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老年人口比例是多少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8.7%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四方面特点。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全国31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的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了500万人,其中,有6个省份的老年人口是超过了1000万人。
第二,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
第三,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从全国看,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老龄化水平的城乡差异,除了经济社会原因外,与人口流动也是有密切关系的。
『贰』 中国老年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8.70%为26402万人,其中65岁以上占13.05%有19064万人,老年人口与2010年数据相比上升了5.44%。
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人口老龄化会引起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以及老龄伦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等问题。
中国14亿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1.24%为723339956人,女性人口占48.76%为688438768人,以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与十年前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影响我国男女比例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学因素、人口学因素以及社会因素。
『叁』 中国有多少百岁老人
中国老年学学会发布权威数据:截至2014年6月30日,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版)健在百岁老人权达到58789人,其中,男性百岁老人健在14713人,女性百岁老人健在44076人。从城乡比列分析,城镇健在百岁老人17100人,乡村健在百岁老人41689人。
『肆』 2019年中国的老年人有多少
2019年初,中国大陆0-15岁(含不满16周岁)总人口为2亿486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7.8%;16-59岁(含不满60周岁)总人口为8亿972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64.3%;60周岁及以上总人口为2亿494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总人口1亿665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1.9%。
『伍』 2021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多少
2021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人口数是有2640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八点七,比例是逐渐增加的。
随着年轻一代不愿意生孩子的现象,以后的老龄化只会慢慢变得严重,而且还有明显加快的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陆』 中国现在有多少老年人
全国老龄办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平均近个劳动力抚养1位老人。
平均近4个劳动力抚养1位老人
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其中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由于70年代以来独生子女较多,将来“四二一”家庭结构比较普遍,一对夫妻要抚养一个子女,照顾四个老人。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已到中年,父母渐渐变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现实压力。
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主任 李志宏:国家将加快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重点为失能失智的老年人,为他们的长期医疗护理与长期生活照护提供稳定可靠可持续的费用来源和保障。
『柒』 我国目前老年人口数量
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时,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会上通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有关政策:
截至2011年底,16个省份建立了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14个省份建立了生活困难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各个省份均出台了老年人社会优待政策。
各地还因地制宜,探索农村互助养老、农村家庭常年病人托管、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各种社会养老服务新模式。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机构养老社会关注。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养老机构和床位数分别从2002年的3.76万个、114.9万张增加到2011年的4.09万个、351万张,管理运营机制从政府主办向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转变。
同时,各地近年来持续加大了养老事业投入,民政部还和国家开发银行签署相关协议,探索社会化投融资渠道,和国家发改委起草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意见,通过税收、土地、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民营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民政部还将通过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造就一支尊老敬老、爱岗敬业、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养老护理员队伍。将建立养老机构的准入、监管和退出的机制,确保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发展。
促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蓝皮书认为,促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有重要意义,这是政府与社会的责任,也是发展的机遇。
第一, 健康权是老年人的一项基本人权,国家有义务为老年人提供可用、可及、可接受和优质的健康服务,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必然要求。
第二,提升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为其提供支持性的养老、预防、医疗、康复、照料环境,通过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来极大地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财政负担。
第三,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措施的实现会使健康、活力的老年人增加,带来人力资本折旧率的降低,有利于形成第二次人口红利。
目前我国老年人年龄结构偏“低龄化”,一方面,可为传统的劳动人口(15~64岁)增加一部分“银发劳动力”供给,充分发挥老年群体特别是退休群体技能熟、经验多的优势,继续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另一方面,老年人可以成为非正式劳动力,通过照顾子孙、制作食物等为家庭做贡献,缓解子女家庭压力,老年人还可以通过税收与消费、资产转移等为社会经济做贡献。同时,少子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使更多妇女从子女养育和传统家务中解放出来,妇女劳动力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第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口消费率上升,倒逼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和出口依赖型向拉动内需型转变,长期照顾和老年健康服务将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并促进养老产品、保险产品、医养产业等繁荣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网络-老年人口
人民网-“健康老龄化”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
『捌』 2021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有多少
数据如下:
2021年5月11日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老龄人口相关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简介:
老人,指的是上年纪了的人或较老的人;或者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我国实行健康档案以来对老人的定义是大于或等于65岁老人,实行老年人特殊管理。
《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 颗 见老人结草以亢 杜回。”《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治 郑 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唐冯著《燕衔泥》诗:“双燕碌碌飞入屋,屋中老人喜燕归。”
臧克家《老哥哥》:“在我这没法合紧双眼的当儿,一个意态龙钟的老人的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
《重回明末辽东·听教睢阳袁可立》:“杨太曦和沈寿崇一起来到沈寿崇在驸马府居住的庭院中,远远看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身着一身儒雅青衣便服站立在院中。”
『玖』 中国现活着的百岁老人有多少
全国健在百岁老人已达到40592人,约占世界百岁老人总数的11.94%。
百岁老人是指年龄100岁或者以上的老人。
引用示例:
来自上海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上海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657人。从性别上看,男性占25%、女性占75%;从年龄上看,100-102岁占83%、103-105岁占14.5%、106岁及以上占2.5%。此外,99岁是“准百岁寿星”,共有1818人。
从上海百岁老人数量变化情况来看,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等有关数据,1953年,上海仅有1名百岁老人;2004年,百岁老人数量首次突破500人;2011年,百岁老人数量首次突破1000人;2017年,百岁老人数量首次突破2000人;2018年,百岁老人数量首次突破2500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上海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16人,比上年增长16.3%。从性别上看,男性占25.4%、女性占74.6%;从年龄上看,100-102岁占82.6%、103-105岁占15%、106岁及以上占2.4%。
『拾』 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多少
据官方权威部门统计,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16.7%。