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养生 > 春季养生有哪些细节

春季养生有哪些细节

发布时间:2022-03-05 15:59:40

Ⅰ 春季养生要点有哪些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生发重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黄帝内经》

春季养生要点:春天的三个月,是启陈发新的季节,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要顺应天地万物,晚睡早起,让体内的阳气顺应春天的气息一起发出来,早上在庭院里宽缓地散步,以运动生阳之气;头发披下来,行动要和缓,头发披下来,是疏通肝木之气,肝属木,是春的脏象,肝木的性质就是要疏达,不能郁结。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吐蕊,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就应该借助春天的生机,长养自己的生气。多与大自然接触,对改善肝脏功能及全身心的健康十分有益。

祖国医学认为,“人卧血归于肝”,“人动则血流于诸经”,经过伸懒腰,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肌肉关节得到了活动,睡意皆无,头脑清楚,并激发了肝脏功能,符合春季养肝之道。同时,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由于上肢、上体的活动,能使更多的含氧血液供给大脑,使人顿时感到清醒舒适。五脏有了生气,生命才能旺盛,人才有活力。

在寒冷的冬季里,人体的新陈代谢,藏精多于化气,各脏腑器官的阳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而入春后,应加强锻炼。春天是体质投资的最佳季节。俗话说得好:“春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春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由此可见,春季运动在养生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运动健身,既可补充冬季寒冷之气所消耗的阳气,又能供奉将要来临的夏暑炎热之气消耗的阴津。春炼不应简单选择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以免由于过度活动反而损耗人体阳气。散步,放风筝,钓鱼都是比较好的运动项目。

春季的日出之后、日落之时是散步的大好时光,散步地点以河边湖旁、公园、林荫道或乡村小路为宜,因为这些地方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较高,空气清新。散步时衣服要宽松舒适,鞋要轻便,以软底为好。散步时可配合擦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以利于疏通气血,生发阳气。散步宜缓不宜急,缓步而行,全身松弛,手臂自然摆动,手脚合拍,利于呼吸和谐,心怡神悦。散步不拘形式,宜以个人体力而定速度快慢,时间的长短也要顺其自然,应以劳而不倦,见微汗为度。

春天放风筝是一种集休闲、娱乐和锻炼为一体的活动。放风筝时,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中老年人在放风筝时要注意保护颈部,头颈不要长时间后仰,而应后仰与平视交替,以平视为主。放风筝最好2~3人一起,选择平坦、空旷的场地。

在紧张工作之余,离开嘈杂的城区,来到幽静的旷野,屏息静气地抛钩垂钓也是春季非常好的锻炼方式。一边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一边欣赏着青山绿水、白云蓝天的美好景色,不时还有鱼儿上钩,使人感到无比舒畅,悠哉乐哉。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为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可以去除杂念,舒缓神经。钓鱼时要求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置身于此,种种杂念均弃于九霄云外。它对提高人的视觉敏感和头脑反应的灵敏性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春天垂钓,有美丽的景色和新鲜的空气相伴,是一种很好的自然疗法。因此有人说“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

Ⅱ 温暖的春天马上就要来了,有哪些春季养生细节要注意

温暖的春天马上就要来了,有哪些春季养生细节要注意?

1.春季阳气上升,甜食能养阳,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大枣、栗子、花生等甜味食物也能健脾益气,而酸味食物有涩涩的作用,不利于肝气的扩张。此外,时令绿色食品和野菜,如香菜、春笋、菠菜、香椿、芹菜、油菜、蒲公英、荠菜等。,有利于体内积热的分布。要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来保养肝脏,还有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应及时补充,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4.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早上一次,中午一次,可以保证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最有效、最简便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春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适合户外旅行和锻炼。可以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去郊外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活动筋骨,增强体质。比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练瑜伽、游泳、骑自行车等等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在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地吐痰,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可以防止疾病通过接触传播。

Ⅲ 春季有哪些养生要点

一、多动少坐


春季新芽吐绿,百花盛开,是外出踏青、沐浴大自然的好时候,应该多到户外活动,一方面欣赏美丽自然风光,另一方面还能锻炼身体、促进健康。


二、饮食来点粗


每天吃食物的种类要多一些,营养成分才能相互补充,满足生活和工作对营养的需求。经常吃点粗杂粮,如玉米面、小米等。现在的粮食做的太过精细,总吃这样的粮食容易出现B族维生素缺乏,经常吃些粗粮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如红薯、土豆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防止便秘等肠道问题,如果已经出现消化不良或者排便不畅的朋友,在春天早晚各一袋奘灵水苏糖也是非常必要的,奘灵水苏糖是非常好的膳食纤维素,可以增加大便的湿度和水分,促进肠道及时蠕动排便,让肠中常清。


三、动物性食物少吃


动物食物可以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吃动物性食物过多,脂肪的摄入同时会增加,不利于健康,要适可而止。


四、每天补充奶制品


春天最好能吃到一些奶制品,营养比较全面,在选择奶制品时要注意看说明,不要把含乳饮料当做奶制品选择。如果不能每天补充奶制品,也可以相应的补充一些豆制品。豆制品虽然属于植物性食物,但品种多样,含的蛋白质丰富,应该经常食用。


五、加点野菜


春天来了,各种天然生长的果蔬也不断上市,像香椿、韭菜等。黄绿相间的香椿炒鸡蛋、韭菜炒鸡蛋,一清二白的小葱拌豆腐,不仅看着“养眼”,吃起来也清爽,春天养生别忘了加点野。


六、清淡饮食


做菜时尽量少用油、少放盐,清淡饮食有益健康。少吃油,可以减少油脂的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

Ⅳ 春季养生小知识有哪些

一、适当运动,舒展筋骨

在春季,人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踏青、放风筝等户外活动与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体育活动,在舒展筋骨、放松形体的同时,可以通过与自然亲密接触。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生活,感受自然的美好,放松紧张的身心。这些都能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促进气机运行。大家也不妨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选择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浮华,享受片刻的宁静,让身体闭藏了一个冬天的阳气,在自然环境中尽情复苏生发。

二、乍暖还寒,注意春捂

在春季穿衣上首先要“养阳”,春季是有寒冬向暖春过渡的季节,气候暖气初生,寒气未尽,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俗语讲“春捂秋冻”就是这么一个适应季节的变化的道理。入春之后衣服不要减得太快,我们需要一些保暖的衣服来帮助抵御寒邪、保护阳气。

三、睡眠充足,夜卧早起

睡眠是人的一种生理需要,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所以说睡眠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人在睡眠状态下,身体各组织器官大多处于休整状态,气血主要灌注于心肝脾肺,肾五脏时期得到补充和修复,高质量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睡眠的好坏与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在睡眠方面,春季适宜夜卧早起,具体睡眠时间一般保持在晚上10点半左右入睡即可;早晨要早起6点左右为宜,这样有利于机体内阳气的生长。要有静谧的睡眠环境,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有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

四、饮食辛温,少酸多甘

在春天饮食保健上,很早就有“省酸增甘”的说法,即少吃酸食,多增加些甘味的食物。春天阳气初升,食甘味能滋养人体的阳气,有利于人体在春日旺盛的新陈代谢。在五行上,多食甘味食物,如大枣、栗子、花生等可以健脾益气。

酸味食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不利于肝气的舒展,中医认为,春为肝气当令,若食酸过多,易使肝气偏亢,克伐脾土,影响脾的运化转输功能。春季万物生长,推荐大家要多吃绿色蔬菜和野菜,如香菜、春笋、菠菜、香椿、芹菜、油菜、蒲公英、荠菜等,有利于体内积热的散发。忌吃油腻、生冷、粘硬食物,以免伤及肝脾。

五、春季养肝,调畅情志

依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与“春”相应,象征万物勃发。因此,春天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在人体中,肝属木,性喜条达通畅,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具有调畅情志的功能。春季阳气初升,宜顺应春季升发之气,令精神也舒展放松,不要总是“紧绷绷”。而且,中医学认为肝是“刚脏”,易亢易逆,又被称为“将军之官”。

所以,春季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好情绪,遇到不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进行宣泄,可防肝气郁结。《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书义理、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蘸、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学学古人的“十乐”,对春天养肝大有裨益。

Ⅳ 春季养生有什么注意事项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这个时节,人体之阳气也要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所以,春季可说是净化调养身体的最佳季节,那养生时必须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使其逐渐旺盛充沛,所以要尽量避免耗伤阳气、阻碍阳气升发的情况发生。
中医认为,春季人体内的肝胆经脉旺盛活跃,在此时如果好好调养肝脏,便能增强免疫力。调养肝脏不仅要在饮食、生活上节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并预防外环境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Ⅵ 春季养生该注意哪些问题

《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四气调神大论篇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段内容用白话来说就是:春季的三个月称之为发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不要滥行杀伐,要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注意到春季养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养生的方法。
养生是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尤其在目前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的情况下,人们比较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现在冬去春来,由寒转暖,但阴寒未尽,天气多变,多种病毒、细菌极易繁殖,此时体弱及老人宿疾易发,更应多加注意养生之道。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万事万物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体之阳气也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所谓“春夏养阳”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养阳”就成为春季养生的首要原则。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本是相克的关系。肝气为春季的主气,这个季节肝的功能比较活跃甚至过于亢奋。如果肝气过强就会伤及脾气,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在这一季里,脏腑的功能特点是肝强脾弱,养生的要旨是护肝养脾,尤其是中医说的肝火旺、肝气郁的人,更要注意清肝热、舒肝气,以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春季的季节特点是阳气升发,风气当令,乍暖还寒;在人则是阳亦升发,肝强脾弱,春困易感(春季由于人体适应气候转暖要散热,体表末梢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多,内脏、大脑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如食物中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使大脑能量转换效率降低;加之春季暖风中阴离子较多,对人产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使人精神昏倦;此外乍暖还寒、腠理开泄易感风寒)。故相应的养生原则主要就是:1.养阳气,助阳升发;2.养脾胃,防肝克脾;3.避风寒,防疾病。
这三个春季养生原则具体贯彻到精神、饮食、起居、运动及防病等各个方面时我们就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调养情志,振奋精神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老年人不要孤眠独坐,自生郁闷。凡事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不要滥行杀伐,要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改善不良情绪的最佳方法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怀,可约上亲朋好友外出踏青赏花,散步练功等,以此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此外,调控情绪,多听笑话,多看喜剧,保持情绪舒畅,让今年有一个好的开头,并顺势保持下去。
总之,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最可贵。用心创造自己积极快乐的人生。这里的用心不是动心眼,耍心计。而是指发自内心的真真切切的东西。你真心对人,人必然也会真心对你。
二、饮食有节,补益阳气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也记载:“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此时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在整个春季里,食养原则是减酸益甘而养脾气。因为春天肝旺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如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多在春季频繁发病),而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时应减酸味,不能再助长肝气以免过旺,这样可以保护脾气不受克伐。甘是脾的本味,为了抗御肝气的可能侵犯,增加甘味以增强脾气,可以此加强机体的防御。
由于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营养消耗相应增加,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应多选用既升发又富营养之品,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豉、大麦、小麦、大枣、瘦肉、鱼类、蛋类、花生、黑芝麻、柑橘、葱、姜、蒜、香菜、蜂蜜之类;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容易造成摄入维生素不足,所以春天来了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香椿等。
爱发脾气,情绪容易激动的人,常常被视为“肝火大”。其实,一般俗称“肝火大”的人还有下列一些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排便不畅或大便粘腻、嘴唇红、干、裂,舌苔增厚等。病因多为肝气久郁,或吸烟喝酒过度,或因过食肥腻辛辣之物所致。除应戒烟限酒、忌食肥腻辛辣的食品外,要适量多吃清肝泻热的食物,如苦瓜、黄瓜、苦菊、西红柿、绿豆、绿豆芽、黄豆芽、芹菜、白菜、包心菜、金针菜、油菜、丝瓜、白菊花及梨子、苹果、草莓、百合,柑橘等。
三、起居有常,防风御寒
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适度多活动,舒展形体,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早晨空气清新,有利于排出夜间沉积在呼吸道内的有害物质,促进新陈代谢。但值得提醒的一点是,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的退化,早晨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因为老年人韧带组织比较松弛,如果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不仅容易扭伤腰背部,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如果突然改变体位,还可能发生意外。老年人醒来后,可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关节,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再下床。另外,早春气温乍暖乍寒,如同孩儿脸,说变就变,常有寒潮来袭,因此在衣着方面也不可大意,从古至今,善于养生者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俗话有“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说法。早春之时,寒温交替,天气反复无常,衣服不可顿减,过早脱去冬衣,极易受寒伤肺,引发呼吸系统疾患。骤冷还会使血管痉挛,血液粘稠,血流速度减慢,脏器缺血,于是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关节炎、偏头痛、冠心病等便会乘机造访。此外被褥也不可马上减薄,以符合“春捂”的养生之道。
四、强身健体,锻炼体魄
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人们可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汗淋漓而伤阳气,以运动后精力充沛、身体轻松、舒服为度。一般可选择简单易行的活动,如太极拳、散步、慢跑、踏青以及放风筝、荡秋千等。
养生梳头《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人们日常清晨起床后,早已养成洗漱梳理的习惯,为什么还要特别强调春天梳头?这是因为春天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而在春天的养生保健中就要求必须顺应天时和人体的生理,一定要使肢体舒展,调和气血。春天梳头正符合春季养生强身的要求,能通达阳气,宣行郁滞,疏利气血,当然也能壮健身体了。
现代研究表明,头是五官和中枢神经所在,经常梳头能加强对头皮的摩擦,疏通血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乌黑光润,牢固发根,防止脱发和白发;能聪耳明目,缓解头痛,预防感冒;能促进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还能健脑提神,解除疲劳,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脑衰老。
养生梳头有什么讲究?就是要全头梳,不论梳中间还是两侧,都应该从额头的发际起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每个部位起码应梳50次以上方有功效,梳理次数的上限以自己感觉舒服为准。梳头时间以早晨最佳,因为早上是人的阳气升发之时。梳子则以牛角梳、玉梳、木梳为好。
有一种手指梳头法,有近似按摩头皮的功能,能使气血流畅,头皮光润,可防治脱发、白发。其方法是每日早、中、晚运动或练功后,以双手十指自额上发际开始由前向后梳拢头发至颈后发际,动作要缓慢柔和,边梳边揉搓头皮,每次10分钟左右。
五、预防疾病,避免劳累
春天除了注意饮食起居外,还要注意预防各类疾病。因为春天乍暖还寒,气候多变,多种细菌、病毒易于繁殖传播,易发生流感、肺炎、支气管炎、流脑、猩红热、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平时一定要讲卫生,勤洗晒衣被,除虫害,开窗通风,提高防御能力。
春天是各种传染病多发的季节。如果过度劳累,或频繁出入商场、影剧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在身体疲劳的情况下,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从而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等疾患。老年人由于免疫力差,所以更容易感染。因此,我们尤其是老人要注意劳逸结合,活动适度,传染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

Ⅶ 春天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春天养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必要别看,年轻人现在身体还好,但是春天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作息生活习惯,对于身体真的是有好处的,像是中老年人这时候更要注意时令气节的变化,给自己身体内部带来的影响。

这时候植物疯狂吸收,水分萌芽生长,所以导致空气中的水分会下降,人体更容易感到干燥,比如冬天的时候出现嘴唇干裂等情况这是正常的,所以这时候要注意多补充水分,一天尽量保证1500毫升白开水的摄入,少吃甜食。为甜食非常容易导致血脂浓度上升,血糖浓度上升,进而引发三高等慢性疾病,这些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持续的影响。

Ⅷ 春季养生的要点有哪些

中医讲究五行与阴阳,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那么阴阳呢?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以上仅仅是中医的基本观点,那么如何通过阴阳五行的观点看待养生呢?在此春季已经到来,早春还有些寒意,那么如何做好春季的养生呢?
首先春季应做好肝的保护工作,在春季肝是较脆弱的,根据阴阳的观点春季阳气生发,而人体的肝脏也刚好具有生发的特点,肝脏在春季承担着更多调节机体平衡的工作,为此,它需要足够的肝气。故有些人说春季应养肝为先。为此我们应保持良好的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且应该注意春季的运动。
其次就是肺的防护了,春季变暖,肺的吞吐功能就应该加强,如何养肺呢?规律的运动锻炼是养肺的主要手段,可以慢跑打太极拳等等。
另外,脾的防护也不可忽视,肝胆经脉在春季最为活跃。如果春天没有养好肝气,周身气血就会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致病,其中,对脾的影响尤甚。惊蛰季节要多吃甜食,少吃酸的食品以养脾。还可多食大枣、锅巴、山药等,做成大枣粥、山药粥;多食蔬菜,以韭菜、菠菜、荠菜为宜。

Ⅸ 春季养生常识有哪些

立春已过,现在已经进入春天,那你知道春天应该如何来养生吗?在众多的春季养生项目中,有哪些小常识是你必须要知道的?下面,就和大家分享6 个春季养生的小常识。

养阳防风“养阳防风”是春季养生应该遵循的原则,因为春季人体阳气顺应然,

向上向外疏发,所以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另外春季多风,而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所以也要“防风”。

阅读全文

与春季养生有哪些细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栖霞松山敬老院老总 浏览:48
恒大养生谷南宁开盘均价是多少 浏览:508
重庆江北区养老院有哪些 浏览:267
养老院特殊庭审意味着什么 浏览:495
天山有多少老人 浏览:418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有哪些 浏览:129
长寿花叶子长出小白虫怎么办 浏览:191
父母怎么使用 浏览:425
怎么办农庄与养老 浏览:50
养老保险30年缴了35万每月 浏览:340
立冬养生喝什么养生好 浏览:148
孝顺镇低田工业园去平整土地 浏览:54
医院护士退休工资有多少 浏览:941
88岁老人吃什么养生 浏览:938
孝敬父母的作文600字记叙文 浏览:740
老年大学庆元旦文艺演出主持词 浏览:726
沈阳个人养老保险怎么交费 浏览:275
残疾人九九重阳节活动报道 浏览:36
农村养老金可以在外地领取吗 浏览:438
日照智慧医保如何给父母交 浏览: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