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国寿命最长的孙权,为何没能统一天下反倒亡国呢
三国寿命最长的孙权,为何没能统一天下反倒亡国?三国时期,东吴是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政权,在曹操、刘备相继去世后,孙权还执掌吴国长达了30年。历史上曹操的实力是最强的,孙权和刘备的实力是差不多的,没了曹操、刘备孙权非但没能完成统一,还让东吴也最终亡了国,这是为何呢?
属于地方割据政权的吴国,孙权也忝为帝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孙权也难逃这样的厄运。三国一统,天命不在魏蜀吴三国,而在晋。一切的一切自有它的历史规律。
⑵ 三国历史上谁活的寿命最长
张臶复,105岁。
张臶(公元制136年-公元240年),字子明。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隐士,张臶生活的年代从东汉一直到曹魏齐王时期,受到朝廷多次征召,一直回避,不愿做官。他活了一百零五岁,是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之一。
因为史书中的相关记载,张臶被认为是一位古琴音乐家。例如周庆云的《琴史补》中,张臶就被列为琴人之一。但他的作品并未流传下来。
(2)孙权最长寿命多少扩展阅读
公元236年,魏明帝诏书说:“张掖郡黑河的汹涌波涛中出现了宝石背负的图像,图像画的是一只灵龟,青色的质地,素色的文路,又画有麟凤龙马,形状鲜明,文字宣告天命,粲然可观,意义著明。
太史令高堂隆上告朝廷说:”这种宝物的显示是古代圣明皇帝所没有蒙受过的,实在是大魏的吉祥命运,东序的罕见之宝”。任县县令将诏书带去询问张臶。
张臶对县令说:“神明只预言未来,而不追述以往。汉朝灭亡已久,曹魏已得天下,这块宝石今天的变异,只是将来之吉祥的征兆。”后来司马氏果然取代了曹魏。
参考资料
网络-张臶
⑶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谁先死 谁的寿命最长
曹操公元220年正月在洛阳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刘备在223年4月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孙权于252年4月病逝,享年七十岁。
⑷ 孙权活了多少岁
1、孙权享年71岁(182年-252年5月21日)。
2、人物简介: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壁打败曹操军队,建立了孙刘联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袭取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
⑸ 三国中谁的寿命最长
黄忠啊
看分析
马超[字:孟起][终属:蜀汉]
生卒:176-222(47岁)
性别 男
籍贯 [雍州]扶风茂陵 [今陕西兴平]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骠骑将军 犛乡侯 谥曰威侯
黄忠[字:汉升][终属:蜀汉]
生卒:148-220(73岁)
性别 男
籍贯 [荆州]南阳 [今河南南阳]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后将军 谥曰刚侯
赵云[字:子龙][终属:蜀汉]
生卒:?-229
性别 男
籍贯 [冀州]常山真定 [今河北正定]
容貌 身长八尺 姿颜雄伟
官至 镇东将军 永昌亭侯 谥曰顺平侯
关羽[字:云长][终属:蜀汉]
生卒:?-219
性别 男
籍贯 [并州]河东解县 [今山西运城]
容貌 美须髯
官至 前将军 汉寿亭侯 谥曰壮缪
张飞[字:翼德][终属:蜀汉]
生卒:?-221
性别 男
籍贯 [冀州]涿郡涿县 [今河北涿州]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车骑将军 谥曰桓
我再就三国之中的内容,分析一下赵关张的年龄.
因为正史没有赵云相关的生卒记录,只好根据《三国演义》来做推断。
先看历史年鉴:东汉-公元25-220;魏-220-265;蜀汉-221-263;吴-222-280。
1:(演义的年龄) 赵云是在蜀汉建兴6年(公元229)年去世的,而在蜀汉建兴4年,赵云力战五将就有“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的诗句,邓芝还祝贺说:“将军寿已七旬,英雄如昨”,所以即使按这时赵云七十岁来算,他应该寿七十二而终的。由此倒推赵云应该出生于公元157年。而刘备生于公元161年,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那么赵云应该比刘备大4岁,比诸葛亮大24岁。
2:(实际的年龄)但赵云在《三国演义》里出场时却是一位少年将军,有地方史书说他15岁从军, 赵云出道于黄巾起义,也就是184年,由此时赵云15岁(当地民间传说)算赵云应该出生于169年,到229年去世的话赵云(169-229)应该是60寿终。191年帮助公孙瓒时赵云21岁,比刘备小8岁,比诸葛亮大12岁。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是三国历史上较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曹操北征乌恒,消灭了袁氏残余,基本统一了北方,继而酝酿南征,赤壁大战在即。下面是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提供一些重要的“三国”人物在这一年的年龄。
按年龄排序:刘表66岁,贾诩61岁,孔融55岁,曹操53岁,张昭52岁,荀攸51岁,刘备47岁,荀彧45岁,曹仁40岁,张辽39岁,郭嘉38岁,鲁肃36岁,李典34岁,周瑜33岁,杨修33岁,马超32岁,吕蒙30岁,庞统29岁,司马懿29岁,汉献帝刘协27岁,诸葛亮27岁,孙权26岁,陆逊25岁,曹丕21岁,马谡18岁,曹植16岁,邓艾11岁,姜维6岁,魏明帝曹睿2岁,刘禅1岁。
遗憾的是,像关羽、张飞、赵云等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历史没有记载下来他们的年龄,这也许成了永久之迷。
但根据一些资料可推测一下他们大致的年龄:
刘、关、张的年龄应该是刘备最大,关羽第二,张飞第三。关羽是死于公元219年,按演义上写的是58岁,那么关羽在公元207年的年龄应是46岁(合理)。
张飞是死于公元221年,按演义上写的是55岁,那么张飞在公元207年的年龄应是41岁(也合理)。
最难推测的是赵云的年龄,赵云是死于公元229年,演义上没有写赵死亡时的年龄,但演义上说他年登70还在参加北伐,就算他70岁死亡,那么赵云在公元207年的年龄至少是48岁,比刘备还大一岁。但演义上还描述了关羽说的一句话是: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如果这句话成立的话,那么赵云的年龄应小于关羽,也就是说赵云不可能活到70岁,更不用说70岁还在参加北伐,但也不可能死的太早(小于60岁),60岁时可能参加北伐,推测赵的死亡年龄应在63--67岁之间,那么赵云在公元207年的年龄应在41--45岁之间。
最难推测的是赵云的年龄,赵云是死于公元229年,演义上没有写赵死亡时的年龄,但演义上说他年登70还在参加北伐,就算他70岁死亡,那么赵云在公元207年的年龄至少是48岁,比刘备还大一岁。但演义上还描述了关羽说的一句话是: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如果这句话成立的话,那么赵云的年龄应小于关羽,也就是说赵云不可能活到70岁,更不用说70岁还在参加北伐,但也不可能死的太早(小于60岁),60岁时可能参加北伐,推测赵的死亡年龄应在63--67岁之间,那么赵云在公元207年的年龄应在41--45岁之间。
⑹ 刘备 孙权 曹操 的寿命问题
这和东吴的优良水土有关,也和东吴所奉行的守而不攻的策略相关.
⑺ 三国里的那个皇帝寿命最长啊
三国里的皇帝孙权寿命最长。孙权在公元229年登基称帝,而他活到了七十一岁,成为三国时期君主中寿命最长的人。
⑻ 三国时期寿命最长的前10名
1.左慈(134岁)
2.吕岱(96)
3.司马孚(93)
4.廖化(83)
5.丁奉(82)
7.王朗(76)
8.黄忠(75)
9.司马懿(73)
10.孙权(71)
⑼ 三国中寿命最长的国君是孙权,最后灭亡的又是吴国,其奥妙何在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分别有魏、吴、蜀三个国家,当时的各国领导人有曹操、孙权、刘备三位。其中孙权的寿命最长,他统领的吴国也是最后一个被灭亡的国家,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魏、蜀、吴三国版图对比
笔者今天斗胆为大家分析如下。
这是吴国最终难逃被灭亡结局的根本原因。后来强大的晋国来犯时,当时吴国末代星帝孙皓,反绑自己双手,抬着棺材到西晋军门前去投降。至此吴国被晋所灭。
总之,孙权及吴国的前期,领导有方、国策正确、政局稳定、国力强盛,是其寿命长于其他两国的原因所在。
我们应该学习孙权的为人之道、行之有效的治国方略,也要吸取他后期猜忌心重、行事优柔寡断,导致政局混乱、晚节不保的经验教训。
⑽ 三国各人物的寿命是多少
曹操66岁,刘备63岁,孙权71岁,孙策26岁,周瑜36岁。
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2、刘备
刘备(160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3、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
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4、孙策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的奠基者之一。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
建安元年(196年),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
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
建安五年(200年)初,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同年4月,孙策在丹徒狩猎时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5、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 。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曹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刘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孙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孙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