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十大长寿之乡是
中国十大长寿之乡的长寿秘密 5月22日,山东省莱州市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 。据介绍,中国老年学学会从2006年开始进行“中国长寿之乡”的评审活动,并制定了15项考核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有3项,一是百岁老人数量占总人口数的7/10万,二是8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数的1.4%以上,三是区域人均预期寿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1.4岁)3岁。目前,中国十大长寿之乡为广西巴马、广东三水、广西永福、湖南麻阳、四川彭山、四川都江堰、河南夏邑、湖北钟祥、江苏如皋、山东莱州。
广西巴马:
巴马人长寿的主要因素在四个方面:一是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境内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特高,是一般平原地区的三十多倍;同时无环境污染,是天然的养生好地方。二是具有独特的长寿食物。巴马寿星们的食物主要有珍珠黄玉米、大米、小米、红薯等,常吃的蔬菜主要是南瓜苗、红薯叶、青菜、苦麻菜、雷公根、野藤菜、野蘑菇、香菇、木耳、竹笋等;油类以茶籽油、火麻仁、黄豆粉为主;他们多吃素食,少食荤腥。三是老人们坚持长期生产劳动。四是生活起居有规律,性格乐观开朗。此外,巴马的长寿还与饮矿泉水、喝中草药酒及晚婚晚育之类的养身之道有一定关联
广东三水:
三水地处广东西江和北江交汇处,饮用水源水质常年达到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标准。近年来,三水区大力进行环保整治,先后将17家工艺落后、污染大的立窑式水泥生产线全部关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持续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得三水区成为珠三角地区难得的生态绿洲。三水的百岁老人多生活于西江和北江河畔的村镇中。长寿老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非常乐观的情绪、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的心态及浓厚的爱心。多数百岁老人出身贫寒,自小养成勤劳、好动、豁达的习惯。饮食清淡,喜欢吃粥和喝汤,吃本地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鱼、杂食等。
广西永福:
悠久的人文历史,山青水秀的居住环境,清新自然的空气和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为广西永福人延年益寿奠定了扎实基础。永福县积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关系和美,每年要进行一次“和谐家庭”和“孝星”评选活动,推动和谐社会发展。永福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短夏长,人居环境好。境内河流纵横,水质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4.1%,空气清新。老人们能长寿,除了自然条件、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心理健康外,还与他们的饮食有关。永福县专门对各乡镇长寿老人起居饮食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共同研究设计了千叟宴菜谱,用料全部产自本地。主要有10道菜,包括金玉汤、寿桃、麻姑献寿、百汁鸡球、佛果酿、马蹄胶、常安宫丁、板峡竹鱼、锦寿面、福敬亲人等,整个菜谱色香味俱全,而成本不足百元。
湖南麻阳:
麻阳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长寿老人?专家认为,该县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长寿。麻阳地形奇特,西、南、北三面被高山环绕,朝东倾斜开口,海拔高差达1275米,这种特殊的地貌轮廓俨然一个天然“地磁场”。地下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该县的饮用水水质、大气和室内空气达标率均为100%,山河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56.48%。专家还发现,在这偏远山区,一种被医学界视为“长寿素”的负离子含量极高。这里历年的平均气温在17摄氏度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尤其是丘陵地带多瀑布、喷泉。民俗专家还认为,麻阳人住山寨则建吊脚楼,住平地则建二层高的房屋,保证了居住环境的通风和干燥。
四川彭山:
因彭祖而得名的四川彭山是我国彭祖长寿文化的发祥地,具有家庭和睦、孝文化博大的人文背景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由此形成了我国最早也是最完备的长寿文化发祥地。据悉,在彭祖房室养生术的长期熏陶下,彭山人科学地对待性,不视性为神秘,也不视性为洪水猛兽。对此,长寿专家萧振禹表示,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实现社会和谐、保持健康长寿、不断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成为人们普遍的美好理想。彭祖的长寿文化,究其根源是建立在人体自身和谐及人与外界相和谐的基础上,其核心就在于一个“和”字。彭祖的导引行房术、调摄疗养术、膳食养生术和房室养生术四大养生术,其“适身、通神、一志、导心”八字要诀,分别从生理和情理方面补益健养人体,从而使人得以健康长寿,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青城乡是成都市百岁老人最密集的地方。这里为何盛产寿星?生命学专家解释,成都平原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造就了长寿之乡。都江堰的长寿现象是一个综合现象,它得益于都江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生活习性,比如适宜的温度、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对中草药的运用。地理界一般认为,长寿有30%是遗传因素,另外70%是外部环境影响。西南地区冬暖夏凉的气候、舒适的生活环境都有利于生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五一研究员认为,岷江流域土壤中丰富的硒元素可能是出现长寿的重要原因。
河南夏邑:
夏邑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冷暖适中。虬龙沟、巴清河、沱河、东沙河等河流横穿全境,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当地物产丰盛,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苹果、食用菌、各类时令蔬菜均是餐桌上常见的食品。饮食起居和日常生活特点突出:一是顺其自然。种啥吃啥,四季常新的农作物和蔬菜,调剂制作一日三餐,少荤多素,保证了老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显现出良好的养生效果。二是勤劳刻苦。动可延年,思能抗衰。大部分百岁老人操劳一生,克勤克俭,锻炼出了过硬的身板,并养成了早睡早起、勤苦劳作等生活习惯,有效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三是性格爽直,开朗豁达,劳动积极,乐于奉献,一生乐观、不生气。“河南夏邑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厚重,经济发展迅速,生态保护坚决,民众心态平和,长寿人口显著,多项指标超过标准,评定为‘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
科技博览----探秘长寿乡之夏邑寻因1-----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湖北钟祥: </b>
钟祥人之所以长寿,主要与四大因素密切相关:一是生态环境因素。钟祥市境内与人体元素相关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水资源丰富,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在100%。还具有清新可人的大气环境。二是人文习俗因素。 钟祥长寿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尊老敬老的好传统尤为突出,尊老敬老的遗风,一直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涌现了很多尊老敬老的动人故事。三是勤劳好动因素。 钟祥市的长寿老人基本上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或渔民),他们从小就下地干农活,劳动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也锻炼出他们强健的体魄。四是饮食习惯因素。他们绝大多数坚持一日三餐,主食以米饭为主。对于菜类不挑食,荤素皆可。钟祥自古以来盛产黄豆,豆腐、豆皮、豆干、豆筋等一系列的豆制品便成了钟祥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钟祥地处大洪山南脉,这里生长着一种稀有植物叫葛粉。野葛之根加工而成的葛粉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钟祥的百岁老人还有一特点,就是爱吃“土鸡蛋”。
江苏如皋:
如皋长寿饮食文化的核心,可以用“淡、杂、鲜、野”四个字概而言之。如皋人的饮食习惯是粗茶淡饭,以素为主,拒绝大鱼大肉、大油大糖、大吃大喝。青菜、萝卜、豆腐是如皋人的当家菜、家常菜。吃的杂,什么都吃,是如皋人饮食文化的又一特色。如皋百岁寿星中有93%的人,既吃大米、面粉等细粮,又食玉米、大麦、元麦等粗粮。如皋地区田畴平旷,河港交错,是一座新鲜食品的天然仓库,使如皋人吃东西有条件讲究个“出水鲜”。肉要当天宰的,虾要当天捞的,鱼要现剖的,文蛤要现劈的,青菜要早上拔的,毛豆要早上剥的,豇豆要早上摘的,芋头要当场刮的,豆腐、茶干绝对要当天做的。如皋滨江临海,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野菜蓬勃生长。如皋人饭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碧绿的野菜佐餐。
山东莱州: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宝华表示,目前中国的长寿地区有三种类型: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莱州属于富裕型。“莱州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厚重,经济发展迅速,生态保护坚决,民众心态平和,长寿人口显著,多项指标超过标准,评定为‘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莱州自古就有“齐鲁之甲胜,天下之名疆”的美誉。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水质优良,绿化率高,空气清新,这些都为莱州百姓提供了长寿的良好条件。莱州有悠久的敬老爱老传统。长期以来,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爱护。近年来,该市开展了以“爱父母、敬老人”为主题的“孝德工程”。同时,莱州市还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为长寿老人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B>
⑵ 风水长寿山在那个方位
正东方位最利添丁、怀孕、健康。
对于想怀孕的朋友来说,2016年正东方位是一个很有利的位置,因为九紫星到正东震宫,形成木火相生。比如门朝东、卧室在东、东有厨房、水池、阳台等,在2016年都大利怀孕、添丁,也有利健康。
⑶ 东鹜山的长寿秘诀
对于新联村长寿老人多的原因,当地村民的说法是,这里“山好水好心情好”。
村民们都住在风景秀丽的东鹜山上,面临清澈的乌江,地表水充足,空气好、水质好。周围环境非常优美,经常云雾缭绕。许多来过这里的人称之为“森林公园”。
村民们饮用的水都是自己用水管在东鹜山上石头缝里接来的山泉水,东鹜山泉源自花岗岩的裂缝水,水质清澈透明,甘洌爽口,常年水温为18摄氏度,含有29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PH值在7.2—7.8之间,呈弱碱性,对心跳过慢、高血压、风湿病、糖尿病等有特殊疗效,故又别称为“长寿泉”。东鹜山泉,冬暖夏凉,用之沏茶特别清香,做出的豆腐鲜嫩可口,常年饮用,延年益寿。
此外,这些长寿老人都住在山上,因环境的原因,生活比较清苦,以吃素食和野生植物为主;加之交通不便,经常攀山越岭,徒步行走和辛勤劳作,强健了他们的体魄;且村民性格开朗,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在饮食上也很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不吸烟,不喝酒。
⑷ 请问世世界上最长寿的地方是哪里
联合国规定,长寿地区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岁老人。按以上标准进行的全世界范围调查,最后确定的世界五大长寿地区是: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吉亚和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田与阿克苏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巴马地区。世界五大长寿之乡探秘 中国巴马:长寿人口不断增加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盆地和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在这里,90岁和10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由第三次人口普查的242和44人,上升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91和66人,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增加到531和74人,有3位老寿星达到了110岁以上,是五大长寿乡中唯一长寿老人不断增多的地方。 巴马人长寿,首先得益于大自然良好环境的赐予。巴马属于亚热带气候,空气清新,每立方米负氧离子的含量高达2000~5000个,最高可达到两万个,被称为“天 然氧吧”。 喜欢劳动、饮食习惯良好、生活有规律,也是巴马寿星多的重要因素。甲篆乡百马村坡纳屯寿星黄布铁已经104岁了,但每天不是去摘猪菜,就是下地干活,还做家务。他每天吃两顿,每餐吃两碗饭。老人每天早睡早起,耳不聋、眼不花,一头黑发。他常说:“每天不出去活动一下,吃饭就不香,晚上睡不好觉。” 巴马人长寿还和饮食有关。他们经常吃火麻、玉米、茶油、酸梅、南瓜、竹笋、白薯等天然食品。玉米、白薯等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火麻制成的油和汤含有大 量的不饱和低脂肪酸。国际自然医生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对巴马进行调查后认为,不饱和低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摄入正是巴马人长寿的关键所在。 除了以上几点,乐观也是巴马长寿老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 中国和田:老人喜欢喝茶吃馕 新疆和田于田县的拉依苏村是另一个在我国境内的世界长寿之乡。 拉依苏村有2400人,仅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就有16人。 肉孜·买买提老人已有110岁,身体健康,还能干简单的农活。他每天天黑就睡觉,清晨鸡叫就起床。眼睛虽然花了,但他每天上午还要干两个多钟头的活。老人 早晨和中午喝茶、吃馕,晚上几乎不吃东西。据肉孜的大儿媳妇讲,老人喜欢吃汤汤水水的东西,爱吃玉米做的馕。 104岁的买提库尔班·肉孜和95岁的肉孜汗·肉孜是亲兄妹,哥哥早晨起来喜欢散步,回家时顺便把一些草放到羊圈里喂羊。妹妹肉孜汗在50岁之前没得过什么大 病,只是近几年来偶尔患上感冒。她早晨喝茶、吃馕,中午吃拌面、汤饭和馍馍,晚上吃半个馍。 在拉依苏有一对长寿夫妇,97岁的努热勒阿洪·托乎提和他80岁的老伴。努热勒阿洪看电视能看到晚上11时,早晨7时起床,中午能吃一盘拉条子,不好甜食。他 早晚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喝足白开水。当问起他的长寿秘诀时,努热勒阿洪说,他年轻时身体很好,一个人开垦出了3亩荒地,现在身体还是挺结实。另外,他和老伴从 来没吵过架,子女都很孝顺,跟邻居也很和睦。 外高加索:百岁老人还选美 最近,格鲁吉亚举办了90岁以上的老人的“选美大赛”,参赛者中年龄最大的已有106岁——百岁老人选美,这可能只有在外高加索这样的长寿乡才会发生。据统 计,格鲁吉亚500多万人口中百岁寿星达2000多人,90岁以上的超过两万。而在阿塞拜疆,上世纪80年代初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曾多达63人。 外高加索人的乐观生活态度是他们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地人的婚礼上,八九十岁的长者和年轻人一起又唱又跳。除了乐观的心态,当地人的饮食也很讲究。 在格鲁吉亚的长寿乡阿巴哈吉亚,当地居民每天都吃用玉米面做的面包和粥。这里的人每天至少喝两杯牛奶、三四杯酸奶,喝时还要放葱、芹菜等。此外,当地人还常 吃菠菜、豆角、韭菜、白菜、洋葱、红辣椒以及当地产的无花果,不吃香肠、熏肉或火腿,很少吃蛋糕、土豆、动物油脂和糖果。他们不喝咖啡,主要喝当地产的“格 鲁吉亚茶”。 巴基斯坦罕萨:六七十岁不算老 罕萨山谷距离我国的新疆仅30多公里,4.5万罕萨人世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在罕萨,当地人几乎从不患病,六七十岁根本不叫老人,八九 十岁仍可在地里劳作,健康地活过100岁在这里并不算什么稀罕事。 为了解开罕萨人的长寿之谜,英国医生罗伯特·麦卡森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了罕萨人长寿的秘诀。一是饮食:罕萨人喜欢吃粗制面粉、奶制品、水果、青菜、 薯类、芝麻等。他们还喜欢适量饮用一种由葡萄、桑葚和杏制成的烈酒“罕萨之水”。二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罕萨山谷附近有许多冰川、河流,这些水体中含有丰 富的矿物质,常年饮用有利于人体健康。罕萨人在种庄稼时也用这种水进行灌溉,从来不施农药,种出来的瓜果蔬菜特别有营养。三是生活习惯:罕萨人多以务农为 生,古朴的生活习惯使他们远离了现代社会的恶性竞争,又为自己的长寿增加了一块砝码。 厄瓜多尔比尔卡班巴:没有金钱概念 在厄瓜多尔南部山区有一个叫比尔卡班巴的村庄。1970年,村里一个叫米格尔·卡尔比奥的人得了眼病,有生以来第一次去看病。这次眼病使比尔卡班巴闻名于 世,因为米格尔当时据称已活过了120岁。 据当地政府介绍,比尔卡班巴大约有5000人,其中有20多位百岁以上的老人。由于100年前这个地区还比较落后,没有完整的人口档案系统,这个数字很难证实。 但不管怎样,这个山村是公认的西半球最长寿之地。村里有位102岁的卢西拉老太太,几年前还能在小镇的狂欢节上跳舞。在被问到为什么长寿时,她说:“我们走路 走得多,到老了也要干活。” 比尔卡班巴人喜欢吃豆类、玉米、香蕉、甘薯、大米、芒果等。大多数人每周只吃一两次鸡或鱼等动物食品。当地人还喜欢饮用泉水,科学分析发现,当地泉水中的矿物质含量较高,其中铁、镁等成分的比例很理想。 美国科学家尤金·佩因把这里称为“免疫岛”,因为当地人很少得心脑血管疾病。科学家认为,这主要归功于当地人没有金钱和竞争概念,喜欢劳动,这使得他们对心脑血管疾病“免疫”。而很少吃动物和高热量食品,使得当地人拥有缓慢稳定的新陈代谢。 长寿的确有秘诀 国际上公认基因遗传、地理与生活环境、社会背景、饮食习惯是长寿的四大关键因素。世界五大长寿乡的居民,确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基因上,巴马县老龄委对当地144位长寿老人进行调查后发现,祖父母寿命超过70岁的占29%和38%,父母寿命超过70岁的为41%和37%;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 人的长寿有15%要取决于遗传因素。 对于饮食,五大长寿乡的饮食结构体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豆类、薯类、玉米、水果吃得多,动物食品吃得很少,而且饭量小。据国际自然医学会调查,5个地方 的人日均摄入热量1640千卡,明显低于一般人日均2400千卡的标准。 另外,五大长寿乡基本都位于偏僻地区,民风淳朴,居民热情友好、乐观向上、喜欢清静,这也是长寿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五大长寿乡的居民都身体力行着现代人最难实行的长寿原则:劳动一生。现在,除了巴马,其他几个长寿乡都出现了寿星减少的趋势,主要就是现代生活的影响。参考资料: http://hi..com/yamasesaonian/blog/item/77463ed12c36e7389b5027dd.html
⑸ 世界五大长寿之乡分别是哪里
世界第五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与百色、田阳、田东、平果、大化、东兰、凤山、凌云等市县相毗邻,全县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人口23.8万,现辖12个乡镇,境内居住有瑶、壮、汉等12个民族。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类圣地”。 巴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对于当地农民显得万分珍贵和珍惜。巴马的山最高处海拔1216米,最低处221米,一般在600至800米之间,境内盘阳河由北向南悠然而下将巴马一分为二,更是巴马境内石山区和土山区的界河。巴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4℃,年无霜期337天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均小有温差,人居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十分宜人,风秀、谷幽、气香、水甘是对这里绿色大自然恰到好处的概括。特别是这里的空气十分的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世外桃源。这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一般为每立方厘米2500个,盘阳河谷及一些长寿村屯竟高达3万多个 ,是首都北京的100至750倍。 巴马是革命老区,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腹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初,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和指挥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著名的盘阳起义、万岗起义和停岁阻击战就在这里打响。 虽然巴马境内山多地少,人民生活、生产条件还较困难,但少有而宜人的自然因素令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有一个叫“巴盘屯”的小村,村里515人中,百岁老人就有七人,是联合国评定寿乡标准的200倍,人称这里为“长寿圣殿”,更为特别的是这里的每户人家都基本出一个教师,故此人们又将巴盘屯称为秀才村。以前这里的孩子长到10岁才去上学,上了中学才能看到电视,头脑发育的阶段眼里看到的都是险山、秀水、奇石,看不到污染本性的东西,但他们聪明,智商高,这么一个小村建国以来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中专生63名,其中博士生两名,研究生两名,目前有两名正在国外深造,无论从上著名大学的人口比率,还是从接受教育的时间条件来看,恐怕也是一些大城市望尘莫及的。 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独特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巴马寿乡探秘游已列为广西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境内有桃花源般令人难以忘怀的盘阳河秀丽风光,有被英国探险队称之为天下第一洞的百么洞、有令人如梦如幻般经历三昼夜的祈寿宫(百鸟岩)水上溶洞;还有美如西湖的赐福湖风光、弄友原始森林、龙洪田园风光、龙洪天然八卦景观、东山瑶族风情、瑶族竞技大观及好龙天坑等旅游资源。 长寿之乡这神秘而特殊的水土还繁育了众多珍贵土特产,其中巴马香猪、火麻、红粳米、珍珠黄玉米、茶籽油、板粟、黑麻山羊、蛤蚧、油鱼、巴蕉竽粉丝等便是典型代表,由于它们均生长于独特、封闭、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被国际自然医学会推荐为“绿色长寿食品”,特别是“巴马香猪”曾是明、清时代宫庭贡品,十分名贵,巴马因此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巴马是桂西茶油主要产地之一,现有油茶林26万多亩。目前已开发生产的长寿系列食品有蛤蚧大力神酒、巴马春、巴马玉液,茶籽火麻调合油、精炼茶油、玉米香酥、玉米糊、旱藕粉丝。矿产资源主要有钛、硅、锰、锑、铁、金、辉绿岩、水晶、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玻璃矿、云母矿等。此外,瑶族善射,百步穿扬,全国的许多射弩冠军就出生在巴马的东山乡,故巴马还有“中国射弩之乡”以及与周边县共同组成的“世界铜鼓之乡”等殊荣。 巴马的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公路四通八达,县城位于国道323线和省道322线的交汇处,是桂西通往桂东南沿海地区和大西南地区的咽喉要地,距南昆铁路70公里。可从田阳、田东、大化三条线路通往首府南宁。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均较便利,银行、保险、商业、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均已配套。 巴马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地区的一部分,在享受国家特殊扶持政策的同时,已经出台一系列有自治县特色的,更加宽松的适应西部开发的投资优惠政策。神奇美丽的寿乡正在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敝开胸怀,热忱欢迎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洽淡贸易、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共创寿乡辉煌、共享长寿之乐,为您添福增寿!
⑹ 八大公山的长寿之谜
正因为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气候好,所以长寿的人特别多。据有人粗略统计,百岁以上的老人有十余个,八、九十岁的老人有一大批。四门岩林区的陈光同,百岁那年换了中新牙。去世时111岁,去世前每餐能喝四两高度包谷烧,能吃七两肥肉。湖北鹤峰一退休教师叫李远林,常年在保护区养蜂。几年前,其母患病住进县医院,因治疗无效,医生嘱他接回家去,做好料理后事的准备。李远林试着把年逾八旬的老母亲接上天平山,结果病一天天好了,如今咬得动包谷籽、嚼得动锅吧。李远林把功劳归结于那些蜂密,说这里的野生花粉质量要高出神农架几倍,老母亲常年服用蜂蜜,能不益寿延年?挨着管理处的小庄坪,现有23户123人,自1967年搬来山上居住至今,30多年间,除了淹死的,摔死的,没有一例是病死的。可见这里是货真价实的长寿之乡!
⑺ 为什么住在大山里的人都会长寿啊
首先是空气新鲜,随之心情值也会提升,天地精华也是来自大山的孕育,看惯了都市的繁华与喧闹,不如找时间去投入大山的怀抱吧,去呼吸新鲜,呼吸好心情,呼吸美好的一切……
⑻ 是不是生活在山清水秀地方的人比较容易长寿
这个问题问得好,一般开始当然是真的。山清水秀的地方空气清新,环境好,人的心情自然也好,少了城市的喧嚣,多了几分宁静,回归自然的美好,什么忧愁都可放下,长寿也是自然就相伴到老
⑼ 国内最“长寿”的村庄在哪里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大家的生活质量是越来越好了,吃喝拉撒住的条件都比以前要好很多,在这个时候大家更关心的是怎么才能延长自己的寿命,这不仅是我国人,算是全球人都想要完成的心愿了,据调查,我国人均寿命在70岁以上,比30年前要提高了10年呢,但显然大家还不是很知足,毕竟我国有句古话是“长命百岁”。
作为旅游景点,每年都会有很多的人来这里旅游,想要知道他们长寿的秘密。不过除了这个之外,这里的环境也是非常的好,感觉就像是世外桃源一样,山清水秀,让人来了就有种不想走的感觉。如果你对这里感兴趣,不妨来这里走一圈。
⑽ 中国哪个地方的人最长寿
请看相关资料:
“长寿之乡”在中国的确定标准是:每10万人口中百岁老人达到3位。实际上,江苏如皋、湖北钟祥、广西巴马作为中国六大长寿之乡中的3个(另3个为四川乐山市、辽宁辽阳兴隆村、新疆克拉玛依),均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长寿之乡的标准: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寿星7.5人。
目前,江苏如皋已拥有百岁老人209位,总人口为145万人的如皋成为中国百岁老人总数最多的县级市;湖北钟祥有100岁以上老人71名;广西巴马则于上世纪90年代被国际自然医学会宣布为“世界长寿之乡”,现在百岁老人为78人。
与会的中国老年学会会长张文范等专家认为,尽管三地的长寿之道不尽相同,但良好的自然环境、悠久的敬老传统和长寿文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健康的饮食习惯与长寿食品是普遍的长寿之道。专家们倡议,“百岁人生不是梦,健康方式每一天”,长寿之道实际上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
如皋地处长江下游北岸平原,隶属江苏省南通市。作为世界知名长寿之乡,如皋不在高寒地带,也不在偏僻山区,而是地处江海平原、中国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带。专家们认为,研究如皋的长寿经验更具有普遍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一亿三千万,占总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到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近年来,老龄问题已引起中国整个社会的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之道也成为专家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