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养生 > 怎么养生脾

怎么养生脾

发布时间:2022-03-03 03:43:25

1. 怎么养生健脾

一是少吃,二是多动,三是睡足,四是晚餐吃粥。
“实际上,第一点“少吃”与第四点“喝粥”,也正是养护后天之本脾胃的最佳妙法。这些正是养后天、健脾胃与摄生保健、益寿延年的辩证法。

2. 如何保养脾脏

肝精脾精胃精是相通的 如果有一个脏器不好其他的都会受累 其中肝脾属五脏
指导意见:
经常吃点枣,枣是养脾的食物,但是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吃太多容易上火。然后少吃梨,梨是润肺伤脾的食物。

3. 如何保养脾胃

养脾胃心神安泰了,还要不断地补充一些营养。人体各种能量都来源于日常的饮食,脾胃的功能就在于把食物中的“精华” ,吸收到人体中,再运送到身体各部位。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这是指吃到嘴里的食物,首先要经过牙齿咀嚼,唾液拌和,下咽至胃,由胃受纳。再经胃分解混匀成食糜,通过“胃气主降”的作用,将食糜运送至十二指肠,这就是中医所指的“脾运”功能。“水谷精微”中的营养物质,依赖“脾气主升”的作用,经气、血、津液的运行而输布到全身。这个过程,则可以理解为脾所主“化”的生理作用,由此可见,所谓“脾主运化”,“运”指消化,“化”指消化和代谢过程。 《黄帝内经》上说“安谷者昌,绝谷者亡” 。也就是说人在生病时,只要还能吃饭,表明胃气尚存,气血化源未绝,谓之“安谷者昌” ,则病势可望由重转轻,预后良好。若病到已不能进食,标志胃气已绝,气血生化无源,便是“绝谷者亡” ,病势将由轻转重,逐渐恶化,危及生命。这是用来观察病势轻重进退的辨别方法,也说明了在未病时保养脾胃的重要性。比如,三国时的诸葛亮,他平日政事烦多,操心费力,又长期进食甚少,活了54岁就死了,这里边就有思虑伤脾、营养不足、胃气衰败的缘故。 因此,中医里又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而“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 。脾胃功能健全,则体丰肤泽,面色红润,四肢强劲,精力充沛;脾胃虚弱则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神疲力乏。所以保养脾胃是人人都需要的,若无健全的脾胃,纵然有满桌的美味佳 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中医认为,导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饮食不节、寒热不适,或情志郁闷、忧思困脾等。因此预防上亦要从节饮食、适寒热、畅情志这三方面做起。 胃为阳腑,不喜温热,热能伤津,能使胃气浮越,治胃宜凉、降、宜润、宜通,养胃也要根据这一原则。脾胃对寒热是很敏感的,在冷热的突然刺激下很容易出问题。比如有人喜欢吃烧烤,同时又喝冰啤酒,这种冷热交替的刺激,最伤脾胃。 思伤脾。正常地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的影响,但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思虑过度,导致气滞和气结。气结于中,脾不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果、脘胀等。 脾胃既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 。因此说“脾为后天之本” ,补养好脾胃,也是健康的根本。 立秋后晨起喝粥调养脾胃防秋燥 夏秋交替之季,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特别是体虚者。河北医大二院营养科主任王景顺介绍,粥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饮食,立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 秋季最适宜的粥是玉米面红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红薯有祛病延年功效。 具体做法是:将玉米面100克,先用凉水调成糊状,待水烧开后放入,然后将切成碎块的红薯一并放入,轻轻搅动以防止玉米面粘在锅底。熬粥时要用文火,中间可点几次冷水,玉米面红薯粥以不稀不稠为好。 另外,王景顺还推荐了几款粥,大家不妨试着做来尝尝: 山芋粥:山芋与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等症。 芝麻粥:捣碎芝麻与大米同煮,可治眩晕、记忆力衰退、须发早白等。 莲米粥:将莲米发涨后,在水中用刷子将表皮擦去,抽出莲心放清水煮烂,再与粳米同煮食用。此粥具有健脾止泻、益肾固涩、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脾虚食少,腹虚带下、遗精尿频、心烦失眠、健忘多梦。 红枣糯米粥:山药、苡仁、荸荠、大枣、糯米同煮,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及贫血、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肠炎等患者食用。

4. 脾脏不太好,平日如何保养应注意什么

巳时喝水护脾脏(9:00-11:00),喝水保护脾脏,这个时候人体的状况:脾经是最旺的时候,脾是消化、吸收的总管,又是人体血液循环的统领,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就好,血液循环的质量就高,嘴唇才会红润,否则就会口唇苍白后唇暗,唇紫,皮肤也会失去光泽。
养生之道:这个时辰就要多喝水,至少要六杯水,不要大口喝,要慢慢的小口嘬饮,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如此身体才会开始整个白天的“水循环”,进入良性的新陈代谢。

脾的重点保健,就是要避免思虑过多,要劳逸结合,工作时认真工作,工作之外就要放松自己,不要再想工作中的问题,生活中很多事情就因该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强求,不能做到的事业不要强求,以免伤身。
中医认为“脾与长夏相应”长夏就是农历六月,雨水较多,湿气重,而脾的特性是喜燥恶湿,所以长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预防湿邪入侵,不要淋雨涉水,更不要吃较油腻的食物,尤其是夏天吃火锅,对脾胃的伤害很大。

脾胃的饮食调养:一是饮食没有节制,包括饥饱失常和饮食规律失常。二是包括偏食过寒或过热,过于肥腻的和味大的食物,嗜酒。饮食因该清淡,不吸烟喝酒,讲究个人卫生。

摩腹护脾
每当饱食之后,以手按摩腹部,也是古代养生家们的一种养护脾胃的常用方法。
食后摩腹法是:吃饭以后,将手搓热,放于上腹部,按顺时针方向环转推摩,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可连续二三十次不等。此法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有利于腹腔血液循环,还能治疗一些疾病。只要持之以恒,对脾的运化功能有益。自唐代孙思邈提出:“饭后即自以热手摩腹”之后,后世养生家多有所沿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饮食疗法:
山药薏苡仁粥
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尤其适用于中老年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
做法: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 煮粥食用。

莲子芡实粥
能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做法:莲子15克,芡实15克,粳米100克,补骨脂5克,煮粥食用。

参枣粥
能健脾益气,适用于体虚气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做法:党参15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莲子猪肚汤
能温胃健脾,益气补虚,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饮食偏冷(即胃痛)
做法:莲子30克,猪肚一个,胡椒少许,煮成汤实用。

山楂麦芽粥
适用于饮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做法:山楂15克,麦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开胃,消食化积。

薏苡小豆粥
能渗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纳差,脘腹胀满,尿少浮肿。
做法: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八宝粥
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
做法: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5. 如何补脾养生

脾胃是后天之本。因此如何健脾补脾,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癌症等慢性病患者,更是如此。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健脾补脾呢?现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早晨喝薏米粥。具体做法,按照董洪涛博士的要求,“每日早餐用60克薏苡仁做成粥,不加盐,不加任何东西,把粥吃光即可。”
二、喝“四宝粥”。四宝有莲子肉、山药、薏米和芡实。将这四样东西按1:1:1:1的比例配好,打成粉,每次熬粥的时候放上几勺即可。也可以先把这四样东西一起煮熟,然后放在料理机中打碎后食用。买不到这四样东西,也可以喝其他东西做的粥。
三、每顿饭吃七成饱。中医讲,吃少了补气,吃多了食气。谚语有云:少吃多滋味,多吃伤脾胃。我们本应该像养生家说得那样,饿了才食。不过现在有很多人不知什么时候该吃东西,不是饿了再吃,而是听眼睛的,一看好看就吃;听鼻子的,一闻好香就吃;听嘴的,一吃好味就吃;听广告的,一说有好处就吃;……吃吃吃,一天到晚总想着吃,而且劳动量越来越小,把脾胃都吃坏了。那么什么时候该吃东西呢?我们应该听肚子的,肚子饿了再吃,做到饭前肠鸣,不饿不吃。
四、晚饭少吃。台湾的著名学者南怀瑾说,僧人是过午不食,如果吃了就要受罚。我们到没有必要做到过午不食,但完全可以做到晚饭少吃,那天不饿就不吃。如此,节约粮食,节约时间,减少猝死,少生病,真是一件大好事。读者可以参看我写的《饱食即睡危害大,劝君晚饭要少吃》一文。
五、捏脊。捏脊就是涅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行走路线,捏脊可以刺激到两条经络。事实上,捏脊的好处非常多,能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以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另外,捏脊还有滋阴补血、平抑心火的作用。捏脊的方法特别简单,捏起皮肉,放开,再捏起皮肉,旋即放开,不断重复即可。
六、经常按摩十大补气的穴位。这十个补气的穴位是:脾腧穴、足三里、膻中穴、涌泉穴、关元穴、气海穴、太溪穴、百会穴、肺腧穴、悬钟穴。
七、多吃补气的食物,祛湿的食物,白色的食物。补气食物有一个共性,就是生长在水中和生在土里的食物,多有补气作用,因为这些食物吸收的地气最多。还有白色的东西多数也有补气的作用。还有那些可以祛湿的食物也多有补脾的作用。这些补气的食物有:山药、土豆、红薯、香菇、白鹅、土鸡肉、糯米、蜂蜜等。
八、做好脾胃的保护。脾胃有四怕,一怕冷。人们说,中国人十人九胃,十胃九寒。就是说,中国人中,有九个人有胃病,十个胃病患者中有九个是胃寒。所以防止寒凉、寒冷对脾胃的伤害,十分重要。二怕湿。五运六气中,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故脾主湿。脾属阴,最容易受湿邪损伤,如果脾为湿邪所困,脾气不升,胃气难降,脾胃就会出现问题。湿为寒邪,对人危害很大。三怕甜。脾怕甜,胃怕凉。甜腻,特别是浓度大的糖水,使人容易产生湿气,脾则怕湿,因此甜食要少吃。还有人说,癌细胞最喜欢糖。所以癌症患者还是尽量少吃糖或者不吃糖。四怕撑。就是不能吃得太饱。此外,适当多运动,多吃素,少忧愁等,都是保护脾胃的不二法门。这两个方面都注意到了,你的脾胃就会逐步好起来。
九、在把食量减下来的同时,再把吃饭的速度慢下来。这样,虽然你吃的东西少了一些,但你吸收的东西却没有减少,甚或有所增加,而且大大减轻了脾胃的负担,好处很多。

6. 怎样保护脾

保护脾方法:

1、细嚼慢咽

吃饭太快会增加胃的负担,造成胃部肌肉疲劳,胃动力下降,容易导致胃受伤。因此对食物要充分咀嚼,可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2、避免刺激

酒精和香烟中的尼古丁都能刺激胃粘膜,导致胃粘膜缺血、缺氧,使胃的功能失调,引发胃病,因此,要想保持或恢复胃的健康,对烟酒必须要有节制。

少吃辛辣,如辣椒、胡椒等、过酸、油炸、烧烤、烟熏等食物;少饮浓茶、咖啡等刺激强烈的饮料。

3、饮水择时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汤最好饭前喝。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物以清、软、松为主;进餐要科学,以坐着吃饭不宜站立或蹲着吃;宜定时定量,每餐食量适度,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宜少吃多餐;

饭只吃七分饱,避免过饥或过饱或暴饮暴食,改掉“废寝忘食”、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

5、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少吃生、冷、硬的食物,过烫、过冷、过硬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

脾的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与消化器官、肠胃功能密切相关,也是代谢系统中重要的脏器。经常感觉食欲不振、没有力气,甚至皮肤看起来不紧致、下半身有水肿、虚胖等问题,都可能是脾胃功能不足或是虚弱所导致。

7. 脾虚应该怎么样调理养生

你好,一般能引起脾虚气血不足方面的原因主要还是和日常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不好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比如劳累,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情绪不稳定还有就是疾病等。
意见建议:如果发现有脾虚及气血不足的情况,那就要去医院看看中医的好,这时可以通过中医的辨症来进行对症调理上一段时间的,这样会有很好的效果的,祝你健康。

8. 如何健脾补脾

阅读全文

与怎么养生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塘沽老年大学报名 浏览:652
老年人膳食安排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浏览:542
养生壶冬天放什么材料好 浏览:200
学习美容养生先从什么开始 浏览:490
专技八级的女职工身份的退休年龄 浏览:192
腹部体检多久一次 浏览:766
50岁颈椎头晕怎么办 浏览:369
红参和什么泡水喝可以长寿 浏览:225
老年人的优点作文 浏览:211
北京办理病退与正式退休的退休金的区别 浏览:477
孝敬父母的心得体会800字大学 浏览:42
去敬老院包饺子日记 浏览:721
兵团养老金上调 浏览:873
常州退休补缴社保 浏览:943
甘肃经济报2018退休金细则 浏览:187
50岁女人不显肚子上衣 浏览:425
贵州老年大学校报 浏览:165
医院体检卡绑定的号码怎么改 浏览:218
城市低保户养老保险交多少 浏览:106
军考体检多久能出来 浏览: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