并非只是口腹之乐,诸如对玉盘珍馐、色香味全的感官快感,而是更注重其实实在在的养生健身和延年益寿价值。这种文化的内涵在于,通过饮食的调养来补益人体之精气神,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关系,使人体内部系统和器官功能协调平衡,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说过一段道尽饮食养生之旨的话:“饮食,活人之本也。是以一身之中,阴阳运用,五行相生,莫不由于饮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血气盛,血气盛则筋力强。脾胃者,五脏之宗。四脏之气皆禀于脾,四时以胃气为本。由饮食以资气,生气以益精,生精以养气。气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相需以为用者也,入于日用养生,务尚淡薄,勿令生我者害我,俾五味得为五内贼,是得养生之道矣。”(《遵生八笺》)

从历史渊源来看,饮食养生堪称所有养生方法中最古老的一种。

“神龙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其避就。”(《淮南子·修务训》)这表明古代先民在饮食上通过主观能动性来注意避害就利,这种意识和行为显然已经超越了动物的择食本能,并包含了人类饮食养生文化的基本内涵。传说商代宰相伊尹曾著《汤液经》,以论饮食调配烹饪养生之道。两周之时,饮食养生已经上升为一种以五行学说为构架的理论认识。作为中国古代养生学和医学理论思想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的《黄帝内经》,更将饮食文化置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总结并提出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谨和五味”与“食饮有节”。先秦时期所奠定的饮食养生文化,在汉唐时期得到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张仲景、孙思邈以及崔浩、刘休等人,愈发注意探究各种食物的养生遣疾价值,并特别讲究饮食卫生。宋元时期,陈直、邹铉、忽思慧等人,比较强调食养食补食调之道。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撰写了中国第一部饮食养生学和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选收历代朝野食养食疗之精粹,重视饮食避忌问题,实乃古代饮食养生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明清时期,饮食养生更发展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饮食养生名家迭出,如明代李梃、龚廷贤和清代的曹庭栋、顾仲则等。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饮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方法,堪称世界饮食文化中的珠宝奇葩。从价值取向来说,中国饮食养生文化惟养生利生为务的目标追求,是独特的。从饮食文化结构看,食养与食疗,药养与药疗是相互依赖、关系密切的两个层次,而食与药在很多情况下又密不可分。从中国饮食养生的主要原则来看,主要有两点:一是食饮有方,二是食饮有节。前者包括对饮食配伍、滋味、烹调等方面的方法要求和原则,是对食物要求而言;后者则是对进食方法和要求而言。食饮有方,包括合理配伍、五味调和、烹调得法、食宜清淡等原则。食饮有节,包括饮食有节制和节度,如因时以食、因时调节、饮食避忌、饮食所宜以及食后保养等。

这些都是几千年来聪慧的中国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阅读全文

与中国人怎么养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社保交上30年退休多钱 浏览:844
如果父母学习都不好如何培养孩子 浏览:75
丽江的养老金什么时候发放 浏览:380
父母是打工的怎么描写工作环境 浏览:647
2018年养老金还会张吗 浏览:176
2015年农村养老金标准 浏览:715
研究生体检可以做什么 浏览:879
怎么给长寿花用营养液 浏览:661
有关重阳节的短语 浏览:866
50岁换了15个工作 浏览:508
烟台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怎么办 浏览:610
最长寿鹅 浏览:52
老年公寓入住人员护理标准 浏览:54
太平颐泰康养老社区哪个好 浏览:239
老年人再婚为什么不找离婚女人 浏览:75
老辈长寿 浏览:93
不照顾父母犯什么法 浏览:186
西藏养老金上调西藏养老金上调 浏览:571
50岁女人证件照 浏览:251
老年人的好处作文 浏览: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