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养生 > 怎么大暑养生

怎么大暑养生

发布时间:2022-03-16 12:22:54

① 大暑时节需如何养生

大暑天气温度高,人体新陈代谢快,能量消耗大,所以蛋白质的供应必须要足够,每日摄入100克-120克,而植物性蛋白可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则可从肉类中获得。大暑天气除了保证水分的补充外,还要多嘱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大枣、牛奶、豆浆等。

② 大暑节气该如何养生

大暑养生
1、药粥
著名医家李时珍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所以,古人称“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
《医药六书》赞:“粳米粥为资生化育坤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可见粥养对人之重要。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2、饮水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物质。由于天气炎热,人体的水分蒸发消耗过快,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平时喝开水最好,也可以饮用绿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药茶,出汗的较多的饮用糖盐水、茶水等,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
3、盛夏阳热下降,絪蕴熏蒸,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为宜。
4、食材
绿豆
中医上说:“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祛痘的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绿豆:”厚肠胃、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除吐逆、治痘毒、利肿胀“。
冬瓜
中医认为,冬瓜味甘、微寒、无毒,有清热毒、利小便、止渴除烦、祛湿解暑的功效,是一种解热利尿比较理想的日常食物。连皮一起煮汤,效果更明显。
苦瓜
苦瓜性平、味苦甘,能清热、消暑、生津、清心、明目。传统医学认为,苦瓜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还能缓解热病烦渴、中暑发热、痢疾、痱子等。

③ 夏天该怎么养生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

中医理论认为,从夏至这一天起,此后天气酷热而蒸闷,出汗多而耗津伤液。因此,长夏最宜补养津液,不但能安度盛夏,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也大有好处。

④ 大暑养生吃什么好 大暑养生注意事项

大暑要如何养生
既然大暑养生,是以预防大暑后的气温变化为目的,那养生的方法就不能生搬硬套了。在大暑养生之中,我们所选择的方法是滋补为主,通过饮食的变化来调理身体,这样既可以起到消热降暑的目的,也可帮助我们预防暑后天气转凉,导致寒气入体这一状况。
而我们想要找到既可以清热消暑,又可以预防暑后寒气入体的食物,虽然不是太好找,但也不是什么难事,下面就来看一下,哪些食物有这样的功效吧!
一、萝卜
萝卜,有着“小人参”的美誉,甚至有着“萝卜上市,医生没事”这样的谚语,萝卜对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多的好处。要知道萝卜属于一味中药,性凉味甘、清热消积都是萝卜的功效。而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萝卜清热的功效,通过萝卜将身体之中多余的热给排除掉,将身体内部的热维持在一个恒定的值。这样在大暑后,天气转凉时,就不易出现寒气入体而危害到健康的情况出现了。
二、冬瓜
通过上面的萝卜,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我们在大暑这个时节要多吃的食物都是一些凉性、寒性的食物,通过它们将身体之中的热散出去,帮助身体将热量维持在一个恒定的值上,这样即便天气转凉,也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
而冬瓜和萝卜一样,都是凉性的食物,我们常食用冬瓜,可以帮助人利尿消炎、清热解暑,将身体之中多余的热给排除出去,达到将身体的热维持在一个恒定值上,让寒气无法轻易的入体!
三、西红柿
西红柿有着生津止渴、清热消毒、凉血平肝的作用,而我们食用西红柿的目的并不是清热,而是需要用到西红柿可以凉血平肝的目的。大暑会导致身体内部的血液升温,而在这持续不断的炎热天气之中,血液的温度一直无法降低,而大暑之后天气转凉,导致冷热相激,就会让身体遭受到损害。
而在大暑多食用一些西红柿,可以保持血液的温度,让血液保持在一种正常的状态,防止因为寒气的到来,身体内外出现冷热相激而导致健康被损害。
四、苦瓜
食用苦瓜可以清内热、壮阳气,苦瓜可以清除身体之中无用的热气,同时还可以帮助身体补足阳气。“阳气”在身体之中占有着十分的重要地位,而一个人如果阳气充足,那外在的寒气是很难侵入身体之中的,而像苦瓜这样既可以清内热又可以壮阳气的食物可不是太多呢!
五、香蕉
食用香蕉也是一种很好的大暑养生法,众所周知“香蕉”是一种寒性的食物,而且香蕉的寒性是根植在身体之中的。我们在大暑时节食用香蕉,就可以借助大暑的热,来磨灭香蕉的寒性,同样的,香蕉根植在我们身体之中的寒性,也会大量的消耗着因为大暑,而导致身体中变得越来越多的“暑气”,这些暑气被消耗了,就可以在大暑时节保护好身体健康,又不会因为天气转凉导致内外相激,让身体出现更大的隐患。可以说大暑时节食用香蕉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⑤ 大暑养生保健小常识

大暑是中国的传统传统节日,大暑天气十分的炎热,高温的情况下水分特别容易蒸发。那么在大暑的时候,有哪些养生保健的小常识,大暑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大暑

1、大暑养生保健小常识:防伤湿

三伏正值古称长夏季节,此时降雨不断,水分上腾,潮湿充斥,空气湿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湿易伤脾,且易与暑热相兼为患。湿热交蒸,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不适、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此时要格外注意饮食,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并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2、大暑养生保健小常识: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须注意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烈日当顶时不宜出门,勿做剧烈的运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如果有头晕、恶心、呕吐等先兆,说明你要中暑了,这是应速到通风阴凉处,解衣纳凉,或者饮用清凉水,并服用人丹。

3、大暑养生保健小常识:防“火”

三伏天,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而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祛暑化湿健脾的食物为宜,如冬瓜、黄瓜、绿豆、赤小豆、薏米等。

4、大暑养生保健小常识:防受凉

在酷暑难当的夏天,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阳暑”,也要防“阴暑”。古人讲,“夏不欲穷凉”,过度贪凉可致“热伤风”,而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伏天不可贪凉饮冷和贪凉露宿以及过吹穿堂风。大暑时节淋雨后,应该及时的更衣。电风扇不可开得过大,空调也不能吹的太低,尤其是老年人不宜长时间生活在冷气环境中。夜晚睡眠时,应关上电风扇和冷气机,并盖好腹部。

小结:大暑的时候要注意防湿,这个季节是降雨量非常多,水分会上腾,容易伤到身体。大暑天气炎热要谨防中暑。大暑的时候容易上火,谨防身体上火。

⑥ 大暑的养生要点是什么

大暑的养生要点是化气生津和化湿除烦。

1、化气生津

大暑节气在“中伏”前后,正是酷热盛行之时。炎热天气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因此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更难以抵御酷暑,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此时十分需要适时地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以改善症状。

2、化湿除烦

大暑时节气温高、湿气大,多出现闷热桑拿天。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黏滞,阻遏气机。胸中气机不展,人就容易心生烦满,此时可以用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艾叶等微微水煎,并用它来泡澡。

这些都是气味芳香的植物,不仅可以醒神除烦,还可祛湿解表(过敏体质的人慎用)。同时,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仅可以开胃,还可醒脑,使人产生轻松的感觉,从而起到祛湿除烦的作用。

(6)怎么大暑养生扩展阅读

大暑的气候特征:

通常来说,大暑节气是华南地区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在江南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在这炎热时节,滴雨似黄金。

在北方内陆地区夏季干燥酷热,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两月。约从大暑节气开始,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了全年雨水最多的时段。

⑦ 大暑节气 大暑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大暑养生应该注意化气生津、化湿除烦。

1、化气生津

大暑节气在“中伏”前后,正是酷热盛行之时。炎热天气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因此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更难以抵御酷暑,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

此时十分需要适时地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以改善症状。明代医家李时珍提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意思是说喝粥能健脾益气、生发胃津以补虚损。大暑适宜喝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不仅益气生津还可清热消暑。

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的人,熬粥时还可以放些淮山药、茯苓等,健脾胃的效果会更好。日常饮食应注意多食用清淡滋阴的食物,如莲藕、蜂蜜、大枣、鸡蛋、木耳、豆浆等。

2、化湿除烦

大暑时节气温高、湿气大,多出现闷热桑拿天。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黏滞,阻遏气机。胸中气机不展,人就容易心生烦满,此时可以用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艾叶等微微水煎,并用它来泡澡。这些都是气味芳香的植物,不仅可以醒神除烦,还可祛湿解表(过敏体质的人慎用)。

同时,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仅可以开胃,还可醒脑,使人产生轻松的感觉,从而起到祛湿除烦的作用。

大暑要做好“三防”

1、防中暑。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外出避开高温时段,并做好防晒措施,常备十滴水、藿香正气制剂等解暑药。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拖地既可保持空气湿度,又可使室内降温。

2、防伤阳。喝冷饮或吃凉拌菜解暑未尝不可,但过量摄入会导致体内寒气增加,诱发疾病。此外,出汗后吹空调,会使人体卫气不固,损伤阳气。因此,不要整日呆在空调间,老人、体虚者最好将温度设定在27℃-28℃。

3、防伤胃。凉茶类饮料不少都含有菊花、金银花、荷叶等有祛火成分的中药,对于脾胃本就虚寒的人来说,喝太多会“雪上加霜”。此时,更宜用赤小豆、扁豆、薏米、芡实、茯苓等制作解暑饮品。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大暑来了,养生牢记两个重点

⑧ 大暑节气养生有什么原则

明天是7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内,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给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并且容易引发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道传染病等疾病。大暑养生得当,不仅可以维持夏季短期内身体的良好状态,对一整年的健康的保持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为各位介绍一些大暑养生之道,希望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一、防情绪中暑
按照中医“天人相应”之说,气候变化会引起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等异常状态,这是“情绪中暑”引起的。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气温、气压和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高温气候会影响人体的情绪调节功能,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的激素分泌,于是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症状。
一旦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恶心等中暑先兆,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高温作业或易中暑人群,为了以防万一,平时也可以适当吃点藿香正气水。
为防“情绪中暑”,一旦火气上来,可以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
二、补水宜喝粥
在大暑节气养生,首要是补水。此时节喝药粥能补气清暑,健脾养胃。
李时珍曾言,“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度暑粥”常选用粳米、绿豆、薏苡仁、赤小豆、南瓜等健脾养胃的谷物为主料,辅以百合、莲藕、黄瓜、冬瓜、西瓜、豆芽、冬菇、紫菜、番茄等寒凉清热蔬果,加以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凉益气、滋阴补血的肉制品煮熬而成。
所谓“天生万物以养民”。大暑期间,还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淮山药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药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精力旺盛。
三、冬病多夏治
大暑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冬病夏治”使用最多的是敷贴疗法,它是利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盛的节气特点,采用穴位敷贴的方法,使用有特殊作用的中药渗透皮肤,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敷贴的药物最常见的是选用一些辛香、逐痰、温阳、驱寒的复方中药,结合透皮给药技术,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肺俞、膏育、大椎、百劳、定喘等穴位敷贴治疗。

阅读全文

与怎么大暑养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7年老年大学办学宗旨 浏览:444
北省老年大学长航 浏览:308
养老是什么政策 浏览:531
安康适合养老院 浏览:403
幼儿园重阳节慰问老人简讯 浏览:265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退休工资 浏览:434
咸阳外地老人如何享受本地医保 浏览:160
关注敬老院的文章 浏览:66
作文我是这样孝敬父母的 浏览:609
什么种类最适合老年人 浏览:604
安度晚年孝敬 浏览:713
老人腰积水能活多久 浏览:4
弟子规孝敬父母的视频教育片 浏览:397
程凯养生说最健脾的穴位是什么 浏览:484
代理人员南宁市社保所退休办理流程 浏览:930
五华养老保险年审网上怎么操作 浏览:589
抽烟喝酒纹身孝顺 浏览:540
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 浏览:609
入职体检哪些情况不能过 浏览:731
呼和浩特哪里体检便宜正规 浏览: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