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保养呼吸道
春季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
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张骅 副主任医师
春暖花开,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里,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是最关键的,如何做好自我预防呢? 概而言之:阳光、空气、饮食、运动!
1、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阳光普照,这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使居室内温度保持在18—20摄氏度,湿度在50%—60%,可用湿布擦桌子和地面以增加湿度。每天开窗通风3—4次,每次约15分钟。还可用食醋、艾叶等熏蒸居室。
2、 多吃水果:食梨、甘蔗、萝卜、草莓、紫葡萄等深色水果,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可以对抗造成免疫细胞破坏和免疫功能降低的自由基。传统中医认为,春季养生重在清润,鱼类、海产和蛋类是辛散生发之物,易引发呼吸系统、皮肤系统及心脑血管系统的疾患,故不宜过量食用;以食补为主,不建议采取药膳进补,尤其儿童。而某些药物长期使用非但达不到预期的疗效,反而会适得其反。例如菊花,长期使用可以导致机体自身免疫力的降低;春季性燥,易伤肺津,应该多食用一些清淡滋润的食物,像百合、山药、莲子、春笋、萝卜等,并且要注意食量增加饮水量,保持体内湿度,促进体内代谢物质从尿 ,汗中排泄,达到清火排毒的目的。
3、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它们有抗感染功效,并可减轻呼吸道充血和水肿。
4、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可以使血液中白细胞介素增多,进而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消灭病原体,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目的。让老人、孩子多增加户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最为适宜,户外活动要循序渐进,运动也不能过于剧烈。
5、充足睡眠:人在睡眠时,机体其他脏器处于休眠状态,而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白血胞增多、肝脏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消灭。
6、减少大型聚会,尽量减少到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去,尤其是不要带孩子到这些地方去。
7、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麻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百白破疫苗等,以提高免疫力。外来人口的子女及非疫区来的成年人,例如民工、保姆等,也应该尽快补种疫苗。去医院时做好防护。就诊时,最好戴上口罩。回到家以后要及时洗手、更换外衣。
8、如果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总之,预防的主要注意事项在于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注意保暖,避免过度疲劳。
治疗呼吸道感染有几大原则:
1、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使用要适当。
2、最短时间内完成治疗。
3、病后调理,防止反复。治疗原则是调理脾胃,清理体内垃圾,目的是调节亚健康,防止复发,巩固疗效。
祝愿大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⑵ 如何呼气,吸气,吐纳,养生方法
吐纳吐纳即吐故纳新,古代道家的养生之术,即把胸中的浊气从口中呼出,再由鼻中慢慢吸入清鲜之气。《庄子·刻意》云:“吹呴(x
)呼吸,吐故纳新
为寿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清气,以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具体说来,吐纳属气功中的炼气技法,吐纳即呼吸,吐纳练息的要诀是吸气时气贯注于腹部,呼气时气上引至头巅,这样可以吸取生气,排出死气和病气,从而提高人体潜能。吐纳的方法很多,分动静两类,其中流行的吐纳练息法有:六字气诀、抱朴子胎息法、何仙姑胎息诀。而胎息是吐纳练息的最高境界,《抱朴子·释滞》载:“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练功至深者,就像胎儿在母腹之中,鼻无出入之气。
⑶ 如何养生
1、拒绝不良习气
养生最要杜绝的就是不良的习惯,例如抽烟,喝酒。抽烟对人体的肺部功能造成损伤,呼吸道易发生感染。嗓子变得沙哑,咳嗽。
喝酒对大脑有麻痹作用,长时间喝酒,人的思绪会变混乱,身体部分机能出现问题。好的养生要懂得哪些是对身体有害的,并合理的规避那些事情,而选择对自己身心有益的事情。
2、远离电子产品
现在的电子产品层出不穷,每个人手里都有一部手机。年轻人喜欢将时间花费在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年长者则喜欢把时间用在看视频,赚钱等软件中。往往拿起手机一整天都沉迷其中,直到晚上睡觉才依依不舍的将手机放下。
3、饮食保持清淡
蔬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饮食要保持清淡,食盐放少许不宜过多,若是重口味也应刻意尝试吃偏淡的食物,吃太多盐会使身体内部发生病变,严重的会引起癌症。
4、心态平和
拥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不轻易生气,对自己及身边的人要宽容,友爱。保持乐观的心情,不被其他人的情绪影响,懂得开导自己。
5、聪明地锻炼
在健身馆里只知道发狠用劲的话,不要浪费时间。一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了解正确的健身方法,绝大多数人的锻炼目的似乎只是让自己疲劳,这种方法很容易受伤,而且收获甚微,最好是对自己的锻炼方法进行一次正确的评估。
⑷ 黄帝内经呼吸养生法与内经呼吸养生法内容是一样的吗
内经是黄帝内经一书的简称。
⑸ 如何做深呼吸
深呼吸即腹式呼吸。从运动的角度讲,就是吸气时鼓起肚子,呼气时充分将腹部排空;从气功的角度讲,在运气作深呼吸时,首先要尽量放松全身的肌肉,平心静气的呼吸,然后再伸屈双手,尽放肺腑深深地用鼻吸气,直至不能再吸入空气为止。再将吸入的空气运降至丹田,闭气调息约数秒钟,才由丹田处运作,经肺脏、气管、喉头吐放出来。在吸入空气又将之运降丹田气海时,闭气调息的时间初时约为三至四秒,日后则慢慢练习增加至八秒左右。
这个深呼吸不是平时我们理解的深深的吸气,平常做深呼吸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不经意的耸起双肩。 这样做的是不对的,标准的深呼吸是将所有的气息,在吸的时候沉在丹田,也就是平时我们听到的气沉丹田。 会感觉到腹部和腰部有膨胀的感觉 ,然后再尽量的以最慢的速度呼出来, 尽量的让呼气保持更长, 你可以在练习的时候双手按在腰上, 在吸气的时候如果感觉你的手被腰部的力量顶了出去 ,那就是正确的吸气方法 。
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指以膈肌的上下运动来扩大和缩小胸腔为主、肋间肌运动为辅而进行的呼吸。正常成人均以胸、腹式呼吸为主。要把两种方式都动员起来,多做深呼吸运动,对身体有益。
注意一点, 对着镜子练习, 会让你看到自己的肩膀是否抬起了, 抬起就是错误的。 一定要正确的运用方法, 这样反复的练气息, 每天约十五至二十分钟。 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气息 ,相对与以前来说 ,会变得又稳又长。
腹式呼吸法:在躺下或坐着等比较放松的时候,缓慢吸气。在吸气的同时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鼻尖,并且要感觉到吸进空气的凉意。吸气时要感觉到空气集中到了腹部,使小腹鼓气。把吸进的空气在腹部憋住一段时间之后口腔微微张开,有节奏地缓慢从口中呼出空气。在呼吸的时候注意控制节奏,每分钟的深呼吸控制在6次以内,才能起到放松效果。每天通过5分钟左右的练习,把呼吸节奏控制在每分钟2次,就能达到最好效果。
⑹ 腹式呼吸与逆式呼吸哪个更养生
如果你在练太极拳,就练腹式呼吸;如果你在练某些气功,就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逆式呼吸。关键的还是要看哪种更适合你。
⑺ 如何保健养生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
⑻ 最适合懒人的养生法,呼吸法“六字诀”是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注视到养生这个问题,确实是这样,现代人的体质也是越来越差,所谓的懒人养生法,那就是传统流传下来的呼吸法,六字诀即“嘘呵呼呬吹嘻”,是我国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的吐纳法。
比如说跑步游泳都是非常好的方法。不要每天下班回到家里就是玩手机看电视。进行有氧运动也能提高我们的强健体魄,提高免疫力,所以在秋冬季节来临之后,流感季节容易爆发的时间,自己身体好也不会得上流感。
⑼ 六字养生诀是怎么换气的
六字诀养生,道教常见的六种呼吸锻炼方式
道教养生十分重视呼吸的锻炼。道教典籍中记载了许许多多锻炼呼吸的方法。这些方法如果加以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类:
一、强调呼气类。特点是在呼吸运动中侧重呼气,呼气时限要长于吸气。其主要功能是起排浊祛邪作用,同时也能激发脏腑气机。如“昙鸾法师服气法”的“徐徐长吐气,一息二息,傍人闻气出入声”(《云笈七签》),便是强调呼气的方法。此类方法常要求鼻吸口呼,以增强呼气的动量,代表性功法为“六字诀”。六个字分别为嘘、呵、呼、呬、吹、嘻。比如嘘字诀,在吸气后要轻念嘘字同时呼气。嘘字诀可泄肝经邪气。
二、强调吸气类。特点是在呼吸运动中侧重吸气,即要做到深吸气,让气息充满胸腹。吸气时限要长于呼气。其主要功能是吸进尽可能多的清气,从而活跃全身血脉,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如《千金要方》所述:“引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吸),久住气闷从口中细细吐出尽。”又如《寿人经·导引诀》:“择极高极洁之地,取至清至和之气,由鼻息入者,冲于丹田;由口入者,冲于肠腹。或三或五或七皆可。”
三、强调闭气类。特点是侧重吸—呼气间的停气闭息。它要求逐渐地、尽可能地延长闭息的时限。其主要功能是可以迫使内气充盈通畅。如《类经》所述:“瞑目,先习闭气,以鼻吸入,渐渐腹满……及闭之久,不可忍,乃从口细细吐出,不可一呼即尽。……始而十息或二十息……但能闭之七八十息以上,则脏腑胸膈之间皆清气之布护也。”闭气也可结合内视、咽津。
苏东坡在介绍自己的养生经验时,特地指出要“内视五脏”、“漱炼津液”,要“闭息内视,纳心丹田”,待“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以气送入丹田”(《养生诀上张安道》)。虽然古人十分称道闭气法,认为行久可以“耳目聪明,精神完固,体轻身健,百病消灭”,但同时也告诫,行闭气法应力求安和自然、循序渐进,不可强自为之,否则会“轻夭人命”(《类经》)。
四、强调咽气类。特点是侧重吸气后的咽气动作。所谓咽气,就是要求吸气充满口腔至喉咙口后,象吞咽食物一样将清气吞入胸腹中。也可以和津液一起吞咽,这叫“咽津纳气”。其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强化吸气的作用。如《云笈七签》:“鼓气以满天关(即喉咙口),调匀为度,闭口而咽之,即努(充)腹讫,徐徐出神庐中气……一鼓一咽一努为相应也。”他如《上清握中诀》所录“服日气法”:“令光霞中有紫气……入口吞之,四十五咽气。”《云笈七签》所录“日精功”:将五色霞光“入口吞之,四十五咽气”,都是强调咽气的功法。
道家养生典籍十分推崇“服气法”。唐宋时期此法相当流行。唐道士司马承祯的《服气精义论》,便是一部论述“服气”的专著。所谓“服气”,其实就是强调吸气、闭气、咽气的深呼吸锻炼方法。它可以是单纯的深吸气,也可以在深吸气之后进行闭气以强化清气在体内的流布,还可在深吸气后将清气咽入腹中。
由于“服气法”十分重视闭气,并认为闭气时限越长越好,而闭气又较难掌握,很易产生憋气、闷气,故后来侧重闭气和咽气的“服气法”便不大流行,只有单纯的深吸气这类功法还在广泛流传。
五、强调柔长呼吸类。特点是吸气和呼气均要求柔缓细长。这里的“长”除时限要求之外,还要求气息的线路能到达腹脐乃至双脚末端。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形成神息相依、神气相抱的态势,从而激发丹田气机。如《丹经极论》:“于寂然大休息之场,恍兮无何有之乡,灰心(无欲)冥冥,如鸡抱蛋(专意),似鱼在水(自然)。呼至于根,吸至于蒂,绵绵若存,再守胎中之一息也。”让呼气、吸气均下达腹脐,并做到“绵绵若存”,这就是柔长的深呼吸。道家倡导的“踵息法”,其实就是指这种柔长的深呼吸。
《庄子》说:“古之真人……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性命圭旨》释踵息时说,“常人呼吸皆随咽喉而下,至中脘而回……至人呼吸则直贯明堂而上,至夹脊而流入命门,将以祖气相连”,所以“踵者,真息深深之意”。丹经中常常提到的胎息,也是一种柔长深呼吸,只不过是一种极微细、微细到若有若无的柔长呼吸。《胎息铭》说的“吐唯细细,纳唯绵绵”,便是这种呼吸的描述。炼胎息,不仅要掌握呼吸柔长的要领,还要“固守虚无,以养神气”。只有做到神气相抱,才能神闭气静,妙生胎息。
六、强调呼吸结合意念存想类。特点是在深吸气或深呼气或闭气、咽气时,结合进行明显的意念存想活动。其主要功能是,将意念存想和呼吸运动时吸气肌、膈肌、腹肌活动所产生的动觉、力度以及震动波统一起来,对机体的重要气穴和经脉进行激惹和揉荡,进而引发内气并促使内气循经运行。
这类呼吸法同上述各类实际上是交叉的,如深吸气结合意念存想,便是属于强调吸气一类,余同。但这类呼吸法同单纯的深吸气、深呼气等,在作功方式上有明显区别,功效也不一样,因此另归一类。
呼吸结合意念存想有几种情况:深吸气结合意念存想的,如《太上老君养生诀》:“取气之时,意想太和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皆受其润。”吸气和呼气均结合意念存想的,如《神仙食气金柜妙录》记述的“京黑先生睡功行气法”,要求呼吸自然、柔和,随着吸气和呼气,“觉气如云行体中,经营周身,濡润形体,浇灌皮肤,五脏六腑皆悉充满,旧疾皆散”。
闭气结合意念存想的,如《鸡峰普济方》:“每体不安处则微闭气,以意引气到疾所而攻之,必瘥。”咽气结合意念存想的,如《云笈七签》:“每鼓咽之际,常存思气入五脏流行,即从手足心及项三关九窍肢节而出。”
上述各类训练呼吸的方法,不但能够增强呼吸系统器官的功能,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而且能够贯通经脉、活跃全身气机,还可激发人的生理潜能,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和自我修复能力。因此,学习和研究道教的呼吸法,对修身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